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英朗的实际售价,跟凯越的价格很重叠。别克厂家为什么这么做?

毕HH


你说的应该是新英朗和新凯越吧,这个主要是和整车成本和销量有关系。先说下整车成本,新英朗是由泛亚自主研发的K平台打造,零部件国产化程度高,制造工厂成本也相对低一些,所以整车成本会相对低一些,新凯越由通用的9B平台打造,属于通用全球平台产品,当时由欧宝设计,所以新凯越外形和新君威相似是有原因的,都是出自欧宝之手,零部件方面,新凯越的CVT变速箱是来自大名鼎鼎的加特可,所以整车成本相对会高一些。再一个从销量方面,新英朗是别克的销量担当,曾经也是细分车型销量前三,市场接受度很高,只不过换装三缸机后,市场接受度下降,现在只能以价换量,所以优惠幅度大,新凯越上市之初就销量平平,市场接受度不高,本身指导价摆在那,降价空间很小,即使降价也很难销量大增。

综合以上,所以才导致新英朗和新凯越价格出现重叠。




大凯迪小天使


别克英朗的实际售价与凯越重合,原因英朗的实际价值很低,结果为凯越官降力度同样很大

别克汽车的两台入门级轿车分别为凯越与英朗,然而两车的指导价与品质均不匹配,官降是不得不进行的调整且凯越还没有到位。如此评价是否合理可通过两车的「三大件」分析,首先看一看凯越。


别克凯越新款指导价为8.39~9.99万,其价格重合的竞品多为质量稳定、配置丰富且性能的强劲的自主品牌紧凑级轿车,然而凯越不具备上述三点的任何一个优点。其发动机装备的是直列三缸多点电喷的低燃烧1.3L,这种发动机的特点是动力很差且运行中怠速抖动相当严重;共振不仅会拉低车辆的NVH表现,同时也会加速发动机的运动磨损。而这台机器又是没有Turbo增压技术的自吸机头,羸弱的性能只能依靠高转速提升输出功率,高转速则进一步缩短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除耐用性差与体验差以外,这台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仅为79kw(107马力)、最大扭矩低至133N·m。其动力储备标准只适合定位在5万级及以下标准的廉价车使用,在国⑤时代有些两厢微车的发动机都比这台机器品质高。由此可见这台发动机让凯越的产品定位低到了什么程度,而变速箱又是5MT与CVT无级变速器,该车手动版的价值只是5万以下,自动版综合竞品品质分析也只适合在6~6.5万之间,再高则没有任何性价比可言。

重点:如上所述凯越的定位是8~10万的过渡级,在这一范围内可以说选车范围内有凯越就说明了一点都不懂车。虽然真正懂车的消费者怕是连万分之一都没有,但是这台缺点过于突出的轿车也不难发现问题;所以凯越现阶段2万左右的让利还远没有到底,最终与国⑤阶段的科沃兹实际价格重合才有可能提升销量,那就是自动版仅在6万左右。


补刀:别克英朗加速凯越的官降速度与幅度

英朗是别克汽车的代表之作,在四缸机时代销量保有量非常理想,而在降级到三缸标准后仍未能影响这台车的热销。不过这台车的热销正是源自足够大幅度的官降,指导价为11.89~14.39万,综合优惠已经达到4.5~5万元,在消费级量产车中优惠幅度如此大的轿车极少,英朗最有代表性所以销量总可以达到理想的标准,且英朗除了发动机差以外并没有其他明显缺点。

该车装备的1.0T三缸机匹配6挡手动与6挡湿式双离合,这一版本只是为拉低起售价;主力版本的1.3T版变速箱匹配6AT手自一体,不错的变速箱成为了话术的关键词,发动机的不足也就能被一定程度的掩饰了。且英朗在同价位合资品牌轿车中有不错的被动安全保护,A/B柱与车门防撞杆和纵梁的加强保证了足够理想的被动安全保护,主动安全配置又标配了前排四枚气囊,配合独立悬架与其他相对丰富的配置亦可让偏好合资汽车的消费者满足。

英朗的成功在于堆配置转移消费者的关注点,这种产品的定位虽然非常低端但至少在普遍低级的10万级合资轿车中还算高水平。那么在英朗价格重合凯越的前提下,还有任何理由选择这台用廉价级1.3L&CVT加扭力梁后悬架的小车吗?所以凯越的优惠幅度还远没有到底,这台车要就将优惠幅度调整指3~4万,要就准备停产吧。




天和Auto


凯越是韩国大宇的,在原产地挂大宇标,只有在国内才挂别克标。

英朗的原型车是欧宝的。

凯越是家庭用车,经济实用,英朗是运动型车,在马力上体现出来,英朗有1.6T

别克英朗和凯越的本质差异:

新英朗采用的是BFI一体化车身,这和昂科威和君越的车身结构是一致的,车身高强度钢使用率超过65%,这个凯越差别还是蛮大的。

新英朗的底盘前部采用的是全框式副车架,而凯越采用的是半副车架结构。

新英朗的轴距为2640mm,前轮距为1538mm,后轮距为1541mm,而凯越的轴距为2600mm,前轮距为1475mm,后轮距为1475mm,它们之前轴距和轮距的差别显而易见。

新英朗诞生于武汉工厂,由于类似于等离子钎焊等工艺引入,它和凯越在生产工艺也是有差别。



徐工奋斗者


别克厂家也不想这么做。。是英朗的价格实在托不住,越掉越低,本来英朗的定位是优惠完9-10万卖,凯越是优惠完6-8万这样子的,这样的话形成一个互补,直接能占据低端轿车市场,国产和合资通杀,结果英朗的三缸+双离合撑不住这个价格,掉下来连厂家也始料未及,就形成了现在这样两款车相同排量1.0T价格几乎重叠的局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