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返工,在家陪小孩,除了玩手机看电视,有啥适合给孩子一起互动的活动吗?

爱吃生煎包的小胖蛋


看看孩子多大,我家的5岁,我是早上八点起床,安排陪孩子读绘本,算数。下午安排体育类,单脚跳,双脚跳,抱头深蹲……


蓄謀流浪


我家也是天天在家陪娃啊!

刚开始一家老老小小陪娃看动画片,不然哄不住,非要下楼去玩!看久啦,对娃眼睛不好,而且大人真的是觉得白无聊奈啊!

后来,大家就开始想办法在家里找乐子陪娃玩!哈哈,几个大人在家里背着娃做运动,比如背着娃做俯卧撑啊,背着娃做下蹲啊什么的,带着娃一起做,既锻炼了身体又带娃一起玩了!

老公还找来话筒让娃k歌,跟着电视一起唱儿歌,哈哈,借着娃一起打发时间,总算是感觉时间过的快了些!

还有就是拿本故事书给她讲故事啊,做手工啊什么的,看看我今天带她一起做的手工。

哈哈,我们一家就是这么打发时间的,朋友们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拿出来大家一起分享啊!!


nancy1005


巧了,我也在家等待返工,我有两个孩子,我现在家里和老婆分工明确,她带小的,我带大的。小的是奶娃,吃饱就睡,大的上二年级了,我是这么安排的:

现在假期,我和孩子睡一起,早上睡醒后,先让孩子背古诗,比如今天早上背的《村居》。等孩子把古诗背完,起床吃饭。

吃完饭后就是孩子的线上上课时间,一般每节课40分钟,上午一节语文,一节数学,待上完课,这时大约就是11点半左右,我会让孩子休息,一般,就是和他互动一下,他现在最喜欢的就是和我打羽毛球,有时她也喜欢和我一起踢下足球,等孩子玩够以后,这时就已经到了午饭时间。

待吃完午饭,这时,我会和孩子到田野边,去给他讲一下农民生活的艰辛,农作物的种植,生长,收割。也会给讲一下野花野草,然后就是剩下的两节课,等待上完课,我们依然会打打羽毛球,有时也会让他想一下未来的自己。

一般晚饭后,就是孩子的时间,他可以玩下手机,打打游戏!



创作者大盼


我们现在困在乡下老家孩子也是每天只能在家看电视,看得太久了我也觉得不能这样,玩具跟作业都留在城里了,为了给孩子少看电视,我也是想各种好玩的给孩子玩。

大宝已经6岁了,最近在学习打羽毛球,就买了一副羽毛球给他练习打羽毛球,就单是发球都能让他练一个早上了。

带孩子在院子里种菜,因为之前婆婆在院子里挖了一块菜地,她生病期间荒废了,趁天气好的时候就带着孩子们把菜地翻新了,前天下雨了,就撒上了菜种。

摘洗碗用的“瓜刷”,农村最不欠的就是这些,刚好我家院子里的围墙上结了很多,我就带着孩子去摘下来,有些绿色的孩子拿来玩,还给它们取名字“葫芦娃”。

种地,孩子捡了好多种子,有些是那个水瓜的种子,有些是他吃水果留下来的种子,他们就在院子里挖土埋下去,每天拿着水枪去浇水。

给一本画本孩子,帮家里的“宠物们”(狗、鸡)画画。

在家里只要能玩的都想出来陪孩子玩,尽量把家里现有的东西运用起来陪孩子玩。


全职宝妈小包


可以一起做一些手工,绘画,或者小游戏。

昨天我和我家孩子一起用纸箱做了一个模型,我主要就是负责把孩子的想法做出来。前天我们一起制作的是一个类似打地鼠的游戏棋盘,一个人当地鼠,一个人打。还有我们互相画画给对方涂色等等。

其实很多很多的,孩子更多的是在意参与的过程,是什么真的也不重要,即便是他以前玩过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戏精守护


由于最近疫情影响,很多家庭都全家在家里,这个时候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亲子游戏,不仅能带给孩子很多快乐,有效促进和孩子感情,小朋友也可以再游戏中学习、成长,下面就给大家推荐一些适合室内的亲子游戏。(啰嗦提示一下:特殊时期,尽量不要带孩子外出)

室内亲子游戏活动有哪些? 


