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多少岁绝经正常?快绝经的时候会有什么状况?


NANA谈健康


您好,女人七七四十九就进入更年期了。早的45岁左右,晚的有55岁左右。更年期又叫绝经期,就是你的子宫下岗了,不能再生产了。更年期 有以下症状:

1.月经改变 月经变得 不规则。

2..脾气改变 由于闭经,失去雌激素的保护,钙会大量流失,脾气随之变得暴躁易怒,爱发无名火。因此,家人要充分谅解体贴。

3.阵阵发热感 突然性发热,而且不定时,伴随着出汗。

4.由于真真发热,不能安然入睡,会导致失眠的发生。

另外,皮肤变得干燥、阴道也干燥、性交疼痛等一系列症状。

要想平安度过女人这个非常时期,一定要加强营养补充,尤其是优质蛋白、钙、铁、VC、VE等营养。另外大豆含有丰富的雌激素和优质蛋白质及钙质,可以经常食用。


活过100sui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女性的绝经年龄在50岁左右,因此处于45-55岁之间都属正常,为什么会有早有晚呢?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疾病因素,尤其是患有内分泌系统的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影响比较大;比如精神情绪因素,长期抑郁、焦虑、亢奋等也会有影响;还有生活不规律、吸烟、酗酒、缺乏运动、肥胖等都会对绝经年龄产生影响。不过最主要的还是与自身卵巢功能密切相关。

举个简单直接的例子。女性在出生后,卵巢中便会储备在大约400-500个原始卵细胞,进入青春期后随着雌孕激素等周期性分泌的变化,卵巢中每个月都会有几个或数个原始卵细胞开始发育,一般只会有一个成熟的卵子排出以供受孕。因为卵巢中储备的原始卵细胞天生有多少这辈子只能有多少,不会后天增加,因此当储备的原始卵细胞被消耗尽后,卵巢的功能基本丧失,不会再有卵子的排出,月经也便停止,这就是绝经。

因此,通过简单地计算就会知道,女性排出卵子的时间大约可持续30-40年左右,因此绝经的年龄大约是在45-55岁之间。其中,如果月经周期比较短,比如月经周期是25天的人,相比于周期是30天的人,多年间排出的卵子相对要多,所以绝经年龄会靠前,反之绝经年龄就会晚一点。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因此绝经年龄早一点晚一点都不必过分担心。

不过,绝经从身体上来看是不再来月经,且是指持续一年以上不来月经,除此之外身体其它方面也会发生变化,这此变化没有明显的衡量标准,女性可以自己感觉到,比如常会出现潮热出汗,突然间感觉从胸背部开始发热,随后涌向头颈部,最后波及全身并伴有大量的出汗,还有的人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但突然间这些症状又会全部消失等,这些都属于绝经前后的生理性变化,有些人可能会持续存在几年,甚至在月经已经没有了几年仍可存在。因此,当女性处于这一特殊时期时,要多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家人要多给予理解与关爱,以帮助她们能安全、快乐地度过。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按以前说法天葵竭(绝经)是四十九岁。女人以7为周期,如6*7=42,7*7=49等。凡是相差7身体就会有变化。逢七要小心。男人逢八要小心。

快绝经时月经断断续续拖尾,或崩漏。身体会潮热,一阵大汗淋漓,一阵出冷汗,免疫力下降,有些人易感冒不容易根治。还有心情烦躁,烦闷老想哭,别人说一句就觉得委屈,就抑制不住哭了起来。失眠易醒和掉头发。因为抑郁真有人一夜之间掉了一大半头发的。快绝经是体内雌激素减少,卵巢衰退引起的,适当调理身体阴阳。放松心情,不要过于紧张,搞得病情加重。



健康是真理


您好,根据调查统计数据,我国女性平均绝经年龄是49岁,也就是说大部分女性都是在50岁左右绝经。有些人会早一点,有些人会晚一点,但是从医学角度讲,只要40岁以后绝经都是属于正常范围内的。

