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郎才女貌,婚後妻子無法產子,丈夫移情別戀,妻子:讓她走


兩人郎才女貌,婚後妻子無法產子,丈夫移情別戀,妻子:讓她走

說起馬佩璋,應該有不少人聽說過她的名字,她是著名軍閥白崇禧的髮妻,一生與丈夫白將軍相敬如賓、恩愛如斯還育有三女六子。不過實際上在二人年輕的時候,這對恩愛的夫妻也曾有過裂痕。白將軍曾因馬佩璋婚後一直沒有生出兒子而養了外室,還與外室育有過一子。

對待這種情況,當時的女子一般或是坦然接受外室,或是直接與丈夫決裂,但是馬佩璋兩樣都沒有選,而且在後來還與丈夫連生六個兒子,她到底是怎麼想的?馬佩璋又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接下來本文便將詳細講述馬佩璋的生平經歷。

少時豔驚四方

馬佩璋出身於廣西桂林一個比較有名望的書香門第,父親還是當地有名的紳士。富裕的家庭條件給她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和教育條件,她在年少之時,就因才貌雙全而在當地小有名氣了。照理來講馬佩璋才名遠播,到了可以議親的年紀時應該會有不少人上門去提親才對。當然,實際上也的確有很多青年才俊上門求娶這位佳人。

兩人郎才女貌,婚後妻子無法產子,丈夫移情別戀,妻子:讓她走

不過,由於馬家是回族家庭,馬佩璋的父親又堅持不與異族通婚,所以一直沒有挑中自己心儀的女婿人選,直到白崇禧出現。白崇禧在當時是個小有名氣的軍閥,再加上剛打了勝仗,一時間意氣風發,與馬佩璋站在一起絕對可以算得上是一對郎才女貌的璧人,最重要的是白崇禧也是回族人,這一點恰好也是馬父最看重的。

對於這樣一個年輕有為身份又合適的才俊,馬家自然沒有理由再推拒,於是佳人便花落白家,一時引得無數愛慕馬佩璋的男子神傷無比。而婚後的白崇禧與馬佩璋也是溫存了好一段時間,夫妻感情和睦,羨煞旁人。

兩人郎才女貌,婚後妻子無法產子,丈夫移情別戀,妻子:讓她走

難得的是白崇禧的母親也對這位兒媳非常滿意,擁有丈夫疼愛、婆家喜歡的馬佩璋本該一路順遂,可誰又能想到此時恩愛的夫妻之後竟還會有感情出現裂縫的一天呢。

婚後丈夫移情別戀

馬佩璋婚後先後為白崇禧產下過兩女,但是在當時受幾千年來父系社會重男輕女觀念的影響,白崇禧對於妻子沒能為自己生出能夠"傳宗接代"的長子異常苦惱,而他的母親也逐漸對此開始有所不滿。而要知道,當時的人們思想上還是比較封建的,找外室或者姨太太生子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兩人郎才女貌,婚後妻子無法產子,丈夫移情別戀,妻子:讓她走

不過即使如此白崇禧還是沒有選擇出軌,而是繼續與妻子相敬如賓。直到後來白崇禎在外地打仗的時候,有人為了依附討好位高權重的白崇禧而一直送美女給他。一開始白崇禧也拒絕過,但是在強烈的誘惑和母親的催促下,白崇禧還是沒能堅守住對妻子的忠貞,接受了別人塞給他的一個女人,並且還跟那個女人生下了一個兒子。

不過即使事情到了這般田地,白崇禧最愛最敬重的人還是自己的結髮妻子,在他眼中這個外室和私生子的分量還遠遠比不上馬佩璋,於是他便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母親和馬佩璋,並詢問妻子對於自己這位外室的意見。白崇禧的母親聽說自己有孫子自然是高興的,便不斷勸說馬佩璋接受這個孩子。

馬佩璋自然是通情達理的,但是她也不是軟柿子,在聽說消息之後當即便決定帶著兩個女兒去到了白崇禧的身邊。見到丈夫之後,這位情感上受到傷害的妻子並沒有所謂的歇斯底里和無理取鬧,只是要求那個外室離開丈夫,而且表示會善待這個私生子。

兩人郎才女貌,婚後妻子無法產子,丈夫移情別戀,妻子:讓她走

自知理虧的白崇禧自然沒有異議,他在打發走外室之後加倍疼愛馬佩璋,並且因為馬佩璋沒有計較自己找外室更加青睞和敬重她。要說馬佩璋心中對此事沒有半點怨言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是聰明的馬佩璋選擇忍耐和原諒,並收穫了丈夫日後更多的愧疚和補償。

一生相夫教子

馬佩璋的一生中敬愛丈夫,尊養長輩,為人也十分善良大度,即使是在直到丈夫出軌的消息也沒有太過計較,還在回家之後還不計前嫌,與丈夫又連生六個兒子。而後她在自己又有了兒子,並且子女眾多的情況下也沒有虧待自己丈夫生下的那個私生子,而是將其視若親子,還獲得了這個養子的尊重和敬愛,可見其心性極佳。

後來白崇禧權勢不再,並且在戰爭中一度與家中失去聯繫,還一直誤傳其已陣亡的消息,但是馬佩璋並不願意相信和放棄,她一個弱勢女子,硬生生撐起了一個上有高齡老母,下有學步稚子的家庭。她帶著這些人一路尋找丈夫的下落,終於有一天與丈夫再次團聚。

兩人郎才女貌,婚後妻子無法產子,丈夫移情別戀,妻子:讓她走

晚年的馬佩璋生活再不如以前軍閥夫人時的風光,但她並沒有埋怨,而是不斷給予丈夫支持和安慰,給了丈夫不小的動力。夫妻二人在貧困中互相扶持,走過了一段艱苦的歲月,但是上天沒能一直眷顧馬佩璋,這個堅強的女人操勞一生最後卻敗在了病魔手上。

1962年,59歲的馬佩璋因高血壓逝世,她與丈夫幾十年的夫妻之情,終究還是走向了終點。愛妻的去世對事業失意的丈夫白崇禧又是一個劇烈打擊,據二人子女所述,自馬佩璋死後,白崇禧精神上便受到了不小衝擊,總是一副悵然若失的模樣。

少時驚才絕豔無數才子盡折腰,嫁做人婦後本分操勞,為丈夫排憂解難,老年顛沛流離卻始終心懷信念攜一家老小堅定踏上尋夫路。

馬佩璋的一生平淡但也傳奇她不對自己丈夫的事業有任何興趣,但是她獲得了丈夫無限的敬愛;她因為同情心接受並善待了丈夫的私生子,但她也沒有屈服傳統觀念毫無原則地接受丈夫的出軌對象;

她是個依靠丈夫遮風擋雨的女人,但她也曾用自己並不強壯的身軀保護失去主心骨的夫家和孩子......她好像只是一個平凡的妻子、母親、女兒,但她絕不止於平凡。

兩人郎才女貌,婚後妻子無法產子,丈夫移情別戀,妻子:讓她走

舊社會大多數的女性或是一生活在傳統思想的束縛中,嚐遍數不盡的心酸;或是成為依附他人的菟絲花,失去了自由、迷失了自我。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有如馬佩璋一般的女子,她們在束縛中追求自己的信仰,在囚籠中堅持自己的信念,她們活出了精彩、活出了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