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眼中“天下奇男子”是誰?為什麼?

凡平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據說朱元璋的人生有三大遺憾:一是沒有傳國玉璽;二是沒能遷都鳳陽;三是未能擒獲王保保。這個王保保就是我們今天的男主角,朱元璋眼中的“天下奇男子”。

王保保,這個聽起來很萌的名字咋一看是個漢名,實際上他是實打實的蒙古人,本名“擴廓帖木兒”。他的妹妹就是《倚天屠龍記》的女主角趙敏。保保在影視作品中雖是一個不起眼的反派,但在元末明初這個歷史舞臺上卻令人無可忽視。

保保的舅舅(也是養父)察罕帖木兒是元朝的宰相,手握重兵,元末農民起義爆發後,察罕成為紅巾軍最為懼怕的對手,保保跟在舅舅身邊,積累了許多實戰經驗。察罕去世後,保保接過舅舅的軍權,扛起了保衛元朝的大旗,成為元朝最有實力的軍事將領,成為農民起義軍聞風喪膽的虎將。若不是因為他陷入了元廷內部權力鬥爭不可自拔,和其他將領如李思齊、張良弼等人不和,消耗了元朝大部分的有生力量,農民起義估計會被他擺平,朱元璋的軍隊也就沒有機會悄悄壯大發展了。

洪武元年(1368年),徐達、常遇春率領明軍攻入元大都,元順帝攜太子、后妃等逃往開平,元朝滅亡。此後,保保擔任起抵抗明軍、復興元朝的重任。湯和等人從澤州攻打山西,保保負責禦敵,雙方在韓店交戰,明軍大敗。恰巧順帝命令保保收復大都,於是保保北出雁門,從保安經居庸關攻打北平。可是沒料想到徐達和常遇春聲東擊西,趁機攻打太原,保保搬師回救,顧此失彼。這一戰之後,元朝許多將領都歸降了大明,唯有保保帶領著他的軍隊逃往最為邊遠、最為淒涼的西北。

洪武三年,朱元璋命令徐達帶領大兵出西安,直搗定西。保保原本圍攻蘭州,聽聞消息後,急忙趕回來,雙方戰於沈兒峪,保保大敗,只能帶著妻兒北逃,渡過黃河,爬上水中的木頭,一路漂到和林。恰好此時,元順帝去世,太子立,保保得以掌大權。第二年,明朝出動十五萬的軍隊,想要將北元一網打盡。徐達在嶺北和保保相遇,因為輕敵,被保保打了個落花流水,明軍損失幾萬人。其後,保保復攻雁門,朱元璋只是命令諸將積極防備,並不打算反擊,因為此時的明朝已經改變了對元方針,明朝只是希望將北元的軍隊趕跑而已。保保也清晰地認識到復國無望,跟著他的主子遷徙到金山,最後死於哈剌那海的衙庭,這一年,是洪武八年。

朱元璋對這個強勁的對手是又愛又恨。進攻中原時,朱元璋在《諭中原檄》中破口大罵,稱保保“忘中國祖宗之姓,反就胡虜禽獸之名,以為美稱”。這就帶著著強烈的政治目的了,朱元璋有意把保保塑造成一個數典忘祖的“漢奸”。保保身為蒙古人,一心為元,卻揹負著“漢奸”的名聲幾百年,直到1990年出土了他父親的墓誌,歷史才還他一個清白。

朱元璋內心對這個勁敵又特別佩服,他曾多次派人招降保保,希望能為他所用。元朝滅亡前,就給保保寫過七次信,可惜都被無情拒絕了。元朝滅亡後,又派人前往招諭,也沒答應。最後,朱元璋沒得辦法,只好派李思齊去招降。李思齊也是元朝的降臣,與保保有很大的過節。保保剛對使者李思齊以禮相待,但是當他派騎士送李思齊歸來時,騎士對李思齊說:“主帥有命,希望您留下一物作為離別禮物。”李思齊說:“我遠道而來,沒帶禮物。”騎士說:“那就留下一條胳膊吧。”李思齊沒得辦法,只好砍下一條胳膊,結果因失血過多死在路上。朱元璋聽說此事後,對保保更加敬佩了。

一天,在一次將領聚會上,朱元璋問大家:“天下奇男子是誰呢?”大家都說是常遇春。朱元璋卻說:“遇春雖人傑,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求而不得,最是傷感,保保與朱元璋就是如此,這就是所謂的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保保對元朝的忠誠,成為朱元璋一生的遺憾。朱元璋在公開場合對著諸位將領說這些話,自然不是簡單地誇讚敵軍將領,而是為了敲山震虎,告誡他的臣子要忠於自己的君主。

總而言之,保保的奇,奇在用兵巧妙,更奇在忠心不二!


