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投名状》中,为什么庞清云要将苏州城中的士兵统统杀掉而不把他们放掉?

Seven_樂樂


庞青云养不起这群降兵,先说此事背景!

庞青云三兄弟带领山字营打苏州城,四千人围困苏州9个月,愣是没打下来。这也不怪庞青云没本事,因为,苏州城内的太平军也有4000人!围城可是消耗战,山字营没有自己的根基,士兵早就开始饿着肚子打仗了。此时,士兵们都想进城,因为,听说城里有吃的!可是,饿着肚子是打不下苏州城的。

山字营士兵说,城内有耶稣,每天分五张饼和两口肥猪,就够5000人吃了。城里有吃不完的猪肉和大饼!

而庞青云打苏州,没有经过上面的“三个老头”(电影映射是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同意,所以,上边不给他粮食。于是,庞青云只能找魁字营借粮。条件是,打下南京城,分一半给魁字营!于是,魁字营给了他10天的粮食!

而此时,二虎进城杀了苏州城内的太平军头头黄文金!准确说,是黄文金牺牲自己,让城内太平军士兵投降。于是,山字营顺利接管了苏州城,俘获了4000多太平军。在大家都在为二虎庆贺时,庞青云的脸“由晴转阴”!

庞青云杀降,就是为了自己的私欲!

首先,庞青云不能让赵二虎扩大势力,也不能让二虎收买人心!

庞青云和赵二虎虽然是结拜兄弟。但是,庞青云其实跟土匪赵二虎不是一路人。赵二虎讲的是义气,所以,甘愿认比自己有本事的庞青云为大哥。而庞青云心狠手辣,为成大业,不择手段。

再加上一个女人搅局,让庞青云也有了“横刀夺爱”的想法。庞青云在知道赵二虎进城刺杀黄金文时,对“弟妹”说,要娶她!!!不过,赵二虎运气好,竟然回来了!庞青云不免有些失落。

赵二虎不仅活着回来,还招降了4000多降兵!这些人真要是收编了,肯定听二虎的!毕竟,他们都觉得是二虎给了他们馒头,给了他们一条活路!而对于权力欲望特别大的庞青云来说,这事不允许发生的!庞青云觉得,是你赵二虎答应让他们活命,不是我!杀了这群降兵,坏的也是你赵二虎的名声!

其次,庞青云也怕控制不住这群降兵!

苏州城被围困快一年了,里面剩下的都是黄金文的精锐旧部!黄金文“副手”一声喊,所有士兵立马闭嘴!这么训练有素,就算是被俘虏了,依然听长官的。就冲这一点,这4000人不会散!不可能被直接遣散!

明末时,朝廷对西北的农民军一开始也是用以诏安为主、剿灭为辅。可是,农民军等没粮食吃了,马上又起兵反叛。就这样,折腾了很久,农民军反而势力越来越大了。

而这些太平军不能被遣散,就只能收编到部队去!

最后,也是最直接的问题---没有粮食收编他们!

山字营只有十天的粮食,再分一半给俘虏的话,就只够5天吃的。而且,城内的百姓也要吃粮食。没有粮食,庞青云就不能再去打南京!不打南京,怎么跟魁字营交代?怎么升官发财?

当然,庞青云最担心的是影响他打下南京,在老佛爷面前露脸!南京可是太平军都城,打进去,肯定会封官进爵,青史留名的!所以,谁也不能影响他全力打南京!不过,庞青云的说法很大公无私:为了让南京城百姓免遭魁字营屠杀!

可是,他一个小小山字营统领,怎么管得了魁字营?而且,当时的“团练”都是自筹军费。攻入城内,烧杀抢掠也是筹集军费、犒劳士兵的一种方式!就算他管得住山字营,可是,上面人和友军还是可以放纵士兵的。救南京城百姓,也只是庞青云非要打南京的借口罢了。

历史上在苏州杀降的是李鸿章!