绝经是卵巢功能衰竭所导致的体内激素水平不再呈周期性变化,无成熟卵泡产生,无子宫内膜脱落,无月经来潮。

在快绝经的时候,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会引起身体一些相应的改变。

月经不调

当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的时候,卵巢开始不再有成熟卵泡形成,这个阶段的女性经常容易出现无排卵性功血。无排卵性功血虽然跟来月经差不多,但是周期不稳定,有时提前,有时推后,还有可能会几个月不来月经,后面又来几次。另外一部分快绝经的女性的无排卵性功血可能会表现为月经过多,月经淋漓不尽等,严重者可能需要刮宫止血。

失眠、焦虑、烦躁等精神症状

在快绝经的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也会引起一些神经、精神症状,比较典型的就是失眠、焦虑、烦躁、易怒等等,所以经常有一些脾气不太好的中年女性,会被人家说是不是“更年期了?

面部潮红、潮热

雌激素水平下降还会导致血管舒缩障碍,比较明显的就是面部,比较敏感的人会感觉到脸和脖子突然一红,还会伴有一阵大汗,可能过一会儿就好了,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再来。这种表现也是快绝经前的症状。

除了这些比较典型的绝经前状况,雌激素水平下降还会表现为容易尿路感染、反复阴道炎、性交不适、性交痛等症状。

做女人难,更年期的女人更是不易!所以如果您身边有这个年纪的女性,不管是太太还是妈妈,一定要好好爱护她们,帮她们顺利度过这一关。


郭医生小课堂


首先来说一下绝经的概念,女性由于年龄的增长,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最终会出现月经周期的紊乱,直至停经的一个过程。通常情况下,最后一次月经来潮后12个月内一直处于停经状态,才可以确认为停经,而此前可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月经不调,身体不适等症状,这段时间一般称之为“围绝经期”,多数朋友也将其称之为“更年期”。

围绝经期通常出现在女性45岁~55岁这个年龄段,但个人体质不同,身体状态不同,这个时间也并非那么的准确,在这个年龄段,人体逐渐进入衰老阶段,体内的器官功能也逐渐衰退,而对于女性而言,卵巢功能的衰退是最明显的衰老标志之一。

卵巢功能的衰退,带来可不仅仅是绝经和育龄期结束这么简单,女性的卵巢,是女性分泌雌性激素的重要部位,卵巢功能的衰退,带来的是女性体内雌激素分泌的减少,雌激素分泌的减少,会影响女性多个方面的生理健康水平,引发各种不适感,甚至产生更多的疾患风险。

对于围绝经期(更年期)出现的症状,也往往因人而异,在更年期,女性可能会出现轻重程度不一的以下问题——

1. 月经周期的改变,可能是月经周期延长,也可能是变得不规则,也可能是突然停止,在围绝经期,卵巢无排卵,卵泡也不在发育和分泌雌激素,子宫内膜在无拮抗的雌激素作用下,容易出现月经不调的问题,在此期间,还要注意子宫内膜增生或发生肿瘤的风险,一旦出现异常出血的问题,应就是就诊检查,排查子宫内膜病变。

2. 血管舒缩症状,这种症状通常表现为潮热、出虚汗等。这也是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最典型的症状之一,这是由于更年期血管功能的不稳定造成的,这种问题可以持续1年,有的甚至长达5年之久。

3. 性功能的减退,由于雌性激素分泌的减少,伴随而来的是女性性功能的减退问题,子宫脱垂、性器官萎缩、干燥、尿频、尿急、尿失禁等泌尿生殖道症状,都有可能伴随出现。

4. 骨质疏松问题,围绝经期女性,骨吸收速度会逐步大于成骨速度,骨质会进一步丢失,造成骨质疏松的问题,因此,在更年期,女性朋友还经常出现骨骼疼痛、易骨折等方面的问题。