歡迎關注@小高讀史,一起探討有趣的歷史!


小高讀史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曾於洪武九年(1376年)大宴文武百官的時候,提出一個問題:“天下奇男子是誰?”群臣回答說:“常遇春將不過萬人,便可橫行無敵,堪稱天下奇男子。”

然而,朱元璋卻嘆息地說:“你們都認為常遇春是奇男子嗎?常遇春雖然是人傑,卻臣服於我。只有元將擴廓帖木兒,始終不肯臣服,他才是真正的奇男子啊!



擴廓帖木兒是個什麼人物?為何在朱元璋眼中地位如此之高,比我們熟悉的大將常遇春還高呢?

擴廓帖木兒(?-1376年),蒙古伯也臺部人,生於光州固始縣,元朝末年著名的將領。他的名字也許我們不熟悉,但他還有一個漢名,我們必定知道,漢名就是王保保。

擴廓帖木兒的父親是元朝翰林學士、太尉賽因赤答忽,母親是元末將領察罕帖木兒的姐姐,元朝末年農民起義時,擴廓帖木兒跟隨舅舅察罕帖木兒,參與了鎮壓紅巾軍。後來,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察罕帖木兒遇刺身亡,擴廓帖木兒開始獨當一面,並捲入元朝末年的黨爭及軍閥混戰。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擊敗陳友諒、張士誠後,正式在南京稱帝,建立大明王朝。同年八月,徐達、常遇春率領明軍攻入元大都,並改名為北平府。

元順帝已於城破前攜太子、后妃等逃往上元都開平(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東),元朝滅亡。此後,擴廓帖木兒開始擔任抵抗明軍、復興元朝的重任。

隨後,徐達、常遇春又一路追擊擴廓帖木兒至山西,並於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攻佔了北方重鎮大同,擴廓帖木兒又逃往甘肅。大同從此進入漢族統治的明朝版圖,結束了遼、金、元少數民族統治的430多年的歷史。

擴廓帖木兒雖然和明軍交戰屢敗,但元主仍然對他委以重任。擴廓帖木兒於是屢屢發兵侵擾明朝邊疆。明軍不堪侵擾,均視擴廓帖木兒為心腹大患。



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命徐達為徵北大將軍,出雁門關,攻打擴廓帖木兒的老巢和林;李文忠為左副將軍,出居庸關,攻打應昌;馮勝為右副將軍,出金蘭關,攻打甘肅。

徐達的先鋒藍玉率部出雁門關後,兵至野馬川時,正遇到擴廓帖木兒的手下在河邊飲馬,於是衝殺過去,敵軍驚慌失措逃走,丟下數百匹戰馬。藍玉追到圖拉河,又與擴廓帖木兒對戰了幾個時辰後,擴廓帖木兒敗走,藍玉的士兵仗著銳氣,爭先恐後地追趕。

擴廓帖木兒一路向北逃竄,藍玉擔心遇到埋伏,就讓將士們停下莫追,誰知將士們不肯停止,一定要滅掉擴廓帖木兒才肯罷休。於是,兩軍一逃一追,轉眼就到了漠北。

猛然間,聽到一聲呼嘯,元兵從四面衝出,原來,擴廓帖木兒的手下大將賀宗哲早已以逸待勞等候多時了。擴廓帖木兒又從前面殺回,把明軍沖斷成數截,首位不能相顧。加上道路崎嶇,進退兩難,將士們這才知道擴廓帖木兒的厲害。

藍玉急忙下令退兵,並親自斷後,哪知元軍殺聲四起,真可謂是草木皆兵。明軍慌不擇路,不是墜下懸崖,就是填了溝壑。危急之中,幸虧徐達又帶兵前來支援,這才殺退了元軍。

徐達回營後,清點軍士,損失萬餘人(一說數萬人),不禁嘆息道:“誠意伯曾和我說過,擴廓帖木兒不可輕視,這次都是我的過失,不能責怪部下!”

