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蔔加大棒:唐朝與東突厥的那些事

唐朝初年,東北生活著突厥、奚、契丹、渤海、黑水靺鞨、室韋等部族,其中以突厥在東北諸族中影響力最大,“東自契丹、室韋,西盡吐谷渾、高昌諸國,皆臣屬焉”。

早在隋朝初年,原北齊刺史高寶寧便在東北地區以營州為據點,勾結突厥與隋對抗。隋文帝開皇三年,隋朝派兵消滅了高寶寧的勢力,並同時重創了突厥。這場戰爭使得突厥內部矛盾被激發,突厥也陷入了全面的內亂。隋朝扶持突厥的突利可汗,在隋朝的幫助下戰勝了都藍可汗和達頭可汗,並將政權南遷至漠南地區,此後東突厥隸屬於隋,使得隋朝基本上解決了來自北方地區的威脅。

胡蘿蔔加大棒:唐朝與東突厥的那些事

隋朝經營東北的策略是以突厥統領諸族,從而實現對東北地區的羈縻統治。這種統治方式在隋朝國力強盛之時非常有效,但隋煬帝后期,隋朝面臨內憂外患,對突厥控制力減弱,突厥人便乘機挾東北諸族不尊隋朝的號令,甚至與中央為敵,自此突厥與隋朝的關係由原來的附屬關係變為敵國關係。

突厥的頡利可汗在位時,將東北諸族都納入自己的統治之下,並在隋末唐初時勾結中原地區的割據軍閥,與新建立的唐王朝對抗,阻擾唐的統一大業。以薛舉、劉武周為代表的割據勢力更是將突厥人當成靠山,他們雖然自立為帝,但對突厥人“皆北面稱臣,受其可汗之號,使者往來相望於道”,突厥實際上成為這些割據政權的宗主國。而突厥人也利用這些偽政權,去介入中原地區的紛爭,企圖將其勢力範圍擴展到中原地區。

李唐的建立者李淵在起兵反隋之初,由於實力尚不強大,也採取了與其他北方割據軍閥一樣的手段,交好突厥,並引以為援。此時的李氏集團主動向突厥稱臣納貢,等待時機。隨著李唐實力的增長,對突厥的政策也一變再變,由傾力交好到武力征服,並在貞觀四年通過支持的薛延陀集團,滅掉了東突厥。十六年後,唐又消滅了薛延陀集團,在漠北鐵勒諸族置府州,並設都護府,直接控制了漠北地區,結束了漠北遊牧民族與唐在東北對抗的局面,實現了“胡越一家”,取得了北方的和平。

胡蘿蔔加大棒:唐朝與東突厥的那些事

頡利可汗

在隋末唐初那個群雄爭霸的年代,東突厥再次崛起,李唐集團採用傾力交好的方式,利用它成為統一天下的強援。隨著天下的平定,大唐改變了之前對突厥人的妥協退讓,利用武力和東突厥內部矛盾,消滅了這個北方強敵。之後大唐通過懷柔與安撫,推行“胡越一家”的國策,達到了民族間的和平,為創造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礎。歷史證明唐朝一手胡蘿蔔一手大棒的東北地區經營策略是正確的,也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回顧大唐的東北經營策略,一共經歷了傾力交好、武力征服和懷柔安撫三個階段,雙方的關係也一直處在不斷變化之中,大唐對東北少數民族政權態度的變化,正是一個強大的中央王朝興起的歷史。

第一階段:傾力交好

早在李淵起兵之初,便第一時間向突厥人表達了交好之意。李淵曾去信給突厥人,信中說道:“(突厥)若能從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甚至提出“共突厥和親,更似開皇之時”,交好之意,溢於言表。

胡蘿蔔加大棒:唐朝與東突厥的那些事

李淵

李淵是一個有著遠見卓識的政治家,他在起兵之初就敏銳的察覺到突厥雖遠在東北,但對自己的統一大業有著舉足輕重的關係,所以不惜放下身段,傾力交好突厥人。在他給突厥可汗的信中,他措辭極為謙卑,讓收到信件的突厥始畢可汗大喜過望,表示會全力支持李淵,甚至同意必要時會出兵援助李唐集團。