苏州的太平军投降后,李鸿章怕这群太平军再谋反。于是,李鸿章在宴席中将郜永宽为首的八降将杀死。随后,对残存的太平军降兵进行屠杀,据说有2万人被杀。

"常胜军"戈登还因为此事,还声讨李鸿章。当然,戈登是因为没在苏州捞到好处,故意给李鸿章找麻烦。戈登组建常胜军参战,就是为了趁乱抢掠。

后来,李鸿章托海关税务司赫德给戈登送了一笔钱,这事就算完了。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要看是电影还是真实历史。

电影里面,很简单,没粮食。

当时军粮供应严重不足,如果供应给苏州城内的降兵,庞青云就不能继续抢功攻打南京。

庞青云本来就是利用所有人为了自己功名利禄,最终目的就是占领南京。此时当然六亲不认,将降兵杀光,只是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而已。

真实历史就是李鸿章在苏州杀降兵。

原因如下:

第一,对太平军不信任

太平军假投降并不是第一次,而当时太平军将领提出要保留部队的完整性。

资料记载:八王5日下午16时之后提出要求,他们让程学启转告李鸿章,要求添立二十营(一万多人)、奏保副将以上官职。

当时苏州太平军还有约2万多人,而淮军围城的也不过4万人而已。

留着这样一支不可靠的部队,对李鸿章是个很大的威胁。

第二,不愿意给钱给官耍赖

当时淮军的军饷很紧张,主要依靠上海地区的供应。

但之前淮军数量只有一二万人,供应还是凑合的。

此时淮军已经增加到七八万,军饷开销很大,逐步坚持不住,李鸿章为此焦头烂额。

但之前骗苏州太平军将领投降,开了很多空头支票,许诺给大量军饷,还许诺太平军投降的八个王都可以当官,现在无法兑现。


既然兑现不了,干脆杀人灭口,直接耍赖。

反正李鸿章有朝廷支持,苏州丢了以后南京也危在旦夕,可以不用考虑后果。

唯一只需要搞定中间人,常胜军领袖洋鬼子戈登就行了。

第三,朝廷暗中鼓励

总体来说,慈禧对于太平军极为痛恨,是很希望将他们杀光的。

之前湘军曾经多次进行屠城,朝廷均没有干涉,装作看不见。

相反,淮军的军纪较好,主要是他们的举动多在洋人监视下,除了上海的各路神仙,还有协同作战的戈登在内的大批洋人官兵,不能乱来。

但李鸿章心里清楚,即便他屠城,慈禧也是绝对举双手双脚支持的,所以毫无顾虑。

事实也是如此,慈禧并没有因为苏州事件对李鸿章进行任何处分,反而还帮助他搞定了愤怒的戈登。

史料记载,对于戈登因为降兵被杀的愤怒,李鸿章和慈禧都不以为然:在李鸿章看来,戈登是妇人之仁“煦煦妇人之仁,胁令收抚,稍一濡忍,变生肘腋”。慈禧也认为戈登不知道屠杀的意义“不知此中权衡自有一定之理”。


萨沙


  

电影《投名状》讲的是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这三个结拜兄弟之间的恩怨纠葛的故事。虽然三人是结义兄弟但他们的身份并不相同,庞青云是官兵而赵二虎和姜午阳是土匪。不同的出生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性格和处事态度。

  苏州城一战是他们通往成功的重要一步,进攻苏州城并没有得到上级的指示而是庞青云自己擅自做主的。没有上级的支持使的他们面临着缺粮少兵的情况,在对苏州进行了长达九个月的围攻后庞青云的士兵只有四千多人了,而且此时已经断粮如果没有粮食不说破城了,这些人全部要活活饿死。

  在这种情况下赵二虎和庞青云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赵二虎爬进了苏州城想要劝降守军,庞青云找到了老对头隗字营以攻取南京各得一半的代价换取粮食。

