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中班了,每天都離不開手機,怎麼辦?

大魚等於三


手機在我們生活中廣泛普及,高頻率地使用,在給我們生活、工作帶來了方便、快捷、高效的辦事效率,同時也讓家中的小孩逐步接觸到了手機,漸漸地他們也喜歡用手機刷一些遊戲、視頻等,長期這樣就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眼睛、大腦等器官的發育,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

既然長期使用手機對孩子有這麼嚴重的危害, 父母或家長應如何管控好手機,讓孩子不用或少用手機呢?

遠離手機的方法

1、立規矩,限制使用手機的時間

2歲以內嬰兒不看電子屏幕;2歲的孩子看電視20~30分鐘之後就休息一段時間;3歲的孩子看手機、電視也不能超過1個小時,看完一個節目後應到外面玩玩。幼兒居住的房間不擺放電視。

2、用餐時間遠離手機

雖然吃飯時看手機已然成為部分大人們的習慣,為了寶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更健康地成長,建議爸爸媽媽在孩子用餐時間將手機放在一邊,不看手機。仔細品味食物的味道,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能讓他們好好吃飯。

3、用親子活動替代手機

平時留意孩子感興趣、有意義的運動項目,然後陪他一起玩,運動技巧可以先忽略,重點讓寶寶享受運動的樂趣。在家裡和寶寶一起玩玩具做遊戲、一起看有趣的圖書,多閱讀,在書中拓展眼界和胸懷,博覽群書,這樣從小被自然灌溉、書香薰染、人文浸潤的孩子,興趣會在天地之外,心中也自有大千世界。雖然這些活動比打發寶寶看電視、玩電子遊戲要繁雜、麻煩些,但是這些能讓寶寶遠離手機,還能為父母和孩子帶來健康的身體和快樂、和諧的親子關係。

4、鼓勵孩子和小朋友玩

爸爸媽媽可為孩子準備一些可用於集體遊戲的玩具,如積木、百科圖書等,邀請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或鼓勵寶寶加入其他小朋友,不僅培養寶寶的分享合作意識,也為寶寶長大後社交方面的從容得體打下堅實的基礎。

5、親近大自然

父母多帶孩子走出家門、去野營、遠足、遊玩、多帶孩子親近大自然,孩子會在大自然中觀察到蟲居、草露之靜,聽取鳥鳴、海浪之聲,感知山川、雲霧之美,可以學習會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自然界中綠色的樹木有益於寶寶眼睛的放鬆,也能有益於寶寶身心健康。

6、父母作好示範,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如果在孩子面前長時間使用手機或電子產品,不僅給孩子提供了接觸電子產品的機會,也促使孩子效仿父母的不良行為,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平時在孩子面前儘量少用或最好不用手機。

總結: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用愛心陪伴、耐心傾聽、細心指引孩子,而不應給孩子一部冰冷的手機。家長不僅要讓孩子見識到天下之大,世界之美,也應教會孩子堅守原則、更需要孩子具有自制力、專注力,唯有如此,孩子的成長道路,才不會被未來路上一個個比手機大千萬倍的誘惑所絆倒,才能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越走越好、越走越寬從而邁向成功。


感謝您閱讀完全文,祝您新年快樂,吉祥如意!

我是“甜甜育兒”,一名資深幼教老師,請多關注我,每天分享育兒知識。謝謝大家!喜歡的朋友請關注我“甜甜育兒”,並點擊收藏、評論、轉發!


甜甜育兒


大家好我是大力,我來自河北張家口。

對於孩子離不開手機我也深有體會,我家閨女也是如此,四個月前手機不離手我媳婦也不咋管她覺得不會對她造成什麼影響可後來我跟媳婦說不能換著她任由她來你會害了她的。這次挺好媳婦聽了我的手機沒收每天孩子回家寫完作業就看會電視不想看了就和媳婦玩一會其實孩子離不開手機還是和我們做家長的有關吧!

第一:現在的社會我們大人都離不開手機人手一部不好使的都替下來給孩子玩有的孩子兩三個手機媽媽不用的爸爸不用的都給孩子玩。

第二:現在孩子玩伴少在農村還好點有個三兩個小夥伴能一起玩,在城市的話就是家裡除了玩具孩子基本就是一人在玩,出去玩怕人拐跑,只能自己在家玩。現在的孩子真是沒有我們小時候自由了想出去玩就出去也沒壞人那時候車也少,沒那麼多汽車🚙。

第三:家長們每天下班吃完晚飯就是抱著手機不是玩遊戲就是看視頻不跟孩子互動,孩子除了手機也沒人和他玩了,唉可憐的寶寶們呀!

