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恨的倆個軍閥,一個忽悠日本1.45億,一個耍的日本團團轉

1894年(光緒二十年)甲午戰爭爆發,這場戰爭最終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隨後清朝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條約裡有一條就是清政府要“賠款”兩億兩白銀給日本政府,然而這筆賠款直到清政府滅亡也沒還完。

日本最恨的倆個軍閥,一個忽悠日本1.45億,一個耍的日本團團轉

來源網絡圖片

清朝滅亡以後,中國進入了軍閥混亂的民國,而這個時期,正是日本試圖染指東三省的時候,日本的手段就是拉攏軍閥和策反軍閥內部。只要是軍閥,就有個致命弱點,缺錢!面對日本強大的軍事力量和資源,很多軍閥內心都動搖了,然而民國有這麼倆位,的確和日本關係密切,可坑起日本來是一套一套的。

第一位是號稱“北洋之虎”的段祺瑞,皖系軍閥首領,軍閥做的越大,越是缺錢。缺錢怎麼辦?民國軍閥的一貫作風,依靠外國勢力的支持,就像當時的大總統黎元洪,他背後就是美國在支持。段祺瑞也不例外,他是親日派,可外國勢力也不是白給你錢花,都有自己的目地,日本支持段祺瑞就是想染指東三省。而段祺瑞直接就向下麵人表態:“咱們對日本也就是利用一時,這些借款誰打算還他呀,只要咱們國家強起來,到時候一瞪眼全拉倒!”在1917至1918年間,公開或秘密的向日本借款許多次,最多的八次總額達到1.45億日元。

日本最恨的倆個軍閥,一個忽悠日本1.45億,一個耍的日本團團轉

劇照

們先來看看當時1.45億日元是個什麼概念,《馬關條約》中國總共賠了2.3億兩白銀,摺合為當時的3.4億日元,扣除各種軍事費用,總共也就剩個1.5億日元。換句話說,北洋政府把賠款又都給借了回來,而且就從來沒打算還過。後來繼任的民國政府也不是傻子,剛上臺就讓自己背上這麼重的借款,門都沒有,直接拒絕還款。這樣一來日本可以說是血本無歸,必須發行債券以救濟日本興業銀行,而日外交部討債辦業務員佐分利貞男因此自殺謝罪。

日本最恨的倆個軍閥,一個忽悠日本1.45億,一個耍的日本團團轉

第二位就東北王張作霖,說起張作霖,名氣可能要比段祺瑞要大很多。張作霖是土匪出身,但是一路摸爬滾打也是混的風生水起,最終成了東北王。但在張作霖管控東北期間,東三省已是岌岌可危,北方的沙俄和鄰國日本一直對東三省虎視眈眈。而張作霖坐鎮東北,左右維護,形成“三國鼎立”狀態,東三省也一直安全著。這“三國鼎立”之下,最怕後院起火,誰家一起火,另外倆家肯定得火上澆油。

日本最恨的倆個軍閥,一個忽悠日本1.45億,一個耍的日本團團轉

張作霖《少帥》劇照

說巧不巧的張作霖後院就起火了,手下郭松齡叛變,打了張作霖個措手不及。張作霖想了個法子,日本人這麼喜歡東北的資源,乾脆聯合日本人,一起幹掉了郭松齡,前提是張作霖願意出讓東北的部分資源給日本。平叛之後,日本就找來,讓張作霖兌現當初的諾言,而張作霖卻說:你們記錯了吧,沒有的事啊。面對東北幾十萬軍隊,日本也無可奈何。

日本最恨的倆個軍閥,一個忽悠日本1.45億,一個耍的日本團團轉

後來直奉戰爭爆發,張作霖又缺錢了。他又喊來了小日本,拿出東北鐵路、礦山等資源勾引日本。但貪婪的日本這次留心了:提前把張作霖的諾言,白紙黑字寫到了紙上。隨後,才給張作霖提供了大量的軍事力量。不久,張作霖在直奉戰爭中勝利,成了北洋大總統。日本就拿著文件過來,讓張作霖簽字兌現:你這都當大總統了,不能賴賬了吧。結果,張作霖大筆一揮,在上面寫了個“閱”,丟給了日本,轉身就走了。

日本最恨的倆個軍閥,一個忽悠日本1.45億,一個耍的日本團團轉

為此,日本使者激動的熱淚盈眶:終於熬到頭了。沒想到打開文件一看要氣炸了:原來這種文件必須得簽名+同意才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