  最终他们两个都成功了,赵二虎成功劝降了守军,庞青云也成功的获取了四千人十天的粮食。城虽然破了但同时也面临这一个重大的问题,已经投降的四千守军怎样处理。他们的粮食只够十天,如果按照赵二虎的答应的收编他们。不仅要考虑粮食的问题还要考虑他们是否真心归降,会不会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毕竟自己的军队也只有四千人,不可能把他们全部分散开来,而且时间紧迫来不及整编。如果把这些人放了按照剧中庞青云的说法,他们这些人拿上刀就是战士,而自己的四千兵马不可能分出一部分来守卫苏州,这样一来苏州城就是一座空城,一旦庞青云他们一走这些人又反叛之心就会立马占领苏州城威胁庞青云军队的后方。在这种情况下杀了这些投降的士兵时最为节约成本的方法。

  庞青云也不太想杀他们,但是形式所迫他不能不这样做,在这点上姜午阳要比赵二虎看的通透。这也是他们所处身份不同造就的,赵二虎是土匪,他考虑的是他的兄弟,是他的承若,是义字当先。庞青云是一个官兵,他所考虑的是将士的生命,是如何打赢一场仗,是功名利禄。

  慈不掌兵,义不行贾。在古代杀降的事情不再少数,像杀神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士兵,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兵等。在当时他们都有着必须杀降兵的理由,虽然他们知道这样并不人道,但做为一个主帅他们所考虑的是怎样最大限度减少自己士兵的损失,而杀降这件事是非功过只能留给后人评论。


读史鉴往


咸丰年间,天下大乱,洪杨捻回相继祸乱大半个中国,兵荒马乱之下,老百姓受此荼毒,辗转死于沟壑者不下八千万人。

仅仅是长毛之乱,就造成近五六千万人的死亡,这个数字比两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加起来还要多,而同时期的美国南北战争,其死亡人数仅仅是长毛之乱的二十分之一。

别的不说,就江西和安徽两省,经历了长毛之乱,两省人口减半,一百年都没能恢复。由此,原本富庶的江西安徽在近代一蹶不振,并非没有原因的。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战争越早结束越好,越早结束,对老百姓就越有利,对整个国家都是有好处的。

具体到苏州杀降问题上,当然是应该杀的,而且是必须杀,对待长毛这些邪教,必须斩草除根,绝没有第二种选择。

道理很简单,如果不彻底剿灭这些人,而让这些人逃出去的话,势必死灰复燃,而会让更多的老百姓丧命。

换言之,跑出去一万长毛,最起码要让十万无辜百姓丧命。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长毛本身就是流寇型的,他们都是通过掳掠所经之地而生存发展,而且,这些人不仅是掳掠粮食财产,青壮年也同样被挟裹掳掠。

由此,其所经之地,不但粮食、财产、衣物等被席卷一空,所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这些人要么在家等死,要么死在乞讨的路途。

而这,就是长毛造成如此大的人口损失的一个重大原因。



至于苏州杀降,也确实有必须杀的理由。

首先,苏州长毛的投降并不诚心,其提出改编的要求不说,而且还只献半城,如此一来,双方仍旧处于一种不信任状态,也可以说仍旧是对立的战争状态。

基于这个理由,李鸿章其实一开始就打算将这些长毛彻底剿灭,并没有第二个方案的。

当然,话说回来来,这些吸食百姓民脂民膏、残害百姓多年的长毛没有一个是冤枉的,他们的手上,没有一个不是累累人民和白骨。

总的来说,苏州杀降是必然,也是必须的,看似残忍,但对于无辜的老百姓来说,却是天大的福音。

这些长毛,罪有应得,早就该灭了。


坑爹史册


中国人有时候有些自相矛盾的说法,比如既说杀俘不祥,又说斩草除根。

很显然,庞青云选择的是后一种——斩草除根。

这件事是有历史原型的,就是争议极大的苏州杀降,做事的当然不是庞青云,而是李鸿章。

当时苏州城守卫的主将是英勇善战的谭绍光,清军打了好几次没打下来,所以李鸿章就选择“从内部攻破堡垒”,收买了以谭绍光手下以郜永宽为首的八个叛徒,这些叛徒杀死谭绍光后开了城......