於是,徐達上書參劾自己。奏摺發走後,又得知東路軍李文忠與元軍交戰,損失慘重後撤回,只有西路明軍馮勝取得勝利。這次洪武五年的元明大戰挫敗了明軍的銳氣,保住了北元的命脈,是擴廓帖木兒所取得的最輝煌的戰績。元昭宗也高度評價擴廓帖木兒使元朝“幾於中興”,也更加倚重他



朱元璋接到徐達的奏報後,也認識到消滅元殘餘勢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同時西南地區的戰爭仍在進行,再北征國力也不允許,故他也沒有責怪徐達,只是命徐達、李文忠鎮守山西、北平。於是,洪武五年以後,明軍的北方各地戰略轉移到了防務體系的建設,開始了規模浩大的長城修建工程。

但是擴廓帖木兒也是回天乏術,難以對明朝發動全面攻擊,只能在長城沿線發動一些小規模的騷擾。朱元璋也傳諭元昭宗,讓他廢除帝號,元主沒有回覆,朱元璋又想招降擴廓帖木兒,前後共寫了七封信,都石沉大海。

洪武九年(1376年),擴廓帖木兒在哈拉那海的衙庭病逝,其妻毛氏自盡身亡。朱元璋得知消息後,就有了本文開頭與群臣交談的那一番話。


凡平美


朱元璋眼中的“天下奇男子”不是徐達,也不是常遇春,而且元朝大將擴廓帖木兒,小名王保保。一天,朱元璋大會諸將領,問:“天下奇男子誰也?”

底下的將領皆說:“常遇春將不過萬人,橫行無敵,真奇男子。”

朱元璋卻笑著說:“遇春雖人傑,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朱元璋手下勇猛的將領很多,常遇春更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可是他們都是臣子而不是敵人。朱元璋覺得王保保為“天下奇男子”,①是王保保卻是勇猛有計謀,數次打敗明軍;②是就算元朝命數已盡,但王保保依舊忠誠於元朝。

勇猛且有謀,數敗明軍

公元1352年,中原大亂,察罕起義兵,先是戰於黃河南北,進擊關中、河東賊寇,收復汴梁,逼走劉福通,平定山東,招降田豐,將賊寇消滅殆盡。但是,察罕在總領大軍圍攻益都時,田豐反叛,察罕被王士誠所刺,作為察罕義子的王保保順利繼承了兵權和官職。

王保保也確實勇猛,先手擒殺了田豐和王士誠,平定了山東等地,受朝廷的賞識。但是,不久孛羅帖木兒造反,率兵進攻元大都,王保保本來就與之不合,於是率兵前去求援。可是,

“戰不利,奉太子奔太原。”

逃到太原一年後,王保保重整軍隊,再次進攻元大都,並順利打敗了孛羅帖木兒,太子也回京都。自此,王保保得到朝廷的重視,王保保的軍隊成為元軍的主力軍。但是,朝廷之人看到王保保步步青雲,就心生妒忌,頻繁誣陷他。而王保保也不喜歡在朝做官,就請求前去征討江淮地區的叛軍。

當時,王保保信心滿滿去征討,可是遭遇了“窩裡反”,周邊的將領不肯聽從他的調遣,征討江淮地區就此落空。假如此時元朝勢力合作,一共攻擊江淮地區的紅巾軍勢力,是很有可能大敗紅巾軍的。無奈之下,王保保只好前去攻打李思齊等人。

這樣一來,就給江淮地區朱元璋等人發展的空間,後來再收拾就變得十分艱難了。最終,朱元璋統一了江南地區後,大舉進攻北方地區,北伐元大都,推翻了元朝廷,統一了全國。

此時,元朝的命數已盡,軍隊節節敗退。朱元璋的北伐大軍也進展得出奇的順利,一路高歌猛進,直抵大都。王保保來援不夠及時,只好退回,而元帝北逃。

後來,湯和奉命巡行山西等地,王保保遣將抵禦,雙方交戰於韓店,明軍大敗。而一年之後,朱元璋再次派大將軍徐達、左副將軍李文忠、徵西將軍馮勝率十五萬大軍,分道出塞攻取王保保。徐達到達嶺北,與擴廓遭遇,徐達軍大敗,死亡數萬人。

此時,朱元璋也不得不感嘆:“吾用兵未嘗敗北。今諸將自請深入,敗於和林,輕信無謀,致多殺士卒,不可不戒。”這是朱元璋用兵首次敗北,不得不佩服王保保之才,也真是奇男子。自此,明軍就很少出塞,只是嚴密防備。

洪武八年,王保保在遷徙途中去世。

一生忠誠於元朝

王保保勇猛且有謀,也是打敗朱元璋的第一人,這是“奇”。而更讓欽佩的是他的忠誠,在遭人誣陷之時,元朝危難之際,他還是堅持站在元朝那邊,不投靠他人。

這也是朱元璋佩服且稱“奇”的原因之一,英雄惜英雄。


十點烏托邦


朱元璋眼中“天下奇男子”是誰?為什麼?

