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讓世界找到你


走出去,讓世界找到你


我曾經跟一位業界公認拼命三郎的朋友聊起一個話題:如果你不缺錢,也不缺時間,你最想做什麼?

  她眼神灼灼:“去旅遊,或者窩在家裡看書練字,最好能開一家花店,或者像《破產姐妹》裡的兩個女孩一樣,自己開一家小小的烘焙店也不錯,還可以順帶賣手工首飾,一想起來就覺得人生好豐富。”

  說完這話的一年零三個月,她離職,有房有車有商鋪,提前過上了退休老幹部的生活。

  “我從明天起就要開始看書,這周計劃第一個自駕遊,我要去青海,要是有合適的店鋪,我就在那邊當老闆啦。”

  她信誓旦旦說完這句話,被子一拉睡過去,起床一看天已半黑,索性放棄閱讀的計劃,抱著iPad刷完了剛剛熱播完的一部劇。

  接下來的每一天,幾乎都是這一天的無限重複。

  “我又找了一份工作,明天起也要上班了,”到了第四個月,她咬牙切齒地說:“這四個月我哪兒也沒去,書也沒讀字也沒練,找店鋪的事更是忘得一乾二淨,唯一的收穫,就是長了15斤的體重。”

  “我是高估了想象這兩個字的力量,以為自己知道想要的是什麼,可看來我根本就不瞭解自己。”她說。

  這並不只是一個偶然的個例,想必大多數人都經歷過類似的事:上學時是不是每個假期都信心滿滿給自己計劃了各項任務,工作後每年的年度計劃12345,卻從來沒有完成過。

  這並不僅僅由於拖延,而是我們根本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所以才沒有強勁有力的動力來完成和實現。

  對於大多數人來講,“變得更好”只是一個虛幻的方向,它擁有無數的岔道口,你站在起點,既無法看到每條路的盡頭,也不清楚更適合自己的是哪一條。

  那麼問題來了,你是要一直等下去,還是要一直試下去?

  生活是個太過複雜的東西,在你沒有想好許多因素之前,就已經被命運推著走出門去。

  不要拒絕意外,因為意外是讓你與世界互相試探的機會,你對什麼東西有興趣,你的天賦在哪裡,如何激發自己的潛力,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並不是你坐在家裡苦思,或者跟前輩們聊天就能獲取的真知。

  你要走出去,去感知,嘗試,體驗,才能明白自己跟這個世界的合拍之處在哪裡,而這些,不是僅僅憑藉堅持“周密計劃”就可以達成的結果。

  如果你一直等,大概永遠也無法意識到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如果你只是過河問路的那匹小馬,也就永遠無法確定適合別人的道路是否適合自己。

  沒有人能告訴你變得更好,什麼才叫最有效的努力。讀再多的書,聽再多的經驗,終究紙上得來終覺淺。我們每個人,都是在跟生活的互相試探和碰撞之後才能找到自己。

  毫無疑問的是,你得先打開門。邁出腳,世界才能找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