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妙玉執著於古玩奇珍和特立獨行呢?


為何妙玉執著於古玩奇珍和特立獨行呢?


我喜歡讀《紅樓夢》,更喜歡亦舒師太在《紅樓夢裡人》寫的關於閱讀的感悟:

“被纏上了,放不下手,也就是一輩子的事,永遠心牽掛,稍微有空,便去翻閱,可恨每次都獲得心儀,大吃一驚:為什麼上次看,沒看出其中訣竅?心有不忿,繼續努力。”

也只有這樣的文字才能讓人有醍醐灌頂,酣暢淋漓的感覺。

第一次翻閱《紅樓夢》是15歲,如今過去了不止15年,對它的熱愛不僅沒有減一分,反而隨著時間的增加變得欲罷不能。

它的魅力不僅僅在於那些詩詞文章,也不只在於它揭示了命運的奇詭,還有書中每一個人物命運的波瀾起伏之處都昭示著人性。細品之下,那些原本被忽視掉的細密之處猶如一個放大鏡,把人性中最隱秘的一面加以凸顯,加以放大。

為何妙玉執著於古玩奇珍和特立獨行呢?


我喜歡研究人性,更喜歡研究支撐人性背後的慾望和恐懼,因為這些最終會形成這個人的性格,性格最終會支撐一個人的行為。

今天我想談談妙玉,準確的說是想談談以前被我忽略的關於妙玉的細節之處,比如那些令人震驚的古玩奇珍,關於“檻外人妙玉”的自稱,還有冬天裡的那些梅花。

這些奇特、珍貴、美好的存在就像妙玉這個人,清高驕矜,這是她的標籤,也是她優越感的來源。

妙玉的來歷很清楚,她是帶髮修行之人,蘇州人氏,出生在書香門第,父母雙亡。她出現時已經是孤零零的一個人了,就連她的師傅都已經圓寂了。

妙玉非常清高自傲。

清高到什麼地步?

為何妙玉執著於古玩奇珍和特立獨行呢?


劉姥姥遊覽大觀園時,跟著賈母等人來到櫳翠庵,她給賈母奉上了一個成窯五彩泥金小蓋鐘的茶盅,賈母只吃了半碗茶就給了劉姥姥,劉姥姥嘗過之後,她就不要了,還說“幸而那杯子是我沒吃過的,若我使過,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給她。”

用目下無塵來形容最恰當不過。而她的清高也有依仗。

趁著賈母等人吃茶之時,她拉著薛寶釵和林黛玉的衣服進房中,給她們烹另外的茶吃。寶玉跟著過來,妙玉拿給三人用的是連賈家都沒有的古玩奇珍!更對寶玉說:

“不是我說狂話,只怕你家裡未必找的出這麼一個俗器來。”

連賈家這樣的鐘鳴鼎食之家,已經赫赫揚揚富貴了近百年的家庭都沒有的古玩,珍貴程度可見一斑。

為何妙玉執著於古玩奇珍和特立獨行呢?


這樣珍貴的器物妙玉這個孤女為什麼要顯露在人前呢?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她應該清楚啊?

類似這樣的謎案書中還有兩處。

一處是寶玉過生日時,妙玉下了一個拜帖,慶賀寶玉生日,拜帖上的落款是“檻外人妙玉”。為了回帖,寶玉費盡心思,最終被邢岫煙解決了這個難題,還被她批評:“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

第二處是大觀園眾人在蘆雪庵聯詩,寶玉落敗,李紈罰他到櫳翠庵要紅梅,並說:“我才看見櫳翠庵的紅梅有趣,我要折一枝來插瓶。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她。”

慶賀別人生日的拜帖上下別號,而且是極生僻的別號,本身就是不妥當的行為,而且櫳翠庵的梅花按理說是賈府的財產,李紈這個賈府的大奶奶想要折一枝插瓶都不能。這一切的緣由僅僅是因為妙玉的清高自傲嗎?

為何妙玉執著於古玩奇珍和特立獨行呢?


古玩奇珍、生僻別號、別人求而不得的紅梅都在傳達一個聲音:我和你們不一樣,我有你們沒有的東西。

她在用這種方式向賈府“秀”著她的優越感。

可是優越感的另外一面卻是自卑感,就像硬幣的一體兩面,不可分割。

阿德勒先生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當個人面對他無法應付的問題時,他表示絕對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這種情緒就是自卑情緒。由於自卑感總是會造成緊張,所以爭取優越感的補償動作必然會同時出現。但其目的卻不在於解決問題,爭取優越感的動作總是朝向生活中無用的一面。

所以當寶玉質疑這些古玩時,妙玉才冷嘲熱諷,給他的生日拜帖上下的是連“喜好雜書,素有歪情”的寶玉都不能破解,紅梅更是挑著人才給,因為這些都是妙玉優越感的來源,面對賈家這個權勢的龐然大物,妙玉沒有拒絕和選擇的權利,她唯一能做到的就是高姿態。

為何妙玉執著於古玩奇珍和特立獨行呢?


