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機拍大片?

wo人生如戲


首先攝影無關器材,攝影師腦海裡的畫面決定了照片的質量。

再說手機拍片。用手機拍照是最簡單方便快捷的方式,如何用手機拍出大片呢?

我個人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想要拍出大片至少要學習一些基本的攝影知識,比如如何構圖,測光,對焦等等。好的構圖能夠更加突出主題,能夠準確測光,就能保留更多的細節,準確的對焦,才就能夠讓讀者更好的看懂攝影師所想表達的內容。有了更多的拍攝手法以後才能呈現出更好更精彩的畫面。

二,攝影不只是生活的一個橫截面,它需要的更多的是攝影師對人生生活的理解和看法,所以攝影也是一種表達,作家用文字表達,畫家用顏料表達,攝影師則用鏡頭表達。要想更好地通過畫面表達自己的想法,就需要更多的提高自身的認知水平,生活經驗,人生閱歷,審美觀念。只有在豐富了攝影師的頭腦後才能更好的充實我們的攝影畫面,讓照片簡單而又富有感情。

三,攝影還關乎天時地利人和,有很多經典畫面不僅是創造出來的,更是需要等待合適的時機才能成其美。比如想要拍一張好的風景照,光有想法和構圖是不夠的還需要等待合適的天氣和光影才能使其更為完美。又比如人文紀實照片類,不是說你拍了一次就是紀實了,需要攝影師在各種時機場合對各種事物人物進行拍攝疊加才能構成一組真正意義上的人文紀實照片。好的照片需要等待特定的人,物,光影,的出現,也需要攝影師自己的創造意識。

四,其實手機攝影跟相機攝影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想要拍出好的作品需要的不僅是攝影知識,更需要攝影師持之以恆的付出。








心圓圓圓圓圓圓點


手機因其隨身攜帶,相對相機更具有隱蔽性,更方便我們捕捉生活中每個精彩的瞬間。我現在用的手機是華為P20 PRO,以前也用過華為P9,三星,一加5,魅族等,拍照方法大同小異,下面是我個人使用手機拍照的一點經驗。

一、首先在手機“設置”里根據個人需要進行調整,我的華為P20 PRO 是這樣調整的(如圖所示):

(1)分辯率調成最大數據(手機不同數據不一樣)

(2)選取RAW格式,RAW是未經處理、也未經壓縮的格式,存儲照片的原始數據,使照片的後期有更廣泛的空間。

(3)開啟自動對焦輔助燈,以方便拍照。

(4)參考線一般選取黃金比例(與九宮格類似),或根據構圖需要選取其他的,比如螺旋線。

(5)選取水平儀。保持圖像不傾斜。

(6)選取拍照靜音。偷拍很有用。

二、拍照時儘量選用手機的“專業模式”。(如圖)

在手機專業模式裡,我們可以像使用相機一樣的調整拍照數據。

(1)感光度ISO,可在50至6400區間進行調整,也可設置成AUTO自動的。

(2)速度S,可在1/4000至30區間進行調整,也可設置成AUTO自動的。

(3)曝光補償EV,可在-4至4區間進行調整,默認值為0。

(4)對焦模式AF,可選擇單次自動對焦AF-S,連續自動對焦AF-C,手動對焦MF,這個可以通過滑動對焦選項來進行對焦,或點擊畫面某一點進行對焦,非常方便。

(5)測光模式(最左邊的圖標),從左到右分別為矩陣測光、中央重點測光、點測光三種模式。初學者默認即可。

(6)白平衡AWB(最右邊的圖標),可根據場景調節畫面的冷暖色調,一般初學者默認即可。

注意哦,在專業模式下,恆定光圈為F1.8,光圈值不可調整,這點上手機就不如相機好使了。

三、拍攝時注意光線的利用,光線有順光,逆光,側光、散射光等。

四、拍照時注意畫面構圖。上網查找照片構圖方法,可以找到非常多,初學時可學學構圖法則,但也不必拘於一格。

五、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後期處理軟件,本人首選Snapneed軟件。但手機屏幕小,修圖沒有電腦方便,如果允許的話,本人還是更喜歡用電腦的Photoshop修圖。





攝影師袁奕


用手機攝影,3個小技巧拍攝出大片質感

使用手機攝影是越來越多拍攝者的選擇,因為手機的便攜性為我們的攝影帶來了很大的便利,隨手就可以拍攝出一張照片,可是用手機怎樣拍攝出大片的效果呢,下面攝影部落小徐為您總結了以下幾點拍攝小技巧和注意事項,好好看哦!

