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除了吟詩作樂,風流倜儻,擅長武功嗎?

小羅談世界和生活


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三人是唐朝最有名的詩人,說他們的文學成就排在唐朝前三都是可以的。但是就擅長武功而言,從史書記載來看,除了李白劍法高強之外,杜甫和白居易都不曾記載會武功。我們就從三人所處的歷史背景和個人的成長經歷作簡單的分析:

一、君子六藝的教育標準,對古代士子習武產生了重大影響。

君子六藝誕生於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是對貴族教育的系統性內容,是貴族階段士子必須掌握的基本才能,就像現代人一定要有個文憑、職稱一樣,這是對你能力技能的證明,也是對生存能力的認可。

君子六藝主要包括禮、樂、射、御、書、數六個方面的內容。其中“禮、樂、書、數”四方面內容我們暫把它分到“文”這一方面,不再做具體的論述,而“射、御”則作為一個士子必須掌握的關於“武”這方面的技能,簡要做下介紹:

(一)什麼是“射”呢?根據記載,射是士子必須掌握的軍事技術,主要包括:白矢、參連、剡注、襄尺和井儀。

  • 白矢:即射出的箭穿過箭靶時,要用力適當,恰中目標,剛剛露出白色箭頭。

  • 參連:即先發一箭,後三箭連續而去,箭箭中的,看上去像是一根箭。

  • 剡注:即把箭射出後,箭尾高箭頭低,呈徐徐行進的樣子。

  • 襄尺:即臣與君比射時,不與君並立,應退讓一尺,這算是一種禮節。

  • 井儀:即連射四箭,皆正中目標,射在箭靶上的位置,要上下左右排列像個井字。

“射”在古代不但是士子必備的技能,它還是殺敵衛國的技術,在

軍事和狩獵活動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歷史上非常受人們的重視。

孔子在《論語》中曾言: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二)什麼是“御”呢?簡單來說是就是擁有駕御技能,它不單單指鬥勇,更是一種鬥智,其中囊括了在駕馭學、運籌學、領導學方面的內容。“御”主要分為以下五種能力:

  • 鳴和鸞:即行車時要和鸞之聲交相呼應;

  • 逐水車:即沿著曲岸疾馳而不墜水;

  • 過君表:即經過天子的表位有禮儀;

  • 舞交衢:即過通道而運轉自如;

  • 逐禽左:即在打獵時追逐禽獸從它的左面獲得。

  • 古代應用在軍事上的主要工具除了兵器以外就是戰車,通常以“乘”為作戰單位,它比現代軍事中三三制的“連”人員配屬稍微少一些,現代一個連有120人左右。而古代一乘的兵力包括四匹馬,一輛戰車,車上配備甲士三人,其側後有步卒七十二人,也就是說古代一乘的兵力共有75名士兵。

  • 車上三位甲士職責分別為御手、車左和車右,御手是整個一乘作戰單位中最重要的位置,御者的職責是控御車馬,負責執行配合整個戰陣的進攻任務,車左和車右手持矛、等長兵器,分別站立於兩側保護御手。

  • 同時“御”還包含培育、領導、駕馭屬下的能力。

二、唐朝對武藝的重視,極大的推薦了尚武之風的形成。

整個大唐在中國歷史上是最為開放的一個朝代,唐朝國家強盛,民族自信,

政治清明,思想自由,對外包容,因此為尚武任俠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 一是府兵制對唐朝尚武的影響。府兵制起於北周,完善在隋朝,唐朝時得到的進一步發展。唐朝士兵為了適應作戰的需要,必須苦練武藝。因為在唐朝戰時允許士兵臨時結合成小隊和中隊,配合方陣作戰,小隊包括三人,如果作戰時小隊損失一人或兩人,隊首就要被斬首,因此在軍法的約束下,每個士兵都會相互督促,苦練武藝,以確保在戰爭中存活下來。

  • 二是尚武任俠之風盛行。這種尚武任俠的風氣,大唐王朝從貴族到一般的平民都很崇尚,唐朝的王室成員更是身體力行,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經歷大小百餘戰,常衝鋒陷陣,李建成和李元吉也都是勇猛善戰,武藝超群,據說連李世民的妹妹李秀寧都是位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將,可見尚武任俠之風在唐朝極為興盛。


  • 三是政府支持武藝的發展。唐朝皇帝武則天為了保家衛國的需要,首開了武舉制度,並規定了九項選拔和考核人才的標準。雖然武舉趕不上進士科、明經科、明法科、明算科等在唐朝的地位,但是它激發出了國人習武的熱情,為國人提供了另一種奪取功名的機會,因此在社會上也營造出良好的習武氛圍。

