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大观园的空间布局是怎样的?

历史总探长


在中国众多的古典小说之中,被奉为巅峰之作的《红楼梦》作为“清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在建筑文化方面自然也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小说之中所塑造的大观园,一步一景,亭台水榭无一不精致,那么大观园中的空间又是如何构建布局的呢?

一、大观园是否真的是曹雪芹的完全“杜撰”?

小说里的大观园给无数读者留下来十分深刻的印象,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园子本身是作者所“杜撰”出来的,现实之中是没有这样的园子的,就像是现在很多的作家,尤其是霸道总裁式言情小说作者们就很喜欢用极度夸张的笔法去杜撰那些所谓的豪门生活。

但是曹雪芹的出生并不一般,簪缨问鼎之家出来的少爷是沉浸在富贵乡里的,看惯了繁华景象,尤其是在封建王朝,大量的资产掌握在少数的统治阶层手中,他们的生活是尽可能的繁华,那么,这个在书中被命名为“大观园”的园子真的是全盘杜撰的吗?

其实还是有一定现实依据。

早在清朝,就有不少人开始研究大观园,无论哪个观点,都很明显地将大观园的真实地址位置定在了北京,更有了其本身应当是“恭王府”的说法。而袁枚则更是直接说大观园就是他的随园,这一个观点得到了胡适先生的赞同,还有不少的红学家认为这是原本曹家的宅子加了作者自己的想象而成的“半梦半醒”之地。

书中的大观园布局十分精致之外又包罗万象,笔者认为不一定全是实景,应该是部分实景,还有部分曹雪芹自己的杜撰,否则不可能会如此的真实细致且唯美,挑不出一点错来。

而正是这种刻画之细致,使得后代人对于大观园园景的复原十分热衷,不仅制作了模型,甚至还建造了实景大观园,尤其是为了拍摄87版《红楼梦》而在北京西城区南菜园西街所建造的大观园更是其中的典型。

二、大观园的整体空间布局

在书中,曹雪芹对于大观园的刻画十分的精细,这也使得我们现在能够更加简单的对去还原大观园的整体布局。

大观园本身是贾府为了迎接元妃省亲而建造的宅子,“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按照现在的标准来说,确实算得上“豪宅了”,而在这么大的建筑面积之中,贾府负责规划的管事确实也下了功夫,从第十七回贾政带着清客游览大观园并乘机考校宝玉的过程之中我们能够大致窥得大观园内部的大致构造:具体就是正门、叠嶂、沁芳亭、潇湘馆、稻香村、蘅芜苑、怡红院等,而到了后期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又对其中的细节进行了补充,比如说秋爽斋、荇叶渚、栊翠庵等等。


而对这些地方的描写并不是简单的刻画,而是采用了正反两面的方式,比如说在最开始的时候,对潇湘馆是有一个直观正面刻画的,书中是如此描写的:

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而到了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她对于潇湘馆是如此看的:“这必定是哪个哥儿的书房了”,这句话自然是不乏讨好的成分,但是也能从中看出潇湘馆的环境是十分清寂,适合读书的。古代文人讲究“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而潇湘馆四周种满竹子,这其实就是一种反面衬托,由此可见作者的巧妙构思。

三、大观园之中的意境美

古代文人雅士是十分追寻“自然山水”这一个命题的,所以才有了山水诗这一个独特的诗歌风格,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人为建筑,大多数的情况之下都是要遵循着一定的“规章制度”的,比如说坐北朝南、中轴对称等等,而山水园林则不需要遵循这些条条框框,他们可以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之中建造出自己无限的“梦”,一个与自然山水有关的梦。

也正是因此,中国的山水园林并不是死板的堆砌,而是有灵魂的,是有主人的灵魂的,是有着意境的。虽然说《红楼梦》之中并没有直面把整个大观园以3d的形式清晰表现出来,但是,从作者的笔触之中也不难发现,它是有独特的意境的,是有着中国特殊的园林美学的加持的。

而什么是山水?那自然就要有山有水,大观园坐落在宁荣街之上,算得上寸土寸金,这样的地方怎么可能凭空造出来一座山?没有山没关系,中国古人用山石来代替山,于是便有了假山,在大观园里,也有着这样的不少假山,就比如在入院处就有一座用石块堆积的假山用以隔断,让整个园子更有神秘感。

而这山并不是单纯的山,是要和水相结合的,贾元春在省亲的时候就直接如此题到:“衔山抱水建来精”。由此可见,在这里,山和水是相互依存的,不可分割的,也正是有了这“山”与水,才能够构成园林之中的“自然山水”。

