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我們要把時間留給家人,不應該留給手機”你怎麼理解?

合肥寶迅


我也很贊同這句話,網上說的好!手機幹敗了手表,幹敗了電視,幹敗了電腦,我認為手機也幹敗了人類,現在出門忘拿啥,忘不了拿手機!以前家人,朋友聚到一起,那是有說有笑。在看現在那是人手一個手機,誰也不誰說話,現在是不管家人還是朋友之間的溝通沒有以前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多了!就連現在的孩子也都離不了手機,甚至孩子的眼睛都看出了毛病,我感覺如果有時間儘量多陪陪家人,聊聊天,出去走走,跟孩子做做遊戲,最起碼還能培養感情,有空多陪陪爸媽,比給他們多少東西都要好!




七零八零夫妻


我一直很想把時間留給家人,試過無數次努力,還是無法改變,週末帶著老婆兒子去郊外,路上我開車,她們各自玩手機,到了地方,我忙這忙那,她們還是各自玩手機,這樣經過多次後,每次回來我累得像條牛,仔細想想,我何必這樣累,反正都是玩手機哪兒不是玩,此後的週末我就自行快樂



神迷虎虎


你好,我是老漢,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首先我對於你這觀點表示下贊同。當然,不反對現在智能手機改變了一個時代,拉進了我們與陌生人的距離,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把大部分時間都投入了手機裡邊。現在去坐個公交車,出了上一輩,老一輩的叔叔阿姨,大爺大媽,還能時不時的嘮會。大部分人年輕人,都是低頭玩手機,玩遊戲的有,聊天的有,看小說的有,過年回家,村裡的小夥伴們外出打工歸來了,在家裡聚一聚,也都是低頭玩手機,人沒了人情味。回家的時候,除去幫父母忙的時間,大部分的時間也都是手機了。好像手機是我們的第二生命,沒了手機,我們就沒了安全感,沒了生命似的。手機拉進了你與陌生人的距離,缺拉遠了我們與家人親朋好友的距離。


老漢


快過年了,最大的幸福應該就是與家人團聚了。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許多人都成了低頭一族,變成手機的奴隸,光顧著玩手機,忘了身邊的家人。時間寶貴,親情可貴,過年還是應該把時間留給家人,別給手機。

很多人常常說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沒有過去那種氛圍和味道了。可能這其中的原因有經濟社會發展的原因,人們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條件越來越好,過年也就沒有了過去那種對好吃好穿的期盼。也或許是大家都忙著各奔東西,幹事創業了,沒有了過去那種鄉里親情和文化傳承,沒有了寧靜的心境。我想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們對於家人的陪伴越來越少了,耐心越來越小了。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表現就是現在一到過年過節大家都是人手一個手機,各玩各的,沒有交流,沒有歡聲笑語。記得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個新聞,說的是一位老夫婦一年到頭都很難將兒孫湊到一塊吃個團圓飯,好不容易熬到過年了,把兒孫們湊齊了,結果兒子媳婦們都忙著玩手機,孫子孫女們則人手一臺平板電腦,都低著頭各顧各的,讓老人大為光火,差點把手機電腦砸了,一頓團圓飯也弄得個不歡而散。仔細想想看這樣的現象其實不在少數,在你我身邊,在我們的家庭裡,在我們自己身上也或多或少都有表現。過去沒有手機,特別是智能手機尚不普及的時候,大家還能坐一塊說說話,嘮嘮嗑,打打牌,做做飯什麼的,而一旦有了手機之後,除了手機防護外界就成了真空一般,十分可怕。

就拿最近特別流行的一個集福卡遊戲來說,這款去年在春節期間風靡一時的“集福卡分紅包”的網絡遊戲今年再度捲土重來,並且還引發了不少奇聞異事,也帶給人們許多新的思索。可能不少朋友跟我一樣,由於去年春節期間忙活半天,結果到最後也沒能集齊五張福卡的慘痛經歷,今年原本打算放棄這一次的集福卡行動,然而出於湊熱鬧和隨大流的心理,最終還是選擇跟風,再一次投入集福卡的不歸路當中。不過還好,商家也是吸取了去年的經驗,今年改革了集福卡的遊戲方式,也大大降低了難度,增加了集齊福卡的概率。然而許多網友卻沒有吸取去年春節的經驗,這倒不是說狂熱參與集福卡而最終多數仍然可能一無所獲的結局,而是 說為了虛擬的集福卡遊戲而耽誤很多現實中的事情。因為這次集福卡遊戲採取的是掃福字集福卡的方式,只要在生活當中發現有帶“福”字的任何圖案,通過掃一掃的方式就可能掃出福卡。為了提高掃出福卡,特別是個別稀少福卡的概率,不少朋友專門到商場、戶外等場所掃描福字,不少因為過於專注而耽誤正事。很多因為掃福字耽誤坐車,不小心摔倒,甚至有父母光顧著掃福字而把孩子落在了地鐵站裡渾然不知。簡單的事例也一再提醒我們,不能因為虛擬的網絡而忽視現實的世界,現實的親人。必須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什麼福都不如與家人一起團聚,其樂融融來得更有福氣。

