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艾灸灸出来的,叫灸花,医书上说“灸花一出,祛病如抓”,你能理解吗?

国医俏郎中


灸花不是因为烫或者高温或者灸的时间久形成的,灸花的形成是身体经脉的不通形成的。灸花一般会在灸后2小时左右形成,有的时间会更长才会形成。


楼夜雨2


这个灸泡我是亲身经历的。右脚大脚趾轻微麻木,下部关节处疼痛,持续将近一年的时间。一次偶然的机会,体验了一个灸罐的理疗项目,是体验价。很多类似竹制的小罐放在脊背上。做完后回去,发现足心偏左处生出一个大的水泡,就是所说的灸泡。走路时很不舒服,分泌出东西,中间在晚上睡觉时脚趾有反应,到结痂的时候已经快一个月了,最后完好如初。过几天吃惊地发现大脚趾完全好了,一直到现在没有复发。


法尘影事


可能不是烫伤,也可能是,我在腿上灸出过,不过当时烤的一些疼,我有些怀疑是烫伤,但是我也在另一个地方灸的,那个地方拿艾灸一烤,不疼,但是直往出冒水,后来一块朽肉就掉了,还带着瘀血,那肉糟巴巴的 ,像块死肉,还带着一点瘀血,因为之前这里针灸加受了风导致的。所以这个大水泡有可能是水,而不是烫伤,是排出来的一些水湿。


用户4460439082614


我就想问一下,我刚开始艾灸的时候没有任何反应,连续艾灸一个月之后,灸过的地方皮肤上就会出现硬疙瘩,像被蚊子咬了一样,奇痒无比,全身所有灸过的地方都会起疙瘩,停灸一周后会消除,请问是排病反应,还是过敏?


佳宁36


首先纠正一下,你这个不叫灸花,叫灸泡

不能混淆了灸花和灸泡。

看下图,这叫灸花,灸出灸花是艾灸效果的体现

好多时候,艾灸时都说皮肤灸到发红为好,这是样的发红,而不是烫红。

如果灸的时候皮肤表层感觉到烫,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你灸的位置不对,灸对了位置感觉是一股热流再体内顺经络而行,,从内而外,才会出现灸花。

反则,就会出现想你图片上的泡,而灸泡也会有先后之分 ,灸的当场出泡(有烫伤嫌疑,不过也不用紧张,小心处理即好。瘢痕灸除外)

艾灸完后,两个小时以后出现灸泡 甚至于有人灸完1天后才起泡,按老祖宗的说法,是湿或者病邪外散的现象(这个问题因为平时碰到的少,所以无法做太多解释)

我说这么多,只是想说明,灸花和灸泡的区别

再者灸花在灸完一到两个小时会自行消散。

希望对喜欢艾灸的朋友们有所帮助[祈祷][祈祷][祈祷]




为什么要养生


艾灸属于传统文化一部分!(皇帝内经)记载,针之不急,灸之所宜!

医学入门记载,针之不到,药之不到须灸之!说明艾灸相对其它方法来说,

有它独特的优点!

关于灸花记载,要想身体安,三里长不干!

这里就是对灸花的一种记载。

要想身体健康,我们就需要把足三里这个穴位,长期的有灸花!

灸疮必发,祛病如把抓!

这里也有记载,艾灸出灸花,它的效果是非常。

我们怎么区分灸花和烫伤?

艾灸时我们一定要保持温度的温暖,舒适恰当。

温暖舒适的温度,非常的舒服,温和灸就是这个意思。

当我们在艾灸整个操作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非常的温和与3月的阳光,暖洋洋的。这个时候如果在,艾灸的相关部位或者其它的地方,出现了灸花,那这种是一种好的表现。

假如说,温度控制的不是很好,有刺痛,或者有烫的感觉,在当时就起了水泡。那么这种是技术专业不到位,而出现了烫伤。

灸花是温度舒适,而产生的,艾灸之后身体排邪反应!

烫伤是温度过高而出现的,这是它们根本区别所在。!

一般的情况下,不管是灸花也好,轻微起泡也好!自己都会愈合。

要保持干燥,不让它碰水。一般的几天,多则半个月都会自己愈合。

不能让他碰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有一类人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对血糖比较高的人。

他皮肤愈合能力差,他艾灸出现了起泡,这是非常要注意的。因为他皮肤愈合能力不好,会引起溃烂,所以对于皮肤愈合不好的人,艾灸也好泡脚也好。一定要控制温度,不能出现皮肤的破损。

回答完毕,我是老吴蕲艾,专注蕲艾种植加工,艾灸文化公益传播!


老吴和蕲艾


这也是忽悠人到极点了才这样说,灸出泡是灸法不当造成的。还有人讲先灸阳后灸阴,等等用倪师讲的话就是没有卡盟甚是。

这恰恰是过灸伤津的表现。在我们古时的教科书《针灸大成》和一些著作里一直严格要求灸的壮数,都是前人经验的总结。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灸者久火也,就是烤。只不过随艾性渗入经络,凝滞之气遇火性而化,遂通之。经络是固定的流向的,取穴位置尤其重要,取穴的壮数也有要求。在病灶之上游灸者,言攻也,在病灶下游灸,言引也。

攻者火性渗经入灶,灶不通,其火自然从皮而出。这是造成起大泡的原因。为什么?热量聚集在此处不散了嘛。

如何避免此类失误,攻者可以攻但必须要控制壮数,再者,要先引,好比我们的河流瘀滞不通,下游开了个小口,慢慢的流水变大,瘀滞自通,怎么还会出现大泡啊?

看评论有污我中医者,不忍同行业,医患蒙蔽,故发声。有志学中医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




天强叔爱捣腾


真正的艾灸方法应该是直接灸,是放在穴位处直接灸三桩或五桩等。当时会有泡,泡里有黄色水液,放出水液,继续灸,最后会产生皮肤黄色肉,灸好后用纱布盖好,以防细菌感染。第二天再灸三到五桩。最后皮肤表面留有疤痕。效果很好。这就是直接灸法。。。现在的人大多是隔姜灸。如果有泡,说明姜放此处时间太长,容易烫伤出泡。注意来回流动,不易烫伤。


孙东曙


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人类的一切慢性疾病,都与伤寒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因此中医诞生了专著《伤寒论》。艾绒火是纯阳之火,可驱人体经络之寒湿之气。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处于多气多血的胃经之上,又处于人体的下方,安全可靠。专门调理人体的"后天之本"。太医刘纯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因此,足三里是人体365个穴位之中的第一养生要穴。找准穴位,艾条与皮肤距离调整适当,灸出水泡可消毒针刺破轻轻按出即可,久之成疤痕,谓"三里疤",无碍。


傻瓜寻真


我自己深有体会:不管隔几条毛巾都会起大水泡,奇痒无比。越灸水泡越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