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生父摄政王载沣,为何要将明清两朝的大内秘档付之一炬?

上官熙


据当事人回忆,1908年,载沣被任命为摄政王的时候,照例要举行一个就职仪式。可是满清几百年间,只有一个多尔衮做过摄政王,没有别的先例可以参照。

于是载沣就下令部下到大内查找当时的资料,可是大内的文件库里文档堆积如山,不仅有满清时期的,还有明朝的文档。档案室的官员也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培训,没有科学分类管理。乱堆乱放,可以说是杂乱无章,根本就没有什么规矩。在这样的文档里找到当年多尔衮就职的资料,比大海捞针都难,官员们一看头就大了。

秘档是国家档案,是历史的缩影。历史是史官记载的,史官是皇帝豢养的,什么都只能按照皇帝的意思去写,他们写出的历史,已经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了。因此,人们很难在历代王朝史官编纂的《起居录》或者大事记里看到历史的真相。

国家档案就不同了,它包括大臣奏章、中央文件、皇帝批示和朝廷跟各国往来外交公函等等。它是了解历史的窗口,具有很高的文史价值。

载沣等了几日,部下来禀报,找不到需要的东西,因为库房里资料太多,说白了,是给自己推卸保管不利的责任,顺带跟载沣说,有些陈年档案,尤其是前明的,实属无用,要不要烧掉处理一些?

载沣没把这个建议当回事,就回答没问题。

但这么重要的东西,载沣为什么漫不经心,以至于要叫人烧掉呢?

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说说载沣这个人。

如果我们不去人云亦云,真实的载沣不是那么愚蠢、也不是那么顽固,而是一个非常平庸,还有点底线的人。

我们不妨截取载沣人生几个片段,来看看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有骨气的载沣。

庚子之乱,义和团杀死了德国公使克林德,其夫人要求慈禧偿命,慈禧是最高领导人,怎么会偿命呢?慈禧把责任推给了部下,于是清廷处置了12个替罪羊来顶缸:庄亲王载勋赐令自尽;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流放新疆,永远监禁;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刚毅,斩立决。这还不算,满清还必须要到德国道歉。

1901年,载沣代表皇帝光绪、代表大清就庚子之乱德国公使被杀一事当面向德皇道歉。

当时德国皇帝认为满清是战败国,想羞辱一下载沣,就命他行跪拜礼。

但载沣不卑不亢、据理力争说:我是代表我哥哥光绪来给你赔礼的,我们是平级,我怎么能给你跪拜。

德皇一听这个中国小伙子说的有理,自己理屈词穷,不得不放弃跪拜要求。

与时俱进的载沣。

载沣是个平易近人和比较开通的人,在朝廷各种势力的明争暗斗中,一直保持着相对超然的态度,表现出谦抑退让的性格,博得不少人的好感。

在晚清朝廷中,载沣也是一位思想开明和新潮的人物。他经常阅读西方的报刊,喜欢西方的自然科学。据溥仪在《我的前半生》回忆,父亲载沣是满清王公中最先穿起西服的,他还在家里装起了电话,用上了汽车。

1910年,载沣的弟弟载涛从海外回来建议在全国实行剪辫子,掌握满清大权的载沣对剪辫子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因为清廷的暧昧态度,当时满清的官员和警察、学生以及士兵中绝大多数人已经剪掉辫子。

接受失败,拒绝复辟。

载沣作为当时大清的实际统治者,在满清王朝的末日到来前,一定是做过垂死挣扎,这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在满清退出历史舞台后,他很快接受了这个事实,不再逆流而动,非常难得。

1912年元月2月12日,隆裕太后以皇帝的名义颁发了退位诏书,宣统小皇帝退位。

载沣如释重负,他从宫里回到家中,非常轻松地说:"这下好了,我能回家抱孩子了。

载沣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了从帝国权力的巅峰到一个平民的过渡,心态释然,确实了不起。

1912年9月,孙中山曾会见过载沣,对他的急流勇退,顺应大局表示肯定。在会见中,孙文题照相赠予他,载沣回答说:"我拥护民国,大势所趋,感谢民国政府对我们的照顾。"

