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纷纷点赞上海“减负组合拳”

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推迟调整社保缴费基数、可延长社会保险缴费期、实施培训费补贴政策……2月3日召开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人社局副局长费予清介绍了上海当天出台的四项企业减负措施。


随着疫情的进展,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面临的难关,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在这种情况下,上海此次出台的企业减负措施,企业怎么看?在专家看来,应如何给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吃“定心丸”?



“一方面,我们要全力抗击疫情,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充分留好后手,稳经济保就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看来,上海虽然大型企业、外资企业居多,然而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影响民生就业,不容忽视。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奥盛集团董事长汤亮告诉记者,疫情防控正是关键时刻,企业复工又迫近眼前,企业负责人无不心急如焚,很多企业一边支援湖北,一边安排复工。


上海市人大代表、徐汇区工商联主席、上海生物电子标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渊也有同样的感觉。此次疫情不仅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也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影响。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无法经营的情况下还要承担员工工资,还有的企业大量存货遭受损。


“为了保障企业正常经营秩序,减轻企业负担,此次上海从实际情况出发,果断出台了一系列企业减负措施,为不少企业能够实现健康运行,做到抗疫与生产两不误,及时提供了助力。”汤亮表示。


汤亮所提到的一系列减负措施,正是上海于2月3日下午刚刚出台的四项举措,具体包括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对不裁员、少减员、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返还单位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推迟3个月调整社保缴费基数;可延长社会保险缴费期;实施培训费补贴政策等。


此举无疑提升了上海很多企业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决心。


“这些政策让我们看到,政府在抗疫救灾时,并没有忘了我们这些承载着大量就业的民营企业,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同党和政府一起共渡难关。”薛渊说。


徐汇区工商联副主席、上海恰尔斯电力集团有限公司陈祖贤则表示,此次上海出台的政策中,推迟调整社保基数三个月,降低了企业当年度的社保缴费成本及负担。同时,实施企业稳岗补贴,返失业保险的50%,降低了企业的负担,“为上海市政府的高效点赞”。


“这套减负‘组合拳’,对我们奥盛集团带来的‘利好’是明显易见的。”汤亮以自己的企业举例说,奥盛是一家有着四大产业版块的高科技制造企业,全年业务排得很紧,完全符合市里要求“不裁员、少减员”的用人单位条件,上海此次政策,返还单位及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让企业减少了支出。


希望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地方政府应如何进一步让中小企业“定心”?


“一般我们认为,从地方上来说比较好采取的措施,一个是动员更多的企业降租金,二是缓缴社保或者是减免。”王振向记者表示,此外,应该根据不同行业面临的一些难题,采取补贴措施。此前,在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政府就曾对中小企业采取过行业补贴措施,这些措施现在还可以用,而且也应该要及时用。


除了抗击疫情期间,政府要给中小型企业托好底,王振还建议,在疫情解除后,要立即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比方增加投资,然后通过投资来带动经济发展;第二个就是促进消费,由于这段时间消费低靡,那么疫情解除后肯定要鼓励消费。


近期,上海市人大代表姜锋在与中小企业老板的交流中,感到他们普遍压力很大。因此,他于2月2日提交代表建议,呼吁进一步关注民营中小企业压力,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比如政府可设立培训基金,鼓励中小企业在符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组织员工在停产期间开展培训,发放补贴,减除企业资金负担等。而在上海市人社局于3日公布的企业减负政策中,“实施培训费补贴政策”正是其中一项。


记者采访的多位企业家也提到,希望上海能出台更多政策,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对于上海这么快出台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作为民营企业,我们是充满感激的。”徐汇区工商联副主席、马克华菲(上海)商业有限公司总裁杨坤田说,他同时建议,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从融资支持、利息减免、税务减免、零售企业消费减税措施、个人所得税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


薛渊也表示,希望后续能再出台一些有更有针对性、更有力度的政策,帮助那些危在旦夕的中小企业扛过这一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