《明史》裡對這個問題有比較清晰的答案。在朱元璋看來,他所認為的天下奇男子,不是歸順的紅巾軍將領常遇春,而是擴廓帖木兒。擴廓帖木兒是元朝末年的大將,軍事指揮、帶兵打仗都有自己的一套,他在明太祖朱元璋眼裡就是典型的“天下奇男子”。天下奇男子不在少數,可為什麼朱元璋就把擴廓帖木兒視為獨一無二呢,我們從三個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

一、說“忠”,王保保不事二君。

擴廓帖木兒,蒙古人,其身份也是1990年才被揭曉,並不是人們常說的“漢奸”,人家確屬少數民族,他的漢名叫王保保。

自封建王朝發展到元末明初之時,中原大地,只剩下元、明兩家你爭我鬥。而擴廓帖木兒用他非凡的戰術,經常與明軍戰得不分伯仲,到北元時候,明軍還一度敗仗常吃。

自古烈女不更二夫,忠臣不事二君。這句話在王保保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要說王保保厲害,朱元璋也是知道的,但出於惜才、愛才,他曾多次奢望王保保能歸附大明、能為己所用。於是乎邊塞之外,大明一度不想、也不願輕言出塞,也許更多的是想收編此奇人。於是,朱元璋七次寫信給王保保,但始終石沉大海。而後,朱元璋又派李思齊去勸降,王保保不但不為所動,還砍去了李思齊一條胳膊,以明忠君事主之心志,意在向朱元璋表明,你就死了這條心吧。

往往心心念念不可得而視為稀缺。朱元璋認擴廓帖木兒為“奇人”,在一般人看來確實少見,也實至名歸。

二、論“謀”,擴廓帖木兒常出奇兵。

論忠,擴廓帖木兒忠貞不二,不事二主,讓朱元璋為之欽佩。眾所周知,但凡將帥之才,必不只於忠和孝,必有出奇之智謀。王保保在帶兵打仗方面,也堪稱將才、奇才,也為朱元璋所津津樂道,常思所得而不得。

隨著大明的高歌猛進,元朝似乎已經精疲力竭、窮途末路。時值北元前後,元順帝攜后妃、太子等逃往至上元都開平(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東)。隨後,徐達、常遇春又一路追擊擴廓帖木兒至山西,一路解放了大同並所屬重鎮。至此,我們的大同結束了自遼、金、元少數民族430多年的統治歷史。

正因為大明多次攻打而不得,擴廓帖木兒的威名也在明朝一路傳開。朱元璋此時也不敢輕舉妄動,面對擴廓帖木兒每每殊死抵抗,朱元璋只能是固守邊疆,並一直視王保保為心腹大患。

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為了完成統一疆土的夙願,他再次派出三路大軍出雁門關,攻打王保保的老巢和林,這是王保保參與元、明大戰的第四次重要戰役。此次大戰,雖然藍玉輕敵,但王保保也充分展現了其軍事才能,重挫了徐達、藍玉的大軍,明軍也才覺得擴廓帖木兒的厲害。

徐達:“誠意伯曾和我說過,擴廓帖木兒不可輕視,這次都是我的過失,不能責怪部下!”

自此以後,朱元璋才覺得,消滅北元殘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於是開始加強防務設施建設,著手修建長城,以待長久計議。

三、道“義”,有信仰堪稱“奇”。

葉子奇《草木子餘錄》記載,朱元璋曾說他平生有三大憾,其中一大憾,就是不能活捉王保保。

朱元璋視擴廓帖木兒為“奇男子”,意欲“活捉”而讓其歸降自己,併為己所用。朱元璋的願望是美好的,可往往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對於擴廓帖木兒來說,也許在他身上不只有技藝精湛的軍事指揮才能,其潛在的忠義為國、忠心為主才是最難能可貴的,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施公案》二一七:“英雄惜英雄,好漢惜好漢。”

當我們身處不同階層、各為其主的時候,才不得已不作出艱難的抉擇。

《明史》:“擴廓百戰不屈,欲繼先志,而齎恨以死……要皆元之忠臣也。”

《新元史》:“擴廓帖木兒才不及其父,然崎嶇塞上,卒全忠孝,明太祖謂之奇男子,諒矣哉!”