1、踩高跷

用吃完的铁盒罐头做个简单的 diy,踩在这样的道具上,和踩在地上有什么不同?让孩子们来告诉你吧!


2、找瓶盖

家里不用的小瓶子,小盒子一定很多吧,把它们的瓶盖和瓶身分开, 让孩子们自己去进行配对,很培养孩子的细心观察能力。


3、套圈游戏

一次性纸盘+卫生纸芯,自制的游戏道具,一样乐趣多多。

4、手指创意

实在不知道怎么玩,就玩 玩 自己的手指吧,这可是发挥孩子们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好机会。


5、配对游戏

经典的记忆配对游戏,找一些废旧的颜色鲜艳的盒子。选择大约6个不同的纯色,然后剪出2对颜色、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或圆形。将它们全部倒扣在地板上,让孩子一个个翻开,寻找相同盒子上的图案进行配对,很考验小朋友的记忆力及观察力。


6、贴鼻子

玩法:将家长的眼睛蒙上,原地转三圈,请小朋友用语言指挥家长将鼻子贴到动物的准确位置即获成功。

规则:家长要将眼睛蒙好不能偷看。幼儿只能用语言指挥。

 

7、踩气球

准备:气球若干

玩法:家长和幼儿共同参加,全家参与共同吹气球,然后把气球放在室内空旷处。家长和宝宝共同踩气球,谁踩破的多谁赢。


8、小脚踩大脚

玩法:幼儿双脚踩在家长的脚上,家长和幼儿手拉手,家长带着幼儿向前跑,幼儿双脚不能离开家长的脚,跑到预设的终点。

  

9、两人三足

准备:绳子若干、

玩法:一家长与一幼儿将相邻的两条腿用绳子绑在一起,听到口令后,两人一齐向前跑,跑到预设的终点。

  

10、推小车(幼中)

玩法:家长抓住幼儿的两条腿,幼儿双手撑地,听到口令后,幼儿双手向前爬,到预设的终点。

  

11、可爱的袋鼠宝宝

玩法:让幼儿抱紧家长的脖子,双腿夹紧家长的腰,像小袋鼠一样紧紧地挂在家长的胸前,家长弯下腰,双手双脚着地向前爬,到预设的终点。

  

12、俯卧撑

玩法:幼儿抱紧家长的脖子,双脚夹紧家长的腰,背在家长的背上,家长双手着地做俯卧撑,看能坚持多久。

  


麦芽儿幼儿


在孩子和家长放假在家期间,我们更要关注的宝贝体育运动,因为运动可以增强宝贝的抵抗力,宝贝除了在家里进行拍球和跳绳这些运动外,还准备了一些亲子游戏、体育游戏和娱乐游戏,做到动静结合,避免宝贝整天沉迷网络游戏和电视。

下面是我和孩子约定几项小任务:

1、鼓励宝贝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可以帮助爸爸妈妈打鸡蛋、摘菜、洗菜、分筷子勺子、晒衣服等等家务活。

2、让宝贝动手整理玩具、整理自己的衣柜,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3、家庭小运动,可以在家里进行一些范围较小的运动,比如立定跳远胶带划分出不同距离,在原点起跳,看看能跳多远等。

4、陪同宝贝玩游戏例如纸杯接球互相投掷乒乓球并用手中的纸杯接住即可,比比看谁接住的次多。

在家陪孩子,家长一定要多跟孩子交流互动,家长如果不玩手机,孩子玩手机的概率自然就低了!


