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後、60後、70後你們好,你們談談,你覺得哪個年代的人最辛苦?

華哥259215991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辛苦歷程,只不過是環境的區別。由於經歷不同,所以不能以辛苦一概而論的作為總結語。

人只要活著,就都很辛苦。如果沒有了辛苦,談何而來的創意創新發展前進?!

人活著只有辛苦才能體驗體悟到生活的不易,從而通過辛苦更加倍珍惜人生……


孺子牛5336026459509


數辛苦就數五十年代最辛苦。新中國剛成立時,國家是一窮二白,在毛主席的領導下“自力更生,堅苦奮鬥”。那個年代作為人民的領袖毛主席,連他老人家最喜歡吃的紅燒肉都不捨得吃。還有他的親密戰友、我們敬愛的周總理與人民共渡難關。




不會ABC


要說辛苦還是50和60年代,剛建國初期千瘡百孔的中國百廢待興人民飽受戰亂之苦,是毛主席帶領全國人民自力更生堅苦奮鬥,把一窮二白的中國用短短几十年的時間,工業基本都現代化農業能滿足了幾億人吃飯問題,國防科工研製成功大量的保家衛國的利器,那個年代是創業的年代"堅苦普素,勤撿節約"是那個時代最響亮的口號,那代人付出的堅辛可想而知,要說最辛苦的年代那就是毛主席帶領全國人民創業的那個時代…。


用戶7825994515842


年青人不應該忘記老一代人為今天中國的發展,壯大,富強所做出的貢獻,你們的上一代人是在新中國一窮二白,戰爭剛剛結束全國到處都是戰爭的創傷,而且中國沒有一點工業基礎,一無所有,一切都要從新開始,建工廠,修水利,修鐵路,建橋樑,經過十個五年計劃,中國是全世界唯一工業門類齊全的一個國家,幾十年來中國是在以美國🇺🇸為首的經濟封鎖和打壓建立起來的,為今天的中國的騰飛打下雄厚的基礎,沒有毛主席領導前輩為你們打下的今天,也不會有你們的今天,不要聽那些歪咀,叫驢們放屁,學點歷史,尊重事實。


草葉樹根


雖然辛苦,但不揹債!不為娶不上媳婦苦腦!孩子七八個都能上學,都能吃飽穿暖!雖然窮,官不欺民,富不欺貧,沒有小偷,沒有搶劫,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沒有艾滋病,沒有男盜女娼,沒有賣淫嫖娼,沒有吸食毒品,沒有貪官汙吏,全是為人民服務。日子雖然苦,因為處在國家最艱難的時代,一個百廢待興的時代,苦是難免的,不要以為吃到第十餅感覺吃飽了就以為前面九個餅都是沒用的,沒有前面的九個餅,只吃第十個餅早就餓死了,5、6、70後都清楚。沒有毛主席時代的艱苦奮鬥,現在的情況自己好好想吧!!!


dzx590501


50.60後出生的人最苦,因為是建國初期,國家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興家立業,苦一點也是正常的。

記得三年自然災害時,我們家的一日三餐離不開的是南瓜紅苕湯就鹹菜,偶爾煮一頓南瓜稀飯,都覺得比吃肉都香。如果吃肉,幾個月都無望。當時我還年幼,每天餓了就到野外去找野果充飢。春天的桑葚特別甜,偶爾掏到幾個鳥蛋,更是歡喜連天,夏天的蛇梅清淡可口,夏秋之交的刺梨酸甜,特別是長在路邊地角的野地瓜,香甜脆佔齊,而且還有一絲淡淡的酒香味,這就是我幼年時最好的零食。

上小學的時候,春夏之交的每天早晨,天剛亮就起床背起揹簍,拿上鐵鎬到地裡去找紅苕秧。因為頭年初冬挖紅苕時,掉在地裡的紅苕沒有被凍壞,到了第二年春末就開始發芽,看見這些發的芽,鎬起來就是一根大紅苕。運氣好時,鎬一早晨紅苕苗,可供一家人的午飯。讀書最怕雨雪交加的冬天,當時無錢買水鞋,又怕把唯一的布鞋打溼,於是就把布鞋脫了拿在手上。赤腳踏進泥濘裡的那一刻,腳板上就象針刺蟲咬,那種滋味現在想起來都難受。可是,那時的同學之間互不攀比和互不嫌棄。

如今,祖國強大了,人民富裕了。我們的後人所過的生活與我們幼年相比,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底下。但有的人一遇到某些挫折就怨天憂人,說三道四,如果讓他回頭去過過五、六十年代的生活,他才知道幸福的生活是什麼味道。


忙裡偷閒花甲人


90年代的人最辛苦,

20年代的人更辛苦!