(對於朱元璋眼中的“奇男子”王保保,您有何想說的呢,歡迎關注@山城小哲,歡迎點評。)


山城小哲


王保保這個“奇男子”的稱號,是朱元璋給的,評價較帝國雙壁之一常遇春更高,含金量十足:朱元璋曾大會諸將,問道:“天下奇男子誰也?”諸將都說:“常遇春將不過萬人,橫行無敵,真奇男子。”明太祖笑曰:“遇春雖人傑,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明史》-《擴廓帖木兒傳》)

我們從朱元璋角度來看,為何要稱王保保為奇男子。

首先,這是個複雜的人,一生中換了幾張臉孔,每張臉孔都做到了極致:

1)早期:少年英雄,橫空出世

王保保生於蒙古貴族家庭,但久居中原,受漢族文化影響較深,這點和倚天屠龍記裡的說法一致。元末農民起義,跟隨養父給察罕帖木兒組織義軍平亂,屢戰屢勝。待養父被降將暗殺後,以20歲年紀成為軍事領袖,率軍大破敵軍並手刃仇人祭奠養父,節制山東河南,平定中原,被元廷倚賴為國之重臣。這個活脫脫項羽和劉秀重現、為後世的曾國藩做了榜樣啊。

2)中期:亂世豪強,割據一方

彼時南方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打得不亦樂乎哦,北方元朝太子和元順帝則暗自較勁、元朝下屬的地方軍閥也彼此覬覦地盤互相敵視。在這種情況下,王保保並未在元順帝和太子間站隊、而是選擇割據一方、加快積累自己的實力,成為北方實力最強的軍閥勢力。更過分的是,他對元廷南征的命令先敷衍後無視,最後直接與北方各路軍閥打了起來,企圖武力吞併他們的地盤。這個時候的王保保顯露出了自己亂世奸雄的一面,不顧元朝國運,全力追逐自己的野心。曹孟德是也。

3)後期:國之肱骨,扶大廈之將傾

當朱元璋平定南方開始北伐之時,王保保一改此前觀望態度,明確站隊元朝並積極馳援,率軍阻擊明軍,成為明朝北伐的最大最強敵人。當明軍攻破大都之後,王保保和元太子為了匡扶元朝的大業,摒棄前嫌,拼死決戰,設計大敗明軍,守住了北元的最後一絲命脈。在國家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王保保又顯示出了挽狂瀾於既倒的千古名臣形象,彷彿諸葛武侯再世。

其次,這是個強悍的敵人,是無敵的明軍後期最大的軍事對手:

1)屢次擊潰明軍

先後擊潰湯和、於光、李文忠、藍玉等明朝將領,相較同期或敗或降的元朝將軍,表現已經太好,基本明朝軍事上的失利都是從王保保這裡領走的,也讓明朝自徐達以下的將領都不願意正面和王保保交鋒,每次出兵前總要朱元璋出來“力排眾議”。

2)屢敗屢戰,終勝徐達

明軍這裡也有王保保的苦主,就是徐達。一次是回救大都之時,被徐達奇襲大本營太原,匆忙回援途中被徐達策反了部將作為內應、黑夜被偷襲大營,最後帶著18人逃走,4萬人大軍被俘。第二次是兩軍對壘,被徐達噪音騷擾得大軍每夜不得休息,突然安靜了一天,王保保軍隊紛紛趁機昏睡,結果又被徐達夜襲了。。。這次王保保只是帶了老婆孩子倉皇逃跑,折損士兵8.5萬人和1.5萬匹馬。但王保保也沒有氣餒和認輸,反而是利用了徐達對自己的戰績優勢心理,最後保衛元朝命脈一戰,佯敗引徐達部隊深入大漠,在漠北通過伏擊斬明軍萬餘人,贏下了存亡之戰。作為一代名將,沒有像司馬懿那樣連續在武侯手下吃虧以至於心虛膽寒,反而能吸取教訓進而利用對方的心態劣勢求勝,實在是可敬可佩。不管之前輸了多少、輸了多慘,在不能輸、沒有退路的時候贏下了背水一戰,就不辱英雄之名,也能夠多少祭奠之前捐軀的士兵。

3)名震中原,百姓歎服

王保保多次擊敗明軍,名震中原,當時明朝民間如果有人做了點小事就自誇的話,人們就會譏笑這人說:“嘗拿西邊王保保來耶!”這話成為明人的一句諺語。(《清溪暇筆》)

