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引起重視了,父母的這個疏忽背後,是50%的孩子達不到遺傳身高

今年春晚的新晉主持人張舒越,年齡不到23歲,剛剛從大學畢業,但她已經完成了很多主持人一輩子都無法完成的事情,很多人說她用三個月的時間走完了央視當家花旦董卿十年的路,可謂是幸運至極。

張舒越的專業水平未必是《主持人大賽》的選手中最好的,但不得不說,她的身高(176CM)和外形為她的成功加分不少。從這件事上也能看出來,在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不止是才華,就連身高也可以成為一個人脫穎而出的優勢。

該引起重視了,父母的這個疏忽背後,是50%的孩子達不到遺傳身高

張舒越比男主持人撒貝寧高出半個頭

也正是因為如此,對於孩子的身高問題,很多父母可謂是操碎了心,尤其是那些本身個子就不高的父母,更是擔心孩子將來長得矮。

最近,田亮的女兒森碟就因為身高一事上了熱搜,不到12歲的森碟,身高已經接近170CM了。要知道,運動員出身的田亮其實並不高,官方身高只有171CM,勉強達到了我國成年男性身高的平均水平。森碟的媽媽葉一茜個子倒是不低,官方身高有170CM。

該引起重視了,父母的這個疏忽背後,是50%的孩子達不到遺傳身高


一、調查顯示,五成孩子沒有長到遺傳身高

看起來,森碟是非常幸運的了,身高很可能隨了媽媽。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這麼幸運,在2017年,中國兒童基金會曾發佈《中國兒童身高管理現狀調研報告》,報告中的調查數據顯示,超過5成的孩子達不到遺傳身高,超過8成的孩子身高達不到父母預期(父母預期身高大致為男孩175CM,女孩165CM)。

之所以有這麼多的孩子長不到遺傳身高,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父母疏於對孩子的身高管理,等到發現孩子個子比同齡人矮之後再去幹預,才發現已經太遲了!

在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中,胡可帶著兩歲半的小魚兒去體檢,醫生問胡可對孩子身高的預期是多少,胡可回答一米八,但醫生告訴胡可,根據小魚兒目前的身高,他成年後的預估身高為172CM。

該引起重視了,父母的這個疏忽背後,是50%的孩子達不到遺傳身高

這個答案讓胡可很驚訝,不過醫生告訴她,現在小魚兒還小,只要及時進行合理的身高管理,還有機會繼續長高。後來,胡可嚴格執行醫生的建議,在幾個月後複檢中,小魚兒預測身高已達到180CM以上。

作為明星、有錢有閒的胡可尚且不懂對孩子的身高管理,差點錯過兒子將來長高的機會,更別說千千萬萬普通的家長了。

該引起重視了,父母的這個疏忽背後,是50%的孩子達不到遺傳身高

二、遺傳並非決定孩子身高的唯一因素

很多家長都有一個誤區,認為父母長得高,孩子也會長得高,父母長得矮,孩子也會長得矮。這種誤區導致的結果就是個子高的父母對孩子的身高盲目樂觀,而個子矮的父母則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放棄心理。但是,孩子的身高雖然受遺傳的影響(佔比70%)比較大,但後天的影響因素(佔比30%)同樣不容忽視。

可別小看了這30%,它能讓孩子成年後的最終身高差距達到10CM左右。也就是說,如果父母不及時對孩子進行身高管理,原本遺傳身高170CM的孩子,可能最終只能長到160CM;而父母進行了科學的身高管理,及時干預了孩子的身高,則原本遺傳身高只有160CM的孩子,最終可以長到170CM。

該引起重視了,父母的這個疏忽背後,是50%的孩子達不到遺傳身高

孩子的遺傳身高計算公式為:

男孩遺傳靶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 cm)/2

女孩遺傳靶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 13 cm)/2


三、如何對孩子的身高進行管理?

3.1.發現問題:及時對孩子的身高進行監測

要了解孩子的身高是不是合格,父母不能只將孩子的身高與同齡的孩子進行對比,也不是單純地看孩子的身高體重是否“標準”,最重要的是看孩子自己的生長髮育曲線

舉個例子,下面這張圖是我國兒童身高、體重對照表:

該引起重視了,父母的這個疏忽背後,是50%的孩子達不到遺傳身高

該引起重視了,父母的這個疏忽背後,是50%的孩子達不到遺傳身高

如果一個7歲的男孩身高是124CM,那麼是不是說明他的身高是合格的呢?答案是不一定!原因如下:

如果這個男孩7歲之前的身高一直能和表格中的“標準值”差不多,那麼他7歲時124CM就是基本合格的;但如果該男孩7歲之前的身高一直屬於表格中的“超高”標準,到了7歲時量身高是124CM,那麼說明他的

生長曲線出現了明顯的異常,父母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了。

所以,父母堅持定期給孩子測量身高、體重(建議1歲以前一個月測一次,1-3歲一個季度測一次,3歲之後半年測一次),繪製專屬於孩子自己的生長曲線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發現數值偏離自己的曲線,就說明孩子的生長出現了問題,父母可以及時進行干預,不至於錯過孩子長高的黃金時間。

該引起重視了,父母的這個疏忽背後,是50%的孩子達不到遺傳身高

父母可以在APP上輸入孩子的身高和體重,然後連接成曲線

除了繪製孩子的生長曲線之外,父母還可以通過檢測骨齡來了解孩子的生長髮育是否存在問題。骨骼發育是體格發育的重要指標,骨齡的成熟度比身高、體重能更精確地反映孩子的實際發育水平,所以如果家長髮現孩子的生長髮育曲線存在異常,應該儘快帶孩子去醫院進行骨齡檢測,以便及時發現問題。