21年代的人賊辛苦!

50年代能養活10人,

60年代能養活10人,

70年代能養活10人,

80年代能養活3人,

90年代能養活2人,

20年代能養活2人,

21年代能養活1人,

現在人都不敢生了!


冬陽635


話題好熱,雖然可能時間過去了好長了,但是我還是進來聊一聊我的切身體會。

要說50後60後70後,我正好處在中間層,屬於60後,究竟哪一代人最辛苦,其實是要比較的,有比較才有鑑別。對我自己來說,我更多的瞭解我自己這個年齡段的人,其他的人相對來說了解比較少一點。不過,整體而言,就我個人感覺來說應該是50後更辛苦,因為他們正好趕上了那十年沒有機會讀書,一些人上山下鄉,很多人年齡很就去工廠上班了,如果是在農村的話,那讀書的機會就更少,那70後的群體就要好很多,尤其是70後末的那一群人,他們那時候已經趕上了改革開放的時代,物質生活也相對豐富了許多,所以他們的日子應該是比較好過的。

而我正是處在這中間的60後,說是我們這一代人吧!

我自己應該是屬於我們同齡人中比較幸運的那一部分,所謂的幸運就在於我的父母,他們雖然生了三個女兒,但是他們從來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而且他們非常重視教育,當時在農村的話,像我這樣年齡的孩子,很多人都沒有讀什麼書,但是我的父母,他們讓我們家姐妹三個一起都上了大學的,這在那個年代在我們鎮來說是唯一的一家。

在我的小時候,有記憶的時候,,70年代初,應該說物質還是極度貧乏的,比如說那時候什麼都要票,布票,糧票,還有各種七七八八的票,那時候大多數人家裡面都不富裕,一般家庭裡面如果說是能夠拿出五塊錢現金,就絕對是富豪,我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上小學每一學期開學的時候,我的父親總是會跟我說你先去學校報到吧,錢的事情等我籌齊了以後再給你送去,那時候我跟我妹妹就經常賴在家裡不肯去學校,怕老師批評,不能因為我們讀書好你就不交錢啊。可是我爸卻說,我去跟你們老師打招呼,現在想來,一定是他當時拿不出那筆錢來,說到底,其實當時錢也是非常少的,當時上小學的時候,一學期大概是學費一塊錢雜費一塊五,加起來才兩塊五,那我跟我妹妹兩個人的話,應該是五塊錢,可是我爸爸拿不出那筆錢來,所以他只能說讓我們先去學校報到。

所以我說我幸運,也就幸運在這裡,因為我的很多同學可能就是因為他們家裡面拿不出這筆錢來,然後他們就上著上著就退學了,慢慢的教室裡面的人會越來越少,尤其是女孩子,如果一個家裡面生了兩個男孩,兩個女孩兒,家裡面的經濟不足以支撐孩子去上學的話,那這樣的家庭基本上是會選擇供兒子上學,而不會供女兒去上學。百分之百的如此。

我的很多很多女同學都是在很小的時候就退學回家做家務,帶弟弟妹妹燒飯,割豬草,打羊草,幫爸爸媽媽下地幹活,種自留地,其實這些活我小時候一樣也沒有少幹過,但我都是放了學才幹。我的左手上到至今為止還是留著很多很多的傷疤,那都是當時割羊草的時候留下來的,因為我幹活特別快,剷刀經常很不小心就會砍到手上去,最嚴重的一次是跟我爸一起去地裡割稻子,然後到著整個就把一個手指頭割了,都看到了白色的骨頭,真正爛了兩個月,每天放了學後去赤腳醫生那兒換藥,都覺得心驚膽顫的,她使勁一拽那個紗布,然後就感覺有塊爛肉拽下來。

儘管如此,條件到這樣,然後我爸也總是說,哪怕我窮到要把褲子拿去當掉,我都會供你們上學,只要你們自己能夠讀上去。現在想來,那種感覺真的是有一種驚天動地的決絕感!這大概也是因為他自己當年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能夠上大學,所以要比彌補這樣的遺憾。

