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何首乌可以补肝肾,但西医发现何首乌会损肝。如何正确认识?

糕糕老爸的童话


何首乌是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主要产地有广东、广西、河南、湖北等地,尤其是广东德庆、云浮地区出产的何首乌质量为好。很多人都会将何首乌与乌发联系在一起,认为何首乌有补肝肾、乌须发的作用。但也有服用何首乌后导致肝损伤的报告,这使人不得不考虑何首乌的安全性。

根据炮制方法不同,何首乌分为生何首乌与制何首乌,它们的作用各不相同,所以一定要在有经验的中医中药师的指导下服用,而且不宜长期大剂量服用。1985年版的药典明确将生何首乌与制何首乌区分为两种药物,我们平时所说的何首乌实际上是“制何首乌”,而处方上的何首乌指的是“生何首乌”。

生何首乌就是只经过净制切制而成的何首乌,其味苦、甘涩、微温,归肝、心、肾经,具有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的效果,用量一般在6~12克。进食生何首乌后需要肝脏分解代谢,一些成分或代谢分解后的产物会对肝脏造成损伤。

制何首乌是经过辅料蒸煮晒加工炮制后的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乌须发的效果,药典上的用量也为6~12克。专家指出,制何首乌的炮制不到位会带有毒性。虽然传统中药的副作用较小,但长期大剂量服用可能导致肝损伤。部分患者在常规用药量下服用也会出现肝损伤,这可能与长期用药或体质特殊有关。关于何首乌对肝损伤的原因及注意事项,详细介绍一下:

何首乌的服用

一些慢性病患者如果需要长期服用,可采用短疗程持续疗法,也就是用药两周后停药评价肝、肾及相关系统的情况,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服药治疗。在用药剂量的选择上,应尽可能按照药典标准(特殊情况例外),实践发现脾胃虚、湿气重的患者以及肝火旺盛者不宜进食何首乌。

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的规定表示,今后保健食品中的生何首乌每日用量不得超过1.5克,制何首乌不超过3.0克,而肝功能不全或有肝病家族史的患者禁止服用。需要指出的是,何首乌不能与猪肉、羊肉及血、无鳞鱼、萝卜、葱蒜同食。

很多市民会自行服用中药治病,认为安全性很好,殊不知这也存在一定风险。没有一定量的配比,过量服用时就会造成肝功能损伤,而且还会出现肝炎症状,如恶心、呕吐、厌油腻、腹胀等,若出现轻度黄疸及转氨酶升高应立即停药并到医院检查。

何首乌伤肝的原因

有些人听说何首乌能使头发变黑,于是就购买何首乌粉泡水喝,但连续一个多月后不仅头发没有变黑,全身皮肤也变黄了。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血液中的胆红素和转氨酶都超出正常人十多倍,出现了严重的黄疸,这是肝功能严重受损的典型表现。

专家表示,除了常见的乙肝、酒精肝、脂肪肝外,“药肝”已成为肝病的常见原因,最常见的有何首乌、土三七。何首乌在机体代谢中会产生某种肝损伤的毒性物质,这会引起肝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导致肝细胞坏死。有些人为了追求药物效果会盲目增加用药量,这也是导致肝脏损伤的重要原因。

特异性体质是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这种情况与药物的副作用及药物质量和剂量无关,因为在正常剂量或小于正常剂量时也会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如果家族其他成员出现类似情况,而且诊断为何首乌造成的急性肝损伤遗传缺陷病,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肝代谢酶缺陷有关。

何首乌对极少数人群存在肝损伤

近年来,以肝损伤为代表的中药安全性频发,这不仅影响人们的安全用药,还会给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及国际化造成不良影响。研究发现,何首乌造成的肝损伤与机体因素,尤其是免疫相关的遗传差异有关。换句话说,何首乌仅对极少数特定人群有肝损伤风险,而对于大多数人群是安全的。

研究团队结合回顾性和前瞻性病例分析及实验研究证实,何首乌在极少数人群中可产生免疫特异质肝损伤、免疫异常活化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辨证属阴虚火旺且M C P-1、VEGF、TNF-a等免疫炎症因子高表达为何首乌肝损伤易感人群的主要特征。该研究成果科学破解了何首乌损伤肝脏的原因,也说明了何首乌并非不安全,而是对极少数人群存在肝损伤风险。

直接喝何首乌粉很危险

一般认为何首乌有毒性,炮制后的何首乌毒性则大大减低,所以很多人会将打好的何首乌冲泡喝。专家表示,这样是很危险的,因为你不知道买到的是生何首乌还是制何首乌,炮制方法也无法确定是否合格。何首乌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仅可保证药品来源,而合理搭配也能最大程度上降低毒性。

何首乌的选购

无论生何首乌还是制何首乌,挑选时都以手感重、质地坚实、粉性足者为佳。如果无法确定,还可亲自尝尝味道。通常来看,货真价实的何首乌味道苦而甘涩,假的何首乌(一般是薯蓣类)味道相对淡或没有涩味。何首乌最好到正规医院或药店购买,不建议在旅游景点及街边摊购买,尤其是市面上大肆宣扬的“人行何首乌”,大多都是假冒产品。

