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和馮小剛在導演界,誰更出色?

川頁十早月


張藝謀、馮小剛二者都是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若要比較,應該是張藝謀更出色一些。

我們先說馮小剛,他是從基層摸爬滾打不斷向上的勵志典範。出生於北京普通家庭,後來在部隊從事基層宣傳工作,正是年少的經歷使其變得精明能幹,後來拍的電影都走商業路線以利益為主,比如有關賀歲檔的概念就是他提出來的。

而人們說起“導演”這個稱號,不需要特別冠以名姓,指的就是張藝謀。有個評價說得很好“你越懂藝術,越懂電影,你就越佩服張藝謀。”張藝謀把畢生精力放在了藝術追求上,論成就、論榮譽、論知名度,他一直走在金字塔尖上。所以雖然馮小剛拍出來的電影通俗、接地氣,更接近生活,被人們鎖喜愛。但是高度不同決定了視角不同,從成就上看,張藝謀更勝一籌。


巴塞電影


張馮二人都是當下國內導演界的槓把子,但近些年兩人無疑都遭遇了人設的崩塌,名氣越來越大,質疑聲音也越來越多。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在電影整體水平不高的今天,不管我們對他們有多厭惡和不屑,都不能忽視和否認他們在電影界的地位。

從兩人的成就來看,張藝謀要高於馮小剛。從我個人觀點來看,張藝謀在追求電影藝術的道路上,要比馮小剛真誠一些,只是近些年張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舞臺和系列實景演出上了,比如他承擔了北京奧運、G20峰會、上合峰會等大型重大活動的總導演任務,還策劃導演了“印象系列”,幾乎沒有什麼精力放在電影上了。特別是在經歷《三槍拍案驚奇》之後,質疑的聲音此起彼伏,而在16年上映的中美合拍大片《長城》,更是引起一地口水。

截至到目前,張藝謀的藝術之路,經歷了早期的光輝閃耀,到中期的低迷困惑,再到現在的“不務正業”,對一個電影人來講,再好的晚會和舞臺效果只能說明你是一個好的手藝人,是一個好的工程師,但沒有好的電影作品,你永遠成為不了大師。

馮小剛,一直走的都是商業路子,賀歲片的概念就是他創立的,他早期的作品其實沒什麼藝術可言,就是迎合大眾的搞笑系列,把段子拼湊成電影而已。不過和張藝謀正相反,越到近年他越開始了藝術上的追求,開始有了點“想法”,比如《唐山大地震》《集結號》《一九四二》《芳華》等,較之以前在內容和深度上有了較大的提升。

兩人從藝術追求的角度來看,張藝謀更純粹一些,從市場來看,馮小剛更投機一些。

另外,兩人居然都是影帝。


元芳有看法


馮小剛與張藝謀之間還差108座獎盃。

1950年出生的張藝謀導演今年已經68歲了,算是一個老人了,但是,前幾天看了他在高曉松的節目《曉說》中的狀態,完全不像一個已經垂垂老矣的老者,他的精神狀態起碼比年齡年輕了20歲。他在節目中與高曉松談笑風生,思維敏捷,態度誠懇,極具親和力,說實話,以前還不覺得,這兩期《曉說》看下來,真是打心眼裡佩服老謀子,完全被圈粉了。

張藝謀導演在中國導演界是絕對的NO.1,張藝謀厲害就厲害在開創了電影的兩個時代,早年間的《活著》《秋菊打官司》《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我的父親母親》等等作品獲獎無數,這一部分作品是向藝術的高度在走,後來的《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是衝著市場,衝著票房價值在走,而且《英雄》算是最早的大製作電影了,通常一位導演只擅長一個類型的電影,商業片導演只拍商業片,文藝片導演只拍文藝片,而張藝謀導演不僅都拍了,而且拍的都特別好,這一點特別難得。

馮小剛導演只能算是一位好的商業片導演,因為馮小剛的電影似乎總是把市場和票房放在首位,在藝術追求上與張藝謀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小唐愛電影


首先這倆人是好朋友,都曾身為全國政協委員,做一下比較是可以的,至於誰更出色,那就......


