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在人体中起着什么作用?如果被切了人还能活吗?

食之瘦


我是医者良言,是一名住院医师,专为普及医学知识造福人类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有疑问可留言,必回应!

胆在人体中起着什么作用?如果被切了人还能活吗?

现实中很多人因为胆囊疾病而不得不切除胆囊,失去了胆囊后,很多人会担心对自己的身体不利,因此过的不舒坦。今天我来分享一下胆囊的相关知识,具体总结如下。

1.胆囊主要有什么作用?

胆囊的最主要的作用其实就是储存胆汁,这里需要注意胆汁是肝脏合成的,胆囊只是负责储存;另外肝脏每天合成1000ml左右的胆汁,而胆囊的体积只有 ml,压根储存不了这么多胆汁,因此胆囊开始浓缩胆汁;另外当我们进食的时候胆囊负责把里面的胆汁排入肠道帮助消化,而且还可以分泌一定的粘液;

2.如果切了胆囊人还能活吗?

胆囊在人体主要就是负责储存、浓缩胆汁的作用,即使没有了胆囊,人依然能活着,现实中很多胆囊切除的人依然活的好好的;

3.胆囊切除对于我们有什么不利之处?

  • 消化道症状:如果切除了胆囊,则肝脏生成的胆汁就没有地方储存了,因此会持续不断地排入肠道;但是当胆囊切除的病人吃饭的时候,就没有足够的胆汁帮助消化,因此可造成消化功能减退,引起腹胀、腹泻、腹部不适的症状;
  • 胆汁反流性疾病:如果胆囊被切除后,胆汁就持续不断地排放到肠道,这种情况会大大增加胆汁反流的机会,可造成胆汁性胃炎或者胆汁性食管炎。

最后小结:胆囊在人体中主要的作用是储存、浓缩胆汁,即使没有胆囊,人仍然可以很好地活着。

以上是我对该问题的解答,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医者良言


胆囊和阑尾在很多人的想法中似乎是可有可无的器官,切了和不切似乎并没有太大差别,甚至以前听过一些骇人听闻的旧闻,有人出国务工之前,害怕出国后生病没钱就诊,提前将健康的阑尾切除,虽然不知真假,还是能反映出很多人对于胆囊和阑尾的真实认知的,其实相对于阑尾,胆囊更加重要一些,下面介绍一下胆囊的功能。

胆囊是一个贮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内容量大约30-50ml,似梨形位于肝脏的胆囊窝内。胆囊切除,贮存场所丧失,胆汁还是由肝细胞继续分泌,因此人体消化功能还可以继续维持,但毕竟是六腑之一,没有了它人体必然会有一些变化。

胆囊切除后对人体的影响

1. 正常人肝细胞不但分泌胆汁,经胆囊存储并浓缩,进食后促进胆囊收缩,胆汁排出进入肠道参与消化过程。胆囊切除后,胆囊调节胆道的压力这一功能丧失,胆汁将持续不间断的流入十二指肠内,会导致不进食时胆汁未发挥其功效,而进食后胆汁相对不足,且胆汁未经浓缩,存在对脂肪的消化吸收不良情况的,从而可出现腹胀、腹泻、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等。

2. 局部解剖结构改变,十二指肠内胆汁存在返流进胃,胰管的可能,可导致胃粘膜受损或胆源性胰腺炎,此外肠腔内持续存在的胆汁,也存在导致胆汁性腹泻的发生。

3. 胆囊切除后,肠道内次级胆酸增多,刺激肠粘膜增生,增加患结肠腺瘤及结肠癌的风险。

虽然以上是胆囊切除后的弊端,但临床医师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器官,随便建议人去切除,必然是病人的病情已没有明显的缓解余地或会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严重的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慢性胆囊炎,有症状的胆结石、胆囊癌等。胆囊切除后人体会有短暂的消化不良,脂肪性腹泻等不适,但人体很强大,经过一段时间的自身修复和调节后,人体会适应胆囊的缺如,后期也可正常饮食。但再此期间,需要给机体一个慢慢修复及适应的过程。

