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鈣是一個不會過時的話題,但為什麼補了這麼多不見效果?

促進鈣與磷的吸收

補鈣是一個不會過時的話題,但為什麼補了這麼多不見效果?


毋庸置疑,維生素D有助於鈣的吸收,促進其在體內的保存以及改善身體對它的利用。成年人需要鈣,這是一個人所共知的事實。這種礦物質能夠幫助舒緩神經,包括合理的睡眠和減少身體對疼痛的敏感性。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承認,少量的維生素D對於夜間工作的人、老年人以及修女和穿著厚重的衣服而使身體無法受到陽關照射的人都是非常必要的。然而,依照這個委員會的觀點,“過著正常生活的精力旺盛的人”不需要維生素D。那麼怎樣算是精力旺盛的人過著一種幾乎正常的生活呢?在我看來,那些具有專業知識的科學家所鼓吹的是一種完全不科學的、含糊的言論。

食物中所含的維生素D一般都很少。如果母雞坐在陽光下,並且能夠用嘴把自己身上的毛整理得很好的話,那麼所生雞蛋的蛋黃中會含有一些。如果母雞不是被圈養在雞舍裡,那麼每天50-200個雞蛋也許可以為你提供身體所需的維生素D。魚子醬中含有一些維生素D;而放養在高坡上的母牛所產的奶中只含有很少的一點這種維生素。人工生產的含維生素D牛奶非常好,但與前些年相比,這種奶已經很少有賣了。魚肝油是唯一一種含有充足的維生素D的天然食物,因此,它非常有助於促進身體的健康。

在接受紫外線照射的情況下,食物或油脂中可產生維生素D,市場上出售的濃縮物——鈣化醇就是通過這種方法制成的。如果你的皮膚上覆有油脂,且紫外線這種最短的射線可從太陽照射到地球,那麼你的皮膚上的油脂可利用太陽中的紫外線形成維生素D。在冬季這種射線無法穿透大氣層;而在夏季,紫外線可以照射到紐約州高樓大廈的頂部,但往往無法照射到下面的街道。如果不考慮現代人為煙霧、衣服、房子、浴缸和熱水器等多種因素所包圍,那麼陽光是維生素D的豐富來源。

陽光與維生素D

補鈣是一個不會過時的話題,但為什麼補了這麼多不見效果?


絕大多數醫學教科書上都會說,雖然很多年以前就已經證實,首先必須保證皮膚上有油脂,然後暴露在紫外線的照射之下,隨後光線又必須被吸收進入體內,但維生素D是由皮膚上的油脂吸收太陽光而形成,這一點是確定無疑的。如果某個人在走到太陽下之前先洗了個澡,皮膚上的油脂被洗淨,那麼就無法形成維生素D;如果他在暴露於太陽下之前沒有洗澡,而是在之後立即洗澡,那麼在維生素D被吸收進入體內之前,油脂就已經被洗淨了。

大多數皮膚上的油脂看起來都是被冷水洗淨的,但仍有很多是被溫水洗淨的,滿是肥皂泡的溫水可以徹底地洗去皮膚上的油脂。星期六晚上洗澡現在似乎已經成為美國人的一種家庭制度,在這一週的其他時間,油脂都能保留在皮膚上,因此也就能吸收任何照射在皮膚上的紫外線。早期的殖民者將土著的印第安人描述為牙齒“有鋼琴鍵那麼大”的巨人,他們既沒有熱水器,也沒有肥皂。而現在的美國人已經習慣了使用浴缸和肥皂,我姑且將它稱作一種進步。

在任何一家醫學圖書館都會有很多書籍和幾千篇文章提到兒童需要維生素D。但是,除少數一些文章和短文在談到軟骨病和骨質疏鬆症會涉及以外,其他卻很少提及成年人也需要維生素D。這兩種疾病其實是一樣的,只是嚴重程度不同而已,軟骨病比骨質疏鬆症嚴重。出現這兩種疾病時,人的體內已經幾乎不含多少礦物質,骨頭變得疏鬆,呈蜂窩狀;病人會很痛苦,變矮,還可能出現肌肉抽筋、痙攣甚至抽搐。骨質疏鬆症往往沒有疼痛感,但軟骨病會岀現疼痛,特別是臀部。

補鈣是一個不會過時的話題,但為什麼補了這麼多不見效果?