曾經馮小剛講過一個倆人之間的生活小故事。有天導演開會,倆人在電梯裡遇到了,張藝謀說小剛我給你講個段子。一女生住在閨蜜家洗澡,閨蜜的老公不知道浴室有人推門而入,恰巧這女生少兩根手指,閨蜜老公也少兩根手指。在此千鈞一髮之際,女生用手指捂住上身,正好漏出兩點,男人用手捂住眼睛,正好漏出倆眼珠...

以上是倆人的調侃,下面開始做真正的比較。

1 出身

張藝謀是北京電影學院78級攝影系的正規軍,他熱愛攝影,在勞動中抽出業餘時間採集素材,恢復高考那年28歲的他由於超齡,迫於無奈把自己平時的攝影作品寄給當時的黃部長,這位部長看到他的作品並且核實是本人創作的之後,特批其超齡入學。

入學後倍加珍惜學習的時間,大學第二年就開始往導演界走,拒他的同學陳凱歌回憶,張藝謀經常去圖書館看導演方面的書籍,並且跟導演系的同學借書和筆記看,後來畢業後也是先從攝影做起,為陳凱歌的《黃土地》做攝影,他們這批同學大都是從廣西電影製片廠開始進入電影行業,那時有一位著名的帶路人吳天明(電影《人生》的導演)。直到後來,張藝謀拍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紅高粱》,初次執導,便拿下金熊,從此進入到導演的隊伍。

馮小剛的出身就有點誤打誤撞。首先是當兵,話說還是文藝兵,退伍後跟隨著名導演鄭曉龍進入北京電視臺,做了一名美工。馮小剛有個畫畫的特長,而且還愛寫作,馮鞏牛群的相聲《點子公司》就是他寫的,骨子裡也是愛好搞文藝的,後來鄭曉龍拍了一部電視劇風靡全國《北京人在紐約》,主演是姜文和王姬,此時的馮小剛跟著鄭曉龍當了副導演,也是邊學邊幹,後來一部《編輯部的故事》他也在導演行列,後來就開始了自己張羅當導演。

2 導演作品

張藝謀的導演作品從初期的《紅高粱》《秋菊打官司》都是柏林電影節獲得金熊獎的,電影《活著》獲得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葛優,鞏俐獲得世界級影帝影后都是主演了張藝謀的電影。《有話好好說》這部電影也是大陸難得的優質喜劇電影,後來的電影《英雄》把中國電影商業化帶動起來,後來執導實景演出印象系列,再後來執導《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搞得其他國家不敢舉辦奧運會...他一直在開拓自身,挑戰自己,一直到現在還在導演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馮小剛的導演作品也是非常優秀,早期的《一聲嘆息》,到後來的《甲方乙方》,我個人比較喜歡《大腕》,這部電影明明就是惡搞,人家惡搞的不做作,惡搞的有意思。再有後來的《集結號》也很好,《唐山大地震》也不錯。











從導演作品來說,無論是作品質量和作品跨度,我覺得張藝謀還是相對有優勢的,所以張藝謀被稱為一代大師是當之無愧的。

各位朋友們,你們怎麼看呢?記得留言說出你們的想法。


糖皮兒巴


作為中國同一時期的導演,張藝謀與馮小剛,應該講兩個人的導演風格與道德水準還是有著許多不同。

首先,作為科班出身的張藝謀其職業操守與職業水準還是有著較高的職業格局。加上北京電影學院優秀的畢業生,這種職業素養與來自母校的影響時刻都會對張藝謀的導演藝術以及與電影新技術新的進展張藝謀應該是得天獨厚的,是一種良性循環。作為馮小剛導演的藝術之路,是實踐大於理論。系統的學習與教育馮小剛導演是沒有的,也就是缺少導演藝術的灌輸與營養。這就是兩位導演的藝術功底與藝術素養的不同。

第二,張藝謀與馮小剛拍攝電影的路徑與風格的不同。張藝謀除了拍攝電影外國家奧運會開幕式是由張藝謀主持拍攝的。為中國取得世界上藝術的認可與稱讚。同時張藝謀獲得國際電影獎也多於馮小剛。

