抗击疫情 山东上下游企业严把“质量关”合力保障无纺布生产

中国工业报记者 于成水通讯员

杨齐眉

疫情当前,口罩、医用防护服等应急物资紧缺,东营市相关上下游企业克服原料、人员、运输等困难,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为战“疫”前线助力。

“我们的产品是改性聚丙烯,是生产熔喷无纺布的必备材料。”1月31日下午,在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东凯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周结兵告诉记者,熔喷无纺布是口罩滤芯部分的核心材料,为保障东营市熔喷无纺布生产企业上游原材料供应,公司在年初五就紧急召回员工开始生产。

自动化设备上,经由类似“水渠”的生产线,加温后的聚丙烯材料“出水”变成了丝线状,并排着源源不断地被向前抽拉、切粒、进罐。看似简单的流程,却是配方、环境、温度等多方面因素的环节控制。周结兵说:“生产中要保证‘加工的流动性’,熔喷无纺布的生产才会更细密、均匀。目前我们产品的细度能达到微米级。”据悉,该公司为给东营市无纺布企业提供原材料,于2017年落户到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东营市唯一能够为熔喷无纺布生产改性聚丙烯的企业,也是省内为数不多的此类企业之一,厂区内两条生产线可日产

30余吨、年产6000余吨产品。

从凯博公司出来,记者又来到东营市神州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穿戴好防尘鞋帽,经过消毒间,公司总经理助理田维强带领记者进入机器轰鸣的纺粘无纺布生产车间。

“纺粘无纺布可以用于口罩里层和外层的面层部分。这个是布面检测仪,生产中有细小的异常情况就会提报。”田维强介绍,为严控产品质量,品管部门有首件必检原则,即对线上产品的第一刀要先检验,看宽度符不符合标准,然后再取小样到实验室,对一些功能性的标准,比如抗静电性、吸水性等指标进行检测。

神州公司现有2.5米、3.2米幅宽两条SS生产线,1.8米SSS生产线,2.4米SSMS复合生产线,四条生产线日产量50多吨无纺布。田维强说,如果没有疫情,厂区内也是正常生产的。根据当前的形势,公司暂停卫材产品的生产,加紧生产口罩、医用防护服等所需的无纺布物资。春节期间,公司陆续接单500多吨口罩布、医疗防护订单,已发货30余吨,现有库存70余吨,主要发往湖北武汉、河北、威海、青岛、日照等地。由于外地员工并未完全到位,生产线上平日里五人一班现在多是四人一班。“员工春节期间上班工资标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同时也在想办法从各个部门调人排班,为的是产品的安全和保质按期交付。”

“希望东营市各部门进一步协调好,看看怎么能更快地加快应急物资进出。”从生产车间来到会议室,公司总经理孙刚健正在与市工信局工作人员就物流问题进行沟通。神州公司现有原辅料能够维持二十天左右、库存能力为800吨,如果不能及时内输原料、外运产品,有可能面临停机问题。当日上午,东营市工信局已就公司要出货厦门而遇到的物流运输问题进行了多方协调。目前,为防控疫情,东营市交通方面正在“严防死守”,而应急物资出入需要经过特定的程序。“走,一起去指挥部问问。”为了尽快解决企业的担忧,工作人员与企业代表一起迅疾到市抗击疫情指挥部交通协调组了解协调机制。

为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应急物资生产供应的保障,市工信局通过健全疫情防控应急物资生产供应保障工作机制,加强疫情防控应急物资生产企业产销对接,实行疫情防控应急物资生产企业派驻协调服务员制度,优先保障国家调拨、湖北等重灾区和省内重点生产企业原材料供应。在省工信厅支持下,建立了重大事项协同处理工作机制,对企业产能利用、产量、库存、流向、产品规格及价格等信息实行日报告制度;对支持企业全马力生产的职工补贴、预付货款、贷款贴息等措施以及企业遇到的资金、原料、用工、物流、产品资质、装备设施等困难和问题实行省、市、县协同处理。目前,全市在物资保障方面有4家无纺布生产企业,熔喷无纺布生产能力15吨/日、纺粘无纺布生产能力190吨/日、医疗防护服用透气复合膜40吨/日,为缓解相关方面应急物资原材料供应短缺提供了坚强保障。

抗击疫情 山东上下游企业严把“质量关”合力保障无纺布生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