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所處的成長環境,形成了三人掌握武功技能的不同。

每個人的成長環境,對一個人一生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就習武而言,當然是越早就好,大多數武藝高強的人,一般兒時的生活條件都很差,多一項技能就多了一條在社會上生存的路。當然家境富裕的人也有很多自幼習武的,但是比例微乎其微。下面我們就分析一下三人早期的成長環境。

(一)詩聖杜甫,妥妥的官二代,不需要習武謀前程。

  • 杜甫作為官宦子弟,是一名妥妥的官二代。他和杜牧的先祖同為晉代大學者、名將杜預,杜甫是杜預的第十三代孫,他的祖父是杜依藝,在河南鞏縣當縣令,他的父親杜閒為朝議大夫兗州司馬,杜甫就出生在鞏縣,起碼在縣裡是除門閥貴族外的第一少。

  • 杜甫的母親出身更是厲害,乃是大名鼎鼎的清河崔氏,清河崔氏被評為唐朝“盧鄭王”四大家族之首,在整個唐朝有23人做過宰相。唐朝官員高士廉、魏徵等人修訂《氏族志》時仍把崔氏列為第一,雖然李世民將關隴李氏提為第一,但仍可以看得出崔氏家族在當時的影響之大,而杜甫作為名門望族的一份子,自小就在尊貴、富裕的氛圍中長大,過著安定富足的生活。


  • 杜甫受書香門第的影響,自幼好學,七歲時便能作詩,還受到各種文化藝術的影響,養成他較為高超的藝術修養。從杜甫所作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來看,若說杜甫對武藝一點不懂,肯定是不科學的,但筆者並未從任何史書中看到描述杜甫會武藝的記載,因此杜甫最多也就會些強身健體的把式罷了。

壯遊(杜甫) 往昔十四五,出遊翰墨場。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

(二)詩王白居易,唐朝仕途最順遂的詩人,有文采就行了,沒必要習武。

  • 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自述為秦朝名將白起之後,是白起的24世孫。祖上白邕,任北魏太原太守,祖上白建任北齊五兵尚書,祖父白鍠,在河南鞏縣當縣令,看看,和杜甫的爺爺當著同樣的官職,真巧。父親白季庚,任衢州、襄州別駕,白居易生於河南新鄭,也有後代學者認為白居易可能是龜茲王族後裔,此事有爭議,可不論怎麼說,白居易的出身也是官二代無疑。
  • 雖然出身於這樣的家庭,可白居易的童年生活很是動盪。在他剛出生不久,家鄉便發生了戰爭,戰火紛飛,燒得民不聊生,在他兩歲時,祖父白鍠去世,祖母隨後又病故。好在白居易的父親白季庚堅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別駕,白季庚為讓白居易兒時躲避徐州戰亂,就把他送往宿州符離安居,白居易在這裡度過了平靜的童年歲月。

  • 史料記載,白居易自小非常的聰明,而且書讀的也十分刻苦,讀書讀得口都生出了瘡,手都磨出了繭,年紀輕輕的,頭髮全都白了。我覺得也可能是少白頭,不一定是讀書用功造成的。白居易一輩子的仕途還算順遂,從兵部尚書任上致仕,無疾而終。但史書中只記載他刻苦學習,沒有記載他像祖狄一樣聞雞起舞,在他自己的詩中也沒有描寫過自己會武功,因此,白居易也不是個會武功之人。

    (三) 詩仙李白,寫詩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 李白,與杜甫和白居易的出身差不多,都是官宦家庭出身,只不過杜甫和白居易祖上都是正而八經的在職官員,而李白的祖父則是因罪被流放的官員,因此坎坷的身世經歷,造就了他任俠的信念和傲岸的人格,除了極高的文學修養已外,也練就了高強的劍術,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更安全的在社會上立足。


  • 李白的祖籍在隴西城紀,就是現在的甘肅天水,他的祖父在隋朝末年因罪流放到西域的碎葉城(當年是安西四鎮之一,現位於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公元701年,李白在碎葉城出生,五歲時隨父親李客遷往四川綿州彰明縣。

