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問診“零距離”,真棒

自從包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一附院)1月28號開通線上問診後,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陳博就更加繁忙起來,在完成本職工作外,她在線上回覆各種問題常常到凌晨。

一附院宣傳科負責人曹娜告訴記者,醫院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為減少其他輕症疾病及慢性病患者頻繁往返醫院次數,降低感染風險,決定為廣大患者及市民搭建網絡問診平臺。

1月27日16點30分,醫院在臨床、醫技科室主任群發出緊急通知,徵集有意願、有政治素質且具備相當專業能力的各專科醫生的微信二維碼。各科室專家積極響應,短短45分鐘,就有40名符合條件的專家醫生報名。醫生們紛紛表示,願意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抽出時間,為患者在線答疑解惑。

陳博便是報名的醫生之一,她說:“疫情發生以後,一線醫護人員那麼緊張,而群眾普遍恐慌焦慮,我想盡自己的一份力,為大家分憂。”

經過醫院後臺連夜整理,1月28日10時許,一附院開通包頭市首個線上問診平臺。市民只要進入一附院公眾號,在其公佈的專家個人微信二維碼上一掃,就可以實現“零距離”在線問診諮詢。

“群眾對疫情高度關注,但認識瞭解程度還不夠,所以我們幫到了很多患者。”線上問診開通當天,陳博就加了110人。她說,其中四分之一的人諮詢問題與肺炎有關。很多人有咽痛、流涕等症狀後,焦慮恐慌,但不敢來醫院,怕被隔離,但其中常見病和多發病比較多。我們對患者進行區分,給予了詳細具體的指導。

“孩子嘴周圍有臭味兒,睡覺時呼吸不通暢,用生理鹽水洗、服用化積藥物都沒用,又不敢來醫院。”一位市民的問題引起陳博警覺。她立刻停下與其他人的溝通,進一步詢問後建議:很可能是鼻腔進了異物,必須馬上到就近的醫院處理。

“我們這才慌張起來,立刻去了就近的醫院。大夫從鼻孔裡取出好大一坨黃色物體後說,萬幸來處理了,要是進入肺裡就危險了。”這位市民把過程發到朋友圈,並寫道:在線問診真棒!為包醫一附院點贊!

和陳博一樣,上線的大夫們幾乎都忙得不亦樂乎。

耐心細緻的解答讓患者和市民深受感動,他們紛紛留言,表達感激和祝福:“感謝非常時期的耐心解答,送上美好的祝福!希望還在奮鬥的醫護人員都能平安!”

“感謝醫者的默默付出,萍水相逢,真摯問候,加油!”

“大過年的這麼晚還在忙!”一位患者過意不去,發了紅包,被婉拒……

“到2月2日,平臺已累計諮詢問診4316人次。”曹娜介紹,問診平臺上線當天,由於諮詢人數太多,很多大夫回覆到第二日凌晨。醫院彙總後調整方案,在第一批上線40名醫生的基礎上,第二天又上線12名醫生,涉及的專科也更全面。同時還開通了專門的發熱諮詢電話。

目前,包頭市積極推進市屬重點醫療機構開闢線上免費問診平臺,已有包醫二附院等醫院向社會公佈各學科專家微信二維碼,讓廣大市民與醫生“線上會面”、隨時問診。(記者 呂學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