除了山水能够体现一个园林的文人意味外,建筑也是其中的“重头戏”,书中对于大观园的建筑描写十分的精细,就比如上文已经提到的潇湘馆,就是十足的文人气质,这是单个建筑的意味。

而大观园作为一个大型建筑群,它的建筑分布也是有讲究的,比如说每个建筑坐落位置都不一样,互相之间都是有很大的距离的,书中明确说到,贾宝玉想让林黛玉住潇湘馆,说的是:“我就住怡红院,咱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但是事实上,怡红院和潇湘馆的距离并不近,只是相对于其他院子比较近而已。

在原文之中是如此写的:

晃出了房门,在回廊上调弄了一回雀儿,出至院外,顺着沁芳溪看了一回金鱼...... 顺着脚一径来至一个院门前......举目望门上一看,只见匾上写着" 潇湘馆"三字。

但是能够发现的是,虽然说这两个院子离得不是特别近,却不是毫无遮挡物的,古代园林建筑除了讲究画中的“留白”之外,还讲究如何让集中的建筑看上去不拥挤,而是错落有致。纵观大观园的布局,很明显就能够发现这些特点,疏密有致,多而不乱。

结语

大观园作为《红楼梦》故事最主要的发生地,它真的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园子吗?很明显不是,在构思的过程之中,曹雪芹是下了苦功夫的,整个园林建筑应当怎么设计,有合该谁居住,这在曹雪芹心里其实是有一个很清楚的规划的,这是现代很多作者所做不到的,而这也是大观园能够被红学家们专门研究,甚至专门复原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观园并不仅仅是一个故事的载体,更像是曹雪芹对于过往簪缨问鼎的贵族生活的怀念,除此之外,它也是曹雪芹的文人气质最好的载体,通过大观园里的雅致生活,我们也能想象到清代贵族小姐公子哥们的生活。




夏目历史君


一、大观园与宁府、荣府紧密相连 从晚清至今,大观园图总计近百种,其中多半是孤立的大观园,其周边轮廓是不受制约的,即必定有随意性。 众所周知,大观园是从宁府、荣府内各划出一块而建成的。因此,大观园除北边临街外,其东边、东南边与宁府相连,其西边、西南边与荣府相连。其周边轮廓受相连关系的制约。   二、两府面积相等 建大观园之前,贾府由宁国府、荣国府两部分组成。宁国公、荣国公既是亲兄弟,又同为朝廷敕封的国公,当年朝廷对这两人恩赐的府邸决不会厚此薄彼,宁国府、荣国府的面积应该是相等的(以宁荣小巷为分界线)。 (建大观园前的宁荣小巷,宽10米,长940米。)   三、二府之门相隔没有一箭之路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写道:“因二府之门相隔没有一箭之路。” 一箭之路有多长呢?第二回校注者注曰:“约当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步。” 一步有多长呢?《辞源》注曰:“旧时营造尺以五尺为步。” 《辞海》注曰:“1营造尺=0.32米。”因此,一步合1.6米。 可见一箭之路约为192米至240米。“相隔没有一箭之路”,即不到192米或240米。 本《贾府示意图》里的两府大门相距180米,与此基本相符。   四、贾母院垂花门与宁荣前街的距离 第三回写林黛玉坐轿“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众婆子步下围至一垂花门前落下。” 一射之地”就是一箭之路。因“走了一射之地”转弯,所以贾母院垂花门距宁荣前街应在192米以上。在本图中,贾母院垂花门距宁荣前街在194米。   五、嘉荫堂与凸碧山庄的距离 第七十五回写道“贾母且在嘉荫堂中吃茶稍歇……从下逶迤而上,不过百余部,至山之峰脊上,便是这座敞厅。因在山之高脊,故名曰凸碧山庄。” 百步的上限是240米,因此,“百余步”应多于240米。因此,嘉荫堂与凸碧山庄相距约260米。   六、大观园周长“三里半大” 第十六回里贾蓉说:“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省亲别院了。” 清代工程用的是营造里,一营造里合576米,因此,三里半就是2016米,即大观园周长在2016米左右。   七、荣府四大院落的比例 贾政院>贾母院>贾赦院>凤姐院。 (一)贾政院。第三回写道:“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 (二)贾母院。第三回写道:“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三)贾赦院。第三回写道:'黛玉度其房屋院宇,必是荣府中花园隔断过来的。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园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在。” 所谓“那边轩峻壮丽”,指的是贾母院“轩峻壮丽”。 (四)凤姐院。第三回写道:“王夫人忙携黛玉从后房门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门,是一条南北宽夹道。南边是倒座三间小小的抱厦厅,后有一半大门,小小一所房室。”   八、贾母院的正房面积大 第四十回写刘姥姥念佛道:“人人都说大家子住大房。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那柜子比我们那一间房子还大还高……”   九、凤姐院不小 第三回写凤姐院是“小小一所房室。” 其实,凤姐院不小——凤姐屋的客厅不小,正房不小,凤姐院里有东厢房(尤二姐住宅)、西厢房(秋桐住宅),还有二门、外书房、下房、账房、屋后空房、后楼等(其根据散见于多回)。在《贾府示意图》上,凤姐院有8.5亩。   十、会芳园大门临街,会芳园面积大 许多论者以为建大观园时,将会芳园全部拆除了。其实,建大观园只拆了会芳园的一部分(论述从略)。 《贾府示意图》标志的仍留在宁府里的会芳园有166亩。 我以为,建大观园前,会芳园有322亩。会芳园大门面临宁荣前街。 第十三回写道:“会芳园临街大门洞开……”