《新唐書》:李白,字太白,興聖皇帝九世孫。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白之生,母夢長庚星,因以命之。
  • 李白從小就跟著父親李客學習文化和練習武藝,他不但文學天賦出眾,在劍法上也是稟賦異常。李白喜歡道家逍遙自由的思想,也向往俠士的俠義行為和英雄主義,他自幼非常崇拜縱橫家那種打抱不平、遊歷天下的經歷,因此在習武方面就更加的刻苦,練就了一身好武藝,到15歲時就有非常高明的劍術。他向別人推薦自己時,總說自己:“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這話說的非常明白,文章不是我的強項,劍術才是我的立身之本。


  • 李白25歲時候,認為自己準備差不多了,於是“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在離開家鄉之時,他認為自己有經天緯地之才,有管理國家的能力。據分析,李白年輕的時候憑恃著武功高強,到處行俠仗義,打報不平,應是因為親手殺了人,才離開家鄉,外出躲避風頭,同時藉機“縱橫”天下,以實現自己成為俠客或是將軍的夢想。

  • 因此李白才會在《俠客行》中寫出“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這樣著名的詩句。但是他從不後悔做了這件事,他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將生死置之度外的俠士:“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從此也可以看出,李白有著很強的武功。

  • 李白一生的行事和生活態度常常具有俠士的風度,他的夢想並不是成為一個大詩人,而是想做大俠,做大將軍。據《新唐書》本傳記載,李白“性倜儻,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在他的心底和金庸先生一樣,都有一個武俠夢。他夢想著在少年時就能騎著金羈絡頭的駿馬,穿著鮮豔奪目的錦袍腰懸龍泉寶劍,去燕趙之地,結交行俠仗義的俠客,過著那種任俠自由的浪漫生活。


綜上分析:李白、杜甫和白居易雖然都生活在唐初,但是自幼生活環境的不同,造就了各自成長經歷的不同。相對而言,杜甫和白居易的生活條件更好,不用為生存而發愁,他們不會武藝,照樣可以在社會上生活的很好。而李白則不同,作為流放的罪臣之後,在社會上的地位還不如一般的平民,沒有較強的武藝傍身,很容易受到別人的欺辱,也很難在社會上立足,因此三人中,只有李白擅長武功。


清悠初見


這個問題看似腦洞很大,其實很有趣味,值得探討一下。

通過一些史料來看,李白的武功應該不錯,可以看做是擅長。

至於杜甫、白居易,少不了學習一點武術,但恐怕不很擅長。

李白五歲就開始啟蒙讀書,但由於受道家的影響,喜好劍術,崇尚俠客。

在《與韓荊州書》中,李白提到“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既然李白如此說,就不會僅僅是喜好,弄一點花拳繡腿來忽悠人,理該是具備一定的武功。

唐文宗時,有人稱”李白的詩“、”張旭的草書“、”裴旻的劍舞“為三絕。世人稱裴旻為“劍聖”,李白就曾經跟隨裴旻學習過劍術。

在二十五歲時,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可以想象,成年後的李白提著一口寶劍,遊歷四方,妥妥地一個俠客形象。可見,李白的劍術不差。

杜甫出身於京兆杜氏,是北方的大士族。其遠祖是漢武帝時期著名的酷吏杜周,與唐代另一個大詩人杜牧同為晉代大學者、名將杜預之後。杜甫出自杜預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預少子杜尹。

雖然宗族較遠,但有相似的家族遺風。

杜甫青少年時家庭環境優越,過著富足安定的生活,遠不是僅僅看著人家“朱門酒肉臭”,自己卻是“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那麼悲催。

此時的杜甫,也很頑皮,上牆爬屋也是家常便飯。有詩為證:

“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杜甫是名將杜預之後,雖然年代久遠,但建功立業是不變的傳承。

所謂的武功,不一定是指具體的武力值,廣義而言,也包括軍事思想和戰爭謀略。

杜甫比較崇拜的就是諸葛亮,也有詩為證: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成年後的杜甫仕途不順,鬱鬱寡歡。

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時刻注視著時局的發展,曾經寫過兩篇文章:《為華州郭使君進滅殘冠形勢圖狀》和《乾元元年華州試進士策問五首》,為剿滅安史叛軍獻策。

後因為觸怒唐肅宗,依然仕途不利。在這種情況下,杜甫遊歷成都,寫下了這首《蜀相》。與其說悲嘆諸葛丞相的命運,不如說是在抒發自己報國無門的鬱悶情懷。

杜甫的本家杜牧,也有一首很著名的詩: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首詩也是滿滿地不服氣,有羨慕嫉妒恨的味道。杜牧認為周郎的赤壁業績是因為運氣好,自己卻得不到施展才能的機會。

