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築牢“最後一公里”防線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疫情來襲,一場關係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阻擊戰正酣。2月3日,春節長假後首個工作日,對於駐村第一書記來說,這已經是工作的第六日、第八日、第十日……他們深入一線、迎難而上,與村兩委、廣大黨員群眾手挽手、肩並肩築牢疫情防控的基層“最後一公里”,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實在崗位上。

奔走在疫情防控一線

2月3日,化隆回族自治縣謝家灘鄉窯隆村第一書記吳貴毓已經奔走在疫情防控一線六天了。窯隆村是化隆唯一的撒拉族村,全村一半以上的村民從事拉麵產業。2019年底,實現整村脫貧。

疫情來襲後,一想到在家的黨員不多,村兩委班子的人手也不夠,而外地返鄉人員達81人,吳貴毓坐不住了,1月29日,他回到村裡。

“第一件事就是走訪返鄉回來的村民家,挨家挨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讓父老鄉親知道疫情的危害和嚴重性,教他們一些防疫知識。”吳貴毓說,好在返鄉村民中,並沒有在重點疫情地區創業和就業的,主要集中在山東、內蒙古這些地方。

吳貴毓和黨員們一起設立了勸返點,值守在勸返崗位上。村醫告訴吳貴毓,醫用口罩緊缺,他的口罩已經用了三天了。“基層一線的黨員和鄉村幹部、村醫,是最辛苦,最危險的。當即,我與單位聯繫,協調防疫物品的事情,廳裡說幫助協調。”吳貴毓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大家。

2月3日,吳貴毓回到西寧,因為所在單位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集中採購的防護口罩即將到貨,他將帶著這些防護物資再回到村裡,和村民一起繼續戰鬥。

黨員先鋒崗發揮多種功能

“‘讓黨旗在防控一線高高飄揚’,這是黨中央對全體黨員發出的集結號和戰鬥命令。我們黨員一定要衝在最前頭。”2月3日,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峰鎮納家村第一書記王瑞早早趕到村裡,在黨員先鋒崗防控點和黨員村幹部一道就加強防控工作重點安排部署。

王瑞說,納家村黨支部嚴格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工作要求,對排查的村內省外返鄉人員居家隔離、防控觀察,村醫每天測量體溫。同時,在村內組織黨員幹部通過微信群、村廣播宣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護知識,提高群眾的自我保護能力。此外,停止本村社火和勸阻婚喪嫁娶等聚集性活動。在村口安排疫情防控檢查點,對出入人員檢查登記,將防控信息第一時間報送上級部門。

“我們村‘共產黨員先鋒崗’這個防控第一哨所,24小時堅守在這裡,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一名黨員,更要身處一線,更要指揮有力,守土有責。我所堅守的這塊土地決不能讓病毒侵入,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王瑞說。

鄉村勸返點處處是感動

2月3日上午,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塔爾鎮王莊村的第一書記康熙和和同事們守在村口的勸返點,登記過往的村民和車輛,為村民測量體溫、發放疫情防控宣傳冊,勸返外來車輛。

康熙和是大通縣橋頭鎮第一小學的紀檢員,2016年初,他到塔爾鎮王莊村擔任第一書記做精準扶貧工作。1月27日,農曆正月初三,康熙和早早趕到工作崗位上,和駐村工作隊的同事以及村幹部在村口設立勸返點,不分晝夜在檢查點值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工作雖然辛苦,勸返點30名工作人員分三組輪班倒,日夜守護。康熙和說,疫情防控的工作中,看到了不少感動的場面。這幾天,經常有熱心的村民看望他們,給他們送暖心飯和愛心物資。

工作人員在勸返點扎了兩頂帳篷,一頂用於休息,一頂是伙房。工作人員吃在那裡,睡在那裡。2月3日上午,塔爾鎮一榨油坊的村民將3桶食用油送到勸返點,希望能為疫情防控做點事。暖心的舉動感動著檢查點的工作人員。

1月29日至2月2日,勸返點共登記724輛車,勸返155輛。康熙和說,節後開始上班,不少在外務工的村民夜間返回,夜間檢查工作任務加重,一定要守護好防線。

齊心協力共同抗擊疫情

“病毒是人傳人的,大家不要出門,不要到外面亂跑,不要攢堆堆……”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甘都鎮關巴村,流動“小喇叭”不斷播報。

“現在‘小喇叭’每天循環播放,開車在村裡轉4趟,就是為了讓群眾聽得入心,參與防控。”關巴村第一書記包毅說。

“老馬,剛發的口罩給你家四個,現在特殊時期,出門一定把口罩戴上。”

“包書記放心,肯定不出門,口罩給我家一兩個就可以,你們一天走村串戶工作忙,多留點。”包毅走到村民馬木汗德家,叮囑老人不要出門。每走到一家,他發一份口罩,有返鄉人員就做好體溫檢測,並細心講解,耐心勸導,仔細排查,把疫情防控做細做實。

“關巴村有不少人外出務工,目前返鄉人員有73人,已經建立了臺賬。”包毅說,雖然現在一些返鄉人員已經過了14天的隔離時間,但還是不敢掉以輕心,每天都檢測體溫。

在包毅的帶動下,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及幾名愛心人士組成工作隊,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挨家挨戶做群眾工作,宣傳疫情防控措施,摸清群眾從哪裡來?家裡有哪些親戚走動,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