以上就是我的感想不喜勿噴哦[呲牙][呲牙][呲牙]!!



大力的VLOG


最近也遇到這樣的問題了,想了很多,我覺得首先我們得自我反省。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給孩子教什麼展示什麼,孩子就會學什麼。所以我最近認真的梳理了一下我家的情況,下班回家後,一般孩子爸爸都是手機不離手,不管躺著,還是吃飯,或者上廁所,幹啥都離不開手機,而我,雖然比孩子爸爸好點,但是上廁所時,或者一個人做家務時也忍不住拿手機看看,而我們還總是要求孩子去認真寫作業,這怎麼可能,手機對孩子跟有魔法一樣,裡面什麼好看的動畫片都有,而且抖音啦,西瓜視頻之類的連大人都愛不釋手,更別說沒有自制力的孩子了。所以經過和孩子爸爸的商量後,我們決定回家後一律把手機放到門口的置物框裡,眼不見為淨,如果有電話或必須回的微信之類的,也要快速處理完以後放回去,決不能貪戀。同時我們也卸載了手機上所有遊戲,有的學習類軟件也要控制時間,而且要在家長的監督下。現在我們家買了很多的書籍,有孩子的繪本,繪畫的等等,還有我一直以來想看卻抱怨沒時間的,剛開始真的好難,但別人說養成一個好習慣至少28天,所以堅持吧,希望一段時間後,我們家人都能養成個好習慣,遠離手機


shannon485


那孩子的手機是誰買的?誰同意孩子用的?不要看孩子小看著孩子的玩相可愛,家長慣了孩子的缺點就是助長了孩子不良的習性。記得一次去朋友商店聊天,朋友的朋友也在,我們三人聊著說著,朋友的朋友孩子打來電話,問她在哪兒?她l明明在商店卻說不在,商店是她IL子上學放學的必經之路,正說話時,她IL子說話聲音從門外傳來,朋友的朋友起身到後面藏起來,孩子走進小店等他媽,我真是急呀,她孩子本身不聽話,我只好挺身而出,幫其掩遮,我對孩子說想去你家認過門,孩子說:阿姨是不是去我家做火鍋,因為他聽商店阿姨說我火鍋做得好,我只好答是,當我把孩子帶出離店門走了一段路,讓他媽有時間出來,後來我們再坐一塊時,我說別給孩子撒圓不了的謊話,朋友也贊同,組我也撒謊了,從那以後,孩子和他媽見了我就問啥時吃火鍋,我真無語,為孩子我管了一次閒事。扯遠了,話回主題,所以做為家長一定要注意教育方式,首先自己要做榜樣,家長不玩手機,要求孩子也不玩,是玩手機的時代,沒有好辦法說不玩,可以在手機上存一些趣味性的歷史,地理,偉人故事方面的知識。也希望有多一些孩子們受教育的平臺,懇請做直播的多播一些教育愛國英雄的主打形象,而不是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徵婚啟事語錄,乞丐文化等等的崇拜,說多了,我該幹活了。


粉墨兒4


你好我是安徽的偉姐,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你這個問題是現在還在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家孩子也是這樣的,之前回到家放下書包就抱著手機看,我也是非常擔心她的視力畢竟孩子還小眼角膜發育還沒成熟,現在我給孩子買了兩本英語,語文反覆可寫的練字本,規定明天回家各寫4頁,寫完後看30分鐘的手機否則甭想看手機,現在孩子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練字,在看30分鐘的手機時間也差不多讓孩子上床睡覺,我孩子睡覺前都會看會書(這是小時候一直到現在的習慣)不看書睡不著覺催眠書,你的孩子還小我建議你買他喜歡的益智玩具給他例如樂高玩具但是必須有人陪著他一起才行,不然孩子一會就煩啦,由孩子選擇家長誰陪他玩高這樣孩子會更願意參與其中的,告訴他合力配合拼好樂高就可以玩多少時間的手機,讓孩子有個盼頭,樂高最開始從簡易的開始,養成愛上樂高後在買複雜的,但是圖形必須是孩子喜歡感興趣的才行,立馬改掉玩手機的習慣是不可能的,必須循序漸進堅持才行,希望對你有點小參考。


安徽的偉姐


上中班的孩子,如果一天到晚離不開手機。首先我們要明白,家裡一定有玩手機的父母。如果沒有孩子,不會戀上玩手機,或者說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戒掉手機。

因此,孩子的問題就是父母自身的問題,父母要從自己身上或者家人身上去反省。


怎麼做可以讓孩子戒掉手機呢?