载沣的回答不是客套话,而是他确实放下了。

1917年,辫帅张勋逆流而动,上演了一幕复辟丑剧,载沣表现得非常超脱,自始至终都没有掺和。对于张勋的复辟,他只是淡淡地给出了两个字的评语——"胡闹"。

后来溥仪潜往东北,载沣独认"凶多吉少",持反对态度。

溥仪到东北受日本人操纵,当了儿皇帝,建立了伪满洲国。

溥仪曾多次要父亲载沣举家到东北去,日方也派代表频频给载沣接触,而载沣非常冷静,没有随波逐流。不但自己不会去,还把最小的儿子溥任,女儿韫娱、韫欢都留在自己身边不放。

因此说,载沣这个人,你说他老实也好,无能也罢,但他没有慈禧那么顽固,也没有主张复辟的宗社党那么恋栈权力,总体来说是个非常平庸的人。

这么一个平庸的人,对大内秘档不管不问、放任自流是非常正常的。在晚清那个多事之秋,每个处于权力中心的人,都心神不定,人心惶惶,载沣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载沣并没有处心积虑要烧毁那些档案。如果那样,档案还会保留下来?

档案之所以大部分得以流传,得亏学部参事罗振玉,他想方设法,把这些看似无用的档案转移到了国子监,得以保全。后来大清灭亡之后,这些明清档案被民间商人纷纷买走,他也想尽办法从回收商那里抢救下来一批,免得它们被重新打成纸浆造纸的命运,

虽然老罗后来跟溥仪到东北,在伪满洲国任职,当过一段汉奸,但一码归一码,功是功过是过,过不掩功嘛,值得大家称颂。

也许正因为载沣的糊涂和无能,那么多国家瑰宝才得以保存下来,流传于世,给后人研究明清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历来现实


鲁迅本人都参与过密档淘宝,这批密档的历史价值极高。

载沣担当摄政王,为走向共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他有效的缩短了大清国祚,没有载沣,搞不好大清还能多活几十年(夸张的说法,大清没那命数),他可以兢兢业业的做一件事,也只能做个专职或专项任务的能臣。但是做为摄政王,很显然,他的高度不够,没有大局观,缺乏统筹治理手段,哪怕只是让他议政,也是主张偏左,弊大于利,慈禧缺的是眼光和格局,但她不乏手段,否则活不了那么多年,而载沣是眼光、格局、手段统统没有,出手就是昏招。

他有效的将满汉矛盾推到大清建国以来的巅峰,以前好歹有群汉臣替朝廷稳定地方,载沣一接手就遭到整个官僚系统的反弹,当时的状况,“本家”已经无人可用,慈禧但凡有一丁丁点办法也不会重用汉臣。乾隆如果不是出于对众多汉臣的焦虑,也不会搞出叫魂案这个大乌龙,载沣能不知道么?

历代皇帝也好,慈禧太后也罢,都缺乏智商?就他载沣是聪明的?可他还是将重权分封嫡系,而这些从来没有从政经历的生瓜蛋子则成功的引起了全国官僚的震怒,全国空降满贵,满贵们有样学样的继续“开枝散叶”拉自己的嫡系,控制从中央到地方的实权,督抚们的投诉无效,逐步转化为恨意,革命党一声枪响,大伙儿登时散伙,这就是载沣的功绩。所以我说载沣为走向共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长相挺精明,奈何脑子不大好使,出手就是鱼死网破的绝户计。

我国的古文献有公认的四大发现:

明清档案;说是明清档案,其实连宋代的资料都有。

殷墟甲骨文;

敦煌藏经洞遗书;

居延汉简。

溥仪生父摄政王载沣,为何要将明清两朝的大内秘档付之一炬?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说一下,此举可称文史灾难,他的这种行为比焚书“坑”儒的乾隆帝不逞多让,史书有无数种方法作假,但是很多历史档案却无法作假,这种说法并不矛盾,因为即便是皇帝也有能力有限的时候,他没有办法清理所有相关资料,所以通过奏折、文书我们能还原出一段段与正史记载不大相同的史料,这就是皇家文档的重要性,大清开国前期,满文奏折和满文文书也有类似作用,很多掰扯不清的事件,都能通过奏折梳理清楚。

皇帝能力有限,他没有办法清理所有相关资料?