1. 饮食需注意清淡,避免大油大荤,可采用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及易消化的饮食结构,可以采用蒸、煮、拌、炖等烹饪方法,降低消化不良的发生。

2. 警惕肠癌的发生,注意运动促进肠道蠕动、进食高纤维的蔬菜、水果及牛奶或奶制品,牛奶中富含钙及维生素A,D可抑制或减少胆酸的分泌。此外保持大便通畅,观察排便习惯或大便形态是否改变,是否出血等以便早期发现。

胆囊是六腑之一,是人体正常的器官,虽然没了它我们可以继续生存,但是生活质量毕竟还是有所影响。所以本着“存在即合理”日常我们还是规律健康的饮食来保护它吧。


胡洋


我的胆囊好好的,为什么要切掉!

很多人都有胆囊结石或者胆囊炎,胆囊结石或者胆囊炎,就可能会出现腹痛,恶心,反酸,发热等症状。如果你有不舒服,去医院看病,医生告诉你,你的胆囊要切除。

你心里咯噔一下,我的胆囊好好的,为什么要切掉,切掉胆囊,不就成了无胆英雄,会不会影响我的生活,对身体有什么危害?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胆囊有什么作用

我们的肝脏持续不断的合成胆汁,通过胆管的引流,将胆汁储存在胆囊里面。胆囊的最主要功能就是储存胆汁,同时,胆囊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浓缩胆汁。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水份较多,胆囊可以吸收水,将胆汁浓缩5至10倍。

当我们吃饭之后,身体会分泌胆囊收缩素,导致胆囊收缩,将胆囊里面的胆汁分泌出来,进入小肠。胆汁的主要功能是乳化脂肪,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为什么要切掉胆囊

胆囊最常出现的疾病是胆囊结石,胆囊炎和胆囊息肉。胆囊结石确切的病因不清楚,可能与不良饮食习惯,基因,激素,地域等多种因素有关系。胆囊结石是导致胆囊炎最常见的病因,胆囊炎急性发作可以导致腹痛,发烧,黄疸等症状。胆囊结石还可以导致慢性胆囊炎,表现为右上腹隐痛,厌油,恶心等症状。

胆囊结石还有一个危害,那就是长期的胆囊结石,可刺激胆囊恶变,可能导致胆囊癌。

胆囊息肉的最大危害,也是可能恶变,导致胆囊癌。

切除胆囊就是为了治疗胆囊结石,胆囊炎和胆囊息肉。由于胆囊结石的确切病因不清楚,胆囊结石很难预防,药物治疗的效果也不好,手术切除胆囊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急性胆囊炎只要发作过一次,以后再次发作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和胆囊炎,都建议手术切除胆囊。恶变几率大的胆囊息肉,都建议手术切除胆囊。

胆囊切除有什么危害,还能活吗?

胆囊切除了之后,肝脏分泌的胆汁就会持续的进入肠道,当我们进食之后,身体里面没有足够的胆汁,导致脂肪消化不良,出现腹泻的情况。所以,胆囊切除之后,我们需要注意饮食,在一段时间内清淡低脂饮食。但是,我们身体的适应性是比较强的,胆管可以代偿性扩张,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扩张的胆管可以部分起到胆囊的作用。所以,大部分人在胆囊切除之后,都可以慢慢适应,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

胆囊切除之后,胆汁持续释放进入肠道,还可能对肠道有一定的刺激,有研究显示,胆囊切除之后,结肠癌的发病率可能轻度增加。

所以,医生需要权衡利弊,衡量不切除胆囊有什么危害,切除胆囊的获益有多大!


普外科曾医生


胆在人体中起着什么作用?如果被切了人还能活吗?

“胆”在人体中即是胆囊,胆囊有哪些功能呢?