1. 拍攝絢麗的車軌

車軌拍攝在這幾年以前還是單反相機的專屬,但如今大部分手機已經有了車軌拍攝模式,也可以拍出質量不錯的城市車軌照片。

在拍攝之前需要準備一個手機支架將手機進行固定,然後選擇慢門模式或者車軌模式就可以拍攝了。為了防止點擊屏幕上的拍攝圖標導致手機震動,建議大家購買一根帶線控的耳機線,遙控手機拍攝。

在取景方面,如果在街道旁邊拍攝車軌,機位一定要低,這樣怕出來的車軌是分開的,有層次的,給人的視覺衝擊感更強。如果是在高處俯拍,建議尋找有交叉或者有彎道的公路進行拍攝,這樣的照片線條美感更強。

2. 用大景別拍攝城市風光

不要小看手機拍攝大景別風光的能力,通過嚴謹的構圖和準確的曝光依然可以表現宏偉壯觀的大景別城市風光。

拍攝時構圖一定要做到絕對的橫平豎直,稍微有點偏差就會毀掉一張照片。同時拍攝這類照片通常會遇到天空與地面景物光比太大,導致曝光不準確的情況。這裡建議大家遵循“寧欠勿過“,即寧可欠曝,不可過曝。點擊手機屏幕對天空進行測光,在保證天空有細節的前提下略微提高曝光,欠曝的地面景物可以通過後期APP提高亮度,找回細節。

3. 利用慢門拍攝無人的景區

看著景區優美的風光,肯定想拍一些美圖,但過多的遊客會讓畫面顯得很凌亂。除了巧妙尋找視角避開人群之外,也可以通過手機中慢門拍攝功能來去掉流動的人群

利用慢門,為了防止景物模糊,需要使用手機支架進行固定,然後點選慢門拍攝。與拍攝車軌類似,為了防止手機震動,建議購買一根帶線控的耳機線遙控手機拍攝。這樣就得到了一張去掉流動人群的風光照片。

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通過慢門去掉人群僅限於走動的人群。曝光時間越長(

即快門時間越慢),人流動的越快,“去人”的效果就越好。但長時間曝光會增加噪點,

這就需要各位攝友結合照片質量和最終效果多多嘗試了。您也可以拍出更漂亮的大片出來

好了以上就是攝影部落小徐總結的幾點關於手機攝影拍攝大片的小技巧和注意事項了,您學會了嗎?

如果您有更多的拍攝技巧或拍攝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希望和大家多多交流,多提建議。

這篇文章對您的攝影有幫助,請收藏吧!

點贊是種美德,您的支持就是小徐的動力,歡迎大家的關注,評論、收藏、轉發,麼麼噠,小徐在此謝過各位看官哦。。。


攝影部落小徐


手機這樣用可拍出好看高逼格的照片:

現在千元以上的手機都很智能,甚至可以超越當初的數碼相機,也可以媲美當下的半畫幅相機,所以設備沒有問題,關鍵在於人如何去使用它,以下是我用手機拍攝的經驗與感悟:

1.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把手機當做單反來看待和使用。玩單反的人都配有三腳架和各類鏡頭,手機攝影也一樣可以。

2.善於挖掘手機上的各種功能:現在很多手機都有傻瓜模式,比如蘋果手機上的長曝光,可以拍出海水拉絲霧狀的效果;華為手機上的流光快門和絲絹流水,可以拍攝光影和車軌……



3.用好手機上的專業模式(手動模式),調節感光度和快門還有白平衡等,確保照片更好的成像;

4.多拍一些創意照和錯位照,這樣顯得與眾不同和更高逼格,比如下面這兩張:



5.藉助各種修圖和濾鏡app進行後期處理,這比單反拍照更便捷多更容易,拍完就可以在手機上馬上搞定,高逼格美照一下子就出來了!