在手機剛在中國流行之處,著名導演馮小剛就拍了一部映射現實的電影《手機》,反映了由手機帶來和引起的諸多社會現象和問題。在智能手機時代到來之後,各種由此產生和帶來的負面影響遠比電影《手機》反映和揭露的更多,更加嚴重和普遍。這其中最讓人擔憂的就是手機帶來的虛擬社交和虛擬情感對於現實生活的衝擊。就像大過年的,家人好不容易湊一塊,辛辛苦苦做個飯,很多人首先想的不是怎麼好好陪陪家人,品嚐美食,而是先拍個照,發個朋友圈,接著就是跟朋友在網上互動。實際上很多情況下網上聊得熱火朝天的朋友就坐在飯桌的對面,而兩個人可能一句話都不會說,甚至連個眼神的交流都沒有。朋友這樣也就算了,如果家人也這樣,那不僅是親情的扭曲和缺失,也失去了過年應有的內涵和意義了。中國人過年講究的就是團團圓圓,熱熱鬧鬧,就是需要家人間的互動和交流。特別是當下國人基本都是出於平時各奔東西,天南海北,父母子女一年很難見得上一面的情況下,過年就成了維繫和加強家庭關係,增加親人間感情的重要契機。手機什麼時候都能玩,多玩一會少玩一會也沒關係,而父母親人則是日漸老去,相聚的機會十分難得,必須把春節的時間儘量留給父母,陪伴親人。

中國人自古講究孝道,最怕“子欲養而親不待”。父母親人盼了一年終於把我們盼回家,也就相處春節這短短几天時間。就算再忙再累,我們都應該騰出時間,放下手機好好陪陪父母,陪陪家人,陪他們一起過個熱熱鬧鬧的春節。



農村草根生活記錄


我覺得這個提醒應該得到大多數年輕人的響應。好不容易過年團聚。應該把時間用來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談一談一年來內心積累的溫馨話。特別是在外地工作,回家過年的青年人。老人牽掛,盼望了一年。如果回家把老人擺在一邊,看自己的手機。你想老人會是什麼心情?有些老人本來在家都很孤單。盼望兒女們回來,散發一下心中的鬱悶。你怎麼就不能給老人一點溫馨的感覺呢?孝敬老人不只是物資能解決的。還有精神撫慰。我們應該珍惜這有限的時間。關心問候一下老人一年來的生活身體狀況。回報一下自己的工作成就。講一講外面精彩的世界。陪老人拉拉家常。有意回味一些過去有趣的生活情景。大家說說笑笑,心情舒暢。活躍氣氛。讓老人開心。得到安慰。年輕人,你們覺得這樣做可以嗎?


老君兄


這句話大多是形容現在的人的日常生活,手機無形中成了陪伴我們最多的日子,因此也有低頭族一說,成了低頭抬頭見,有時候在玩抖音,聊微信,打遊戲的時候,往往忽略了身邊的人,大家在一塊兒,因為手機一響,聊著聊著就尷尬了,生活中大家都習以為常手機不離手,孩子缺乏情感交流,與老人在交流時,表裡不一,有時候看到搞笑段子,就會出現尬笑,也會影響家人,出現神經質的神經。

所以大家不要見了手機比自己媳婦好親。放下手機,多與家人溝通。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粉刷匠的明天


一位滿頭銀髮的爺爺帶著孫子到麥當勞,請他吃他最愛吃的漢堡,孩子吃的很開心,爺爺臉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等到孫子吃完漢堡,爺爺便開始和他聊天,但是基本上都是爺爺在說,孫子只簡短的回答著“恩”。
最後,孫子直接拿出手機,帶上耳麥,一門心思玩起了遊戲,而他的爺爺落寞著看著孫子,沉默了許久……最後忍不住紅了眼眶,轉身藉口離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efa0006200aa519e061\

打工媽媽在溫州


首先來講每個人的時間是很有限的,工作之餘幾乎留給自己支配的時間是少之又少了,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請不要把工作帶回家,有多少人是做不到這點的,由於現在的工作壓力大,很多人都把工作帶回家,同時把工作情緒也帶回家,這是一種社會現象,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零壓力回家的而且在家不會有情緒!
再者在外工作一天,家人跟小孩都會很想你有時間抽出來陪他們玩或者說說話,老人家也想跟你嘮叨幾句,所以在有限的時間裡把時間就給家人吧,他們比手機更需要你,除了學習以及生活必要手機的時候,請把時間給家人吧!在家就把工作放到一邊,把快樂帶給家人!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ef90002f66905374262\

華哥記錄創業生活


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我們必須要放下手機,多陪陪家人,更多的回答在視頻中,大家可以去觀看一下,覺得有幫助的話,可以關注一下,謝謝大家!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18373b5492945ad8e8360fa92bc2781\

李子木小哥vlog


我認為這樣子的說法並不是無道理的,現在是智能手機遍天下的時代,很多子女回家裡面,不是與老人談天說地,聊聊家常,反而把手機捧在手裡面,比自己的親爹媽還親,父母親與子女嘮嗑談話,子女的眼睛裡只有手機,看都不願意看老人一眼,反而還嫌老人哆嗦!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完全違背了中華民族孝敬老人的美德!所以還是建議子女回家裡面,放下手機吧,把空閒的時間多陪陪老人家,家庭才會更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