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手信”,如何成就了澳門這座“美食之都”

從城市大小的角度衡量,土地面積還不到40平方千米的澳門不啻一個“彈丸之地”。儘管如此,2017年11月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卻還是將澳門評為“美食之都”。這裡有著怎麼樣的美食,吸引了全世界遊客的目光呢?答案是“手信”。

中西合璧的澳門風味

時下,購買“手信”大概已經是不少遊客去澳門時的“必選動作”。據說在廣東話裡,“手信”指的是人們出遠門回來時捎帶給親友的小禮物,因其並非按計劃買來的大件或貴重商品,而是信手捎來,因而得名“手信”。作為小禮物的“手信”,從字面上看自然無法與“美食”聯繫起來。實際上,澳門的“手信”中的確也包括諸如明信片這樣的紀念品。但總的來看,各式各樣的零食才是澳門“手信”中當之無愧的流量擔當。其中有姜味十足,甜度適中,放入冰箱冷藏更佳的薑糖,也有松化、香口的炭燒杏仁餅;也少不了甜中帶有花生和奶香味的紐結糖(即牛軋糖……種類繁多的“手信”彷彿可以與“零食”劃上一個等號。


小小的“手信”,如何成就了澳門這座“美食之都”

炭燒杏仁餅

這似乎有些令人吃驚。小小的澳門,竟能成為“美食之都”?這個亮麗名稱的背後其實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澳門本是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的一部分,位於珠江三角洲的最南端,因而很早就承繼了廣府飲食的傳統習慣,飲食以清淡為主。其中稍有澳門特色的自然是對於水產品的青睞。明清之際的屈大均就在詩裡寫道:“咫尺沙岡市,魚蝦不少錢。蟹黃隨月滿,沙白入春鮮”。具體而言,“蝦醬則以香山所造者為美,曰香山蝦。”可見長期以來,香山鹹蝦醬成為澳門人不可缺少的美味佳餚。除此之外,澳門舊稱“蠔鏡”,內港河道稱蠔江,可知澳門蠔的數量之多,在澳門,蠔是人們日常食用的食物,也成為著名特產。不僅如此,人們還普遍製作蠔油、蠔幹。陳澧在《香山縣誌》中亦云:“蠔油,煎蠔汁為油,味勝鹽豉”。蠔油成為澳門不可缺少的烹調用品,這也成為廣式烹調的一大特色。


小小的“手信”,如何成就了澳門這座“美食之都”

鹹蝦醬


不過,實事求是地說,真正令澳門美食從廣府各地飲食中脫穎而出的關鍵仍是其中西交融的特殊經歷。海上貿易的興盛幫助澳門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高棟飛甍,櫛比相望”的繁榮港市,西方各國的飲食文化也隨之傳入澳門,一時間形成了華人崇尚西食的局面:“麵包幹餅店東西,食味矜奇近市齊。飲饌較多番菜品,唐人爭說薺喱雞。”


小小的“手信”,如何成就了澳門這座“美食之都”

澳門葡國雞


外來的“手信”

就像一個西方觀察家注意到的那樣,中西方飲食文化在澳門的交融已經到了這樣的地步,以至於

“澳門的葡萄牙人常常到中國餐館進餐,而中國人也經常進入葡萄牙餐館。在許多比較小的餐館,人們可以同時預定葡萄牙雞和中式炒麵,許多本地小飯館則以這種方式把各種食物混合起來制飯”。

種類繁多的澳門“手信”正體現了華洋共處的鮮明色彩。在早些年澳門經濟還是以火柴、香燭等輕工業為支柱產業的時候,大凡來到澳門的遊人,特別是來自香港的觀光客,往往帶回大批諸如蟹、蝦醬、蠔油等,留作自己享受或饋贈親友。所以在港澳碼頭海傍一帶倒也有好些店號專營上述“手信”。隨著上世紀六十年代左右香港經濟的蓬勃發展,居民收入提高,旅遊消費能力也隨而提高,帶動了澳門旅遊業,連帶一個以售賣禮品、手信的行業隨之興起。一些在新馬路以至附近街道所開設的餅家,也轉而專門售賣遊客所需的“手信”。這些“手信”從過去的蟹、蠔油、蝦醬以致海味等海產品,逐漸過渡到一些餅食如杏仁餅、豬油糕、蛋卷之類的小吃。

就拿被一些人稱讚為來到澳門後“不能不吃”的“豬扒包”來說,其食材就是採用葡萄牙人鍾愛的牛油麵包,輔以中國人喜愛的煎炸豬排,中西方食材的交融令人耳目一新。本質上“豬扒包”就是一種中式“炸豬排漢堡”,剛出爐的麵包加上烤得金黃流油、香脆微焦的肉乾,再配上一杯香濃咖啡,絕對是下午茶的一大享受。它雖然源自葡萄牙,聲名鵲起卻是在萬里之外的澳門。與舶來的“豬扒包”情況類似,另一種暢銷“手信”——“牛肉乾”——同樣也不是澳門的本地特產。據說當年有一位從印度尼西亞經香港來到澳門的青年人,因為窮極無聊,便以售賣南洋一帶流行的食品牛肉乾為生。想不到這種美味的小食大受歡迎,成為來澳遊客“手信”之首選。直到現今,這種以現場燒烤的牛肉乾仍舊流行不衰。


小小的“手信”,如何成就了澳門這座“美食之都”