唐朝時期,崇尚遊俠和建功立業,作為讀書人,武力值不一定爆棚,但軍事韜略不能不復習複習,這也算是武功的一方面吧。

這好比是諸葛亮,單打獨鬥可能不行,但武力值不低哦。

白居易出生在一個“世敦儒業”的中小官僚家庭。他出生不久,家鄉就發生了戰爭。

他的父親白季庚由宋州司戶參軍授彭城縣令,協助徐州刺史李洧堅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別駕。

在這種家庭及生活環境下,白居易對於軍事應該不算陌生。

童年的白居易,聰穎過人,讀書十分刻苦,讀書讀得口都生出了瘡,手都磨出了繭子,年紀輕輕頭髮都白了。

古時的讀書人,不僅僅是要讀《四書》、《五經》,還要習六藝。

作為讀書人的祖師爺孔子就六藝精湛,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等樣樣精通。其中的射、御就是駕車、射箭,是武術方面的技藝。

對此,白居易未必一定精通,會有多麼高的武力值,但一般要學習。沒有史料記載相關的情況,也不好亂說。

因此,在豹眼看來,李白、杜甫、白居易恐怕都要習六藝,未必都技藝精湛,但不會一點功力沒有。從相關史料來看,李白的功夫不低,其他二人就不好說了。


豹眼看歷史


這三個人在寫詩作文方面都是大家,要說武功方面的只是知道李白肯定有的。杜甫,白居易應該不會,但是在那個冷兵器時代,他倆的體質不會弱。有人說文人只會寫詩,文武全才都是編的,這就有失偏頗了。比如孔子身材雄偉,六藝精湛。“六藝”是指禮、樂、射、御、書、數等六種技藝。其中“射”就是射箭 ,指武術方面的。比如辛棄疾 他的詩是豪放派高手,武功也很高強,曾經帶領二十幾個人偷襲敵營,斬殺叛徒,何等豪氣。

有人覺得李白不會武功,只是傳說。這就不對了,有很多證據表明李白會武功,並且應該在高中之列。

李白好道,家境富裕,愛結交朋友,並且他還有武術師傅,當時的劍術第一的裴昱就是他的師傅。就算李白不能學到第一的境界,但也不會低到哪裡去。在李白的很多詩文裡就可以看到李白有武功的。俠客行》中,李白這樣寫道: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李白詩中“劍”字,“劍閣”“劍壁”,“吳鉤”“吳鴻”“湛盧”“干將”“莫邪”“青萍”“秋蓮”“霜雪”“匕首”“龍泉”這樣詞句佔很大一部分,可見李白對劍術情有獨種。

李白長年遊離大山名川,在那樣的時代沒有一點功夫怎麼能行?

一次,在幽州打獵,他竟然“一射兩虎穿,轉背落雙鳶,可見他的武藝之高。其實,早在幼年時,李白就常去看人舞劍,心中羨慕,並開始模仿練習,“劍術自通達”。十五歲便正式拜師裴旻學劍。二十歲時常騎馬挎劍出入於通都大邑。在十餘年漫遊生活中,劍不離身,勤學苦練。劍術自然不低。

實際上,在古代尤其是宋代以前文人有一身武藝並不是什麼稀罕事,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能文能武才是仕途大夫的標配。於唐人而言,李白會武功應該不是什麼新鮮事。

所以不要以為是個文人,就一定不會武功。

就算抗戰時期能寫詩文又會武功的就不少,陳毅,會武功吧,據說朱德是文武雙狀元。

今天能打仗又能寫文章也很多[微笑][呲牙]



襄陽祖海


在古代的士大夫中,禮、樂、射、御、書、數是六藝。這六藝是古代士大夫必須要學習的。

李白不但是唐朝最著名的詩人,他的劍術也是當時天下第一無人能敵的。只不過當時沒有視頻,沒有圖片。李白會劍術沒辦法流傳下來,而詩詞是能夠寫下來流傳下來的。所以我們只知道他李白是詩人,而不知道他也是劍術高手。他的很多詩裡都能看出來他的劍術。

《行路難》三首裡邊都就有“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詩句。李白的家庭條件非常的好,所以他的父親應該是非常重視他六藝方面的教育的。

他的師傅是裴將軍裴旻,裴旻當時被人們成為“劍聖”。李白不斷但劍術非常的好,而且會騎馬射箭,他的歌舞也是非常的好的。有詩為證,“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歡,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新唐書》裡邊說李白“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俗話說藝高人膽大。如果他沒有一定的武藝,他就不敢在宮裡那麼的狂妄,讓高力士給他脫靴,讓楊貴妃給他研墨。就不敢寫出“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樣狂妄的詩句。