為了表示誠意,在李淵於太原起兵之日,始畢可汗派出了突厥大將康鞘利率兵參與,李淵則做出一副誠惶誠恐的姿態,對突厥人厚加饗賄,使得鞘利等人大悅。為了壯大聲勢,取得突厥的支持,李淵還答應了突厥人稱臣、納貢、和親、受封等條件,對突厥俯首稱臣並“供奉”不斷,甚至特派襄武公琛、太常卿鄭元王壽“以女妓遺始畢可汗”。對於突厥每次派來的使者,李淵也是持禮甚恭,獲得了突厥人的信任和歡心。

李唐集團的傾力交好也獲得了高額的回報。武德元年,秦王李世民率軍在淺水原(今陝西長武東北)與隴西割據勢力薛舉、薛仁杲父子作戰時,唐軍大敗,被迫放棄戰略要地高墌。李淵急忙派出宇文歆“齎金帛以賂頡利”,向突厥人求救。正是突厥出兵助李唐擊敗了薛舉父子,從根本上扭轉了戰場局勢,這一戰也成為大唐統一天下的重要一役。

胡蘿蔔加大棒:唐朝與東突厥的那些事

李世民率領的唐軍

之後,李唐集團在突厥人的幫助下,逼降了割據涼州的李軌集團,將關中、隴右、河西三大區域納入大唐的版圖。在興唐最為關鍵的與劉武周之戰中,劉武周擊敗了齊王李元吉指揮的唐軍,逼迫李元吉敗逃關中,河東大部州縣落入劉武周之手,天下為之震動。在這關鍵時刻,又是突厥處羅可汗遣其弟步利設率二千騎助唐,最終導致劉武周兵敗而亡,使得李唐集團統一了天下。

李淵在羽翼未豐之前,竭力與突厥交好,使得突厥人不但沒有成為大唐統一天下的障礙,反而成為大唐最為有力的強援。雖然他們採取的是以金錢美女為拉攏的手段,以“屈尊紆貴”、委曲求全的姿態與突厥人交往,但是李唐集團終於實現了掃滅群雄,統一天下的戰略目標,並建立起了偉大的唐朝。

第二階段:武力征服

唐朝建立之初,百廢待興,兵疲將乏,此時的唐朝並不具備挑戰突厥的能力。所以在大唐建國之初,不得不忍辱負重,默認雙方是一種宗藩關係。要注意的是,突厥是宗,唐朝是藩。但是突厥人並不是天使,他們支持李唐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必須允許他們將勢力範圍向南發展。所以從武德四年起,短短數年間,突厥人不斷在西起甘涼、東至朔代的廣大地區進行搶掠,唐朝沿邊許多州郡都遭受荼毒。唐朝雖然多次與突厥人交涉,甚至願意加大進貢數額,但這並不能滿足突厥人的狼子野心。這表明唐朝與突厥人相處時,已不能再採用妥協退讓的方式,金錢美女再也換不回唐朝需要的和平,改變對突厥的政策勢在必行。

武德七年,突厥人又一次南下關中,連首都長安都感覺到了極大的軍事壓力。李世民成功說服李淵,率軍在綏州、靈州等地大破突厥軍。頡利可汗見唐軍軍容強盛,“由是大懼”,不得不在渭水河畔與李世民盟誓退兵。李世民審時度勢,認為此時的唐朝並不具備一舉消滅突厥的實力,於是雙方各自罷兵。

胡蘿蔔加大棒:唐朝與東突厥的那些事

李世民

李世民登基後,勵精圖治,唐朝的國力得到了大幅提升。而東突厥國內頡利可汗與突利可汗的矛盾卻不斷增大,終於爆發了內訌,突利可汗於貞觀三年率其部下數萬降唐,同時使得突利可汗控制的河套地區也落入大唐之手,雙方的有了根本性的轉變。此後的突厥想要南下,只能從靈州與隴州之間的長安道,再也不復原來如暴風驟雨般的來去。

突厥人不但對唐朝貪得無厭,就是對東北其他民族也是實行野蠻統治,將北方地區的契丹、薛延陀、奚等部族也逼到了唐朝一邊。唐朝利用這些民族之間的矛盾,扶持薛延陀部,使其建立了一個強大的汗國,壓縮突厥空間,形成了唐與薛延陀夾擊突厥的有力態勢。

