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鄂同心」“醫生,我會死嗎?”

醫護傳聲

“醫生,我會死嗎?”

「晉鄂同心」“醫生,我會死嗎?”

李鑫鑫 山西援鄂醫療隊潛江組成員、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師

忙完工作,收拾完,已經夜深了,雖然隔離衣脫掉一會兒了,可臉上的印記遲遲下不去。躺在這間被隔離的小單間裡,心中思緒萬千。作為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不知不覺來到這裡已經一星期了。剛踏上這片土地時還有些緊張,現在呢?每班穿脫程序複雜的防護隔離裝備,已是家常便飯。

收穫最多是感恩和感動。我和國峰、彩飛,被分到了潛江。我們充分發揚了重症人不怕吃苦,勇擔重任的優良傳統,積極完成領隊佈置的工作。全隊40個人,來自不同的醫院,可大家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短短几天,這裡的新病區從無到有,建立起來啦。

病人們也很讓我感動,他們很有禮貌 ,還常常說,“你們辛苦了”。有的病患刻意減少和我們對話,儘量不和我們接觸,帶著口罩,頭偏向一邊。其實我明白,他們是在刻意保護我們。有一個年輕小夥子突然問我:“醫生,我會死嗎?”我還沒來得及回答,他搶先一步說:“看到你們我覺得我死不了,我會好起來的!”突然覺得整個心很暖,我向他豎起了大拇指。他這句話在鼓勵自己,也在鼓勵我。

願疫情早日過去,借用戰友的一句話:護目鏡裡的霧氣終將消散,春天的武漢也必將重新遠航!


“兒子,等媽媽回去再給你補生日蛋糕”

「晉鄂同心」“醫生,我會死嗎?”

2月3日,正月初八,是我到達潛江第八天,也正好是兒子的生日。中午上班前跟孩子視頻,祝他生日快樂,說今年生日不能和他一起過,蛋糕也訂不上了。孩子說,媽媽平安就是最好的禮物。

2003年,兒子出生時,正好“非典”來襲。我們呼吸科全員隔離,奮戰在抗擊“非典”前線,可我剛剛生完孩子,無法第一時間和大家一起奮戰,總覺得少做了什麼。那年疫情結束之時,我的產假休到第四個月,就放棄剩下的假期返回工作崗位,想讓已經在一線奮戰了幾個月的同事休息休息。

17年後的今天,同樣是年初,新冠病毒肆虐武漢。這次,我第一時間加入山西醫療隊,我們入駐湖北潛江婦幼院新冠醫療隔離點,這裡是為應對疫情新改建的,等待我們的是急待救治的病患,是超負荷的支援工作......

今年孩子的生日,我不能陪他過了。但欣慰的是,孩子告訴我:“同學群裡以前討論遊戲,現在討論疫情防控,好多同學還說將來想上醫學院當醫生!”孩子們都有這樣積極的心態,我非常高興,也讓我共渡難關,戰勝疫情的信心更足!

兒子,媽媽謝謝你給我的力量,媽媽祝你生日快樂,學習進步。媽媽會平安歸來,給你補上17歲的生日蛋糕!


“我只記得上午、下午和晚上”

「晉鄂同心」“醫生,我會死嗎?”

董瑛 山西援鄂醫療隊仙桃組成員、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神經外科護師

自從來了仙桃,一直在忙碌,我都不知道這是第幾天,只記得上午、下午和晚上。這個城市環境很美,人也很美,從高速公路下來的時候,醫務人員和高速公路工作人員對我們的車輛揮手致敬。

我和原大江主任,何華護士長是第一批進入仙桃市人民醫院感染科北二區的醫務人員,也是新冠病毒重症患者最多的一個病區。北二區隔離病區共有23名患者,其中7名是重症。當我穿上那層厚厚的防護服的時候,就連說話都費力。這時我才知道,人正常呼吸的感覺多麼可貴。1月27號,山西醫療隊開會宣佈,我擔任這個危重症護理管理組的小組長,我頓時感覺壓力山大……

從工作到生活,我認真關注著每一位同事,生怕出現一點點意外。到目前為止,我們護理人員的身體和心理狀況良好,我們的工作得到了仙桃市人民醫院的一致好評。院方也給予我們極大的支持,我們通過對工作模式的改進,使他們原有的8小時工作制改為4小時工作制,各位護理姐妹的工作強度得到了很大的緩解,工作效率和質量顯著提高,從而更加精力十足的投入的各項護理工作當中。希望接下來的馳援工作,也能夠順順利利的進行和開展。這是我一天的工作日誌和心得。

「晉鄂同心」“醫生,我會死嗎?”

山西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