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齊鋰業業績爆雷:基本面惡化 "大躍進"決策雪上加霜

2月2日晚間,天齊鋰業發佈2019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將此前《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全文》中披露的盈利8000萬元至12000萬元歸母淨利潤,大幅下調為虧損26億元至38億元。

  對於為何時隔僅3個月就出現如此劇烈的業績調降,公司在公告中解釋稱,一是在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等不利因素影響下,行業面臨多重壓力和巨大挑戰;二是收購SQM23.77%股權後,公司財務負擔沉重;三是投資和營運涉及澳大利亞、智利等國家,業務、財務受到所在國家的法律框架及政府政策變化等因素的影響。

  實際上,公司現在所處的困難局面,新浪財經在2019年10月發表的《天齊鋰業259億併購後遺症:淨利降9成 四年還本240億》文中已有所預見。可以說,眼下,天齊鋰業正面臨由產品持續跌價和重要產能擴張遠低於預期等導致的基本面惡化,以及高層決策帶來的重大財務風險的雙重打擊。

  產品價格2年暴跌70%仍難言見底

  2019年,在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供求關係和成本變化等不利因素的共同影響下,國內鋰產品市場陷入疲弱狀態,行業面臨多重壓力和巨大挑戰,公司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的銷售價格持續下滑。

  新浪財經查詢電池級碳酸鋰近年售價走勢後看到,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初,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基本處於16萬元/噸至17萬元/噸之間,為歷史高位,此後一路下跌。

  而根據生意社江西某鋰業公司的最新報價,2020年初至今,電池級碳酸鋰的交易價格已跌至4.8萬元/噸。相比2年前的高點,跌幅高達70%。

天齊鋰業業績爆雷:基本面惡化

近半年電池級碳酸鋰售價走勢


  有業內人士向新浪財經表示,碳酸鋰售價經過兩年時間的下跌,從產業供求關係等方面看,調整已較為充分。不過,考慮到補貼退坡幅度,以及技術水平的提高、特別是鹽湖鋰3萬元/噸左右的生產成本,現階段也仍難言見底。

  若碳酸鋰價格持續低位徘徊甚至創出新低,天齊鋰業或許還需提前做好面對更壞局面的打算。

  氫氧化鋰項目投資額翻番 調試一年仍未投產留後患

  除碳酸鋰外,氫氧化鋰也是鋰動力電池的重要原料,主要適用於能量密度更高的高鎳三元電池。天齊鋰業也很早就啟動了氫氧化鋰產能擴張項目,不過該項目長時間未能投產貢獻業績。

  2016年9月,天齊鋰業審議通過了《關於建設年產2.4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的議案》,擬以概算數3.98億澳元(當時摺合人民幣約20.16億元)投資建設第一期年產2.4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

  不過該項目並未按期投產。從2018年底啟動階段性調試以來,到2019年底,仍處於調試狀態。

  2019年10月25日,公司審議通過了《關於增加“年產2.4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投資的議案》,同意將該項目的投資總額由3.98億澳元調整至7.70億澳元(摺合人民幣約37.12億元),投資額相比之前幾乎翻番。增加投資的資金來源為自籌,再次給公司增加了財務負擔。

  然而,氫氧化鋰項目雖歷經一年的調試周期,仍沒有達到全線規模化生產狀態,項目至今依然未能正式投產。

  公司解釋稱,考慮到公司嚴重缺乏海外工程建設管理經驗和專業人才團隊等多重因素,導致公司預計的投資目標還未實現。結合當前的財務資金狀況,決定調整一期氫氧化鋰項目的調試進度安排和項目目標,放緩項目節奏。

  值得注意的是,項目本身一再延後影響的不單是公司業績無法按預期釋放,還隱藏著更大的糾紛風險。

  公司表示,一期氫氧化鋰項目進度延緩後,受其影響,可能需要與前期部分工程建設承包商和境內外金融機構、合作伙伴就相關合同的履行進行協商和談判。如協商談判不理想,可能導致相關的訴訟、仲裁等風險。

  此外,一期氫氧化鋰項目的產品銷售已與客戶簽訂了長期供貨協議,項目的延期投產,也可能引發相關的訴訟、仲裁等風險。

  激進擴張決策加劇基本面惡化

  2014年,公司“蛇吞象”收購泰利森,嚐到跨越式大發展的甜頭後,2019年,天齊鋰業“故技重施”,再次大槓桿收購國際鹽湖提鋰巨頭SQM股份。不過,這一次運氣似乎沒站在天齊鋰業的這邊,“大躍進”式的併購後遺症和負面效果已然顯現。

  公告顯示,2019年以來,SQM亦受到行業調整、鋰價下行的影響,其經營業績較同期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且與預期偏差較大。天齊鋰業對SQM長期股權投資等資產進行了清查和分析,認為該項資產存在減值跡象。

  根據SQM經營情況及未來的盈利預測,經初步測算,公司2019年擬對SQM的長期股權投資計提減值準備高達大約22億元人民幣,也是此次公司業績鉅虧的主要因素之一。

  不僅是SQM股權,連公司一直引以為傲的泰利森公司也出現了減值跡象。

  公告稱,經初步測算,公司擬對控股子公司文菲爾德的下屬公司泰利森鋰業(加拿大)50%的權益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減少2019年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3800萬元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僅去年前三季度,公司財務費用已高達16.50億元,同比增幅達到5.6倍之多,並有繼續快速增加之勢。

  多重打擊之下,天齊鋰業或將迎來真正的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