胡蘿蔔加大棒:唐朝與東突厥的那些事

李靖

在做好這些準備後,李世民以李靖為大總管,分兵六路,向東突厥發動了攻勢。貞觀四年,李靖大破頡利,逃往吐谷渾的頡利與其子被吐谷渾酋長生執獻給唐朝,強大一時的東突厥就此滅亡,大唐趁機將漠南和漠北全部納入自己的版圖。

第三階段:懷柔安撫

東突厥滅亡後,唐朝北部的局勢發生了很大變化,許多東突厥人投降唐朝,突厥成為唐朝治下的一個民族。英明的唐太宗此時採取了對這些人懷柔安撫的政策,封東突厥貴族阿史那為懷化郡王,賜李姓,另外幾位突厥貴族執失思力、鬱射為大將軍,並對做了俘虜的頡利可汗本人也是極盡優待,封其為歸義王、左威衛大將軍,食邑三千戶,死後陪葬昭陵,可以說給予了極大的榮光。

對於歸降大唐的東突厥士兵和百姓,唐朝也是給予特別優待。每位歸降的東突厥人都可以得到一件皮袍,五斗糧食,並將他們妥善安置。這種對待投降者的優待政策,既是李世民本人對各民族“愛之如一”思想的體現,也是做為一個傑出政治家的李世民的政治手腕。


胡蘿蔔加大棒:唐朝與東突厥的那些事

由於唐朝採用了正確的民族政策,使得上百萬東突厥民眾和士兵在亡國之後,南遷到中原,成為大唐的子民。他們中的很大一部份人從此改變了生活方式,從遊牧生活轉向定居的農耕生活,並且接受漢文化的薰陶,漸漸成為漢族的一員。李世民用他兼愛天下的寬闊心胸和正確的政策,實現了中國人千百年來“胡漢一家”的夢想,開創了亙古未有的偉業。李世民也因此被所有少數民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唐朝的民族政策取得了極大的成功,這對今天中華民族的構建意義是極為重大的。

第四階段:反反覆覆的東北政局

東突劂滅亡後,唐朝在北方建立燕然都護府與瀚海都護府管理突厥各部族,又建營州都督府管理奚、契丹等族,置安東都護府管理高麗地區,利用突厥人與東北諸族互相制約,維持統治。這種態勢一直延續至玄宗時期,才由於的突厥降戶叛亂而改變。

武周時期,由於吐蕃的崛起給,迫使唐朝從東北調派軍隊對西南地區進行防禦,造成東北地區兵力空虛,給東北的突厥、契丹等族的反叛帶來了機會。公元696年,契丹人李盡忠在東北發動叛亂,唐朝的營州都督府、安東都護府被迫後撤,給了包括契丹人、突厥人在內的少數民族勢力發展壯大的機會。突厥的默啜可汗乘機擴張勢力,在契丹、奚、霫的部族依附之後,突厥人已形成了“擁兵四十萬,據地萬里,西北諸夷皆附之”的強大力量,建立了強大的後突厥王朝。直到唐玄宗時期,以外交手段逐漸削弱、孤立默啜勢力,使得默啜率兵攻打北部的鐵勒部落大勝而歸時,被鐵勒人頡質略襲殺,這才漸漸消除了後突厥對唐朝的威脅。

胡蘿蔔加大棒:唐朝與東突厥的那些事

默啜

此後的東北地區,突厥勢力漸漸衰弱,即使毗伽可汗繼位後短暫實現過中興,但在契丹與奚兩大部族的壓制下,再也無力成為唐朝的主要威脅。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唐朝經營東北的目的能否實現,能否保證東北地區的安寧,取決於唐與突厥雙方力量的消長變化。

回顧唐朝對突厥的政策和東北地區的經營方略,可以看到唐朝統治者經歷了傾力交好、武力征服和懷柔安撫三個階段。從時間上來看,對突厥的懷柔安撫政策基本貫穿了唐朝中前期。這些政策使得唐朝較好的解決了與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政權的關係,促進了民族間的交流和融合,保證了邊界的安寧,在使得唐朝成為少數民族心中“天可汗”的同時,為後世的民族和諧和融合建立了一個楷模,為今天的中華民族團結奠定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