  1. 胆囊的储存胆汁功能:一个饥饿的人(即非消化期间),胆汁储存在胆囊内,当消化需要的时候,再由胆囊排出。
  2. 胆囊的浓缩胆汁功能:金黄色碱性肝胆汁中的大部分水和电解质,由胆囊粘膜吸收返回到血液,留下胆汁中有效成分储存在胆囊内,变成棕黄色或墨绿色呈弱酸性的胆囊胆汁。
  3. 胆囊的排泄胆汁功能:进食3~5min后,胆囊收缩素含量增加,胆囊收缩素有收缩胆囊和舒张胆总管下端及oddi括约肌的作用,胆囊收缩后可产生较强的压力,促使胆汁排至十二指肠,以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在排出胆汁同时,也将胆道内的细菌与胆汁一起排出体外。
  4. 胆囊的分泌功能:胆囊粘膜每小时分泌约20ml粘液性物质,主要是粘蛋白,可保护和润滑胆囊粘膜免受胆汁的溶解,并使胆汁容易通过胆囊管。
  5. 胆囊在调节胆管内压力方面的作用:当肝内每天制造800-1000cc的胆汁持续不断的排入胆囊和肝外胆道,并维持一定的压力,肝内外胆管压力增高时胆囊可以容纳和浓缩较多的胆汁,维持胆道内正常压力平衡。
  6. 胆囊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胆囊粘膜具有分泌IgA抗体的功能,胆囊成为肠道Ig的主要供给来源,因而是具有保护性抗体的主要器官,这对于胆道系统的免疫防御具有重要意义。



切除胆囊后会死嘛?

胆囊切除是不会死的,但是会对人体有一些危害。

胆囊切除后对人体会造成为什么危害呢?

  1. 造成胆道损伤 胆囊切除后,胆囊作为胆道重要一环被破坏,损伤在所难免;
  2. 消化不良 胆囊一经切除,肝胆汁由肝内排出后无处可存,只能继续排入肠道;当人进食时胆汁量不足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特别是影响对脂肪的消化吸收,造成身体遭受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的痛苦。
  3. 引发碱性反流性胃炎 胆囊切除后胆汁持续进入肠道又缺乏食物和胃酸的中和,胆汁可在十二指肠内淤积而逆流入胃,使胃内PH值升高,细菌繁殖,而使胃粘膜充血、水肿、脆性增加,胃腺体萎缩及溃疡形成。
  4. 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
    虽然切除胆囊后去除了胆结石,却很可能因此“招来”胆总管结石,这是因为:胆囊切除前,胆囊具有浓缩胆汁的作用,浓缩的胆汁对胆固醇的溶解度较高;而胆囊切除后,胆盐池明显减小,胆汁的浓缩失去了场所,肝胆管的胆汁酸浓度降低导致对胆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这样就容易形成结石从而引发胆总管结石。
  5. 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病率可能升高 近年来,许多学者发现一种现象和疑惑,即患结肠癌的病例中胆囊切除患者占很大部分。
  6. 肝损害和结肠损害 石胆酸对肝细胞具有一定毒性,而胆囊切除后次级胆酸增多,所产生的石胆酸经肝肠循环进入肝脏和结肠以后,会造成慢性肝损害和结肠损害,而结肠损害很可能是结肠癌的一个原因。



总结:胆囊切除是不会死人的,现在胆囊切除手术发展的很成熟,一般都在腹腔镜下进行,也就是微创,创伤小、安全性高、手术效果很好,几天就可以下床活动。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觉得写得不错的话,记得点个赞哦!如果还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识,关注我,私信为你解答!


