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吕布时期的张辽,其实在耐心的找寻着方向——张辽(二)

上回我们讲述了张辽年轻时在被曹操收到麾下成为大将之前的人生经历,其实史料上关于这段时间的张辽的记录确实不多,因此我上一篇用了四个字来概括,就是随波逐流。


但是如果结合张辽以后的人生发展,我发现他早期的这段人生经历对于张辽日后投降曹操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的,可以说张辽早期的人生就是一条通向加入曹操阵营的内心发展之路。为什么这么说,那么我就基于上一篇的客观史料来为大家主观推断一下张辽的心路历程。


张辽年少时因为武力过人被并州刺史丁原发现并招到身边提拔为自己的从事,并且,在大将军何进筹划铲除宦官集团时,跟随丁原应召入京,随后被大将军何进派去河北募兵。当张辽任务完成回来时,洛阳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将军何进被宦官集团先下手为强,弄丢了脑袋。董卓进京迎回了出逃的少帝,并且总揽朝政大权。更让张辽惊诧的是,自己的上级老板丁原竟然被和自己一样共同跟随丁原的同僚吕布杀害,而吕布也因此转而投靠了董卓。


这个变化对于张辽来说可以说是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在张辽看来,丁原于自己那是有知遇之恩的,对他吕布应该也是如此,哪想到吕布为了自己的功名和前程,贪图眼前之利,竟然叛杀了老板丁原,这完全刷新了张辽对吕布的人设和认知。

跟随吕布时期的张辽,其实在耐心的找寻着方向——张辽(二)


然而面对这个局面,张辽却又无能为力。要替丁原报仇吗?看看对面的对手是董卓和吕布,董卓可以说已经把握了朝政大权,把控了中央朝廷,京城的军队几乎全部由董卓所控制,而他的自身安全,则由武力出众的吕布所保卫。他吕布不但杀了丁原,还成为了董卓的贴身保镖。要想替丁原报仇必须先除掉吕布,才有可能杀掉董卓。然而张辽和吕布共事了多年,深知吕布的武艺,自己虽然武艺不错,但是那也得分跟谁比,真要是跟吕布交上手,别说报仇了,很可能自己的小命也就就此交代了。


想到这里,张辽忍不住一声长叹:“罢了,适逢乱世,丁老板,我一个小小的从事,也是难以有所作为啊。”


因此,张辽别无他法,只好服从董卓的安排,连带他在河北征募来的一千多新兵士卒一起,被划归到了董卓麾下。


这之后,董卓乱政,逼走了袁绍、袁术兄弟,以及曹操,而且曹操和袁术都是通过逃离京城,不就任董卓安排的官职来表达自己反抗董卓的决心。袁绍、袁术兄弟背景太大,董卓惹不起,只得放任不管,唯独下令通缉曹操。


从这时候起,曹操便引起了张辽的注意,毕竟袁绍、袁术兄弟的袁氏家族四世三公,那可以说是背景深厚,是有着雄厚的资历和资本和董卓作对的,然而他曹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骑都尉,虽然有个曾经花钱买了个太尉的老爸,但是也早已经下台没有实权好多年了。没有背景和靠山,竟然敢和董卓公开作对,这个曹操可以说是做了他张辽想做而没敢做的事。于是张辽不由得对曹操是暗挑大指,佩服他的胆识和魄力。


后来曹操和袁绍都加入了由臧洪、张邈等人发起的讨董联盟,这时候的张辽也不是没动过转投阵营,离开董卓和吕布前去投奔讨董联盟的心思。但是转念一想,自己是谁啊?和对面的哪个诸侯都没交情,甚至连认识都不认识,怎么投靠?贸然过去能不能收留自己?搞不好还被当成了董卓派去的奸细。罢了,还是继续关注一下曹操和袁绍到底是何许人也吧。

跟随吕布时期的张辽,其实在耐心的找寻着方向——张辽(二)


结果讨董联盟当中,只有曹操和孙坚真正的派兵和董卓交战了,而其他联盟的参与者包括盟主袁绍在内全都是要借此机会摆脱朝廷闹独立的心态,因此整天就是置酒高会,按兵不动。结果势单力孤的曹操遇到了董卓手下的猛将徐荣被杀了个全军覆没,然而曹操并没有气馁,而是去扬州重新征募了一千多名的新兵,又回到了袁绍身边。