然后呢?许诺的高官厚禄当然不存在,李鸿章一个鸿门宴又把这帮叛徒杀死了,早期的教科书描写这段历史的时候还颇有一种幸灾乐祸的语气。

接下来李鸿章开始清洗,城内降卒皆屠,一般认为杀死2万多人。

这件事情引起了一片哗然,就连“洋枪队”头目戈登都严重不满,戈登此人虽然历史书上喜欢把他和外国侵略者打等号,但实际上这个人更像是一个单纯的“探险家式的雇佣军”,他指责李鸿章背信弃义,后来还屡次去李鸿章那里挑衅。

李鸿章的“杀降”还造成了其他严重的不良影响,首先江南其他地区的太平军再不敢投降,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

那么,李鸿章为什么要这么干?主要原因有三个,首先自然是泄愤加斩草除根,太平天国可是差点让天地变色了,李鸿章杀降是为了给清政府“出气”,果然,后来清政府也没觉得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有什么不妥。

第二是那八个降将要价太高,李鸿章给不起,直接杀了干净。

第三则是程学启的因素,李鸿章还只是想杀几个领头的,但程学启则故意搞出了大屠杀,这一方面和他自己也是“降将”,想借此表忠心有关;另一方面则是故意恶心戈登,因为程学启和戈登素来不和,而戈登又是苏州守军投降的保证人,程学启想让戈登难堪。


国史拾遗



《投名状》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战争片,电影将战争的残酷和权力斗争的残酷真实的表现出来,其中庞青云苏州城杀俘那段相当震撼。关于庞青云为什么要杀死5000太平军降兵,他自己有解释,那就是这些投降的太平军官兵保持着完整的建制和战斗力,如果放了他们,这些人在再次附太平天国,在清军背后再次占领苏州,而且还能够切断清军补给线,从背后产生重大威胁,绝对是心腹大患;另一方面,庞青云的部队极度缺粮,他还要将借来的粮食分给敌人,肯定也是自己和属下不愿意的。在这些理由的支撑之下,庞青云最终下定决心,杀死了投降的太平军官兵。

除了电影中庞青云自己说出来的原因,我个人觉得他在苏州城杀俘也是在确立个人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树立和强化自己的威信和威望。

图注:电影《投名状》剧照,被关起来的太平军官兵,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电影中被杀死的太平军官兵,图片来自网络


《投名状》中庞青云杀俘其实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实进行改编的,真实的庞青云就是清末重臣李鸿章。1863年末,李鸿章率领淮军与英国人戈登率领的常胜军围攻苏州,他们注意到守城太平军将领之间的不合,于是利用这一点诱降成功。投降之后的太平军不剃发,要求进行改编、保持原有建制,同时在苏州城内依然保留了战斗用的关卡和街垒,这引起了李鸿章的怀疑。为了避免苏州城中投降的太平军反水,李鸿章便设计杀死了投降的太平军八王,然后屠杀了投降的太平军官兵共两万多人,这就是著名的“苏州杀降”。


无论是电影,还是历史,清军在苏州城屠杀太平军降军都是非常残酷和野蛮的,但是在残酷的战争中,如果你是清军主帅,面对着比自己人数不少不了多少,而且具有完整建制的降军,又会做出怎样的决断呢?


古生物探索


电影不是历史,所以,只能就电影说电影。

苏州杀降,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操刀者是李鸿章,对苏州城中留守的八个太平天国的王进行了屠戮,这里面没那么多的故事,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对方开的价码李鸿章给不起,而苏州这个清朝养了200年的肥羊,也被太平天国的诸位王爷们分得差不多了。

而无论是湘军还是淮军,在平定太平军的过程中,都是“饿着”的,既然和平接盘成本太高,那翻脸后杀光抢光“公私两便”也就是李鸿章很正常的选择。

所以,这段历史虽然说展示了不少人性,拍出来未必不“好看”,但却过于复杂,无论是人物关系,还是利益矛盾点都不够集中,在电影中展示,也偏离了《投名状》的主题,所以,干脆就另编一个故事。