最後,這是個朱元璋一直想得到卻得不到的男人,也是朱元璋一直想殺死卻殺不死的男人。

1)招降

以朱元璋之強,對王保保都是平視的,動過多次招降之心,至少有七次通信於王保保,勸其歸附,均遭無視。曾多次派人出塞勸降,使節一個比一個大牌,結果有被扣押的、有被斷臂的、有被毒死的,沒一個給朱元璋留了情面。結果朱元璋反而對王保保越來越尊重。

2)懷柔

除了直接的招降以外,朱元璋巡河南時,還曾諭汝陽王墓,宣光元年(1371年,洪武四年)又把王保保之妹王氏許配給自己的二兒子秦王朱樉為正妃(趙敏原型。。。但結果不好),都是為了懷柔王保保。但王保保鋼鐵直男,不為所動。

3)直取

明朝將王保保視為心腹大患,認為“狡猾狙詐,使其在,終必為寇,不如取之,永清沙漠”,所以便有了之後的明軍三路北伐行動。據記載,朱元璋有三件憾事,一是沒得到傳國璽,二是王保保沒被活捉,三是元太子無消息。可見王保保在朱元璋心中的重要地位。

最後的最後,總結一句,朱元璋的軍事、政治和戰略能力在歷朝開國君王中是妥妥前五的。他一生能看得上的對手,一個是陳友諒,另一個就是王保保了。陳友諒是他一直想方設法要整死的,王保保是他一直想方設法要得到的。


大牛聊


瞭解歷史的都應該知道此奇男兒王保保即擴廓帖木兒是也。

據史料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曾於洪武九年(1376年)大宴文武群臣,提出過此問題,並做了回答。席間,明太祖皇帝問:“天下奇男子是誰?”群臣皆答:“常遇春將不過萬人,便可橫行無敵,堪稱天下奇男子。”明太祖卻說:“常遇春是人傑卻臣服於我,只有元將擴廓帖木兒,始終不肯臣服,他才是真正的奇男子啊!”

擴廓帖木兒(?-1376年),蒙古伯也臺部人,生於光州固始縣,元朝末年著名的將領。他的名字也許我們不熟悉,但他還有一個漢名,我們必定知道,漢名就是王保保。

擴廓帖木兒的父親是元朝翰林學士、太尉賽因赤答忽,母親是元末將領察罕帖木兒的姐姐,元朝末年農民起義時,擴廓帖木兒跟隨舅舅察罕帖木兒,參與了鎮壓紅巾軍。後來,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察罕帖木兒遇刺身亡,擴廓帖木兒開始獨當一面,並捲入元朝末年的黨爭及軍閥混戰。

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大明王朝。元順帝倉皇出逃至上元都開平,元朝滅亡。此後,擴廓帖木兒開始擔任抵抗明軍、復興元朝的重任。

擴廓帖木兒雖然和明軍交戰屢敗,但元主仍然對他委以重任。擴廓帖木兒於是屢屢發兵侵擾明朝邊疆。明軍不堪侵擾,均視擴廓帖木兒為心腹大患。

最後,朱元璋派徐達和常遇春帶領軍隊降服擴廓帖木兒,但剛開始明軍是得勢的,可是到最後他們也是知道了擴廓帖木兒的厲害之處,到最後可謂是損失慘重啊,朱元璋在最後寫了達七封的招降信,但都沒有成功。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朱元璋也是被他的這種民族氣節所折服了。


我不是ni的咖


原來聽南懷瑾老師講過朱元璋最佩服一個叫“田興”的人,此人功夫很高,在到時有個地方鬧“虎災”,“田興”一人打死了幾隻老虎,朱元璋對大臣說此人肯定是“田興”,就讓大臣寫書信讓“田興”來見他,那些大臣寫的很有學問,朱元璋說你這樣寫他肯定不來,朱元璋親自寫到“元璋是元璋,皇帝是皇帝,有種你就過江來!”!後來“田興”就來見朱元璋了,“田興”最早和朱元璋也是共患難好兄弟,後來“田興”去向不明,可能是被朱元璋殺了。


芙絲芳絲166


朱元璋眼中奇男子是元將擴廓帖木兒,因為帖木兒是元朝最後一位獨擋一面與明軍抗衡的生力軍,與明軍的幾次交鋒中雖不能取勝,但對明軍也造成了很大損失。


人情冷暖dk


擴廓鐵木兒,為後元棟樑,曾拒馮勝於蘭州,敗徐達於上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