1. 家人先戒掉手機。

大人要工作要生活,必須要用到手機,但是不要讓孩子看到你是拿著手機在玩遊戲,或者刷電視劇,孩子的心裡就會種下一顆“你都玩,我也要玩”的種子。

我也是要用手機讀書、寫作的,但是孩子看到的是我沒有玩遊戲,而是在學習或者是工作。他心裡就不會不平衡了。 所以,大人是孩子的榜樣,你沉迷了,孩子當然無法自拔。環境對孩子的薰陶很重要。



2.多些高質量的陪伴

我們說的陪伴,很多人以為是隻要陪在身邊就好,你拿一個手機我也拿一個手機,這不叫陪伴。 高質量的陪伴是放下手上的工作,放下手機和孩子親密無間地交流,一起做事。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和他玩在一起的,而且也需要是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在孩子的眼裡,父母的陪伴比手機重要的多,孩子會拿上手機說明父母陪伴自己的時間不夠或者不夠誠心,讓孩子感到沒趣。 所以,多些親密的親子時光是戒掉手機的有效辦法。



3.找到一樣孩子最喜歡的活動

只有孩子覺得不好玩,沒得玩的時候才會捧著手機不放,當找到一樣孩子喜歡的活動,孩子是願意玩的。 建議是最好是戶外活動。多帶孩子嘗試找到孩子喜歡的。這樣,既能戒掉手機,又能鍛鍊身體,兩全其美。

要注意的是,當孩子捧著手機不放時,家長不要過多的去責怪孩子,要從中去找到原因,特別要懂得從自己身上去反省,給孩子先做一個榜樣。

家長做好了,孩子自然差不了。


遇見凌薇


讓孩子過早使用智能手機危害:

首先,使用智能手機會讓孩子對一種物品或行為產生散漫的執著,這種症狀會持續成為兒童、青少年期注意力缺陷多動性障礙,品行障礙、性格障礙等。對社會不適應,分離焦慮障礙、反應性障礙等症狀的幾率也高。從小就頻繁使用智能手機的孩子,強迫症、抑鬱症、社交恐懼症等出現的機率更高。

1、妨礙大腦發育

2歲以內的孩子大腦發育迅速。此時,智能手機使用頻繁,會引起左腦發育不均衡。 在這段時期,雖然大腦已經漸漸發育成熟,但大腦功能還不健全,自主神經系統的調節能力也不強, 在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後,會帶來負面情緒的影響,引起焦慮、不安、注意力缺乏等。

2、容易導致睡眠障礙

可能大家都知道,孩子頻繁使用智能手機會引起視力下降。但更可怕的是會引起睡眠問題。孩子睡覺前看手機,過於明亮的畫面會影響人體褪黑激素的分泌, 導致睡眠障礙。

3、阻礙身體發育

已經對智能手機玩得非常熟練的孩子,對肢體運動表現出消極的態度。 這樣會引起身體發育推遲、運動功能低下,影響身高增長。另外,對手指的影響也很大,手部總是保持一個動作,沒有鍛鍊到手指的靈活性,長期會影響手指的發育。

孩子為了看手機,頭部總會不自覺前傾接近屏幕,脖子或腰長時間的姿勢會引起脊椎變形、脊椎側彎等綜合症,也可能引起頸椎疾病的早期症狀。孩子們只有通過各種運動,才能刺激骨骼,發育,促進身體成長。

孩子依賴手機的原因

1、社交型依賴

手機通訊錄裡有200個好友,微信朋友圈裡有300好友,QQ各種群裡面還有4000多好友,這麼強大的人脈關係讓孩子難以割捨。

2、遊戲型依賴

手機裡面的網絡遊戲特別多,在長期的“戰鬥”中積累下來的功勳和經驗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滿足。

3、娛樂型依賴

手機裡面好友不多,遊戲不多,全部都是電影、音樂、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馬,不想寫作業總想摸手機。

總結:如果孩子特別依賴手機,作為家長,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屬於哪一類,然後再對症下藥。

怎樣幫孩子戒掉手機癮?

