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霾從何而來,怎樣形成的,為何冬季尤為突出?

碧水藍天拍西安


霧霾是什麼

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霧霾常見於城市。中國不少地區將霧併入霾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現象進行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霧霾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高密度人口的經濟及社會活動必然會排放大量細顆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過大氣循環能力和承載度,細顆粒物濃度將持續積聚,此時如果受靜穩天氣等影響,極易出現大範圍的霧霾。

霧霾形成的原因

霧霾的形成既有氣象因素,也有汙染排放等其他原因。不利的氣象條件是形成霧霾的直接誘因。我國華北地區受冷暖空氣交匯影響,極易發生大霧天氣,在此情況下,會使空氣不流動,從而使大氣汙染物堆積、空氣質量轉差,形成霧霾。汙染物排放大是霧霾形成的根本原因,據環保局統計,國內有一半的PM2.5都來自汽車尾氣和建築施工排放物。

具體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幾點:

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這三項是霧霾主要組成,前兩者為氣態汙染物,最後一項顆粒物才是加重霧霾天氣汙染的罪魁禍首。它們與霧氣結合在一起,讓天空瞬間變得灰濛濛的。顆粒物的英文縮寫為PM,而現在空氣的高頻詞彙PM2.5就是指直徑小於2.5微米的汙染物顆粒。這種顆粒本身既是一種汙染物,又是重金屬、多環芳烴等有毒物質的載體。

2、城市有毒顆粒物來源:首先是汽車尾氣。使用柴油的大型車是排放細顆粒物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單位的班車,以及大型運輸 卡車等。使用汽油的小型車雖然排放的是氣態汙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霧天,也很容易轉化為二次顆粒汙染物,加重霧霾。

3、是北方冬季燒煤供暖所產生的廢氣。

4、是工業生產排放的廢氣。比如冶金、機電製造業的工業窯爐與鍋爐,還有大量汽修噴漆、建材生產窯爐燃燒排放的廢氣。

5、建築工地和道路交通產生的揚塵

冬天霧霾問題突出的原因

逆溫

為什麼冬天霧霾比夏天嚴重呢?氣象條件對PM2.5濃度變化的影響,逆溫起到關鍵作用。什麼是逆溫?通常情況下,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下層空氣較熱,上層空氣較冷,冷空氣重會下沉,熱空氣輕會上浮,就形成了對流。但在某些時候,比如秋冬季夜間,因為地面溫度急劇降低,導致貼近地面的下層大氣溫度很低,上層空氣降溫沒那麼快,反而溫度比下層高,發生“氣溫的逆轉”現象。這種下冷上熱的逆溫層結一旦形成,空氣無法上下對流,汙染物就很難擴散。

冬季地面對於大氣是冷源,尤其是夜間輻射降溫明顯,近地面的大氣溫度比上層大氣溫度低,造成大氣層結穩定,空氣無法上下對流,汙染物積聚就很難擴散。夏季則相反,地面對於大氣是熱源,大氣垂直運動活躍,加上氣旋(溫帶氣旋&熱帶氣旋)活動頻繁,就不易出現逆溫現象。

降雨和風力

夏季氣旋(溫帶氣旋&熱帶氣旋)活動頻繁,水汽輸送好,利於產生降水,較頻繁的降雨及大風天氣,有利於PM2.5的擴散和清除,因而一年中夏季的PM2.5濃度最低。而與夏季的降雨相比,冬季氣團乾燥,不利於形成降水,降雨量少且持續時間較短,風速和風力較小,對空氣中汙染物的沖刷效果不明顯,也是導致PM2.5濃度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採暖期燃煤取暖

冬季,本地汙染物排放濃度高、強度大,尤其是北方地區氣溫偏低,多采用煤炭取暖,燃煤量顯著升高,排放的煤煙粉塵在逆溫層天氣下蓄積不散。

汽車尾氣排放加劇

相比夏季,冬季由於氣溫降低,使得汽車發動機工作循環的氣體壓力與溫度不高,混合氣體的燃燒速度減慢,引起不完全燃燒,機動車尾氣排放增加,從而導致PM2.5及其前體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等)的排放量增加。

總結

霧霾形成主要原因是人為的汽車尾氣大量排放和工地產生的灰塵和工廠排放的廢氣和逆溫等自然條件共同造成的

冬天尤為突出的原因是大量的燃煤取暖,逆溫降水等自然條件造成的

呼籲

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家園


宇宙奇點貓


霾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大量微小塵粒、煙塵、鹽粒的集合氣體,使空氣混濁並使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公里以下的一種天氣現象。造成霧霾天氣的因素多種多樣, 涉及到垃圾焚燒、火山噴發、工業排放、汽車尾氣、建築揚塵等, 也可能是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冬季的霾最為嚴重的原因是:由於冬季夜間地球表面輻射降溫明顯,大氣在低空區形成“逆溫層”,近地面的大氣溫度低於上層溫度,整個大氣結構穩定,空氣上下對流能力變差,因此霾會不斷聚集導致空氣收到汙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