杜甫應該不會劍術,杜甫一生的抱負就是“致君堯舜上”。杜甫的詩歌內容大多是比較愁苦的。安史之亂爆發後,他為了追隨朝廷,就安頓好妻兒去四川,誰知半路被俘,押解到長安,因為官職比較小,又被放了後來官至左拾遺是文職。所以杜甫應該不會武功,而且身體不太好。

而白居易也一直都是文職,應該也不會武功。而且他的詩歌裡邊沒有出現過武功、劍術之類的語句。大多是歌姬,愛情等方面的內容。


一隻小杜鵑


李白是一位武功高強的劍客!

年輕時候的李白喜歡行俠仗義,打抱不平。在《俠客行》有這樣幾句詩句:“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李白的《俠客行》,並不是讚揚古人的俠客行為,不是,而是寫李白自己的經歷。

而唐朝人魏顥在編寫李白詩集的時候,曾寫道:“(李白)少任俠,手刃數人(李白親手殺死過幾人)”。詩句中的“手刃數人”這件事兒,從始至終李白和魏顥都沒有寫詳細,可能是兩人是有所顧忌,所以故意含糊其辭。但我們通過李白的詩句:“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出自白首《太玄經》”。“燕南壯士吳門豪,築中置鉛魚隱刀。感君恩重許君命,太山一擲輕鴻毛”(《結襪子》)。意思就是李白殺了人之後,把壞人的腦袋拎在手裡,此時的李白將生死置之度外,是一個俠士、豪客!

李白在《俠客行》中描寫的:“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不只是為了敬佩的古人的俠客行為,更多的是為了褒揚自己。李白曾說過,他15歲時就開始練習劍術,李白小的時候在西域長大,所以李白的作風有點像西域人的性格“剽悍”,李白從小就有一個“武俠夢”。他曾幻想過要像是蘇秦等人一樣,在縱橫天下之後歸隱山林。並且當時的川蜀之地多是山高林密,所以當地的民風也比較“兇悍”,李白從小就在那裡長大,又有俠客的志向,所以李白學習武術也是很正常的。

據歷史記載,當年李白出川蜀的時候,曾經一人一劍殺了好幾個人,殺人並非簡單,特別是正面打鬥,而且李白是一人對多人,足以證明當時李白的劍術還是非常高的。

唐朝時天下有三絕:(1)李白的詩歌;(2)裴旻的劍術;(3)張旭的草書,而裴旻又是李白的師傅,李白能成為當時第一劍客的弟子,可見李白確實是有實力的。後來李白還收了武諤當劍客徒弟。


公元前


要說武功,三個人中,李白還可以,杜甫年輕時練過一點,白居易則完全談不上。

李白、杜甫都生活在盛唐,這是一個好武成風的時代,俠客受到廣泛推崇,大概跟現在的體育明星一樣,被認為是男子漢氣概和英雄氣質的代表。受這種風氣影響,當時的很多詩人都會武功,有俠士之風,如陳子昂、王翰、王之渙、孟浩然、高適、張旭、韋應物等等。

01

李白的任俠思想尤其突出,並且在劍術上下過一番功夫。他在《與韓荊州書》中說自己“十五好劍術”。《新唐書·李白傳》說他:“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他的鐵桿粉絲魏顥在《李翰林集序》中還寫他曾經殺過人:“少任俠,手刃數人”,說明他有過實戰經歷,武功應該還不低。

02

至於杜甫,他的家族其實是很有俠義傳統的,他的叔叔杜並在十幾歲的時候,為了給父親杜審言報仇,一刀捅死了司馬周季重。他的四代祖杜魚石的女兒、二姑裴榮期夫人都有俠義精神。

杜甫在詩歌中也表現出對俠士的仰慕和嚮往,如《遣懷》中寫道:“白刃仇不義,黃金傾有無。殺人紅塵裡,報答在斯須。”頗有一種快意恩仇的傾向。

杜甫本人也是有一定武功的,他年輕時曾有過一段“放蕩齊趙間”的經歷,他寫自己打獵的情景:“呼鷹皀櫪林,逐獸雲雪岡。射飛曾縱鞚,引臂落鶖鶬。”(《壯遊》)在林中帶著獵鷹追逐野獸,能舉弓射落天上的飛禽,可見有些功底。“胡馬挾雕弓,鳴弦不虛發。長鈚逐狡兔,突羽當滿月。”(《七月三日,亭午已後較熱退,晚加小涼,穩睡有詩,因論壯年樂事,戲呈元二十一曹長》)可以看出他對自己的射術非常自豪。