啊尔发


《红楼梦》中宝玉和群芳们栖息的青春王国大观园,可谓“天上人间诸景备”。

对于大观园的集中描写在于第十七回、第十八回、第四十至四十一回,通过贾政宝玉、元春和刘姥姥的浏览路线,展示了大观园的部分面貌。其他描写散落在各回中。

大观园有山有水,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构成大观园主线,山环水绕,动静得体,起伏相宜。

大观园有山系,一进门一带翠嶂挡在前面。白石碐嶒,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被宝玉提示用“曲径通幽处”。此翠嶂有石洞,有溪流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从翠嶂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

稻香村在山怀里,“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墙,墙头上皆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 好 屋。外面却是 ! 榆、槿、 ,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田野风光,出稻香村是要转过山坡。从蓼汀花溆山上盘道进去,经过折带朱栏板桥,蘅芜苑是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此外还有山上的凸碧山庄可以赏月,山下的凹晶馆临水赏月可以,俱是靠山。

大观园有一套活水体系。贾宝玉有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大观园中怎能少得了水?水系是大观园的筋骨。在流水之间,众女儿们上演一出出悲欢离合的人生遭际。曹公给了一座园子,又让女儿们临水而居,她们水做的骨肉在氤氲水气中得以滋润。

大观园的主要水体是沁芳溪,由宝玉命名。第十六回指出:“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今亦无烦再引。”

源头是沁芳闸。大观园在水体的设置上是从园子的东北角引入活水,由沁芳闸调节水量,经过多个景区,形成溪流、水池等诸多形态,经过怡红院流出园外。大观园有各种水池,水池有的池岸曲折,水流蜿蜒,有的水面开阔,有的窄小,有淙淙溪流,还有山涧小瀑布,水体形态可谓丰富。

水可以联系园内多个景区,并且可成为重要的水上交通路线,由水路乘船游园,即可领略两岸风景,也可以避免行走的劳累, 沁芳溪贯穿始终,怡红院是水系汇总之处。沁芳溪曲折分岔,终归汇成一处,由怡红院承接。宝玉被称为诸艳之冠,对于千红一哭万艳同杯具有深刻的体会,宝玉的终极理想是浪漫的死亡方式,三十六回,宝玉和袭人夜聊,曾说:“......比如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眼泪是水的一种呈现方式,宝玉见识了诸多女儿们的眼泪,他宁愿在女儿们的眼泪中死得其所。这种描写和怡红院对于水系的终结安排相得益彰。

大观园的水十分洁净,承载着流水落花的伤感。姑娘们每日经过水边桥上。水流花落,红颜飘零。正所谓: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

大观园山水相宜,山环水绕,或开阔或玲珑,然正如庚辰双行夹批:“诸钗所居之处,若稻香村、潇湘馆、怡红院、秋爽斋、蘅芜苑等,都相隔不远,究竟只在一隅。然处置得巧妙,使人见其千邱万壑,恍然不知所穷,所谓会心处不在乎远。大抵一山一水,一木一石,全在人之穿插布置耳。” 大观园是一个缤纷的人生舞台,山石、水体、庭院、植物是这个舞台斑斓的布景。而宝玉和群芳正在混沌世界,天真烂漫之时,坐卧不避,嘻笑无心,至真性情随处可见,在最美丽的青春芳时,以大观园中为豪华背景,刹那绽放。


木青青的后花园


就是这样还有那样的


用户61445189742


中规中矩。


不是已经认证完了吗


其实大观园还是不错的,是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很好体现。精神层面那是少年男女的乐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