我小時候幾乎沒有吃過零食,也沒有吃過水果,有的時候還會吃不飽,別以為江南是魚米之鄉,就一定是糧食足夠吃,其實當時的人口特別多(早些年我看人口統計數據,人口出生年份最高的兩年分別是1954年和1963年),糧食產量也沒有現在高,而我們那又是以米飯為主,很少有人吃麵食,所以基本上冬天種下的麥子,到春夏之交收了的時候都是拿去賣的,那這時候往往就是稻子還沒收糧食不夠吃,所以你那時候小時候的記憶裡面經常吃麵疙瘩,一看到又是吃麵疙瘩,就知道家裡面的米不夠吃了,鍋裡面湯煮得稀稀的,然後把麵疙瘩加進去,增加一點厚度,吃完了可以管飽耐餓。

雞鴨魚肉之類的東西是很少很少吃的,一年中感覺除了過節買不上幾回肉。記得有一次我奶奶想包餛飩,讓我去買肉,給了我兩毛錢,當時的肉是七毛三分錢一斤,大家想想看,兩毛錢能買多少肉?那時候我們一家有六口人。我把兩毛錢抓在手心裡,抓得牢牢的,生怕它掉了,那樣一家人的肉就吃不成了。就是像我們這樣這樣的人口還是少的,我的很多同學家裡面都有姊妹們都有五六七八個,所以那樣的家庭就更貧困。工作後,認識一位早我一年由西交大分到我們單位的我老鄉,他說他媽媽生了十三個娃,他是老十一。那樣的媽媽,辛苦一輩子,大概一天好日子也沒過上過。

我的很多女同學,她們沒有上初中更沒有上高中,小學畢業或者沒有畢業就早早的輟學回家了,基本上也是到剛剛過了20歲就嫁人了,如果換在現在誰家也不會這個樣子,現在20歲的女孩子在父母面前還撒嬌呢,可是那時候20歲的女孩子停止上學,以後可能在家已經幹了好多好多年的農活,早就成了一把好手了。

當然,我說的是農村的情況,城市裡面的情況應該好很多,我大學畢業以後分到單位,然後跟我同齡的那些沒有上過大學的城市的同事們聊天的時候,會聊到過去的這些時光,所說的這些,他們基本上都不知道,他們沒有捱過餓,也沒有幹過活,讀到中學畢業以後直接進工廠上班,所以60年代城市出生的孩子應該說生活還是不錯的,比五十年代出生的孩子要幸福很多,因為五十年很多人經歷了上山下鄉,一個農村城市生長的孩子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這種痛苦大概也是很多城市人當時無可奈何的選擇,所以說,60年代的人跟50年代的人相比起來,在這方面就會好一些

到了70年代,物質就相對的豐富了很多,尤其是到70年代末的時候,我感覺那時候在我老家已經沒有糧食不夠吃或者吃不飽的情況了,如果是70年代末出生的人,他們在80年代生長,已經趕上了改革開放,那他們的生活應該還是不錯的。

所以總體比較而言,我覺得最辛苦的還是50年代人,其次是60年代人,再次是70年代人,當然,除了年代之外,還跟地域、跟家庭等等有關係,那就不在這個話題討論的範圍之內了。


蘇小妮


我54年生,都說這代人特別苦,其實苦與不苦是相對的,我們的父輩更苦。我經歷過62年困難時期,經歷過文革停課,當過8年知青,改開後的路就不說了。

在解放初期一切都帶洋的時代(洋火、洋油、洋布、洋馬………),到60年代,我國已能生產解放牌汽車,原子彈成功試爆,成昆鐵路通車,大慶油田產油……等。百姓家裡的家用電器從只有手電筒到有三轉一響(手錶、自行車、縫紉機、收音機)。祖國解放才20多年,中間還經歷了抗美援朝、中印、及之後的中越戰爭。祖國從一窮二白起步,飛速地發展,發展速度不比後40年慢。

那時雖苦,但有信仰,人人發自內心都努力為國爭光,且社會基本公平,毛澤東時代的人辛苦但心不苦。為了祖國,為了我們的後代,看到今天祖國的成就,再苦也值了!


手機用戶夕陽踏浪


這當然是時間越往前追溯越辛苦,剛建立的新中國千瘡百孔,百業待興,是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辛辛苦苦修復起來的,50年代的人生活在“三面紅旗”飄揚的環境下,舉國上下如沸騰的群山,人們為建設新中國沒白沒黑的幹,在生活沒保障的情況下,人們的幹勁仍十足,出的力、流的汗豈止是用“辛苦”一詞能表達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