上面兩張圖片唯一的差別就在一個濾鏡的添加,但是一下子變得更美了。手機拍照存在短板,但是後期處理比單反方便容易,拍得不好也可以用各種軟件來拯救!


大孟孟玩攝影


手機要拍出大片效果的照片,需要有兩個條件

1. 手機本身的硬件要好。

有些手機的拍照功能就是要比另一些強大,拍出來的照片自然效果更好,比如iphone,比如華為,oppo的r11好像也不錯,看過用這款手機拍的歐洲的婚紗照,相當驚豔。在手機的拍照功能上,並不是像素越高就拍出來一定好看,區別還在硬件上。

2. 本身的攝影水平

另一個更重要的就是個人攝影水平,人的作用是高於設備的作用的,平時有些人扛著多貴的一個單反,拍出來的照片還是不如幾百塊的手機拍的,這就是個人不用心學習攝影的關係;其實對於業務愛好者來說,不需要多麼高深的指數,只要不斷的培養和拉高自己的審美水平就可以了。

多看那些攝影大神的作品,就會逐漸的建立起一種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多嘗試;自己拍照的時候可能說不上來參數和理由,但就是覺得這樣拍好看。這就是個人審美水平的差距。

還有一點有幫助的就是在手機裡裝一些攝影的app,我個人對於後期不是很熱衷,只有在很有必要的情況下才對照片做修整,不過一般手機沒有慢快門的功能,所以還是值得安裝一個慢快門的app的,不同的手機用的app可能名字不一樣,搜索一下找一找,主要是開了慢快門以後可以把夜晚的馬路拍成光帶,還是非常好看的,或者可以把動態的拍攝目標(人物或者移動的物體)拍成連續的狀態,總之,是用來彌補手機本身功能的短板的。


用戶69331902675


第一步:你要有個劇本


好電影離不開好劇本,而好的劇本則源自稍縱即逝的靈感。


即便電影劇本的創作很難全部在手機上完成,但在靈感收集階段,手機絕對是一個相當好用的工具。


印象筆記是個不錯的靈感記錄和整理工具,它最強大的地方在於可以隨時隨地獲取、整理和分享筆記。強大的同步性不僅可以省去很多文件傳輸的麻煩,而且可以避免靈感被遺忘或遺漏。



第二步:你要有個好的手機攝影軟件


當劇本敲定後,就進入正式的拍攝環節了。


雖然對於大部分人來說,iPhone自帶的相機功能已經足夠了。但如果你的目標是拍出電影級的畫面,那麼還是需要一些app的輔助。那些用手機拍出奧斯卡級影片的導演們都是這麼幹的。


FilMic Pro


比如前面提到過的肖恩·貝克在拍攝《橘色》時,就使用了一款名為FilMic Pro的app。它可以稱得上是目前手機上最強大、最專業的攝像app。越來越多的電影人也已經開始用這款app來進行創作。


FiLMiC Pro APP圖標


第三步:你要有一個趁手的剪輯軟件


當你用鏡頭積累了足夠多的素材,接下來就要進入電影的製作環節了。


在這一環節中最主要的一環就是剪輯。iPhone中最好用的剪輯軟件莫過於iMovie了。


iMovie


首先,對於初學者而言,它的界面簡單流暢,極易上手。而且,它還有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防抖處理,堪稱驚豔。



不僅如此,它還內置多個預告片模板,比如超級英雄、獨立製片等,你只要把拍攝好的素材導入進去,再加上一定的思路和想法,就可以創建出一個非常震撼的小短片。


第四步:你要做好錄音及後期的配樂


我們之前專門講過配樂在電影中的重要性。在這裡我們將電影的錄音也放在這裡一起來談。



目前公認的最強大的錄音及音樂製作app名為Garageband。它不僅可以錄製出高質量的聲音,而且可以用來為影片的創作進行配樂。


Garageband 手機錄音及配樂


而且,跟iMovie一樣,手機版的Garageband也可以跟電腦版無縫銜接,你可以隨時隨地對作品進行修改。



第五步:添加字幕


當我們的視頻剪輯、配樂完成,最後一步就是添加字幕了。


Arc Time 作為一款免費軟件,可以滿足絕大部分的字幕編輯需求。可謂非常強大、非常好用了。



當以上這些步驟全部完成,一部電影作品也差不多大功告成了。當然,如果你對自己的電影作品有著更高的要求,還需要在後期調色等方面做些文章。這樣,你的電影將更加與眾不同。


