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從小被灌輸家裡窮,別惹事,不要跟別人攀比的人,長大以後變成了什麼樣子?

l火炎焱


草根家庭,父母讓孩子“不惹事”、“不攀比”都是正確的。但是,片面強調弱勢身份,將導致孩子從小自卑、固化低人一等的心理,從而喪失改變命運的勇氣。


從農村孩子到大學教授,知天命的年齡閱盡世態炎涼,談一點個人體會。

一、“不惹事”,還要“不怕事”

不惹事,是任何人都應當恪守的為人準則。不欺負人、不沾人便宜,本質上是自保,因為“多行不義必自斃”。草根家庭的孩子更當謹慎為人處世,畢竟這是個弱肉強食的叢林世界。

但是,僅僅不惹事是不夠的,還要不怕事。厚道、低調都要有底線,在人格尊嚴或者利益收到侵犯時,要學會保護自己,在必要時用適當的方式反擊。

如何貧富貴賤,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二、物質上不攀比,但要見世面

多年前讀過一篇文章,講的是一位生活在縣城的工薪階層少婦。她平時節儉持家,不慕虛榮,但是每年都會和丈夫商量搞一次“奢侈”消費,或者是全家到臨近城市旅遊一趟,或者是在平時不敢進的飯店吃一餐,或者是買一件平時不敢買的好衣服。

她平平淡淡地做好家庭主婦,但是不忘“少女夢”,偶然見識這個世界的美好。在現實和理想之間能找到合理的平衡,這樣的人值得敬佩。

草根階層培養孩子,也是這個道理。平時,安貧樂道、物質生活量力而行,但是也要儘可能讓孩子多見世面。既有平常心,又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這樣的孩子才能腳踏實地追求更好的生活。

三、精神上貴養,自尊自立自強

雖然草根子弟的進取之路註定崎嶇,但是決定他們命運的關鍵,在於能否理解人生的意義,在青少年時代激發出雄心壯志。

即使草根家庭,在品行、心氣、胸懷和學識等精神生活方面,都應該富養孩子。精神上的富養,和家庭條件沒有多大關係,更多地取決於父母的思想格局和境界。

比階層固化更可怕的,是認知固化。家庭教育最大的差距,在於家長價值理念的差距,而不是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的差距。

價值觀教育、理解學習的意義、人格塑造、強身健體,都可以通過家長的言傳身教,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免費完成。

古今中外,寒門出貴子比比皆是。


大道教育MCN


我上學的時候大人就經常灌輸這種思想,咱家窮,別給人家比吃穿,比學習,老是嘮叨,每次從學校回家都嘮叨,耳朵都起繭了。明明我考上了初中非逼我去城裡姐姐家那裡上學,過了四年寄人籬下的日子。有一次我撿了幾個啤酒瓶換了塊雪糕吃姐夫老是追問我哪兒來的錢,奶奶的難道我偷你家的錢嗎?!週末老是折騰我去幹活,我的作業怎麼完成?讓我住的破土房子黑咕隆咚髒的要命,冬天凍死個人,夏天悶熱連個蚊帳都沒有,整個晚上被蚊子咬的睡不著。看到別的同學吃好的穿好的有零花錢我就是自卑,看不起自己,學習努力有什麼用?其實當時成績還算不錯的,就是因為窮沒朋友。後來還我媽嘮叨別談戀愛,就我這窮酸樣長得又醜誰呢你看上我啊?太高看我了!再後來我一個月的飯票被同學偷了,對我打擊很大,乾脆不上學去濟南打工去了。現在過得怎麼樣?不好過,當的上門女婿,因為兄弟們多,到打發我結婚的時候不要說房子了,連我的宅基地都沒有,還要我拿我在青島打魚用命換來的錢自己管自己!我現在幹著修電車摩托的生意,前些年生意挺好,自08以後一年比一年差,我後來索性把生意交給老婆,好歹一天賺個一百多塊錢,我就開雙排貨車去跑出租送貨啊,回收舊家電啊什麼的,還有時候累了就在門市修修車,還好,今年過年就比去年強了,多掙了八萬。至於買樓?不買,也買不起,我這裡馬上拆遷了,老婆這邊能換兩處,當房奴多沒勁,我就倆閨女,犯不著頂那麼大壓力,抽菸,喝酒,吃好的,穿好的,該買就買,不認命不行啊,咱幹一輩子不吃不喝能攢多少錢?供孩子上完大學,自己有兩個養老錢就行了。


行雲流水68828979


您好,我是暖爸!

