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中丁元英為什麼吐血?

請叫我丶大俠


因為社會關係的斷裂產生的痛苦等同於身體物理傷害產生的痛苦。


01 背後的原理


致力於基於神經科學研究人的社會交往的心理學家馬修·利伯曼,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寫了一本書,《社交天性》。


根據神經科學對於大腦的監測發現:

當遭受到社會痛苦經背側前扣帶皮層和前腦島發出一個警告,敦促我們及時化解我們的社會連接所受到的威脅。

另一方面,社會獎賞通過腹側紋狀體、隔區以及各種與催產素有關的神經過程,讓我們從照看他人中獲得快樂,激勵我們去關愛他人。

社會痛苦,就是指我們與他人的關係遭到了損害,甚至只是一種可能性損害,都會產生痛苦。


比如,為什麼人本能的害怕當眾演講?


因為我們害怕自己表現太差搞砸了。但是為什麼會本能的產生這種恐懼?因為公開演講放大了我們被別人拒絕的可能性。


僅僅是這種被拒絕的可能性,就足以令我們產生痛苦。因為被拒絕意味著建立關係的失敗。


從大腦的機制來說,社會痛苦和身體痛苦共享同一套神經迴路機制。


也就是說,很多文學上的描寫,比如心如刀絞、肝腸寸斷等等,不只是一種比喻而已,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科學家統計發現,世界各地的語言描述親人離世或者是關係斷裂產生的痛苦,都是用身體的物理疼痛的語言來表達。這相當於也是一種佐證。


02 丁元英愛之深



芮小丹的死,丁元英遭到了芮小丹親人以及同事的不理解,甚至是質疑。


但是這份感情,並不是傳統世俗所能理解的。


丁元英確實沒有像世俗一樣大哭大叫,表現的痛哭流涕,不能自已。這個也不符合丁元英的性格。


但是,丁元英心痛到吐血。


沒有比這程度更深的來體現丁元英跟芮小丹之間的愛了。


一般人身體上只有遭受重創內傷以後,才會產生吐血。比如,很多武俠小說裡面,兩個高手對決,繁雜的招式之後,兩人站定,肯定有一個人的嘴角開始流血,代表遭受到了內傷。


而吐血這個情節的描寫,就直接表明了丁元英對於芮小丹深沉的愛。並不是世俗中只看表象的不在乎,比如,芮小丹父親所質疑的,丁元英以後還可以有很多女人。


這是一種比海更深的感情,深到已經跟心連在了一起。所以,當芮小丹離世,連接關係破碎以後,對於丁元英來說就是一次身心的重創,痛到大口的吐血。


李撒歡


我覺得應該是先有失去心愛之人的痛心,這是人最直接的情感反應,丁元英活的再明白也是個人,脫離不了作為人的情感反應。其次,理性稍作剋制自己的情緒後,情感中會萌發為這個社會失去一名文化人才而感到惋惜的悲痛,然後失去心愛之人的痛太強烈,根本剋制不住,重新迸發出來,兩種感情交匯,悲痛至極,最終由於人天生的私心,感情全部迴歸到失去心愛之人的痛心。


請叫我丶大俠



首先雖然丁元英早就隱隱預感到小丹處於危險之中,幾次建議小丹辭職改行,稱中國不差她一個女警察,但是差更有作為的小丹。無奈小丹對警察職業的喜愛和固執而拒絕丁元英。那時起,內心隱隱的痛已經埋下。

然後,丁元英深知,人各有天命,不想死或是怕死,難道就不會死了麼?人活著享受了樂,就什麼樣的痛也都得受。當得知小丹真正的去世,那是錐心的痛,淚又流不下來,就只有吐血了。不願意接受也得接受,不能接受也得接受,逝者去矣,生者日子還得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