1、建立親子約定

家長要意識到手機可以成為工具但不能成為玩具,可以通過親子約定控制使用手機的內容與時間。另外要幫孩子增強自控能力。

2、轉移興趣和注意力

一旦孩子已經上癮了,那也不要太急,可以慢慢幫孩子戒掉。爸媽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跟孩子一起家庭閱讀,或者帶孩子外出去散步聊天、讓孩子多交朋友、培養孩子其他興趣等,都是不錯的注意力轉移法。

3、父母以身作則,留出陪伴時間

想要孩子少玩電子產品,父母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因此,下班回家後,爸媽們請將手機等放一邊,好好地陪伴孩子游戲和玩耍,這是戒掉孩子電子癮的理想途徑。

4、不要用玩手機當獎勵

這是很多家長會犯的錯誤,比如動不動拿電子產品當獎勵,以“可以讓你多玩X小時手機”作為聽話的交換條件。經常這樣,孩子就容易把玩手機作為最大的訴求,而習慣一旦養成是很難改變的。

5、讓孩子意識到危害性

選擇合適時機,讓孩子自己體會迷戀手機後自己的一些變化。除了視力的下降、頸椎腰椎的痠痛、睡眠不足等身體健康方面,還要讓孩子認識到學習效率變低、現實人際互動減少、情緒易煩躁等心理層面的隱患。




左手牽_右手135552246


說實話,我也愛看小視頻,小視頻時間短,娛樂性強,還會根據人的喜好有不同的推薦。我曾經刷小視頻刷到頭暈眼花。大人小孩都喜歡看小視頻,大人都沒辦法控制自己,又怎麼能指望孩子自覺地放下手機呢?

為了不讓自己荒廢太多的時間在小視頻上,我卸載了手機上的小視頻類APP,讓孩子遠離手機,大人也應該直接干涉,不要指望孩子自己就不玩了。

培養自控力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誘惑。

孩子經常玩的手機是誰的?設置密碼,別讓孩子隨手就能拿到。大人也別在孩子面前玩遊戲,看小視頻,儘量讓孩子少接觸到手機,孩子自然就不會離不開手機了。

給孩子制定相應的規則,約定好玩手機的時間和時機,按照約定執行。

大人也一樣,別隻許州官放火不能百姓點燈,大人孩子一視同仁。

比如說,告訴孩子,一天能看60分鐘的手機,每次不超過30分鐘。提前幾分鐘提醒孩子,把手機收走,孩子不高興,哭鬧都隨他去,只告訴他,要遵守規則。孩子已經4歲了,能聽得懂規則,事先講清楚,讓孩子自己決定什麼時間看,看什麼,到時間就要停止。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父母上班,老人在家帶孩子。

孩子看手機看視頻沒有節制,老人也管不了,不捨得孩子哭。如果是這樣,要麼就給孩子課後安排課外班興趣班讓孩子去上課,遠離手機,要麼就斷網斷電視,等父母回家再讓孩子享受玩手機的權力。兩個辦法都行不通,就只能撒開了讓孩子玩。

孩子看小視頻之類的,我倒覺得對眼睛的傷害還是其次,對心靈的傷害才是最重要的。長時間看手機,很容易六親不認,啥都不在乎,手機變成最親密的夥伴,不管是對專注力,想象力,社會交往等等的發展都有不好的影響。

所以,想讓孩子遠離手機,父母要做的工作很多,以身作則放下手機,多陪孩子玩有趣的遊戲,制定相應規則並監督孩子執行,做好老人的工作。辦法總比困難多,想做的就有辦法,嫌麻煩就讓孩子隨便玩吧。

我是媽媽充電屋,堅持科學育兒的碩士媽媽,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育兒問題。


媽媽充電屋


現在是網絡信息時代,智能手機幾乎人人都有,甚至有好幾部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在一個家庭裡手機是隨處可見的,孩子們會對手機感興趣是很容易理解的,作為一個大人我們也很難控制住自己在下班回到家裡後不玩手機,所以要想改變孩子離不開手機的壞習慣,家長要以身作則,從自己先放下手機開始,多關注孩子本身,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去陪伴孩子,耐心的和他們一起玩,可以選擇搭積木、踢球、拼圖、比賽跑步……只要認真參與,你會發現孩子更願意和父母去一起玩,愛看手機只是沒有人陪他們的結果。週末多帶孩子去戶外玩,接觸大自然,更有益孩子的身心發展和成長。


微涼如野


這是個嚴重的問題。才上幼兒園就這樣,若不糾正長此以往,後果不堪設想。

要糾正,第一,家長必須起表率作用,在和孩子相處時,把手機收起來,做做遊戲,唱兒歌講故事,戶外活動也不錯,讓孩子開闊視野,忘記手機。

第二,慢慢糾正,不能一下子一點也不讓看,那樣會造成心靈傷害。每天減少一點看手機時間,循序漸進,效果很好。

第三,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能今天管,明天有事再放任,那樣,反會傷害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