我的故事

我印象最深刻的恐怕是上幼兒園的時候,我永遠不會忘記父親口裡說出的話:你在外面不要打架,你把別人打傷了,家裡沒錢賠不起。

從那起,我從來沒有跟人打過架,儘管氣得要死,也忍氣吞聲,因為我會想起那句話,如果我把別人打傷了,我們家裡沒錢賠人家。

學生時期成績不錯,內心似乎沒有受什麼影響,但到了社會,面對紛繁複雜的環境,才發現原來自己內心裡裝著另一個“慫”的自己。

這種“慫”已經裝進了我的身體和血液,每當別人說我不好的時候,我都不知道該用什麼語言回應別人,儘量能別惹事就別惹事。

不敢跟女生表白、不敢上臺演講、不敢跟別人大聲吵架、不敢做自己喜歡的事、不敢追求自己的夢想,甚至認為最好的永遠不可能是我的。那時候的我沒有朋友,沒有社交,也沒有太多收入,像極了電影中的“慫”貨。

後來,我有很多次想自殺,也是因為家裡總覺得我沒用,導致我心態崩得像一條狗,常常在午夜一個人躺在偏僻無人的廣場痛哭,哭得累了就唱唱苦情的歌:“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夜空中最亮的星……”眼睛腫得不行,就回去用冷水衝自己的臉,第二天像沒事人一樣工作。

可是我不甘心這樣,我發誓要改變自己。我嘗試著做我曾經不敢做的事,向女生表白、上臺演講、大聲跟人說話、做自己喜歡的事、堅持自己的夢想。也正因為如此,有一度和家裡人鬧得不愉快,因為我沒有按著他們的想法去生活。

再後來,經歷了愛情、工作、創業、人際上的各種不順,負債的壓力、沒錢的苦惱、家人冷嘲熱諷地打擊等等,但這些不僅沒有摧毀我,反而讓我變得更加有毅力,也更加堅強,生活也在堅持中逐步得到了改善。我逐漸明白我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時至今日,我對父母沒有什麼可抱怨的,因為他們懂的有限,能力有限,他們能把我養大就已經是很不容易了,所以只希望他們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

結語:

每個人長大後的樣子都不一樣,這都取決於我們怎麼看這個世界。我們怎樣對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會怎樣對我們。


暖遇親子學習社區


我小時候家裡窮,父母又都是老實人,經常教育我們兄弟姐妹不要惹事生非,不要與人攀比,要好好上學,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現在想想,也是,一個貧困家庭,父母老實,惹事生非會讓父母不省心,會給父母惹氣生。家裡沒有錢,與人攀比也是枉然。

正因為從小受到這樣的教育,我現在才是這個樣子:

一、不趕時髦

其實趕也趕不上,窮教師,收入低,孩子上學僅僅供得起。就說原來的黑白電視都比鄰居晚賣好幾年,彩電也是這樣,洗衣機、電冰箱是近兩年孩子給買的。穿衣講究整潔,不趕時髦,追求艱苦樸素的生活。


二、不沾菸酒

不吸菸、不喝酒,這是我從小養成的習慣。現在,尤其喝喜酒的時候,我很討厭那煙霧迷濛的神仙世界,也不喜歡那“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之類的醉語。我不勝白酒,偶爾用瓶啤酒,怎麼也比不上人家一會兒喝一箱的水平。

記得有一次,一個領導對我說:“你不喝酒,怎麼能當領導?憑你現在的水平,早應該是領導了。”我說:“你太抬舉我了。”


三、工作認真

不惹事,就要好好做事,盡力把事情做到至美。在工作上,三十年如一日,盡職盡責。既然做不了驚天動地的大事,那就把小事做好。

出自己的力,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幹。不懂得與領導“走近,”對那些向領導獻殷勤的人嗤之以鼻。

