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玉米鬚水有什麼用?


玉米鬚最早藥用記載見於1476年的《滇南木草》,是我國傳統的中藥材,《中國藥典》1977年收載。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材標準》1985版(一部)收錄的常用藥材品種。 秋天,農民在收穫玉米時,大多把玉米鬚扔掉,其實挺可惜的,殊不知它是治病良藥。祖國醫學認為,玉米鬚性味甘淡而平,入肝、腎、膀胱經,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的功能,主治急、慢性腎炎、水腫、急性膽囊炎、膽道結石和高血壓等。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玉米鬚含大量硝酸鉀、維生素K、谷固醇、豆固醇和一種揮發性生物鹼。有利尿、降壓、降血糖、止血、利膽等作用。夏季吃玉米,大家都愛光煮玉米,把玉米鬚扔掉。專家指出,這其實是浪費。在中藥裡,玉米鬚又稱“龍鬚”,性平,有廣泛的預防保健用途。把留著須的玉米放進鍋內煮,熟後把湯水倒出,就是“龍鬚茶”。“龍鬚茶”口感不錯,喝下去甜絲絲的,又經濟實惠,可以做全家的保健茶。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壓、血糖。夏季暑氣重,龍鬚茶有涼血、瀉熱的功效,可去體內的溼熱之氣。它還能利水、消腫。



喝玉米鬚水有什麼用?


在婦科方面,它可用於預防習慣性流產、妊娠腫脹、乳汁不通等症。中醫認為玉米鬚,甘平,能利水消腫,洩熱,平肝利膽,還能抗過敏,治療腎炎、水腫、肝炎、高血壓、膽囊炎、膽結石、糖尿病、鼻竇炎、乳腺炎等。玉米鬚對人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腎外性的,所以對各種原因引起的水腫都有一定的療效,它雖然可以用於治療慢性腎炎或腎病綜合徵,但作用不是太強。玉米鬚對末梢血管有擴張作用,所以有較弱的降壓作用。玉米鬚能促進膽汁排洩,所以可作為利膽藥用於沒有併發症的慢性膽囊炎或膽汁排出障礙的膽管炎。和退黃的茵陳配合,還可以治療肝炎導致的黃疸。

玉米鬚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在傳統中藥組方中均有記載。玉米鬚歸膀胱經,利水而通淋,尤宜於膀胱溼熱之小便短赤澀痛,可單味大量煎服,玉米鬚亦可與車前草、珍珠草等同用;玉米鬚用於石淋,如《貴陽市秘方驗方》以本品單味煎濃湯頓服,也可與海金沙、金錢草等同用。玉米鬚甘淡滲洩,功專利水滲溼消腫。玉米鬚治療水腫,小便不利,可單用玉米鬚大劑量煎服,玉米鬚或與澤瀉、冬瓜皮、赤小豆等利水藥同用;亦可治脾虛水腫,與白朮、茯苓等相伍;玉米鬚能利溼而退黃,藥性平和,故陽黃或陰黃均可用。可單味大劑量煎湯服,玉米鬚亦可與金錢草、鬱金、茵陳等同用。


喝玉米鬚水有什麼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