豬扒包

以此觀之,澳門“手信”固然已經名滿天下,但其中卻鮮見澳門本土特產。甚至“手信”中各種各樣的餅,也大都起源他處。以“雞仔餅”而論,澳門的“雞仔餅”最早來自廣州,其起源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據說當時在廣州河南王家祠附近,有一名叫小鳳的脾女,在主人家只能吃殘羹剩飯。為得溫飽,剩菜飯多了,她便全部收集攏來加入一些麵粉、梅菜汁,熬幹後壓成餅塊,交給在成珠餅家當點心師的叔父代為烘乾,以備充飢。後來此餅送人品嚐,大受讚賞,併名之為“小鳳餅”。從此,小鳳餅名聲遠揚,成珠餅家也大發橫財。因“小鳳”在廣州俗稱“雞仔”,於是,小鳳餅便改名為雞仔餅,不但在廣州省城流行,也進入了澳門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


小小的“手信”,如何成就了澳門這座“美食之都”

雞仔餅



在眾多的澳門“手信”中,當然以杏仁餅最為有名,此餅因其外形似杏仁、入口杏仁香味濃郁、酥化甘香而得名。


小小的“手信”,如何成就了澳門這座“美食之都”

杏仁餅

然而,即便是這樣的“杏仁餅”,同樣也不是純粹的澳門土產,而是源自鄰近的中山、珠海(舊為香山縣,縣治在今中山石岐)一帶。香山人很早以前就有喜吃糕點、餅食的傳統。陳澄《香山縣誌》有載:“炊籠糕,大者至數鬥,其以糖炊者曰甜糕,否則曰白糕,豆殼灰和粉炊者曰蘸糕,黃葉汁和粉炊者曰黃葉仔糕,其炊糯米為飯揉作餅者曰白餈。”


澳門原本只是香山縣僻遠之處的一個人口不過數百的漁村,葡萄牙人入據之後,多有香山人遷入(因此澳門粵語雖然受到廣州及香港口音的強烈影響,至今仍有不少俗語偏向石岐話)。這些遷居澳門的香山人進一步改造了家鄉糕點、餅食的製作方法,這才形成了蔚為大觀的“手信”餅食製造業。對此,19世紀早期來到廣東的美國人亨特在自己的《舊中國雜記》裡就有詳細的記載:

“澳門有各種極珍貴鬆餅。這間鋪子是製作龍風甜餅的,做工精良值得稱道。可以用來送禮或應節。有玫瑰色鑲邊的結婚禮餅,有用來饋贈親友的中秋月餅。精緻的包子裡包著甘香的鵝油和美味的豬肉。角錐形的糖被稱為‘聳人云端的千層高閣’。糖做成的屋宇、洞室和人物、鳥獸的塑像。品種繁多、用料名貴的餃子。美味的白麵糕,純白如銀,摸上去柔滑如絲,食之可以延年益壽。還有總是那麼好賣的蜜糖煎餅,永遠是那樣刺激食慾。形形色色的‘老頭飯’吃起來香滑可口。此外還有蜜餞的名貴水果,攙和著一些芳香辛辣、味道雋永的佐料,有一種令人愉快的風味。品種多得數不盡。在這間鋪子都有出售”。

儘管這只是將近200年前的記載,卻已經讓讀者能夠依稀見到今日澳門“手信”市場的繁榮景象了。

世界上唯一一個令人完全快樂的地方

如今提到澳門的“手信”市場,自然以大三巴牌坊前赫赫有名的“手信一條街”為代表。這條街上有著密密麻麻數十家“手信”商店。或大或小的鋪面上擺滿了各種特色食品,從盒裝的杏仁餅到散裝的牛肉乾,豬油膏,光酥餅,薑糖,花生糖等應有盡有。由於許多店家都提供自由試吃,毫不誇張地說,遊客在此幾乎可以“免費吃到飽”了。


小小的“手信”,如何成就了澳門這座“美食之都”

澳門手信一條街


在眾多的澳門“手信”商店裡,“鉅記手信(又稱鉅記餅家)”堪稱當仁不讓的巨頭。它最初以街頭兜售花生糖和薑糖起家,剛做好的花生糖熱騰騰,比較香軟黏口有嚼勁,微甜而且花生味濃郁,放涼後口感脆硬,與眾不同。此外也有芝麻口味的花生糖,外層沾滿炒過的芝麻粒,香而不膩。如今除了花生糖,“鉅記手信(又稱鉅記餅家)”也出售杏仁餅,而且堅持手工製作。其口感鬆脆,經常出爐後很快就被客人一掃而空。2007年時,香港著名美食家家蔡瀾接拍了澳門鉅記餅家的廣告。廣告片中的蔡瀾拿著杏仁餅,咬了一口,然後講了一句:“鉅記杏仁餅,食餅有餅味。”自此以後,“食餅有餅味”也成為“鉅記手信”的代名詞。


小小的“手信”,如何成就了澳門這座“美食之都”

鉅記餅家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鉅記餅家在2011年贊助成立了澳門手信博物館。博物館藏有百餘件與澳門“手信”業有關的物品,包括顯記餅家及英記餅家月曆鐵牌、月餅包裝紙、盛載紀念品的器皿,以及鉅記餅家以賣花生糖起家的手推車,部分展品超過百年曆史。這也使其成為全球第一所以紀念品為題材的博物館


小小的“手信”,如何成就了澳門這座“美食之都”

澳門手信博物館

可以說,澳門的飲食文化,在傳承東方特色的同時,兼顧了西方精華所在,因此而顯得魅力無窮。無怪乎作家伊恩·弗萊明(Ian Fleming)曾經不無誇張地說過,“澳門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令人完全快樂的地方”。作為澳門美食中的一道亮麗風景,走在澳門街頭,總是能看到遊客手中拎著大大小小的“手信”袋子。世界各地遊客來到澳門,將混合著花生糖和杏仁餅香氣的手信,連同澳門的人文風情帶出澳門,帶給親朋好友。一份小小的手信,是澳門特有的美食文化,更承載著人與人之間值得珍視的情感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