書中妙玉第一次出現時,是林之孝家的向王夫人彙報櫳翠庵事宜的進展情況,順便介紹了妙玉的來歷和脾氣性格:

“請她?她說,“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

其實,她也知道,這種高姿態僅僅是自己用來維持表面的體面而已。當賈府把表面的工作做好了之後,她也只能跟隨接她的轎子一起來到櫳翠庵。

這就是妙玉自卑感的來源。

她對著寶玉、黛玉和寶釵秀那些古玩奇珍之前,正好身不由己的接待了賈母和劉姥姥:

為何妙玉執著於古玩奇珍和特立獨行呢?


“當下賈母吃過茶,又帶了劉姥姥至櫳翠庵來。妙玉忙接了進去。”

“妙玉笑往裡讓,賈母道“我們才都吃了酒肉,你這裡有菩薩,衝了罪過。我們這裡坐坐,把你的好茶拿來我們吃一杯就是了。”妙玉聽了忙去烹茶來。”

“只見妙玉親自揀了一個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的小茶盤,裡面放著一個成窯五彩泥金小蓋鍾,捧與賈母。賈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道:“知道。這是老君眉。”賈母接了,又問是什麼水,妙玉笑回“是舊年蠲的雨水。””

面對賈家權力上頂尖人物,妙玉又是“忙”,又是“笑”的,高傲如妙玉,這種身不由己的心酸其實並不比打秋風的劉姥姥好多少。

所以她才拉著黛玉、寶釵的衣服到耳房內單獨飲更好的茶,用更好的器物,還嘲諷林黛玉是個連水也嘗不出來的“大俗人”,不僅諷刺了黛玉還諷刺了賈母。

為何妙玉執著於古玩奇珍和特立獨行呢?


——這是妙玉對前面接待賈母的身不由己所做的補償。

說實話,妙玉用特立獨行、珍貴古玩堆砌起來的優越感究竟能起到什麼作用呢,不過是一個心理安慰了。那個時代是個特殊的時代,個人意志在權勢面前根本得不到伸展,她又不願意入世,她根本沒有更好的出路。可是妙玉的行為卻值得我們借鑑。

優越感真的能彌補自卑感嗎?

其實不能。

提到自卑,首先想到的就是弱小,是排斥,其實阿德勒先生是肯定自卑情緒的,他認為自卑感才是人類文化的基礎,是社會不斷進步的原因。

為何妙玉執著於古玩奇珍和特立獨行呢?


肯定自卑,看見自卑才是改善自卑感的第一步。面對我們解決不了的事情,產生自卑感是正常的,問題就在於出現自卑感之後的做法,有的人會化自卑為自己向上的動力,有的人會試圖尋找轉移目標,比如用自己長處去和別人的短處比,從而達到逃避自卑感的目的。

可事實上的問題依舊沒有解決,它依然還在那裡。

面對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可不可以把問題分解,逐一解決呢?這樣階段性解決問題所積累的自信足以支撐解決最終的問題。

面對自卑感還有一種方法,也是我試驗過的並且一直在用的方法,就是設置一個對自我成長有意義的目標。

我的性格比較直,人際關係一直都是我的弱點,而我的歷任領導對我的評價都是執行力強,就是有時想的太少,不全面。

當我在人際關係上不斷吃虧之後,我對工作產生了很大的排斥心理,有時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是否支撐目前的崗位和工作。

2018年5月份我忽然想通了,與其自怨自艾,不僅於事無補,還把自己的生活弄的一團糟,不如給自己找點事情做。我最喜歡的就是讀書,所以我給自己設置的目標也是讀書,並且我把傾訴的慾望化作文字寫了出來。

剛開始,肯定很糟。可是慢慢的我發現,我放在人際關係上的注意力越來越少了,也就意味著我的眼光和心靈更加自由了,並且讀書-寫作-讀書的過程讓我養成了思考的習慣,工作上的瑕疵越來越少,老闆的肯定也越來越多了。

雖然就目前來說,人際關係依然是我不可攀越的一座高峰,可我面對它的自卑感越來越少了,我相信,不久之後,它不再會是困著我飛翔的桎梏。

此時此刻,我甚至在想,自卑其實是件好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