四、良好心態

沒有奢望,保持良好心態。我這個年齡,早已看破紅塵,看淡生死。名牌日常用品不敢想,轎車開不了,有電動三輪就行;高樓住不了,瓦房就行;山珍海味享受不了,白菜豆腐就行……工作上,仍然不甘落後,與青壯年爭一流。





徐福記1230下水詩文


這個問題我必須回答,希望各位父母和即將為人父母的人好好看看我成長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希望能夠給你們在教育孩子的方面有點啟示。先說結論:

父母一味說家裡窮苦、自己沒本事、抱怨社會不公、生活壓力大等等皆為負面情緒。此種論調看似為了讓孩子早點懂事,實則弊大於利,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多為負面,輕則自卑,重則抑鬱。

我是90年代農村家庭出身的男孩。父母務農,沒有文化,家境貧寒。從我記事開始,爸媽每天都說家裡苦啊,自己沒本事,幹活太累導致全身病痛、生存壓力大啊云云。因此要我早點懂事,並得出結論“好好學習,長大要有出息”。更兼之家父脾氣暴躁,一點小事就暴如雷霆,辱罵不休,不罵得我淚流滿面,欲以死謝罪誓不罷休。因而我總是時刻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每次“教育”完,我都心情沉重,感覺世界灰暗,人生無望。從小我就不敢要求玩具,課外書,零花錢這些東西。家裡的親戚朋友都誇我懂事,不哭不鬧,尊敬長輩,卻沒人注意到我的心理負擔。我總感覺自己比同齡人懂事但是缺乏活力。這種情緒的積累總有一天是要爆發的。

小時候懂事還算早,學習成績也過得去,所以做過一段時間“別人家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慢慢就變了,我缺乏自信,對生活和未來缺少憧憬。父母教育方式依舊不變。我卻越來越自卑,又很孤傲偏激。初二有一次捱了同學的打竟然不敢還手,標準外厲內苒的慫人。上高中後,我變得愈加孤僻和自卑。同學也習慣來欺負我,在他們眼裡我是個怪人。學習成績也直線下降,後來我抑鬱了,並且高考落榜。

高考落榜對於我和我的父母都是一個重大打擊,他們在得知後罵了我一個晚上。家父恨子不成鋼,聲淚俱下,怒斥我沒出息,並且為我的未來而深深的擔憂。我雖痛苦卻但是對這個結果並無意外,高中三年得了兩年抑鬱症的人早已無心學習。我對於未來沒有憧憬,只想著逃離。誰又真的知道我的病症呢,事實上我也是上大學後才知道我可能真的抑鬱過。

已經過去很多年了。我後來找了個野雞大學讀自考混了本學歷。在十八九歲時我極度叛逆,差點因事入獄。好在上天垂憐,至今平安。如今快三十了還沒有談過戀愛,工作換了很多次幹得都馬馬虎虎,未來很迷茫。看似我的抑鬱症已然痊癒,至少我看起來像一個完全正常的人。我基本上從不主動給家裡打電話,一年回去一次,每月一個電話報平安。我在公司人緣不錯,但生活中幾乎零社交。

我努力的去淡忘過去的這些東西,但是每當遇到挫折還是會忍不住會回想起。我愛我的家庭,愛我的父母。但是我同樣也恨他們,這一點我不想承認。

回顧一下我的成長經歷,從幼年起父母總是要求我優秀,我也自以為優秀。直到後來,我慢慢發現自己各方面都被同齡人遠遠的甩在後面。我才發覺我並不比誰強大,早熟的人通常都晚熟。我意識到自己是真正的輸在起跑線上的人,比起物質和教育資源的匱乏,精神上的匱乏才是真正的“窮”。