医疗工作者张


胆囊切除后大肠癌风险真的会增高吗?胆囊切除后人还能不能活?这是人们常常问医生的问题。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

胆,又叫胆囊,位于肝脏的下方,也就是我们的右上腹这个位置。胆囊这个名字很形象了,说明它是一个囊状的器官,在它里面装有胆汁。

胆汁是我们肝脏分泌的一种帮助我们消化食物的物质,胆汁能够促进脂肪的分解消化,也能够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肝脏细胞24小时都在不停的分泌胆汁。

正常情况下,肝脏分泌了胆汁之后,就会储藏在我们的胆囊中,当我们进食之后,胆囊就将胆汁释放到我们的肠道,帮助我们消化。

如果一个人因为各种原因,切除了胆囊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胆汁没有地方储存了。胆囊切除术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手术了,手术之后人可以活,这是没问题的。

但是我们前面讲过,肝脏细胞24小时都在不停分泌胆汁,平时都是储存在胆囊中以备进食时用以消化食物。切除胆囊之后,进食时就没有那么多胆汁能够用,就会导致消化不良,尤其是无法消化脂肪,那么就会感觉腹胀,并且很容易引起腹泻。


胆囊切除术后可以引起大肠癌发病率增高这一观点最早在1978年由Ekboma医生提出。这可能是由于胆汁不断分泌进入肠道,形成致癌物有关。但是这一观点并没有定论,有的研究认为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有的观点认为胆囊切除手术并不会增高风险。因此,这一观点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因此,医生在决定是否切除胆囊时,还是要考虑衡量一下利弊的。


人体探索者


胆囊是西医范畴的人体的一个脏器,主要作用是贮存浓缩排泄胆汁。当有食物进入胃,能够促进胆汁排泄到消化道。胆汁内有多种消化酶,能够促进胃肠对食物的消化。胆是中医中居六腑之首,又隶属于奇恒之府。胆属阳属木,与肝相表里,主贮藏排泄胆汁,主决断,调节脏腑气。

胆囊切除以后对人体的主要影响就是因为胆汁没有储存的器官,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胆汁会持续的向肠道当中排空,很容易刺激局部的肠管黏膜或者胃黏膜而导致慢性溃疡,甚至出现明显的反流性胃炎。病人会有上腹疼痛,进食以后加重,并且空腹时也有疼痛的表现,这一点也可以称作是一种后遗症。所以对于胆囊切除手术以后的病人,应该注意少食多餐,并且可以口服保护胃肠道黏膜以及增强胃肠道动力的药物。另外,开腹手术有一个共同的并发症,可能会导致肠管不同程度的粘连,严重的情况下会并发肠梗阻的发生。


跪射俑


  人有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胆属于五脏六腑的六腑之一,与肝相连,肝和胆又有经脉相互络属,互为表里。那么,胆在人体中起着什么作用?如果被切了人还能活吗?下面咱们不妨作以科普。

  一、胆的主要功能。

  胆的主要功能为贮存和排泄胆汁,并参与食物的消化。

  胆是一个囊体,即胆囊,位于肝脏前下方胆囊窝内,是储存胆汁的场所。正常情况下,肝脏产生的胆汁经过左、右肝管合成的肝总管,通过胆囊管进入胆囊内进行储存和浓缩。进食的时候,胆囊收缩,胆汁从胆囊中排放入胆总管,最终在十二指肠大乳头位置,与胰液一同排入十二指肠降部,参与脂肪的消化。

  二、切了胆囊对人的影响。

  胆的常见病为胆囊炎、胆结石,当胆囊有结石或肿瘤时,有时需要进行胆囊切除,如果胆囊被切除了,胆汁无处储存,胆汁就通过肝管直接排入肠道,这样对正常人体的消化功能还是有一些影响的。

  譬如,在手术后1-3个月内,多数患者会出现腹泻等并发症,尤其吃了含太多脂肪的食物后,腹泻症状会变得更严重,因此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药物治疗。有些切除胆囊的人,在术后两周之内餐后可能出现轻微腹胀、胃胀等症状。另外,还有些人的胆囊切除后,出现胆汁逆流至胃内,从而诱发胆汁反流性胃炎等并发症,这也是胆囊切除后会造成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应该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治疗。