在《投名状》电影中,兄弟情,百姓江山和个人野心交杂,这是普通观众能够看得懂,也乐意看的,所以,这段中的苏州杀降,目的是为了将庞青云和赵二虎的兄弟价值观裂痕撕得更开,有更剧烈的表现,还要展示老三的站队。

具体到杀,而不是放,剧中逻辑粗糙,但也做了铺垫:

1,缺粮,粮食是借的,分给降兵就打不了南京。

2,无用,降兵明确表示不参加进攻南京。

3,权力,借事件做一次“指鹿为马”,让部下站队。

庞青云也做了解释,这些人吃饱了都是兵,不是老百姓,放下武器只是一时,拿起武器就是隐患,当然,更符合天朝历史剧的编剧逻辑的是,这5000人是赵二虎救下来的,他们如果进入了山字营,山字营就真的“姓赵”了。

好了,其实很简单,我们的电影、电视剧编剧,在进行行为取舍的时候,要求的就是简单、明了,往往没有所谓的深层次考虑,你想多了也没用。

因为这些简单明了就是专供咱们的主力观看群体的,尽管也受过英剧、美剧的熏陶,信息接收的逻辑范式,都是从九年义务教育时就形成的,绝大部分人,对于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剧情、世界观构架,既看不懂,更看不出好来。

就这么简单咯。


刘三解


投名状虽然是虚构的,但是杀降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电影中的庞青云杀降反应的是历史上李鸿章的苏州杀降。中国的儒家文化强调仁,一直是谴责杀降的,认为杀降不祥,会激起敌人的抵抗决心,增加取胜的难度。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经常出现白起,项羽这样既是战神,又是臭名昭著的杀降将领。即使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成为主流文化以后,依然有薛仁贵和常遇春这样杀降的著名将领。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儒家的仁治思想就是被用来亵渎的?

历史上杀降的名将都是身经百战的虎口余生,在战场上磨练出来的人,是不会给自己设限的,不会因为爱惜名声而不顾战争的胜负。战争的目标就是要赢,杀降会加大敌人的抵抗意愿,对于最后取胜不利,这个指挥官肯定都知道。即使如此还要杀降,那自然是不得已而为之。哪些原因导致不得不杀降呢?

首先是粮食问题。战争取胜并不一定能有大量的物资缴获,在电影里就是这样:清军和太平军对峙了1年,双方都没有粮食了。如果接受降兵,就得给他们吃的。给了,自己的兵就没得吃。不给,降兵还会反叛。如果放掉降兵让他们自谋生路,他们也只能去抢劫自己的军粮填饱肚子。因此杀降是唯一的选择。

其次是解决降兵复叛的隐患。把降兵吸收成为自己的士兵是孙子兵法中的高招,但是前提是降兵可以融入己方阵营。如果双方士兵的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差异过大,则很难把对方融入自己的阵营。降兵一旦反复,前面的战果就会前功尽弃,整个战争也会出现转折。因此杀掉降兵,可以消除复叛的隐患。

最后一种可能的原因是自污以自保。如果胜局已定,就不用太担心残敌的抵抗。对于指挥官来说最危险的敌人就不是来自战场,而是来自庙堂,来自最高统治者对自己功高震主的猜疑。这时候杀降,把污名留给自己,杀降的好处留给了君主,无疑能减少猜疑。即使因此收到处分也不会太重,反倒使自己能够平安降落。

杀降虽然是一种极度残忍毫无人道的行为,但是只靠谴责解决不了问题。斯大林有句名言:胜利者不会接受审判。只要战争胜利了,即使犯下这些罪行,也不会得到清算。战争罪行是战争的衍生品,只有避免战争,才能避免杀降这样的罪恶发生。


熊眼看历史


杀,还是不杀,这是一个问题,庞青云一定苦恼过。历史上,白起坑杀40万赵军,项羽坑杀20万秦军,李鸿章在苏州屠杀2万太平军和民国时期宋哲元在凤翔斩杀5000名土匪时也一定苦恼过。