5. 心血管疾病风险,随着身体的衰老,雌激素的分泌不足,绝经期女性还经常会出心悸、胸闷不适、血压升高等方面的问题,这不仅仅是绝经期的生理反应,也是在更年期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加大的征兆,因此,在更年期,更要多注意,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监测和控制。

6. 其他方面的问题,由于身体的各种不适、容颜的加速衰老等多方面的影响,伴随着也会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精神症状,如焦虑、抑郁等问题,睡眠障碍,便秘等问题也是更年期女性的常见问题。

因此,在45岁~55岁的女性围绝经期,其实也是女性人生中的一个健康逐步发生变化的一个过渡期,同时也是一个身体出现这样那样问题的高危期,在此期间,一方面要了解相关的知识,正确的应对和看待自然衰老带来的身体一系列变化,既不要过分紧张,也不要不闻不问,该注意的注意,该控制的控制,该补充的补充。另外,从家人方面,也要给予这个阶段女性充分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家人的支持和关系,对于女性平稳度过围绝经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另外对于女性朋友自身来说,除了正确的理解和对待围绝经期,逐步的改善生活的不良习惯,加强运动,在生活上加强学习和社交,克服焦虑抑郁情绪,保持心情舒畅,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李药师谈健康


绝经,就像女性初潮一样,都是女人这一辈必然要面对的一种现象或症状。只不过有的女性绝经年龄早一些,有的绝经年龄晚一些。那么,既然绝经是一种必然的现象,就需要以平常心去面对,去迎接这种变化。

女性绝经年龄一般为多少?又该如何正确面对呢?

一、绝经,女人一辈子必须面对的问题

很多女性认为绝经只是一个结果,其实这是片面的认识。

绝经并不是在某一天突然出现,而是一个过程。

在女性生育年龄阶段,月经周期通常每个月一次,并伴有卵巢排卵,发生在月经周期开始后的两周。为了确保周期规律性,卵巢需要产生足够的雌激素和孕酮。

由于女性达到一定的年龄,卵巢停止分泌雌激素和孕酮,就导致了绝经。

绝经前的几年内,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酮水平开始下降,月经周期和排卵都会减少,最终停止排卵,也就没有妊娠的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女性的最后一次月经只有在月经停止来潮后一年才能确认。很多女性几个月不来月经就自行判断为绝经,这是不科学的。

二、绝经,年龄是一致的吗?

很多人认为绝经年龄是一样的,这也是错误的认识。

绝经年龄这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女性比较模糊的问题。

首先,女性绝经年龄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字,更不是一刀切的方式。

其次,女性绝经年龄因人而异,而且差别比较大。

但是一般来讲,我国女性绝经年龄在45-55岁,平均在48岁左右。

因为女性身体素质、营养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女性的绝经年龄会有差别,而且有的甚至差别很大。有的女性甚至在60岁后绝经,有的女性则40左右绝经。

当绝经年龄早于40岁时,被认为是过早绝经,也就是我们说的卵巢早衰。

女性绝经年龄,只要不是疾病引起的,无论是40多还是50多,都是合理的范围。不要因为自己绝经晚而担心,也不要因为自己绝经早一些而苦恼。

三、绝经前后需要注意什么?

1、绝经需要诊断吗?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的女性来讲,绝经是一种显而易见的现象,因此不需要进行检查确诊。但是如果绝经开始在50岁以前的数年间,或者正在不是很明显,可以通过检查明确月经周期停止的原因。

2、需要注意的症状

潮热影响是绝大多数女性会遇到的。

情绪改变、抑郁、易怒、焦虑、神经质、睡眠障碍、注意力下降、头痛和疲劳,这是需要女性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的通病,需要及时调节。

夜间盗汗也需要重视。

另外,需要注意生殖系统的一些改变,比如阴道干燥、弹性下降等。

皮肤胶原蛋白减少,皮肤粗糙和变薄。

骨质有疏松的很大可能性。


欢迎与我一起共同关注健康科普!