歆爸育儿


其实有很多亲子互动游戏可以参与的,只要你愿意想办法,其实完全可以不让家庭陷入沉闷,孩子沉迷于电视中。

首先,可以做亲子阅读

虽然没有返工,假期延长,但并不意味着,大家不用学习。不管孩子是否有没上学,亲子阅读不仅仅可以增加知识,还可以加深亲子间的关系。一本好的绘本,或一本科普书籍,你给孩子讲解或与孩子讨论时,无形中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发展,而且一本好书还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

其次,可以和孩子做纸手工

纸手工是可以锻炼孩子的手脑并用能力的。最简单的莫过于纸飞机。可不要小看它,它的叠法与玩法都是很多的,网上一搜一大把。另外,日本动态纸手工大师中村开已,开发了各种动态的纸模型。和传统的纸手工不同的是,这些纸会动。比如,一只企鹅叠好后,会动;一个南瓜一滚,就出来了个灰姑娘等等。真的是让人耳目一新,感觉完全不同。

另外,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室内的体育活动

比如,大家一起做下运动操,活动活动筋骨;或和孩子一起跳跳绳,比比看谁跳得多、快且准,因为是一场比赛,孩子会很乐意一起参与,其它家庭成员可以帮忙一起数数,全家总动员,快乐健康行。

还可以和孩子下下棋,比如围棋、五子棋、象棋,飞行棋等等,只要孩子愿意玩,家长陪孩子一起,完全是没有问题的。另外房间若足够大的话,还可以打打羽毛球,有条件的,还可以玩玩乒乓球等等,都不错。


教育新时论


你好,我来回答“还没返工,在家陪小孩,除了玩手机看电视,有啥适合和孩子一起互动的游戏吗?”的问题。

这些天因为疫情大家肯定在家宅疯了,于是很多人想出了各种各样的花样来填充无聊不能出门的日子。

来,看这里我这些天总结的亲子游戏。既可以刺激孩子的大小脑发育,还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1. 用筷子夹豆豆

让孩子用筷子夹豆豆能很好的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促进左右脑的发育。在夹的过程中需要活动五指,胳膊和肘关节也要用力。大人也可以一起参与哦

2.树叶画

下楼买菜的时候顺便就在小区或者路边捡些各种样子、各种颜色的树叶,回家拿张A4纸、胶水,胶棒就能发挥想象创作了。不要低估了孩子的想象力,他们可以天马行空创造出你想象不到的作品。

3.打保龄球

在家里空地上摆几个饮料瓶,拿个小球(一般孩子家里都有各种球都可以的),就可以开始了。看谁打的准,倒地的多就是胜利。可以和孩子互动的一款游戏。

4.纸箱子滚球

这个有些难度,要看爸爸的动手能力了。家里过年都有些空的纸箱纸盒之类的,爸爸根据画图制作给孩子做出各种类型的玩具(可以在抖音搜哦)。

5.投掷游戏

看这个游戏怎样,还是要爸爸来完成,当然妈妈动手能强也可以的。纸箱,一次性杯子,线绳,小球。亲子游戏完美!

怎么样?关注我!一起打发不能出门的日子。战胜疫情,中国完胜!


熙熙育儿说


学习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要教给孩子这次疫情的预防知识,尽量让孩子能对病毒、传染病的危险性建立认知。

确保孩子能正确佩戴口罩、正确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捂住口鼻,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场所活动,这些事项一定不能放松。

现在,网络上有热心的作者已经创作了这次疫情相关题材的绘本、漫画并且提供给所有家长免费下载,如果孩子年龄较小,可以参考利用。

增加亲子活动,维持饱满的精神状态

最后,还有个小建议。

孩子们往往天性好动,好奇心强,连续多日宅在家里实在很难熬,心情会出现波动,出现烦躁、逆反等情绪也正常,作为家长要充分理解。



但从另一面看,这也为很多家庭创造了难得的亲子时光。

家长可以多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有创造性或者能活动身体的游戏,比如一起跳舞、角色扮演、捉迷藏,或者共读一本书、做手工等等。

既可缓解憋闷的情绪,起到锻炼作用,也能增进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密感。

虽然大家说是“宅在家里不动,就是为社会做贡献”。

但建议大家不要真的一动不动,生活依旧要继续啊。

\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