第三,張藝謀導演比較起馮小剛導演來講,性格比較內斂一些,和嚴謹一些。馮小剛導演有時批評人不分場合,被業界稱為小鋼炮。說明大家對於馮小剛還是有些看法的。

第四,作為對待家庭方面,我們還是認可張藝謀先生的,至少在國家計劃生育政策上,張藝謀能夠承擔起給孩子主動交罰款。這種行為本身是尊重法律法規的表現,同時也是對家人們愛護。這種做法能夠讓大家對張藝謀一家的信任與祝福,負面報道少一些。相反馮小剛導演的愛人徐帆的一些說法,可能有記者的坑,但是徐帆說過:反正我們家裡出的是男人!這樣說法讓社會上對於馮小剛導演有些直接的誤解。

總之,對於張藝謀與馮小剛導演瞭解的不多,提出來只是作為參考。至於他們更優秀的品質知道的少。如果不妥請批評指出。





時剛軍


兩個誰出色我不知道!但我認為馮小剛不是一個好導演!

但我知道,一個沒有素質的人,就算成就再大也是無濟於事!

所以請不要拿馮小剛和張藝謀比!

我看了張藝謀導演的影,我知道張藝謀很為演員著想!

一個有素質,有良知的導演,才是一個真正的好導演!

可能你們覺得小編有點投機,可能你們認為馮小剛確實很有才,什麼老炮兒,什麼芳華,口碑都很好,但我就覺得他不是好導演!

我個人認為,張藝謀比他好,至少在素質上,張藝謀是肯定勝於他的!

還有一點,馮小剛經常被崔老師點名批評呢!一般被崔老師點名的,你們都知道是什麼人吧!

所以小編支持“張藝謀”張藝謀是一個好導演!


十一尾完結


張藝謀和馮小刖其實都不是我喜歡的導演。在我的印象中,他們拍的戲往往都是大製作,大投資,大手筆。可是拍出來的東西確實讓我。不忍觀看,因為覺得花那麼多錢拍出來的東西。真的不值得一看。讓我們這些觀眾很失望。感覺他們在浪費我們這些納稅人的錢。張藝謀和馮小剛不僅拍的電影不值得一看。他們都不藝人都汙垢不堪,你看張藝謀,被推到國家級的導演的地位上。可是還帶頭超生過著糜爛的生活,這一些我們暴露出來後。是我那個觀眾對還有的人品又有個一個從新的認識。還有馮小剛,被崔永元稱為渣仔,拍的電影,也是一部不如一部真的讓。全國的觀眾沒事兒心失望。所以我覺得他們的電視電影還是不值得1比較的。



伊春美食美客


張藝謀和馮小剛在國內電影界赫赫有名,一般看到張藝謀執導的電影,首先想到的是大片,而看見馮小剛執導的電影則是馮氏喜劇,的確如此,第一感覺就是這麼定義的。

要說張藝謀和馮小剛在導演界,誰更出色?毋庸置疑,張藝謀更勝一籌,張藝謀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出身,執導的第一部電影《紅高粱》可謂是經典,並捧紅了鞏俐,成功的由攝影師走向演員,最後走向導演生涯,《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可謂是名聲大氣,2018年張藝謀執導的《影》也是反響特高,縱觀張藝謀的電影,場面宏大,且大多有歷史依據,不僅有視覺的衝擊感,更使觀眾有了解歷史的真相慾望,可謂是娛樂、教育一箭雙鵰;如果這不算什麼,那麼2001年執導申奧宣傳片,2002年執導上海申辦世博會宣傳片,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2016年G20杭州峰會晚會總導演,張藝謀每隔幾年就會接到一個“國家任務”,而且每場都是場面宏大,視覺感超強,可見張藝謀現在在國內的地位和導演才華。

那麼在看看馮小剛,他是從軍區文化單位通過自己的努力開始進入電影事業,喜劇電影《甲方乙方》展示出了他的導演才華,馮氏喜劇加上御用演員葛優,使馮氏喜劇走向了巔峰,每年的賀歲片都看,到年末總是關注馮小剛有沒有新作品,很是期待,而且評價也高,但最近馮小剛電影產量好像比之前少多了,再加上2018年攤上了一些事,《手機1》裡葛優演的嚴守一婚內出軌以及最後得了抑鬱症,中傷某人,導致一系列事件升級,在業界及觀眾心裡的影響力有所下降,可馮氏喜劇帶給我們的歡樂一直記憶猶新,不曾忘懷。