王小照


如何用手機拍出大片?一副好的作品往往涉及到諸多因素,取景、構圖、曝光、後期等等。而人像攝影領域人們已經遠遠不再滿足這些簡單的拍攝基本技巧,對於服裝、整體造型、化妝、配飾以及拍攝所配合的場景也是百般挑剔。

1、瞭解攝影的基本元素——光(順光、側光、頂光、逆光、黃金時段)

光是攝影的生命。有了光,萬物才有了可以被感知的形態和顏色。

拍攝前,頭腦中一定要有光的概念,注意拍攝主體、拍攝位置和角度、與光這三者構成的關係,是順光、側光,還是頂光、逆光。用好光,創造性地用光,就要在平時的鍛鍊中心中有光,慢慢找到對光的感覺。

最糟糕的拍攝時間是正午,這時的光線最刺眼,對比強烈,缺乏生氣,曝光很難掌握,拍攝人物時容易出現“陰陽臉”。

攝影的『黃金時段』是清晨或傍晚,這時的光線柔和,色調溫暖,給拍攝主體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如果你可以做到創造性構思,清晨或傍晚的光線會為你的作品裝點上一抹魔幻色彩。

2、瞭解你的手機(場景、人臉識別、人像美化、全景、延時曝光)

要拍出富有創造力的照片,先要了解你的手機。通常,手機的拍照功能裡都有如下幾個常用項目:

場景:拍照功能強大的手機一般都支持這些場景——普通、智能、微距、人像、風景、運動、夜景、雪景等,接近於專業的數碼單反,如果拍照前有時間,儘量調到對應的場景,便於機器找準最恰當的光圈、焦距和快門時間,控制好白平衡。當然,我相信絕大多數人在掏出手機拍照時都不會調來調去浪費大家表情和興致的,所以建議平時把場景設置到『智能』這個檔上就好了。

人臉識別:現在幾乎所有的智能機都有這個功能,而且是自動的,就不再多說了。拍人像時,只要等小白框出來並且對準人臉再按下快門就好了。

人像美化/美顏:這時應廣大女生和基友們的市場需求應運而生的強大功能,可以在拍照的同時實現祛斑、磨皮、調整膚色等需求,有的甚至可以實現瘦臉、美瞳等等……但注意,拍攝風景的時候要把這個選項關掉,不然會損傷畫質。

全景:全景是個非常好玩的功能,以前只能通過使用數碼相機 三腳架 後期PS來完成,現在只要端著手機轉一圈就可以做到。如果遇到壯美的山巒、怡人的海灘、繽紛的彩虹、絢麗的晚霞、或者誘人的樣板間,就該請出全景功能大展身手了。

慢速快門/延時曝光:又是一個非常好玩的功能。當年這也是單反的專利,如今也開始移植到了手機上。特別適合拍攝夜晚川流不息的人群與車流,創造有趣的光塗鴉。如果你足夠聰明,也可以嘗試在這個模式下,讓手機與拍攝主體保持同步運動和相對靜止的關係,捕捉速度帶來的快感。

3、構圖(對稱、黃金分割)

在攝影和電影中,對稱和黃金分割是兩種最常用、也是不會犯錯的構圖方式。

對稱,可以給人一種平衡、古典、端莊的美感,甚至可以營造詭異、陰森、壓迫式的氛圍。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都是對稱構圖的典範。

黃金分割,可以讓作品透露出一種優雅、神秘的藝術氣質。部分手機拍照時,可以顯示“井”字格,這是最容易掌握的黃金分割構圖工具。

而要想拍出文藝復興時期古典油畫一樣的優雅構圖,就需要了解和體驗黃金螺旋(又叫斐波那契螺旋)和黃金三角這兩個高階構圖工具了。

不過,千萬不要讓這些被學術界公認的規則限制住你的創造性思維。你可以建立自己獨特的構圖風格,但這需要多思考、多操練。

4、對焦(焦點、層次、前景、中景、遠景)