何首乌要存放在阴凉通风处,不要放在铁器中,因为何首乌中的化学成分会与铁发生反应,可能会导致毒性增加。在药物熬制时不要用铁锅,应选择陶瓷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何首乌造成的肝损伤是可逆的,停药一段时间后能自行恢复。为防止出现肝损伤,不建议健康人盲目服用何首乌。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14岁以下患者及其它认定为不适宜服用者,禁止食用何首乌。


jianxing2000


个人观点:这个东西有点像大烟,小时候家里种过罂粟,那时父亲经常胃痛,每次痛时,他就吃点自己熬的大烟膏。他却没有上瘾。另外,何首乌是中药,中药用药讲究对症下药,如果有这个病症他会消耗中药的毒性,(小时候看过一个小故事,说是一个人长了虫子,需要毒药,当时开药的大夫不敢开太多,就下了四两,去抓药时,药店也有一个大夫,知道后,跟他讲四两好,四两没有半斤好。这个大夫没有听,把四两药抓回去患者吃了,当时肚子就不痛了,可是没过半天,患者大叫一声却死了。当时大夫下的四两药,只是把虫子毒晕了,并没有杀死,所以当虫子苏醒过来时,它会活动更剧烈,人就挂了。)

我小时候有个豆腐房,两口子打仗,媳妇想不开喝的卤水,(卤水有毒)就是喝豆浆救过来的。

总之,饺子好吃,吃多了也会撑死的。苹果好吃,糖尿病人是不能吃的,否则也会死人的。东西本没有错,只是用它的人错了。


现实很骨感a


这是因为中西医理论的不同。中医理论是根据阴阳五行理论给人治病下药的。并讲究君臣佐使,是药三分毒,中医认为肾属水,如果肾有病,肾弱,五行中金生水,那么就用药性五行属金的中药,何首乌药五行属金,就用何首乌为君。

但是五行是相生相乘相克相生的,金生水,同时金又克木,肝属木,那么,吃了何首乌会伤肝,就像斧子是金,铁也是金,何首乌的金像斧头,那我们把斧子变铁,火克金这时就加上一味属性为火的中药,这味中药为臣。

火克金,肺属金,这时就要控制火,火有文火,武火,,为了保护肺,用文火,让火小点,就用五行属水的中药,控制火的大小,这就是佐。

水克火,水太急了也不行,对心脏好,需让水缓一缓,土克水,那就要用五行属性属土的中药,来控制让水缓一些,这就是使。

因此,中医认为,一切皆为药,因此,砒霜 ,罂粟皆可入药。

中医开好了药方,有时候会告诉你,熬药时让你先放什么,后放什么不可颠倒就是先化解药性。同一个病,不同的医生药方不同,但药的五行属性大同小异。

这只是一点皮毛,实际上中医理论比这深奥得多。

以上理论纯粹是猜测,莫要当真。


南极冰火


下面谈谈我的肤浅认识:中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各有其优势,用西医的观点来看待中医,这是错误的。比如:中药黄连,西医从黄连、黄柏、三颗针里边提取的生物碱黄连素,对治疗细菌性痢疾效果较好,但黄连素与中药黄连功效相比,大相径庭,黄连素对治疗中医辨证属心火旺症引起的目赤,口干,口舌生疮来说,功效几乎没有。再如麻黄素,它是从麻黄里边提取的,除有麻黄的平喘作用外,而麻黄的发汗利尿的作用也没有。三七里含有多量人参皂甙,可三七根本没有补气作用。顺便谈一下,什么是中医学?中医学是一门“究天人之际,通健病之变,循生生之道,谋天人合德”的健康生态智慧学。公元初,《汉书·艺文志》记载:“方技者,皆生生之具”,高度概括了中医药是作为对人的生命活动和生存健康发展服务的方法技术工具,后世称之为“医乃仁术”。而中医学作为一种“生生之道”其对象是天人之际中人的“生生之气”的健病之变,不局限为疾病实体。什么是中药?中药是中医诊疗思想,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的药物。。中药是怎么治病的?它是“以药之偏,调人之偏”,即用药物气味的偏性,来调整人的生命活动的失和状态。如属寒的病态,用偏于温热的药物;属热的病态,用偏于寒凉的药物;属虚的病态,用偏于滋补的药物;属实的病态,用偏于攻泻的药物;属燥的病态,用偏于甘润的药物;属湿的病态,用偏于辛燥的药物等。此外,根据病态演变的趋势,如表里出入、上下升降、开合聚散等,通过汗、吐、下、和、升、降、收、消等因势利导的方法,祛除邪气。还要根据病态发展过程所处阶段不同的时势,如三阴三阳六经病、上中下三焦、卫气营血等,而因时制宜地进行治疗。这就是中医学“求其所属,伏其所因,导其势以使其和”的治疗大法。中医学的手段是:“聚毒药以供医事”地化害为利和化毒为药,转化利用为“生生之具”。明白了上述道理再谈中药何首乌就很容易理解了:该药性味归经:苦甘涩温。归肝肾经。一种是生首乌补益力弱,且不收敛,有截疟解毒润肠通便功效。另一种是以黑豆煮拌蒸,晒后变为黑色称制首乌。功效补益精血为主。这种同一药物通过炮制改变药物的功效更是西医鞭长莫及的。


