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所接受的教養方式,決定了他成年後的樣子

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方式,決定了孩子成年後將會成為怎樣的人。

後天的環境的確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一定的影響,但我們要知道這些影響並不能超越孩子出生後所接受的教養方式對其產生的影響。

父母如何對待孩子,這個孩子成年後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他人。

如果你在孩子的兒童階段,對他不夠“友善”,比如用打罵的手段去管教他,那麼我們幾乎可以確定,當他具備可以對他人施行打罵行為的能力時,他就會將兒童時期未能發洩出來的情緒延續下去,並且會成為一種慣性行為。

孩子所接受的教養方式,決定了他成年後的樣子

也就是說,如果你不想讓你的孩子擁有暴力傾向,那麼就請不要把他當成是弱勢群體去管教,因為這樣的教養方式會給孩子的幼小心靈造成極為嚴重的傷害及影響。

孩子在嬰兒時期會與父母建立信任關係,此時在孩子眼中父母是唯一能夠帶給他信任感的人,在這一點上,母親甚至比父親的角色還要重要一點。

一旦父母的行為破壞了這層信任關係,孩子就無法再去信任任何人了

父母所接觸的社會關係的複雜程度,是兒童無法想象的,兒童所面對的人際關係很單純。

此時如果父母將工作或其他事件中產生的負面情緒帶回家裡,孩子就會質疑父母對他的愛,同時也極大地破壞了自身對安全感及信任感的認知。

說得直白一點,孩子也有自己的感受,並且他們的感知力遠遠超過了成年人的感知力。

而當父母無法在孩子面前調節好自身情緒時,不論你的情緒來源是否與孩子有關,孩子都會認為你對他不夠友善。

孩子所接受的教養方式,決定了他成年後的樣子

因為在他的世界裡只有父母,不存在社會關係,所以他無法理解他未曾觸碰過的、與父母產生交集的外界或社會環境對父母的情緒所構成的影響。

一個孩子如何與他人相處,完全來源於父母對他的教養方式。

他受到怎樣的照料,他將來也會用類似的方式去照料他人,他若在兒童時期沒有感受到家庭所給予的安全感,那麼成年後的他便會想方設法地去尋找安全感。

此時他們內心真正缺少的其實是:自我認同感。無法認同自己的兒童,即便成年後多麼優秀,內心也還是會對自己產生質疑。

即兒童時期沒能從父母那裡獲得認同的孩子,成年後便無法真正獲得自我認同感。

孩子所接受的教養方式,決定了他成年後的樣子

不安全、不自由、沒有歸屬感、不夠積極,自我否定,這些否定性的、相對負面的情緒,也都與父母的束縛、否定、打罵式的表達方式及教養方式息息相關。

有些人會在他人身上尋找安全感,有些人會將安全感寄託在具象的事務上,如工作、賺錢,與常人相比,他們會更看重工作的意義、賺錢的能力,因為在工作中他們的努力沒有被辜負、價值感也得到了實現。

而這些遠遠不夠,事實上他們只會不斷地朝著一個方向奮力追趕,因為那裡能夠得到一些來自他人的認同。

也因此他們會忽略掉工作以外的一些事情,比如健康狀況、和諧的人際關係以及協作精神等等。

孩子所接受的教養方式,決定了他成年後的樣子

把安全感寄託在不同事物上的人們,在成年後總是會有些有別於他人的特殊的經歷。比如情感經歷、人際關係的相處模式、甚至是對社會公共事件的參與。

說到底,都是兒時未能在家庭關係中正常獲取的東西,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與他們對自己的生活的話語權的增加,而被逐漸提到日程上來。不過他們可不是故意的,他們自身都無法發掘自己在做什麼。

換言之,如果一個孩子的安全感、信任感以及與他人的相處機制沒有在兒童時期被完善地建立起來,那麼成年後的他,依然無法做到輕裝上陣去追逐自己的夢想或目標,因為在這過程中他們曾經缺失的東西會不斷出來干擾他們做自己。

我想這就是人們在做父母之前都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常識吧。

孩子所接受的教養方式,決定了他成年後的樣子

其實原生家庭的話題早已不再新鮮了,但是我們發現問題的同時,更需加強的是“自我”管理,不讓原生家庭的問題繼續延續的辦法,就是尋找一些自我實現的方法及途徑,而不是去在他人身上尋找兒童時期沒能獲得的自我

人們之所以一味向不同的社會關係中的個體或群體去索取安全感、信任感以及自我價值感,是因為成年之後的他們未能及時豐盈自己曾缺失的內在,那份對自己的信任,對自己結交的社會關係的信任,以及對自己所做的事應該賦予的信念感及自我認同感。

如今很多朋友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還是難免會重蹈自己曾經被教養的方式,並且依舊按照自己的感受去引導孩子的行為及處事方式。

孩子所接受的教養方式,決定了他成年後的樣子

在《心理學改變生活》一書中曾提及:我們應對生活的方式和與人相處的方式都取決於我們是怎麼成長起來的。

孩子在被養育之時,就基本可以看出他成年後的樣子了。

希望未來孩子們所需的認同感、安全感、及信任感都能夠在兒童時期得到建立。

也希望父母朋友們能夠做好自我管理及心理建設,不要把自身未能及時得到調節的負面情緒帶給成長過程中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