3.2.解決問題:對孩子的身高進行科學的管理

既然後天的因素對孩子的最終身高有很大的影響,那麼父母們該如何從後天因素入手,讓孩子的身高達到甚至超過遺傳身高呢?這就不得不提到影響孩子身高的幾個後天因素了,總結起來,就是“十六字秘訣”:

①營養均衡

細心觀察的父母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出生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那一代人,身高普遍不太高,而他們的孩子、孫子,則一輩比一輩高了,這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如今人們的物質條件變好了,孩子的營養供應更充足了。

該引起重視了,父母的這個疏忽背後,是50%的孩子達不到遺傳身高

人的身體是由各種元素組成的,如果缺乏某種元素或者一些重要的元素供應不足,“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身體自然就無法長高,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因此,在孩子的生長過程中,父母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營養供給,同時還要保證營養全面、均衡

國家衛生部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特別指出,兒童的飲食應參照如下標準:

該引起重視了,父母的這個疏忽背後,是50%的孩子達不到遺傳身高

可見,父母平時不僅需要為孩子提供種類多樣、營養豐富、衛生健康的食物,還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讓孩子養成挑食、偏食、盲目節食、吃過多零食等毛病。

②運動適度

運動能夠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改善人體血液循環,同時還能增強身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拉伸韌帶、刺激軟骨生長,提高骨骼細胞的生長能力。因此,孩子進行適當的運動有利於身高增長。

研究表明,每天讓孩子進行一個小時左右的縱向運動,對孩子長高很有幫助。游泳、跳繩、籃球、排球、羽毛球、跑步、跳躍摸高、引體向上等運動以舒展身體、拉伸為主,孩子平時多參加這些運動,能有效幫助長高。

該引起重視了,父母的這個疏忽背後,是50%的孩子達不到遺傳身高

③睡眠充足

一般來說,1~2歲的孩子每天需要睡13~14小時; 2~4歲的兒童每天需要睡12小時; 4~7歲的兒童每天需要睡11小時; 7 ~15歲的兒童每天需要睡9~10小時,這不僅是因為睡眠可以消除機體疲勞,讓身體得到休息,同時也是因為人在深睡和熟睡時,身體會分泌大量的生長激素。

尤其是在晚上10點之後,生長激素的分泌能達到一個峰值,對孩子的生長髮育很有好處。因此,保持充足的睡眠,讓孩子在10點之前進入深度睡眠是非常重要的。

該引起重視了,父母的這個疏忽背後,是50%的孩子達不到遺傳身高

④心理健康

除了營養、運動、睡眠這3個因素之外,還有一個容易讓父母忽視的因素也會影響孩子的身高,那就是心理因素。

心理學家發現,平時心理壓力大、長時間處於焦慮狀態、很少有人關愛的兒童,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時還會降低體內生長激素分泌水平,影響到身體的長高。

因此,父母平時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和輕鬆愉快的氛圍,不要動輒打罵孩子,多關心和陪伴孩子,不給孩子超出他能力範圍的期望和壓力。

該引起重視了,父母的這個疏忽背後,是50%的孩子達不到遺傳身高

3.3避免這些“長高”誤區

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家長也知道營養、運動等因素能促進孩子長高,於是抱著“越多越好”的心態,拼命讓孩子吃吃吃、補補補。也有一些家長看到孩子比同齡人個子矮,心裡十分著急,於是病急亂投醫,給孩子吃各種“增高藥”。

但是,凡事過猶不及,在幫助孩子長高的過程中,父母還要避免這些誤區:

①營養均衡不等於營養過剩

“吃得多長得高”是很多家長的想法,尤其是一些老年家長,總擔心孩子餓著,覺得孩子胖胖的才好,不把孩子養成“小胖墩兒”不罷休。

該引起重視了,父母的這個疏忽背後,是50%的孩子達不到遺傳身高

但其實,吃得過多會導致孩子營養過剩,結果就是造成孩子肥胖,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肥胖是引起孩子性早熟的一個重要原因,而性早熟的危害之一就是導致孩子身高發育提前結束。因此,父母除了要關注孩子的身高增長,體重的管理同樣很重要

②盲目大補對長高無益

孩子長不高,家長自然很著急,於是想盡辦法找各種長高偏方、大補食物或者是購買市面上一些號稱能增高的保健品給孩子吃。

但是,無論是像蜂王漿、燕窩之類的補品,還是“增高”保健品,其中都或多或少含有性激素,它們可能短期能讓孩子長高几釐米,但這其實是“拔苗助長”,是讓孩子提前發育、骨齡超前,從長遠來看,實際上減少了孩子總體長高的空間

該引起重視了,父母的這個疏忽背後,是50%的孩子達不到遺傳身高

千萬不要盲目吃“增高”產品

③生長激素不是想打就打

如果說有什麼東西能促進孩子長高,那麼生長激素可能是最有效的藥物了。但是,注射生長激素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並不是父母想給孩子打就能打的。要知道,生長激素不是對任何原因造成的身高矮,對任何時期的矮個孩子都有效,能不能注射,還是要看醫生的專業診斷。

④適度運動不等於運動過度、盲目運動

運動雖然對孩子長高有促進作用,但並不是所有的運動都能幫助孩子長高,也不是孩子運動得越多越好。

像舉重、摔跤等力量型運動,馬拉松長跑等超負荷運動,可能會導致孩子的身體難以承受,造成骨骼變形或者磨損嚴重,不僅不能幫助孩子長高,反而會使得孩子失去長高的機會。

該引起重視了,父母的這個疏忽背後,是50%的孩子達不到遺傳身高

其實,父母個子矮並不等於孩子一定會長得矮,如果父母能對孩子的身高進行科學的管理,就能幫助孩子突破遺傳身高的侷限,讓孩子多長10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