医林一尹


中医用的是制首乌

何首乌需要炮制,生吃找死。

部分西医只盯着生首乌的毒性做文章,否定何首乌的药用性,无知且无耻,部分无知之人贸然食用生的何首乌造成肝肾中毒,正规中医表示这个锅--我们不背。

木薯有毒,加工后可食用,螃蟹能生食?龙虾好吃能生食?法国蜗牛能生食?...

大部分食品都是需要煮熟食用的,很多中药都是需要炮制的。

现在很多西药滥用,造成全球性的肝肾中毒损伤,每年数千万医疗事故,数百万人死亡,医疗大国美国每年西药中毒事故死亡人数自己去查,狗都能吓死。

中药滥用也一样,但轻的多,毒性大的中药历史上早被AA级预警了,半夏毒性够大吧?生半夏0.1克足以让人生不如死,但入汤剂热煎,一次300克的毒性也比不上复方氨酚烷胺片2片。

所以,吃首乌,请用老牌厂家的制首乌,且要遵医嘱,自己乱吃跟乱用抗生素没有区别。


用户77031285765


何首乌伤肾那是肯定的,乌头碱的毒性早已世人皆知。说实话,中医的很多理论,都属于个人主观臆测推论和想象出来的。过去的劳动人民,没文化,基本没有话语权,知识信息不对等,长此以往,以讹传讹,就像被神话的驴胶一样,洋洋洒洒吹了几千年竟然没人质疑,直到现在有人一语道破,那只不过是水煮驴皮,而且是,劣质蛋白质,和补血没有任何关系,国人才如梦方醒,犹如醍醐灌顶。同样,传武,气功,特异功能,同样欺骗世界很多年,让无数人交了智商税。过去中医一直自诩中药无毒 ,药典却说是药三分毒!由此可见,中医纯属过去的古代医学,属于巫医。因此中医治病的一切理论都值得推敲质疑。绝不能因为这些骗人的东西披了一张民族文化的外衣,就让其继续招摇撞骗,戕害国家和民众。


133150747


我说一下我的亲身经历吧,这话说起来23年了。当时我和我媳妇刚结婚,因为家庭困难压力大,我媳妇脖子上就长了几个疙瘩。当时哈尔滨的大医院去了几家最权威的,确诊是淋巴结核。当时我们尚志市的大医院告诉我,确诊了回来手术,我回来了就在我们尚志医院住院了,我问什么时候手术,主任告诉我要割下来一个做病理。待了三天,一天3百多,我当时没钱着急啊就给主任2百元好处费,他告诉我出院吧手不了术,挨着大动脉太近了。后来回家我下班就上新华书店看药书看完回来给她配药。后来我上农村给一个老师家干瓦工活,看到他家有一本药书,是一个南方军医写的全是各种偏方,其中治疗淋巴结核的药方最多,我就问老师把书借回去,全部抄了下来。给我媳妇按照药方上抓药,整整坚持两年终于治好了。我到现在非常相信中医,从心底感谢中医。


笑看人生148201920


这个很简单,中医的医理,从不排斥药的副作用,所以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中医砒霜也可入药,只要能治病就行,治好病就行。是药三分毒和砒霜入药都是在告诫我们,用药的剂量是关键,所以,何首乌吃出肾病是病家吃多了,你就是腌肉吃多了也容易得癌症,抽烟抽多了也可能抽死人,可是少量的就是享受。

从这个推理来看,西医的所谓何首乌之罪,不过是庸医之罪,骗子之罪,蠢人乱吃药之罪,中医何罪之有。

中医严格的说一人一方,根据吃药的反应随时调整药方。

拿一个药方,一直吃到死,这不是中医,要么遇到骗子,要么遇到庸医,或者自己智商成疑。


维清weiqing


相信传统,相信中医,不要相信现代医学,现代医学远木有传统中医博大精深,也木有中医所具备的确切疗效。相信现代医学是愚昧无知滴表现。😂😂😂😜


众人昭昭吾独昏昏


什么药都不十全十美,俗话是药三分毒。看如何用,有得正因为有毒才有效,在量,泡制,配伍上,人的病态岁数都有禁忌和用法。

不但中医药这样,西医药也一样,看利害大小。西药好多伤肝伤肾伤脑者,但要遵医嘱。麻醉药也伤脑,也得用。抗生素也一样。

有些药含多种成分,在伤人同时,更大的是救人。这要看医生的水平。

开刀手术治病就是先痛开腹,再去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