  总的来讲,胆囊切除后并不会影响人的存活,如果胆囊疾病的患者需要切除胆囊,是可以切除的,患有疾病切除胆囊,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整体上来说,切除患病的胆囊,益处远远比保留病变胆囊多,因此严重胆囊疾病患者不必太纠结。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 编号WD518】

胆囊切除术是世界上最多的手术,几乎都是因为胆囊结石。之前我国外科奠基人裘法祖教授曾提出“保胆取石”手术,后来许多医学专家也做了许多临床研究,但是由于结石再发率高的原因到目前为止,“保胆”手术也没有广泛开展起来。


胆囊位于右上腹肝脏之下,呈梨形,囊袋状,静止状态时大小约6×3×3cm,其功能主要是浓缩、贮存肝脏分泌的胆汁,待到进食后胆囊收缩、胆汁经胆囊管、胆总管、过壶腹乳头后进入十二指肠消化食物,胆囊还有一定的分泌功能。

胆囊结石会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如果结石大于2cm,在胆囊内活动度小、长期刺激到胆囊壁也是癌变的原因,所以结石即是手术的适应症。喝药“溶石”可以吗?有中药、也有“熊去氧胆酸”等药物有“溶石”作用,但是一般不建议服药治疗,因为胆囊结石碎了、变小,可以从胆囊管过、胆总管过,但是不一定能从壶腹乳头排单肠道、“卡”住堵塞管道,胆管炎、胰腺炎会发生,病也就大了。

胆囊切除对病人有什么影响?胆汁没有贮存仓库了,肝脏分泌胆汁会“源源不断”持续地流入肠道,胆总管会代偿性增宽,大多内径在1cm左右,短期内会有大便频率的改变,比如以前1天1次,术后可能1天两次、或者两天3次,一部分人会慢慢适应,大便恢复以前状态。胆囊切除是结直肠癌发病的因素之一,不可回避,大约是一般人群风险的2倍左右。

胆囊已发生病变,切除应该是利大于弊,胆囊切除后对人的生命是不会造成威胁的,是可以正常生活的。我是 ,感谢您的阅读!


刘永毅医生


我从事健康领域有很多年了,临床上也接触过很多的病人,今天我来分享下胆的作用。


胆的主要功能是浓缩、储藏和排泄胆汁,而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意义。

胆汁是由肝脏来分泌的,这是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胆汁是由胆来分泌,这是不对的。

人的胆上方与肝脏相连接,下方与十二指肠连接,十二指肠是小肠的一部分。从胆的位置,可以分析,它其实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作用相当于一个小的池塘,当天下大雨的时候,池塘起到了一个储藏雨水的作用,当农民需要水渠灌溉的时候,就把池塘的水放出来用来灌溉。胆囊的作用也类似,肝脏分泌的胆汁进入胆囊被贮藏起来,当需要消化食物的时候,胆囊就把胆汁排泄出来用于消化。但是胆汁的排泻是由胆的蔬泄作用来完成的。

如果我们的肝脏或者胆出了问题,会导致胆汁分泌不足,这个时候就会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厌食、腹胀不适等情况,你可以观察大便的颜色它不是黄的而是白色的。如果时间久了,也会导致脾胃功能受损。

中医讲致病的原因有以下六种:风、寒、暑、湿、燥、火(热邪),当湿热蕴结到肝和胆的时候,就会影响到肝胆的蔬泄功能,导致胆汁外溢,浸渍到肌肤,就会引发黄疸症,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小便也是黄色的。

正常情况下,胆气是下降的,但是如果胆气不顺,气机上逆,就会出现口苦,呕吐黄绿色的苦水的症状。


下面我们讲讲肝和胆的关系。

你一定听过“肝胆相照”这个成语。这是因为,中医里面肝和胆是互为表里的关系,也就是说它们两个是一对好搭档,“肝胆相照”的成语就出自这里。

肝位于右胁,胆附于肝叶之间。肝和胆在五行里面属木,经脉相互络属。肝和胆在生理上表现在消化和精神情志活动方面。

(1)消化功能方面:

肝主疏泄,分泌胆汁;胆附于肝,贮藏、排泄胆汁。共同合作使胆汁疏泄到肠道,以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胆才能贮藏排泄胆汁,胆之疏泄正常,胆汁排泄无阻,肝才能发挥正常的疏泄作用。

(2)精神情志方面: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胆主决断,与人之勇怯有关。肝胆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为用,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这里就“胆主决断”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在今年的9月份的时候,我去山东青岛拜访我的一位老朋友,他是中医的国学大师。当时去的时候,正好有个病人找他,他做了胆囊的切除手术,这个人身体其他地方都很健康,就是非常的胆小。我的朋友问他回答一些问题,他都会回答“我不敢,我不行”之类的话。我的这个老朋友告诉我,胆囊被切除的人,胆子就是小,本来自己的的能力是90分,但是他总是把自己估计成60分,本来在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都说不能干,这就是“胆主决断”最好的案例。


我们平常说,某个人如果不敢做某件事情,我们会说他“胆子小”,这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


有人可能会问了,胆为什么被切除了,人还能没事呢?这个是有胆它的功能来决定的。当胆囊被切除之后,胆的浓缩、贮存和排空胆汁的功能会消失,肝脏分泌的胆汁会直接进入小肠,在非食物消化阶段,胆汁会流入小肠,不能发挥胆汁的作用,会造成浪费;而消化阶段胆汁会显得不够用。

但是生物都有代偿机制,比如人有两个肾,一个肾被摘除之后,另一个肾的功能会增强;再比如当一个人两个眼睛都失明了,他的耳朵会更加的灵敏。当一个人的胆被切除之后,胆管会代偿性增粗,部分代替胆囊功能,胆总管下端的括约肌也会出现持久而有节律的关闭或开放,以适应消化的需要。


综上所述,胆在人体中起着浓缩、储藏和排泄胆汁的作用。所以,一个人如果做了胆囊的切除手术,对健康的影响不是太大。


如果你有更好的答案,也可以在下方评论,我们一起探讨。



食之瘦


胆和肝是分不开的,成语“肝胆相照”、“披肝沥胆”、“忠肝义胆”,可谓说出了肝胆的关系,寓意就是肝胆相连,真诚相见。

说起来,胆囊其实就是肝脏的一个“仓库”,作用有三点:


其一、储存胆汁

肝脏对胆汁的分泌是持续不断的。食物消化期间,胆汁可以直接排入十二指肠;没有食物消化的时候,胆汁就需要转入胆囊储存起来了。

其二、浓缩胆汁

成人胆汁分泌量每天约为800-1000毫升,而胆囊腔的容积只有40-70毫升。怎么办?大部分的水和电解质,会由胆囊黏膜吸收返回到血液中,只留下胆汁中的有效成分储存在胆囊内。所以,胆囊贮藏的是精汁,人体精微物质之一,也就是人们俗称的“苦胆”。


其三、排空胆汁

食物到达十二指肠,肠道激素会使胆囊收缩,让胆汁立即进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胆囊在排出胆汁的同时,也会将胆道内的细菌一起排出体外。

有人说,胆切除后,人的胆量就变小了吧,这完全是个笑谈,没有丝毫的科学依据。

但是,胆切除之后,虽然不会危及生命,副作用却是不小的。

一、出现胆汁反流

胆囊一旦切除,帮助消化的胆汁就没地方储存了。胆汁没地方去,就会反复进入人体的消化器官,让人时不时地难受。胆汁不断反流的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各种炎症的发生。

二、导致消化不良

胆汁的主要作用是把脂肪大颗粒乳化为脂肪小颗粒,帮助人体消化和吸收脂肪。一旦将胆囊切除,脂肪的消化速度将大大减缓,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腹泻和腹胀等等。

切记一点:

胆囊切除之后,饮食一定要尽量清淡,高脂肪、高蛋白、高胆固醇的食物最好少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