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要憤怒,又為什麼這麼容易憤怒​?

2020新冠肺炎,有人說是天災,有人說是仁禍,莫衷一是。

越是災難面前,越是考驗人性; 越是危機,越是檢驗智商。

越是危險當前,越是顯現本色; 越是焦慮,越是需要理性。


親友群裡轉發了各種妙招,單是口罩的替代品就有很多種辦法。水桶面罩,柚子皮面罩,還有大媽視頻傳授的口罩製作方法。親人們提醒,多屯點兒糧,儘量不要出門了。這都包含著濃濃的親情。

同學群裡進行了各種討論,最主要的是要相信黨,相信正府,不傳謠,不信謠。相互提醒做好自我防護,就是保護家人,保護親友,就是為社會做貢獻。這都包含著深深的友情。

同事群裡接到了各種通知,有領導的關心,有各級組織抗擊疫情的工作安排。有體溫檢測,有信息彙總報送,人人各盡其責。所在單位的後勤保障處供應日常食材,可以網上預約,然後刷卡領取。這都包含著默默的奉獻。

同好群裡的消息就複雜了,什麼“鍋難財”啦,什麼“甩鍋”啦,什麼“陰謀論”啦。更可氣的是各種爆料,唯恐天下不亂。已經這樣危難了,還要製造恐怖氛圍,增加人們的焦慮情緒。丁香醫生哪裡已經彙集了百多條謠言了,每天還是有更多的謠言滿天飛。真不知道這是怎麼了?

希望疫情快一點兒過去,再快一點兒過去。

所謂的“歲月靜好”,那其實是“靜海流深”。危難真是試金石,它考驗人性,檢驗智商,凸顯本色。

其實這一切都要理性看待:人性本來就是那樣,大家都趨利避害,大家都智商平平,大家都形形色色。俗話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更不要說百萬人的大中型城市,千萬人的超大城市了。

我一直在問自己你為什麼要憤怒,又為什麼這麼容易憤怒。可能還包括你,對,說的就是你,你們1980年到2000年之間出生的這群人。你們這群人裡有大約150,000,000人接受了大學教育,你們這群人現在應該正是社會的中流砥柱。可是,你們中間很多人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社會會好嗎?你們中間的精英變成了錢理群教授說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你們中間的大多數沒有變成中產階級,你們中間的絕大多數不具備現代公民意識,你們中間的更多的人基本沒有獨立的思考能力。

哎,算了,其實我不是在說你們,我是在說我自己。我也沒有思考過這個社會會怎樣,我也有一點利己,我也沒有變成中產階級,我也不具備現代公民意識,我也沒有獨立思考能力。說到底,我根本沒有勇氣做自己!

我一直都很悲觀。

這次新冠肺,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一群人。看到了親友、同學、同事以及一些同好者們的另一面。這得益於信息的充分激盪,還得益於信息技術的進步,移動互聯網的應用,更少不了手機以及各種應用軟件。

這又形成了我的另一個擔心,那就是互聯網的“回聲效應”。在網絡空間人們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信息,只聽得進自己想聽到的內容。因此,人們往往容易被帶偏,往往容易遺忘。信息和事件的“衰變期”變得越來越短。人們往往變得沒有耐心,希望“直給”式的撫慰。

我們需要慢慢來!別生氣!

道理很簡單,日子要一天天過,飯要一口口吃,事要一步步做,傷口要一點點癒合。彆著急,讓我們一起努力,會好起來的!加油,武漢;加油,中國!疫情一定會過去,勝利屬於我們!


你為什麼要憤怒,又為什麼這麼容易憤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