从这件事,张辽就看出来袁绍和曹操之间的差距了,打心底里赞叹曹操虽然没有雄厚的实力,但是可以说是当今乱世真正有能力和真心要做大事(治理乱世开辟新时代)的人,而袁绍虽然背景深厚,但是不过是个徒有其表的庸才而已。


然而随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又是让张辽大跌眼镜和目瞪口呆的,那就是司徒王允成功策划并实施了刺杀董卓的计划,而成功刺杀董卓的不是别人,正是吕布!


这件事再一次刷新了张辽对吕布的认识,一时间让张辽有点搞不清楚吕布到底想做什么了。不管怎么说,吕布杀了董卓,也算是为丁原报了仇,报仇的事儿,也可以算是告一段落了。只是张辽搞不清楚到底该拿吕布当作什么人来看待,反正不能再单纯的是杀丁原的仇人那么简单了。张辽有点懵。


很快吕布就因刺杀了董卓而被王允封为奋威将军和温侯,于是张辽明白了一切,就是其实没那么复杂,吕布其实就是为了一己之利,只要对自己有利,他是不会念及任何道义和感情,什么事都肯做的。


就在此时,张辽因为董卓的被刺,而被划归到了吕布麾下。对于这个变化,张辽也是只能服从安排。


然而王允和吕布的小时代并没有维持多久,由于王允对董卓留下的西凉军团处理不得当,逼反了西凉军团的三个校尉:李傕、郭汜、张济,后来又外加一个樊稠。这几个人率领着西凉军团十万人攻打长安,并且攻下了长安城,破城的时候,吕布带着自己的部队逃出了长安城。在这其中就有张辽。

跟随吕布时期的张辽,其实在耐心的找寻着方向——张辽(二)


张辽跟着吕布逃离长安,其实也是别无选择,毕竟时局发展到这个地步,摆在张辽面前的路无非就只有三条:一条是留下来保护不肯逃走的王允,这明摆着是杀身成仁之路,然而王允不是自己的老板啊,自己为了保护王允而死,到最后王允恐怕都不知道自己是那根葱;第二条就是留下来加入李榷、郭汜的西凉军团,然而张辽知道,李傕、郭汜这俩块料实在是太不够看了,要不是吕布队伍中的西蜀士卒们和吕布闹翻,偷偷打开长安的城门,李傕、郭汜这两块料是不可能率领西凉军团攻破长安城的,相比起第三条路:跟随吕布一起逃离长安城,张辽宁可选择继续跟随吕布。


也正因为如此,张辽在吕布治下,并没有得到特别的重用,虽然吕布和张辽相识多年,深知张辽的武艺和能力,但是因为自己杀了丁原的原因,吕布不敢相信张辽是忠心的跟随自己的。因此,在后来吕布转战各地期间,不论是去投奔袁术、张扬还是袁绍,我们在史料中都看不到关于张辽的更多记载,甚至在兖州的曹吕大战期间也没有看到任何关于张辽的身影,这让我们几乎忽略了吕布阵营中还有一个张辽的存在。


直到建安二年(197年),才在《张辽传》中终于有了“张辽升任为北地太守、鲁相等职,当时张辽二十八岁。”的记载。


然而在吕布和曹操争夺兖州期间,张辽虽然身处吕布阵营,但是他更多的是在观察和进一步了解曹操以及曹操阵营中的各路人才。从吕布和张邈偷袭兖州得手,顺利的端了曹操的大本营,给曹操留下的仅仅只有三个县城在坚守,曹操则以少于吕布的兵力抵抗住了吕布的进攻,到后来的战略相持阶段,曹操逐渐缓过气来,通过重新逐渐蚕食而收回了兖州周边的地区来恢复元气,并最终在决战中以精妙的兵法击败了吕布,这一切都在心底里震撼着张辽。


虽然张辽依然跟随吕布兵败逃出了兖州,转向徐州去投奔了刘备,但是在他的心里已经清楚而坚定的认识到,曹操才是这乱世的英雄,唯有追随曹操才是在这个军阀混战的时期开辟新时代的希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