綜上,張藝謀的每部電影評價都高,未曾聽見“爛片”之類的詞語,可以說是看他的電影就是一種享受,且能被選中接受“國家任務”,跟他的才華,能力有關,他的聲望、人氣越來越高,受到大家的好評;馮氏喜劇也不差,但比起張藝謀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所以小編認為張藝謀更出色些。

不管誰出色,只要帶來觀眾認可的作品,能為大家帶來歡樂的,快樂的,有自豪感的就是好導演。


鐵鍬看看


張藝謀和馮小剛,誰在導演界更出色一些?

筆墨有理認為:張藝謀更出色一些。


1、作品。

張藝謀是陝西人,1984年,在電影《一個和八個》擔任攝影師。

電影《黃土地》攝影師。

1986年《大閱兵》攝影。

1987年《老井》主演,攝影。

《紅高粱》導演。從此,開始進入高產期,拍攝了三十多部電影,其中《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滿城盡帶黃金甲》,《英雄》,《影》,《一個都不能少》,《三槍拍案驚奇》等作品更是獲贊無數,可以說張藝謀是第五代導演裡面最豐產,作品最多的導演。

2、會造星,謀女郎實至名歸。

張藝謀導演電影的成功,造就了很多當紅影星,鞏俐,劉亦菲,章子怡,周冬雨,鄧超,張譯等等。這些明星有些征戰好萊塢,有些成為國內影視劇的常客,名利雙收。

這些都跟張藝謀的慧眼識珠有關係,他有極強的洞察力,能發現演員身上的氣質,可塑性,閃光點,說張藝謀是雕刻大師一點都不誇張,玉不琢不成器,他用伯樂一樣的胸懷,細緻入微的觀察,精益求精的態度,培養演員的特長,融入角色,成就了演員一生,謀女郎實至名歸!




3、駕馭大場面,無人能及。

從電影《英雄》裡,李連杰,甄子丹在湖面那一場精彩絕倫的打鬥,酣暢淋漓的刀光劍影,波光粼粼,水天一色的絕美畫面,再到《滿城盡帶黃金甲》裡面金燦爛的大殿,金黃色的菊花,黑壓壓一片,看不到頭的士兵。

再到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由人牆組成的‘鳥巢’。

還有那震耳欲聾,整齊劃一的萬人擊缶表演,張藝謀對大場面的掌控和駕馭,令人折服,這些極致影像攝人心魄,也只有張藝謀能拍出這樣震撼效果的作品來。

4、對藝術‘美’的追求達到痴迷。

張藝謀的電影《影》剛上映不久,張藝謀採用了‘黑白’與彩色,穿插拍攝的方式!美輪美奐,不管是人物,還是服飾道具,就像是一副自然的水墨山水畫……




不說劇情,光是他對美,對色彩極致的追求,也讓人慾罷不能。他對藝術的痴迷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拍電影質量第一,票房次之,因為這個,有人說‘張藝謀是光影大師’。

而馮小剛則是以追求票房收入為主,雖然有《天下無賊》,《唐山大地震》,《芳華》《甲方乙方》,《我不是潘金蓮》等優秀電影,取得了口碑票房雙豐收 。

總體來說,不管是在電影拍攝手法,還是大場面的觀感,人物內心的刻畫,作品的門類來說,張藝謀更出色一些。


筆墨有理


別鬧好嗎。。。雖然二人都算是國內導演的頂級人物,但馮大炮和老謀子之間真心差距大。

老謀子是國際上很知名的中國導演,奧斯卡、金球、金獅、金棕櫚、金熊這些國際頂級獎數次提名獲獎。

馮大炮在國內很跳但在國際頂級獎上幾乎毫無斬獲。

老謀子還有個超強地帶吊打馮大炮,08奧運會總導演,還有歌劇圖蘭朵。。

馮大炮唯一比老謀子強的地方估計就是居然拿了個金馬影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