最终还是决定要杀。影片的解释是:一是缺粮,二是军心不稳。其实,绝大多数情况也正是这两个原因。犯了这两个问题,绝大多数胜利者都是要举起屠刀的。

还有人认为,这是庞青云在强迫下属站队,是听老大的,还是听老二赵二虎。如果不杀,这几千老二招降过来的人马很可能都听老二的。

但我认为还有第四个原因,向朝廷表忠心。清廷恨太平军是人所共知的。庞青云收容这4000名太平军降兵,容易引起疑心。庞青云有野心,但也有忠心。他是官场的一股泥石流,与三位掌权大人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主要目的就是向朝廷效忠,表面自己没有私心。根据庞青云奏请减免赋税的行为,他可能还保持经世致用的儒家文化思想。

还有没有原因呢。

我认为有。第五个原因就是报复。苏州围城日久,太平军和清军都伤亡惨重。昨天战友其乐融融,今天横死战场,那种仇恨是无法泯灭的。现在对方放下武器成为待宰羔羊,不宰何为?

第六个原因,立威。庞青云是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一切为我所用,不为虚名所累。仁义之师、兄弟情,这些都是迂腐之见。苏州拿下,马上就要打南京。这是最后的决战,是确立未来地位的最后一战,必须在部队树立令行禁止的绝对权威,让战士们抛弃和平幻想,破釜沉舟,决一死战。

不杀,只是博取一个仁义的虚名,还埋下了众多隐患。杀,有这么多好处。你说杀不杀?


朴素文明


《投名状》中,庞青云杀死苏州城5000太平军。在电影中,其实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缺粮。

在中国古代有句俗话“有粮好聚兵”,所以如果没有粮食很可能会引发军队的哗变。在电影中,庞青云的人马都需要向其他人“赊欠”军粮,哪有多余的粮食来养活这多出来的5000人。为了防止投降的太平军将士复叛,以至于连累庞青云的“乌纱帽”,所以最为简单的方式就是屠杀。毕竟,作为“叛军”的太平军,对于清廷而言,死活都无所谓。所以,庞青云才会如此有恃无恐。

其实,庞青云的苏州杀俘,原型是当年李鸿章的苏州杀俘。公元1863年,李鸿章的淮军对苏州城的攻击日益强烈。原本驻守在苏州城的李秀成已经被调到天京,主持苏州城防御工作的是慕王谭绍光。而城防主力则是以纳王郜永宽为首的“四王四主将”。这8人看出了太平天国大厦将倾,于是与李鸿章派来的招降代表程学启见面,并同意了献城投降。

1863年12月4日,就在慕王谭绍光召开的军事会议上,这8个人动手杀死了谭绍光,并且屠杀了近1000余人的来自两广的“老兄弟”。在郜永宽等人打开城门,并将谭绍光的首级交给李鸿章之后,李鸿章率领淮军进城了。就在此时,新问题产生了。这“四王四主将”踢出了三点要求:第一,“受翎不剃发”;第二,保留部队两万人并据守半个苏州城;第三,保奏他们为总兵官。李鸿章不同意。对此不能接受的李鸿章,当日就动了杀机,将这8人全部杀死,并对城内的太平军展开屠杀。只是死者有多少,并没有详细的数字。

其实,这里有个问题比较奇怪。为何郜永宽等人为何不在投降之前踢出条件,眼见利用价值越来越弱,才踢出咳咳的条件呢?或许这就是李鸿章为了杀他们找的借口。毕竟,在太平天国后期,所谓的王也好,主将也罢,不过是一处处拥兵自重的实力派。名义上有太平天国的王爵,暗地里又和清军进行勾结。比如安徽的苗沛霖领受了太平天国的奏王,但是却最终出卖了英王陈玉成。所以,李鸿章对于这些大大小的骑墙军阀并不信任,于是只好将其杀死,避免出现其他变故。毕竟,这8人,统帅的军队达到2万余人,真要闹僵起来,必然会是一场超级风暴。

所以,四王四主将的头颅,成为了李鸿章的向清廷表明忠心的“投名状”,与所谓“长毛”决裂,而且完完全全效忠清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