是啊,很奇怪么?本文所要讲的载沣烧档事件就源于此,明清记录浩如烟海,他受位摄政王自然要风风光光的,奈何大清就多尔衮一个摄政王的仪式可供参考,于是乎,载沣派人去内阁大库去找多尔衮的典礼仪式文档。

内阁大库的作用就是所有内政外交的重要档案,全部收在大库中,明清近600年的宝贵资料全在里面,有多重要呢?没用的早烧了,留下的本身就肯定有其留存价值,很多密档,包括大臣们也都是听说过没见过,重要性可想而知。又有多少呢?“堆积如山”,根本没法找寻,所以大臣们回禀,没法找,太乱了,也没有人整理,潜台词就是你看着办吧。载沣的指示是:有用的留,没用的烧。有用没用的评判标准?没有!

于是八千麻袋事件的帷幕缓缓拉开,进去内阁大库,官员们开始整理,但不少人夹带私货,反正是要烧掉的,自己留下也没什么,所以很多密档被官员偷回家中。

这时候,一个小人物坐不住了,他深知文档资料的重要性,而自己仅仅是个学部参事,在内阁说话也没人重视,所以直接上报给了直属领导张之洞,这个为抢救文档不遗余力的小人物就是罗振玉。

张之洞和罗振玉的想法一致,都明白大内密档的重要性,奈何内阁一群狍子们根本不明白,也解释不清楚,官员们也是嫌麻烦,直接烧了最好。张之洞的主张是,秘密保护留存,可是罗振玉缺的不只是主意,还有赎档费用和存放地点等等,连个配合的人都没有。

箱子是没有,一个学部参事身无余财,索性用麻袋装,运费自己出,整整八千个麻袋被挪到了学部废屋,学部同僚不满,罗振玉没辙,又搬去了国子监,科举都废了,国子监自然也废了,密档在这里安全保存了3年。

时过境迁,原来的学部变成了教育部,档案的所有权也一并交付,但同样没有人重视,也就更没有人妥善保管了,北洋政府打算修建历史博物馆,需要重要文史资料填充,这才被时任教育总长的付增湘发现,马上派人去淘宝,二人之中,有一人就是在教育部工作的鲁迅,并且,鲁迅在其著作中揭发了付增湘的监守自盗行为,付增湘每借走一批,都有所挑选,仅仅把剩下的还了回来。

后来北洋政府穷到啥样子呢,曹锟贿选总统几乎是尽人皆知,但是没有办法,当时就是缺钱,博物馆也没办法,工资发不出就卖家当,首先想到的就是明清密档,这批“废纸”能卖不少钱,最终被多人合资3000元购买,又被某文具店老板收购,后来被上文提过的小人物原学部参事罗振玉发现,当时已经流入民间不少,他找到文具店老板全部买下,有倒卖给满清遗老李盛铎,而李盛铎仅仅是买下了一部分,其他经手继续零售,流入民间,罗振玉又将剩下的40大箱档案卖给了日本人松崎,实在是可惜......

这批档案最终在解放后才得到真正的重视,新中国成立后,这些珍贵的明清档案被国家全部收购,至少上百年没整理过的文档,也逐步的整理、分类、保管,现在留存于第一历史档案馆,至此,这些档案才得以妥善保存,虽然已经遗失了很多,但好在国家避免了这批珍贵档案的进一步损毁,无异于为我国历史研究“建造”了弥足珍贵的密档宝库。


古今通史


1908年,慈禧和光绪死后,年幼的溥仪继位,载沣成了摄政王。

(载沣)

摄政王总揽大权,成了当时的实际统治者。所以,一个非常风光的摄政典礼就非常重要了。为了符合祖制,载沣想到了多尔衮。于是命人去“内阁大库”查阅当年多尔衮任摄政王时,典礼的相关档案。