這種疼痛通常被看成風溼病,還可能發生自然的骨折或骨骼斷裂。這種疾病在印度比較常見,特別是孕婦和同時哺乳多個嬰兒的女性容易患上這種疾病。挪威殖民者埃裡克曾經在格陵蘭島建立起殖民地,其骨骼遺蹟顯示,他的後裔逐漸走向消亡是由於女性出現軟骨病而使得骨盆畸形,導致無法分娩而致。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被認為是殖民者沒有攝食當地的飲食—魚和魚肝油,而又無法從北極的陽光中獲得充足的維生素D。在戰爭期間和之後,很容易因為饑荒和食物短缺而導致大量的人患上軟骨病。在美國和英國的城市裡,一些“孤獨的老人寧可高傲地生活在貧困之中,也不願意接受政府的救濟”,這些老人也很容易患上軟骨病。對於軟骨病,單獨使用維生素D就可治癒,但如果想要加快治療的速度,通常得讓患者在補充這種維生素的同時補充鈣和磷。

英國最偉大的內科醫生羅伯特·麥卡里森爵士曾經寫過有關印度戴面紗的伊斯蘭教女性患軟骨病的文章。這些女性從青春期開始就佩戴面紗,而且很少走出家門;她們也沒有牛奶和富含鈣的食物,因此,這些女性很容易患上軟骨病。然而,只要接受陽光的照射或者攝食鱈魚肝油,增加維生素D的攝入量,就可大大促進身體對原本不甚豐富的飲食中鈣的吸收和利用,從而恢復身體的健康。經證實,在沒有增加任何鈣和磷的情況下,單獨的維生素D就非常有助於成年人和正處於快速生長髮育階段的兒童。

大多數美國人對軟骨病的擔心更甚於壞血病。60%甚至更多的人只從他們的飲食中吸收了很少量的鈣。然而,就是這一點點鈣,也還有很多無法進入血液。鈣不易溶解:你的牙齒和骨骼即使沾有唾液或組織液也不會被溶解。除非食物中的鈣已經被溶解,否則它將保留在腸道內,並最終流失到糞便中。大量攝食含鈣食品或補充充足的維生素D可增加身體組織中的鈣,但這兩種都必須保證充足。

過量攝取維生素D會中毒

補鈣是一個不會過時的話題,但為什麼補了這麼多不見效果?


過量的維生素D可能會對身體產生一定的毒害作用,導致身體虛弱、疲勞、體重下降、噁心嘔吐、腹瀉、腹部絞痛、頭疼、頭昏眼花和骨頭軟化等症狀。過量的維生素D會使得血液中的鈣也變得過量,血壓將升高,鈣被輸送到軟組織中。對嬰兒來說,每天僅僅補充1800單位的維生素D就可能中毒,而成年人如果長期每天補充25000單位也會對身體產生毒害作用。英國人曾經一度將維生素D添加到嬰兒食品中,使得嬰兒每天攝入的維生素D達到4000單位甚至更多,其中很多嬰兒都死於維生素D中毒。隨後對生還嬰兒的研究顯示,在嬰兒停止攝入維生素D後,這些症狀在幾周的時間內消失,而且不會產生永久性的傷害。補充一定量的維生素C、維生素E或膽鹼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維生素D中毒。缺乏維生素E或鎂情況將更糟糕,缺乏這兩種中的任何一種都將導致大量的鈣流失到軟組織中。不幸的是,嬰兒和兒童的飲食中往往嚴重缺乏這兩種營養素。

維生素D所產生的幾乎所有的毒性都來源於通過輻射方法(鈣化醇)而形成的人工合成維生素D而非天然的魚肝油或魚肝油濃縮物然而,由於擔心維生素D所產生的毒性,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推薦,不論哪個年齡段的人,每天補充維生素D的量最多不超過400單位,而不管其來源及個人的具體需求量。一些年以前,我曾經見過一個患有維生素D缺乏症的2歲男孩,其典型症狀就是軟骨病:前額碩大,突出;上胸腔內陷,使得下面的肋骨向外突出;膝蓋摩擦在一起;腿部嚴重彎曲。幸運的是,這個孩子有一個非常盡責的母親,她每天給他補充400單位的維生素D。然而,男孩當時正處在非常快速的生長階段,顯然,他像他的巨人般的父親,他需要的維生素D的量是那些生長緩慢的孩子的2~3倍。他的母親在隨後的一年裡每天給他餵食2茶匙鱈魚肝油,後來減少到每天1茶匙。現在,他已經變成了一個體型漂亮的、英俊的男孩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