焦點,決定了一張照片的視覺重點。很多對焦點沒有概念的朋友拍出的照片經常是失焦的——就是拍攝主體是模糊的,可能是因為不知道怎麼對焦,或者手抖造成的。手機攝像頭都能實現自動對焦,但自動對焦採用的是中心對焦或散點/全局對焦方式,只能照顧大多數拍攝需求。如果自動對焦模式無法將焦距對準你要拍攝的主體,就要用手指定一下焦點的位置。

要想讓你的照片富有層次感,就要知道怎麼擺前景、中景、遠景。通常,應該把拍攝主體放在中景位置,把焦點對在中景上,讓前景(亦可沒有)和遠景都虛掉。

如果照片拍的不動人,很可能是由於距離不夠近,或者取景位置不夠低。大膽地接近你的拍攝對象,捕捉到充足的細節,才能讓照片更動人。

給照片加點兒創意(逆光、錯位、玩鏡子/玻璃、多重曝光)

照片拍的太平淡?那是因為你根本就沒有走心!想來點新意?先玩玩逆光……

5、對象、場景和故事(清場、決定性瞬間)

攝影不單單是一種技能。如果可以把它當作興趣,就不妨就讓它融入你的生活習慣。一部強大、便利的拍照手機可以大大提升你的創作激情。並不是一定要在帥哥、美女面前和旅途中才能派上用場,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做為你的拍攝對象和拍攝場景。

對象:就是你要拍攝的中心和主體,它是你構思的原點。你是想拍出它的線條、輪廓、姿態,還是色彩、速度、或者驚人的一瞬,決定了你採取什麼樣的拍攝技巧。想想看,你手機裡是不是有大量不假思索就隨便按了快門的流水照?從下一張照片做起,先想想你要拍什麼,再去想怎麼拍。

場景/背景:是拍攝主體所處的環境。乾淨的背景給人以簡單、平靜、主題鮮明的感受。畫面裡的一切元素都應該和拍攝主體構成某種關係,或者是為了營造氛圍、增強故事性而存在的,否則就應該毫不留情地清除。你的照片不好看的原因之一:就是背景太髒、太亂。所有與拍攝主體和故事無關的元素都不應該存在於畫面之上。所以拍攝前的第一要務就是——清場!

6、旅行與紀實

旅行的路上,是最好的攝影練兵場。比如,練習一下高難度的構圖……

黃金分割構圖

練習一下如何抓拍人像。不要擔心他們會反感,事實上,國外多數當地人和旅行者都會對拍照這件事非常友善。

故事:是作品的靈魂。如果可以調動畫面裡所有的元素和細節,講出一個故事,那這幅作品就有了生命。

7、後期APP

以專業修圖功能見長的:Snapseed

以特效/濾鏡見長的:MIX、VSCO

以美顏功效見長的:美圖秀秀、美顏相機

以創作gif見長的:POCO相機、Gif快手

這些拍攝技巧,包括了一些攝影基本常識和構圖竅門和注意事項,多多練習就能提升拍攝出好的片子。


墨染印畫


其實,建議有條件,請不要用手機拍電影。

一般人認為某大師導演他用手機拍攝了某部很漂亮的片子。就覺得某手機很好。但就沒有看到他拍攝時加裝了多少設備。首先就是很多焦段的鏡頭。因為,真正的拍攝是需要各種景別的畫面配合在一起。而手機焦段和一個廣角鏡頭形似。拍一個大場景還勉強。拍特寫鏡頭,靠近拍,由於鏡頭特點,會把人拍變形。

如果專配手機鏡頭的成本,不如買一隻可更換鏡頭的微單。然後學習攝影的基礎。

如果不重視畫面,主要凸顯內容。則上面那麼多話就是廢話了。你要考慮每個鏡頭表現出什麼內容。演員或者被拍攝者的狀態發揮體現。

然後這只是電影的很少一部分。還有很多,如場景,燈光,道具,後期的剪輯,調色,配音,配樂,包裝字幕,特效製作。所以電影能玩好,其實就可以說你基本上不用愁了。但,需要學的很多,真的是特別喜歡,而且有點兒傻的人才可以做。因為前期,中期,就像我現在,一份拍攝製作視頻的工作辭職不幹,想去拍電影,但資金不足,沒名氣。所以只能自己投資感召朋友來參與“拍段子”。但我堅信。用心做電影感覺的段子就行,遲早能拍的上電影。


