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區如何持續盈利?

隨著園區建設的不斷髮展和成熟,依賴土地收入的傳統園區盈利模式已經逐漸走向瓶頸,大量園區運營處於盈虧平衡或虧損的狀態,收入的主要來源於政府補貼、稅收分成和轉移支付。而園區為了招商引資和吸引產業入駐,各地園區在稅收、土地方面採取了很多優惠減免政策,致使園區自身的收入和盈利能力更加脆弱。因此,尋求園區盈利模式成為園區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證園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


產業園區如何持續盈利?


園區的盈利模式主要為土地出讓資金收益,有償讓無形資源收益、稅收收益;在園區增值服務盈利模式包括產業技術性服務、生活配套性服務等,主要通過園區公共服務為企業提供相應的支撐和服務,獲取收益。


一、物業租賃


物業租賃是園區重要的一塊收入來源,是指通過對園區內寫字樓、標準廠房出租獲得租金收入,同時隨著時間的增長獲得土地溢價的收益。物業租賃的收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現金流之外,還可以通過有效的招商和運營,實現物業價值的不斷提升,從而實現租賃收入的穩定和持續增長。


二、增值服務


對於不同定位的園區來說,企業所需求的服務內容會不同。園區可以組建專業化的公共服務平臺,為園區企業及人的實際需求提供相應的針對性的有效服務。例如金融服務、技術服務、海外資源對接服務、物業服務、財政補貼服務、管理諮詢服務、生活配套性服務等,獲取諮詢性、服務性收入。


平臺服務作為園區企業的中介橋樑,讓企業與不同機構進行有效對接,協助入園企業解決一系列需求,從而獲取一定的服務費用,形成長期、穩定的收益。


產業園區如何持續盈利?


三、產業投資


主要指園區建立全方位、專業性的產業投資機構,如種子基金、天使基金、併購基金等金融服務體系,對進駐的潛力型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股權投資,分享企業發展紅利,並獲取長期收益。而對於發展項目的投資,園區通過組建專業化投資團隊,對項目的遴選、調查、投資管理、合理退出等多方面進行深入瞭解,以專業的眼光看項目,以市場化的眼光看項目未來,實現項目的可投資性,獲取最大的收益。


園區的開發運營是一個投入大、回報週期長、風險大的行業,傳統的商業地產模式並不能轉變園區虧損的狀態。因此隨著園區開發建設和運營發展的逐漸成熟,園區的盈利模式將從“土地租賃”單一模式,向“增值服務+產業投資+物業租賃”等多元化方向轉型,促使園區逐漸走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