乳腺男医生骆成玉


一般多少岁绝经正常?快绝经的时候会有什么状况?对于女性来说正常的绝经时间是在45-55岁之间,不过也有例外,根据不同人的不同身体状况也有提前以及延后的,但是大部分都是在45-55岁之间。通常从绝经期开始到彻底绝经会持续数个月,除了每个月的例假变的不正常,或多/或少,时间不准等各种紊乱的症状外,还会出现一些因雌激素下降波动所导致的其他的症状,如:潮热/烦躁/睡眠不佳/便秘等等问题。

但是根据不同的人的体质不同,具体的症状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因为绝经的年龄是在45-55岁之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某个人准确的绝经时间,但是进入到这个年龄区间以后,如果出现了上述的症状,那么就意味着要绝经来,而面对绝经是需要做一些准备的,以更好的应对绝经带来的各种症状。

建议还没有运动习惯的女性,进入中年40岁以后,开始养成运动的习惯,运动不但能够提升体质,还能够改善睡眠/调节激素水平/控制体重以及调节情绪,而这些对于应对绝经期都是非常有效的。另外饮食上有几样食物最好常吃:

1.豆制品最好每天都吃,因为豆制品中还有植物雌激素可以帮助调节体内的激素水平,如果喝豆浆建议豆渣一起吃掉,还能预防便秘,延缓衰老。

2.新鲜蔬菜500g/天,种类越多越好,因为蔬菜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植物活性物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调节情绪/延缓衰老/增强体质/情节情绪/预防便秘,尤其是深色绿叶蔬菜占2/3.

3.鱼,每周最好三次,不仅可以帮助控制体重,其中的脂肪酸也能够帮我们提升体质,以及营养我们的神经,缓解我们的情绪。

最重要的是食物一定要多样,每天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食物,不要过于紧张,紧张同样会加重绝经期的症状。


心理营养师程伟华


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各器官的功能逐渐减退或衰竭,对于女性而言,卵巢功能的衰竭无疑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卵巢功能衰退后,体内雌激素变化显著,伴随而来的是绝经以及一系列躯体、心理症状,同时也是女性衰老的突出表现。那么,女性一般多少岁绝经呢?绝经前都有哪些症状?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女性的绝经年龄因人而异,通常发生于40岁以后,平均年龄为49岁,多数女性发生于45-55岁之间。在绝经前,由于雌激素的下降,月经紊乱是比较显著的症状,以月经周期延长,经期延长,经量减少或增多为主要表现,也有部分女性的月经会突然停止;同时可出现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以潮热、多汗为主要表现,是更年期女性激素治疗的主要原因;也可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头痛、眩晕、失眠、心悸等;还可出现精神心理症状,如焦虑易怒、兴趣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症状均可出现在绝经前,部分症状可持续1-2年,部分症状可持续5-10年。

女性度过围绝经期以后,受雌激素变化的影响,依然会对身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相比于围绝经期的症状,后期部分症状能被女性所耐受,但也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骨质疏松显著增加骨折风险,可能受轻微外力作用即可发生,发生于骨盆的骨折甚至会危及生命;如阿尔茨海默症、心血管疾病等,均会影响数年以后的老年生活,需要早期干预,延缓或预防老年痴呆、冠心病的发生;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绝经后女性还可能出现泌尿生殖道萎缩,出现阴道干燥、性交困难等症状,给夫妻生活带来诸多不和谐,以及阴道、尿路感染,均会不同程度影响后期的生活质量。

综上,女性绝经通常发生于40岁以后,平均年龄为49岁,多数发生于45-55岁之间。绝经前月经紊乱是比较显著的症状,同时可出现潮热、多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焦虑、抑郁、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绝经后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阿尔茨海默症、心血管疾病、泌尿生殖道症状等疾病。

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