拍拍13TV


手機要想拍出大片效果,特別是要拍出高清大圖,需要注意以下六個細節。

(1)以最大分辨率、最大像素、最大尺寸去拍,這樣好保證照片的最大高清度。比如華為P9手機,有5個分辨率可以選擇,最大的為“12M 3968×2976”,最小的為“6M 3264×1840”,一定要以最大容量和最高分辨率去拍,這樣才能拍出單反級的大片來,因為有些單反相機的照片基本格式下也只有2M左右。

(2)最好花上二三十元買個三腳架,因為手機拍攝時手容易抖動,而模糊是手機攝影最常見的毛病。對於想拍大片的手機攝影愛好者而言,三角架是必備利器。

(3)拍攝前,這四個要素一定要考慮好,爭取一次拍攝成功:主題明確,主體突出,畫面簡潔,構圖獨特。

(4)拍攝時,要有“兩個心”:一是細心,拍不了遠景就拍中景,拍不了中景就拍近景,拍不了近景就拍特寫,總之要多觀察、多取景;二是耐心,好的景點,多花些時間,實行組拍,組拍的片子越多,產生大片的幾率越大。

(5)照片拍好後,在傳到電腦裡時,最好是連接數據線直接傳輸,不要用QQ或微信去傳,因為許多人容易忘記或不會選擇以“原圖”來進行傳送,圖片經過QQ或微信的壓縮後,一放大就變得模糊。

(6)進行後期處理時,儘量用電腦進行處理,特別是用Photoshop或Lightroom等軟件進行處理,可保證百分百無壓縮損傷;儘量不要用美秀等手機軟件,因為手機軟件在處理時可能會產生壓縮損傷。

當然,用手機軟件snapseed軟件處理也可以。這是一款非常強大的軟件,建議你可以學習,嘗試用一下。


六點攝影


如果不懂得發現美或者不會選擇一個恰當的方式去展現你眼中的風景,那麼無論你手中握的是最高端的相機還是一部擁有照相功能的手機所拍攝的照片都無法得到受眾的認同。反之,只要掌握了拍攝技巧除了像素高低文件大小的這些目前無法解決的問題,就算是用手機也一樣可以拍出大片的效果。


當然,手機拍攝的技巧、方法有很多。在這裡我就來說說怎樣使用鏡面反射的拍攝方式來呈現一種大片效果。

一.尋找反射點

1.光滑表面的呈現方式

不要只將自己的目光侷限在高反光的地磚、玻璃桌面、門把手、水龍頭或汽車漆面上。當我們外出時,身邊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反光表面。


2.櫥窗

購物中心的櫥窗中的反射可以使作品更有吸引力,主要以櫥窗內外元素疊加及光線的充足來詮釋畫面語言。


3.反光鏡

街道路口或車窗旁極為常見的一種裝置,如果好好利用同樣會起到意想不到的畫面效果。


4.水面倒影

類似湖泊、池塘、冰面這種自然形成的天然倒影,在突出了畫面的空間感及縱深感的同時,也能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視覺享受。



5.積水的路面

雨天的街道是反射最為常用的天然道具之一,雨天或者雨後隨處可見。


二.拍攝技巧

1.對比

一張照片,多多少少都會存在對比。但有時鏡面反射會顯得稍微有那麼點兒不好把握,因為真實的場景和反射出來的畫面之間的差別可能會很大。所以,拍攝時要儘量保證畫面中有合適的對比,才能獲得更加豐富的影調。


2.重疊

如果面向玻璃窗拍攝,適當的調整拍攝角度可以獲得影像重疊的畫面效果。


3.對稱

鏡面對稱是最為常用的拍攝方式,雖然缺乏新意但效果最為穩妥。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要合理利用三分法的構圖技巧,避免畫面內容及形式過於單調乏味。


4.空間

鏡面反射的意義就在於打破常規的空間維度,使原本的二維平面儘可能的在視覺上拓展成三位空間的畫面效果。所以一定要嘗試將多角度的畫面相融合,當然這就像開篇我所提到的,還是要看攝影者自身對圖片元素組合的能力,也就是構圖技巧的掌握,這也是決定攝影者能否可以將眼中所看到的風景展現給受眾的關鍵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