對於以後我自己的孩子,我希望他能成為善良、獨立、樂觀的人,能夠去體會生活的樂趣。我並不指望他能有多大出息,只要不去違法亂紀,勇於面對困難,能夠真正的享受人生是我對他最大的期望。


u在紅塵的魚


我小的時候也是被父母一直這麼灌輸的,一直這麼管教。通常如果我跟別人打架了,肯定是我先惹別人。如果我想要買什麼東西,那就肯定是我不體諒家裡不懂事。

長大以後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也因此有過對父母的記恨。

隨著自己年齡慢慢長大,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到結婚有了自己的孩子。想的事情也慢慢多了,不再像以前那樣了。

開始能夠理解和體諒當年的父母,他們沒有受過什麼文化教育,根本不懂得這麼多教育的方法,對於他們來說能把孩子養大就已經不錯了,那個年代的生存太艱難能吃飽肚子都不容易。根本不可能像現在這樣講究那麼多教育方法,給孩子那麼多的寵愛。

聯想到現在有很多人批評,做父母的不會教育孩子過於溺愛呀,或者是方法不得當的,或者是經常體罰之類的。我不知道這些人是不是有自己的孩子,要知道並不是每個人都是教育專家的。即便是某一些教育專家,大學教授,他們自己的孩子也經常會走上歧途。

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全部的內容都寫出來估計夠一群專家研究好多年,都不見得研究得完的。成年人的世界都不容易。都愛自己的孩子。只是每個人表現的方式不一樣。對自己的父母多些體諒吧,少些抱怨。他們那個年代的人是不善於表達感情的。




風箏和桐桐的房車生活


從小我就被我爸說家裡窮,別惹事,然後我從小玩卡片,贏了之後賣給小夥伴,再贏過來再賣,後來初中畢業就開始做兼職搞錢,上了職高,家裡賣電動車,我就幫著在學校裡面賣,賺點差價。

所以,被灌輸窮,別惹事,我就從小就想著怎麼搞錢



哈薩姆82420875


我也從小被灌輸這樣的思想,我爸媽沒什麼文化,為人老實,而且經常嘮嘮叨叨,記得小時候不讓我出門玩,要是在哪裡去玩回來要麼就是被打,要麼就是被罰跪,一度不喜歡與人交流,現在快30了,沒事的話不喜歡出門,社交能力差,語言能力差,社會上處於弱勢,做事畏畏縮縮,從小調皮搗蛋的孩子才會更有出息,為人老實的處處吃虧,規規矩矩註定一生祿祿無為


千里之外的話


看到這個標題,我必須要把埋藏幾十年的心裡話說出來了,太憋屈了。我從小就是這樣教育的,有事沒事就拿沒錢家裡沒錢買糧食逗我。我是八零後,記得六七歲的時候,有一天爸爸半開玩笑似的對我說,家裡沒錢了,明天沒飯吃了。他以為這樣逗小孩很有意思,但這件事深深埋在我的心裡。現在沒有一點安全感,也不敢花錢。看著銀行存款心裡才踏實。這種心裡錯過了很多機會,導致現在都沒買房。。。


海琳家常


父母是孩子世上第一個老師,父母如果從小就灌輸這種思想,孩子從小就已經深深埋下了自卑感的烙印,總感覺到,自己家不如別人家富有,父母的負能量傳染著孩子成長,心窮像傳染病一樣交叉感染……

原生家庭的理念教育非常重要,記得小時候,從上學開始,父母親就灌輸著我們,要好好學習,學習好了將來才會有出息,不要什麼出人頭地,就起碼能自力更生,養活自己,記得我們放學回來,必須做好作業後才能玩,週末父親就要檢查一週作業,即使那個年代父母親一天很忙,家務活又多,還是要教育我們的,父親是軍人出生,教育的方法都很嚴厲。

小時候那個年代,糧油都是供應的,我家還算比較有點寬裕的,記得媽媽經常接濟,那些家裡揭不開鍋的人家(有些人家孩子一大堆)記得有時到最後月底,我家還糧油斷檔了,即使沒米下鍋,也沒有說出這麼話來。還非常自信著,牛奶麵包🍞馬上都會有的

所以說,一代人感染著一代人,等到自己成家立業,又傳輸著自己的孩子,學習比什麼都重要,即使現今社會攀比性大,我的兩個可愛的孩子也一樣自信如初,做個精神上的富翁……

世上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