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茅草传奇

仙茅 ,石蒜科植物,《海药本草》称:“其叶似茅,久服轻身,故名。”

仙茅在唐代,曾一度极为盛行,倍受推崇。因西域婆罗门僧献方给唐玄宗,所以又称为“婆罗门参”。其所以称为“参”,是言其有如人参一样的补益强壮之功。

仙茅草传奇

四川地区称其为“独脚仙茅”。相传古时候有个心地仁厚的茅医生,以拯救民间疾患为职责,为了治病救人,他常常不惜舍弃一切。有一年,四川发生瘟疫,很多人陆陆续续都病死了。茅医生试过了很多药,都不起作用,他非常着急,每天不停的实验药物。

仙茅草传奇

一天,来了个背大葫芦拄着拐棍的瘸子,他从葫芦里倒出一些种子,告诉茅医生说是治疗瘟疫的药引子,但是必须要用一只活人的脚作肥料,种出来才有效果。茅医生毅然决然的砍断了自己一只脚埋进土里,然后把种子播下去。

瘸子帮着茅医生往地里浇上水,第二天地里就长出了很多叶子像矛一样的植物。茅医生挖出来熬成药汤,果然就治好了乡亲们的瘟疫。

乡亲们非常感激茅医生,就一起带着礼物去感谢茅医生。到了茅医生的医馆,却看到那个瘸子拉着茅医生踩着祥云一起飞上天去了…

仙茅草传奇

原来这个瘸子就是铁拐李,他听说茅医生医德高尚,趁这次瘟疫特意来考验他。

茅医生跟着铁拐李飞升天界做神仙去了,他留下来的草药就被称作“独脚仙茅”,被广为种植。

仙茅草传奇

四川宜宾城北边岷江边,连着翠屏山脉,有个大山。传说山上曾经有杨真人跟郁姑这对情侣在这里结伴修仙。杨真人悟性较高,一天修得正果,白日飞升而去。郁姑很着急,一天她吃了洞口的一株仙茅,终于也修成正果飞上天去了。从此以后这里就叫做仙侣山,山上还有郁姑洞,郁姑台。直到明朝时期这里修庙供奉真武大帝,才改名字叫真武山。

仙茅草传奇

仙茅温肾补阳,肾虚者吃了是大补之物,如果壮年吃了反受其害。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夏文庄公,禀赋异于常人,但睡则身冷如逝,即觉需令人温之,良久乃能动。常服仙茅、钟乳、硫黄,后怪病消除,并享高龄。

有一小吏,素体阳盛,偷食夏文公之药,结果猝发而死。明代常有服仙茅而暴死者,故张弼有“使君昨日才持去,今日人来乞墓铭”。说明唯阳弱精寒、禀赋怯者宜,如夏文公;反之,阳壮火盛者食之反能动火,小官吏即是。

仙茅性热补三焦,通神强记暖脚腰。

怪病消除夏文庄,小官吏食次日夭。

阳弱精寒素怯宜,体壮相火炽盛遭。

仙茅中毒大黄解,口含一片毒自消。

五十仙茅泡酒饮,壮阳温肾有实效。

 相传,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就常食仙茅。彭祖服法为:以竹刀刮切仙茅,糯米泔浸去赤汁,出毒后服之无损。

仙茅虽好也是药,没病没灾莫吃它。

感谢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