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寶帶橋的傳奇

寶帶橋又名長橋,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南門外大運河與澹臺湖貫通之上。是中國十大名橋之一,是我國現存最長的石拱古橋,橋下有53個拱形橋孔,全長317米,寬4.1米.它像一條白色的綢帶,橫臥在碧波之上。造這樣一座長橋,要打許許多多的橋樁,這些橋樁是怎麼打的呢?有個神奇的傳說。

蘇州寶帶橋的傳奇

蘇州寶帶橋

寶帶橋橫臥在蘇州城外東南角,東面是大運河,西面是澹臺湖,是溝通水陸交通的要道。橋下有五十三個拱形橋孔,傳說是唐朝蘇州刺史王仲舒捐獻了祖傳的寶帶建造的。可是蘇州人有句俗諺:“造橋造塔都要神仙幫忙",這就說來話長了。 很久以前,澹臺湖的水,西灌太湖,東通大海。這裡水流急,風浪大不好行船;湖面開闊不好拉縴。老百姓年年月月盼著有座橋,可是月月年年不見橋。儘管王仲舒體貼民情,捐獻了祖傳寶帶,可是這裡湖深水急,不好打樁,也是無濟於事。

澹臺湖邊上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他每天早出晚歸,四處化緣,親眼看到湖裡經常翻船。老和尚望著這茫茫的澹臺湖,心裡總盼望有神仙來幫助造橋。

蘇州寶帶橋的傳奇

蘇州寶帶橋

一日深夜,老和尚早已睡了,忽聽得有人來敲廟門。老和尚想:這裡前不著村,後不靠鎮,對面是白茫茫的澹臺湖,很少有人路過這裡,這麼晚了,會是誰呢?他起來開了廟門,只見來了八個人,開口要借宿。老和尚一看:有年長的,有年輕的,有揹著葫蘆的,有瘸著一條腿的,其中還有個漂亮女子。老和尚弄不明白這些人的身份,就推託說:“沒有被褥,不好住宿。八個人你一言、我一句地說:“沒關係,現在天熱,我們就在大殿上乘乘風涼吧。”不容分說,八個人進了廟門,到大殿上坐下。他們又說:"我們趕了不少路,還沒有吃晚飯呢。"老和尚說:"沒有米,不好燒飯。”只見其中一個人從葫蘆裡倒出米來說:“燒一點米粥好了。"老和尚只好拿了米到灶屋裡去燒粥,一邊燒一邊說:"沒有吃粥菜,怎麼辦?”只見他們裡面另一個人拿出一包紅棗向粥鍋裡一倒,馬上滿屋噴香,香得老和尚鼻子發癢直打噴嚏,不住口地說:"好香啊!”來客說:“你聞得開胃,要吃自己去盛吧。"老和尚不好意思地笑著搖搖頭。

蘇州寶帶橋的傳奇

蘇州寶帶橋

粥燒好了,八個人剛滿一桌,沒多久粥就吃完了,棗核吐了一臺子。老和尚一手拿畚箕,一手拿揩布要收拾檯面,他們急忙搖手說:“不要丟掉棗核,我們正有用呢。”老和尚心裡想:老話說“炒熟黃豆勿做種”,難道燒熱的棗核還能做種變棗樹?我倒要看看這熟棗核能派啥用場。 天剛矇矇亮,他們向老和尚道了一聲謝,出廟門朝澹臺湖方向走去。再走過去就是澹臺湖了,老和尚急了,正要喊時,只見他們在湖面上行走竟像在平地上一樣,一面走一面把棗核丟在湖裡,一直走到對岸,就看不見他們了。好奇怪呀,這是些什麼人呢?更奇怪的是,天大亮,老和尚看見他們走過的湖面上,竟起了一排排粗粗的木樁。

這件事很快傳到了蘇州刺史王仲舒的耳朵裡,他想一定是大家造橋的願望感動了神仙,便親自來湖邊觀望,一看,果然橋樁已經打好,便下令選好吉日良辰開工造橋。

蘇州寶帶橋的傳奇

蘇州寶帶橋

開工那天早上,王仲舒手捧鑲滿珍珠、翡翠的寶帶,率領官兵、家人,搬了整豬、整羊各式祭品來到湖邊。老和尚擺好供桌,先祭祀神仙,老百姓都從四面八方跑來觀看。 說來也怪,剛要開工時候,天空忽然颳起了大風,下起了瓢潑大雨,可是,霎時間雨過天晴,藍藍的天空上架起一條彩虹。老和尚看見那天夜裡來的八個人,在天上行走如飛,跨著彩虹,向太湖方向飛去。不多久,天上的彩虹不見了,澹臺湖的湖面上,卻架起了一座長長的大橋。這座橋就是有名的寶帶橋。

有人說,寶帶橋因為是神仙造的,橋洞數不清;有的說有五十二個橋洞,有的說有五十三個橋洞。其實呢,橋洞實在太多了,看得眼花,確實不容易數清。

蘇州寶帶橋的傳奇

蘇州寶帶橋

到了中秋,月明水清,月光映著寶帶橋,一個橋洞內一個月亮,一排橋洞好像一串月亮在水中晃動,美妙非凡,真是人間少有,如人仙境一般。成為吳中一大名勝。 寶帶橋是我國古代橋樑營造技藝的傑出典範,寶帶橋地處蘇州城南,比較偏僻,遊玩的人相對較少,有機會的話,大家不妨前去觀摩一下,這座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橋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