内阁大库就相当于大内档案馆,里面收藏着明清两朝数百年的档案资料,数量巨大,堆积如山。想在这里找到一份资料,是非常费工费时的事情。结果奉命前来查阅的官员,根本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于是,他们上奏称,内阁大库里堆积了大量的陈年档案,毫无用处,还不如焚毁算了。结果得到回复:你们自己去捡,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焚毁。

既然得到了批准,那些好奇的内阁成员立刻来到了库房,整理搜寻,希望能找到点有价值的东西。既然马上就要烧毁了,不如倒腾两件当传家宝吧。


此时,学部参事罗振玉,觉得有必要做点什么。本身就喜好收藏的罗振玉,开始四处奔走,希望能把这些档案保存下来。后来,他找到了张之洞,成功的保住了这批档案。

(罗振玉)

这些档案装了8000个大麻袋,被罗振玉运到了已经空置的国子监,暂时安定了。

清亡之后,这些档案的命运又岌岌可危了。

1921年末,包括罗振玉整理出档案在内,故宫内所有的大内档案被分成两批变卖了。第一批总重十几万斤,主要是明朝永乐至万历年间的档案。这一批的买家是十多个商人,他们合伙凑了3000块银元,买走了。

第二批是从崇祯年间到宣统年间的档案,重约15万斤,被北京一个纸店掌柜程运增买走了。

罗振玉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立刻找到程运增,愿意高价收回他手上的所有大内档案——其中有一大半,已经被运到造纸厂,准备销毁化浆,重新造纸了。


罗振玉倾家荡产,再一次保住了大部分的档案。

(整理出来的部分档案)

因为生活窘迫,罗振玉又把部分档案转卖给了另一位收藏家,此后,大内档案不断的转手买卖,其中也有不少损毁丢失。

新中国之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集到了一千多万件大内档案,开始进行庞大的整理研究工作。

幸好,当时没有一把火把他们全部烧了,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为我们研究明清史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七追风


中国一直有修史列传的传统,很多前朝的珍贵资料得以保存,据说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有一批大内密档被载丰全给烧了,也不知道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后来经过专家教授研究叉知道,这一批资料并没有完全被烧掉,而是被瓜分掉了,那到底是怎么个瓜分法呢?

载沣登基为摄政王从大内密档中寻找先例未果,怒烧档案。

清朝统治天下近三百年,真正意义上面的摄政王只有二个,一个是开国的多尔衮,一个是亡国的载沣。

  1. 在慈禧太后去世不久,清朝为了避免重新陷入女人干政的局面,便选举出了载沣作为朝廷之中的摄政王来统领外朝,由隆裕太后统治后宫,毕竟溥仪当时只有几岁,实在太小了。


  2. 因为清朝是一个比较注重礼仪的朝代,摄政王登基都是要举行大典的,但是因为近几朝都没有先例,只能从大内密档中寻找。

  3. 而档案之中因为资料实在太多又杂乱无章,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多尔衮做摄政王时的礼仪流程,使得载沣十分生气,就下令说把哪里面没用的都烧掉,但是没有专业人员,一群太监谁也分不清到底那个重要不重要,所以在当时损失了许多宝贵的资料。

档案管理员的坚守自盗和民国政府的滥卖。

因为载沣下令要将这些都烧掉,所以许多看管这里的太监和官员都抱着烧掉不如自己带回家的心理,便开始了监守自盗的行经。

  1. 当时很多说是负责清理的官员和太监抱着这种心理,每天上班来清理大时候都会带许多资料回家,一来二去,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这场盗窃行动之中。


  2. 时间到民国的时候,这批大内密档被罗振玉保存在国子监之中,可还是没能躲过这些有心人,民国政府当时因为缺钱,就盯上了这批资料,然后用卡车几辆几辆的运送出去卖,据说有二千多麻袋被日本人买走了,最后换来几万大洋。

这些重要资料在战乱时期得不到重视,最后还是靠着新中国成立组织专家对国子监的大内密档进行抢救性发掘,这才使得我们后人有机会一赌真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