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夢想月入1萬,現在不止了,可是生活過的還不如以前!大家覺得現在月入多少夠花?

M雲鵬


生活成本高了,工資也會慢慢的提高一點點,但增長的一點點工資,卻抵不上物價的上漲。房貸或房租用了一大半的工資,小孩子的教育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個開支也不少,那麼其他地方肯定要節衣縮食。人的生活只能是由苦到甜才會越活越滋潤。現在的平均工資都讓普通民眾覺得自己拖了祖國的後腿,在心裡上也有點接受不了。2018年江西新餘市的平均工資為5240元,可我和我的同事及周邊的勞苦大眾都沒有達到這個標準,這樣一比較,幸福感就大大的降低了,工資高的高高在上,工資低的能低到讓人喪失活著的信心。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去創業,拿低工資的人擔心失業,即使手頭上有那麼一點點的餘錢,也是要用在刀刃上的。

但是,不管怎樣說,現在生活的質量比以前好很多,只要我們勤勞肯幹,基本生活還是有保障的。期待明天會更好!


18658367395


主要看當地消費水平,地區不同收入不同,消費不同。

1、5年前夢想每個月有一萬的收入,可能要幹好多事情,除日常開支外,還有結餘,在中等城市算是理想收入。

2、5年後的今天,也許在你所在的城市當初每月的一萬收入,現在看來已經不足支付目前日常的開支,學生的教育,老人的贍養等等。

3、因為物價不斷上漲,勞動力的廉價,社會的發展,科技智能化程度不斷前進,尤其是一線城市壓力尤為嚴重。

4、最主要的還是要看地區,這個城市的發展和消費水平,如東部沿海城市目前的消費,大多數月工資1.5-2萬應該就夠了,西部城市1萬左右佔大多數,也要看你怎麼消費了,多了多消費,少了少消費,錢多少是夠啊!人的慾望是無盡的,農村一家人年收入幾千元也不照樣過,所以要看當地消費,個人理財也很關鍵。




用戶103985132345


我把我的觀點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地域不同,收入不同,消費也不同,山西大同五年前月收入雖然不多(工資2000~4000),但也能幹好多事情,除了學生的費用,老人的贍養費,日常生活外,還有結餘,攢上幾年,也能交房子首付。現在月收入提高了,但各種費用也提高了(物價提高,房價提高)因此人們的生活還和以前差不多,所以錢掙多少也不夠花,工資漲了,各種物價也上漲了,再就是人們有了就高消費,沒有就低消費,。我奉勸月收入少的人,也不要苦惱,你把你的收入和農村的收入比一比,你就會自己覺得比他們掙得多,還有要學會理財,以便及用時拿出錢來。


千佛林小學老師


“月入多少夠花?”這個問題每個人的答案估計都不一樣。

因為每個人的社會定位不一樣,還有其他各方面的原因,比如:區域消費水平,家庭生活背景,個人滿足度,人生階段等等。

比如一退休工人,每月兩千退休金喝茶看報 打麻將大多滿足吧?

一私企老闆,每月盈利幾十萬,喝酒應酬,從早到晚忙不停未必滿足。

所以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滿不滿足看心態吧




尼羅河的洪水1986


5年前夢想月入1萬,現在不止了,可是生活過的還不如以前,大家覺得現在月入多少夠花?

消費是個無底洞,慾望也是無止境的,錢永遠都不夠花,只能說多賺多花、少賺少花,正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做了黃帝想成仙”。

假如5年前還是學生的話,1000能活,月入1萬省點花的話可以說夠花。5年後,月入過萬,收入是高了,可是消費也跟著高起來,房貸、車貸、育兒、養老等等一系列的開支,所以當需要用錢的時候手裡剛好有,我覺得月入5萬夠花(生活維持中等水平)。





王姐生活記


一個人夠了,養家餬口難


祥哥121


這標題讓百姓情何以堪,讓那些下層退休人員情何以堪。農民的保險退休後每月才幾十元,工人最低的退休後還不足800元,1萬不夠花,政府給老百姓的幾十元豈不是糊弄小孩玩吧。不管怎樣人還是要活著的,只是質量上大打折扣了。1萬還抱怨,那老百姓該怎麼辦呢?


重道義


錢這個東西,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多了多花,少了就照少著過。其實本質都是過日子,有太大的差別嗎?

最重要的是自己要過的舒心


粉粉的木棉花


月入多少夠花?

首先要看在什麼地方 在看你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如果是在農村 你想平平淡淡過完一生 月入1w你肯定夠花 如果是在3.4線城市 你也能安安穩穩的過日子 如果按照我現在的地方(重慶)如果一個月1w 那就太少了 至少你要10年不吃不喝 還不能生病才能買得起一套房子 其他什麼都不談了 如果要問我月入多少夠花 我想應該月入3w左右就行了


持守心正


我認為五年前的一萬塊錢,和現在的一萬塊錢是不能相比的。現在的物價和幾年前的上漲幅度是有區別的。比如房價,土地資源的稀缺和壟斷導致土地成本上升,過去幾千元能買一平米,買一套房子也就幾萬塊錢。現在房子漲價,買一套房子就要幾十萬。更有甚者,在一些一線城市的房價,幾萬一平米,買一套不太大的房子都要幾百萬。所以過去一萬塊錢能買到的,現在已經買不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