但杜甫的武功似乎只見於打獵,沒見過他有實戰方面的記載。安史之亂中,潼關失守後,他夾在混亂的人流中逃亡,差點死在路上,還是他的一位堂侄把他救起;後來在隻身前往靈武投奔肅宗的途中,又被叛軍抓住,也看不出有太高的武功。可能他自從去長安求取功名之後,就把年輕時那點功底都荒廢了。

03

白居易出生比李白、杜甫晚了半個多世紀,已經是中唐了,這時,社會上任俠的風氣已經慢慢消退。白居易對初、盛唐時期那種俠義精神和尚武傳統壓根兒就沒什麼興趣,他除了刻苦攻讀儒家聖賢之書外,感興趣的就是佛教和禪宗,正如孫昌武在《佛教與中國文學》一書所說的那樣:“樂天少年知讀佛書,習禪定”。可以斷定,他從來沒練習過武功,擅長也就無從談起了。

可以說,比較三個人的武功,我們不但可以看到他們在個性、興趣上的某種差異,也可以看到社會風尚的逐漸變化。


讀史雜識


李白會劍術,還很高明。從他寫的:俠客行″中可見一斑,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杜甫,白居易應該也會,雖然沒有記載,唐朝崇尚武力,如果不會功夫,跋山涉水,碾轉多地,不是挨搶,就是挨殺的貨,從活了很大年紀,給我們留下很多不朽詩篇,可以為證。


先知867


這個還真不知道,不過,金庸的武俠小說裡,李白應該啊武術高手,他的一首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所有看過這首詩的人,都讓自己的武功變得高深莫測,最後,卻讓一個不識字的人,通過字體的形狀悟出了絕世武功,小說雖說是杜撰的,但李白的這份豪氣,應該不是單純的文人所能展現的,在古代,文武雙全者,比比皆是,所以我覺得,李白會武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剛剛聊過


在中國古代更“重文”,即所謂的“讀書人”嘛,所以即使李白可能會點武功那也只是業餘愛好,他更大的興趣、更多的時間還是在“文”的方面,即吟詩作樂。

不過“文”人,一般都有一些傲骨,喜歡喝喝酒什麼的,喝喝酒酒難免喝醉,喝醉回家難免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地痞流氓,難免和地痞流氓拉拉扯扯,次數多了意識、身體難免在“武”的方面有所增強,但不是真正的武術。

武術是古代軍事戰爭一種傳承的技術。習武可以強身健體,亦可以防禦敵人進攻。習武之人以“制止侵襲”為技術導向、引領修習者進入認識人與自然、社會客觀規律的傳統教化(武化)方式,是人類物質文明的導向和保障。


大忙人生


白居易杜甫給人印象就像老學究,心無旁騖,專心詩學,應該不會啥武功。

李白文采斐然,風流倜儻,善詩喜飲,尤好到處遊歷,結交好友,從他不羈的性格和結交的友人看,李白會武功的可能性很大。

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術,張旭的草書合稱唐代三絕。雖然三絕沒有說李白會劍術,但有史料說李白曾師從當時劍法第一的裴旻。

裴旻,唐代邊防大將,常和奚人、契丹和吐蕃打戰,曾官至左金吾大將軍。裴旻的劍術在當時也很有名氣,傳聞他的最高記錄是能在一天之內用劍殺掉31頭猛虎。

所以說,裴旻的劍術是唐代一絕,在當時是沒有人能比過他的。當然了,名師出高徒,師傅天下第一,徒弟劍術也差不了。何況徒弟還是名冠天下的李白,不把徒弟傳授的像模像樣,想那裴旻也不敢收李白這樣的徒弟。

李白詩詞中多次出現“劍”字,據有心人統計,達一百多處。俗語說“三句話不離本行”,可見李白會劍術,並情有獨鍾,才會在詩作中多次出現劍字。

李白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詩作豪邁狂放,似江河奔流不息,如高山挺拔偉岸;詩人一生遊歷名山大川,詩作蘊含了自然與劍氣的力量。

而詩人的這種性格和詩作的力量,正是一種練武之人特有的豁達與豪放。這種感覺常讓人想起後來的陸游、辛棄疾。李白雖不如後來者那樣明顯,但確有如出一轍之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