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漂下頓後立馬回彈,是為什麼?

川香木桶飯48


正常情況下,浮漂下頓是很明顯的魚口信號,至少說明魚已經在吃餌了,餌是否已經入口要根據頓口幅度和持續時間判斷,如果頓口後立馬回彈,過程極短,可以準確的判斷此時不宜提竿,如果是下頓後上頂,例如本來是釣2目,下頓1目,回彈到大於3目,此時即可提竿。根據我的個人經驗談下出現回彈的原因及處理辦法。

下頓後回彈原因

1、滑口魚。在一些經常被釣友光顧的釣點或面對一些回鍋魚,存在滑口魚吃餌的現象,大致表現為,對危險有判斷能力,警惕性高,吃口輕,吞吞吐吐幾次來撕扯或衝散魚餌,在吃入和吐出過程中,漂的動作就是先下頓,立刻回彈到原來的目數。

2、魚鉤較大。小魚吃鉤時,吃口普遍比大魚兇猛,如果魚鉤較大,魚吸住後無法入口,也會出現先頓後回彈的現象。

3、餌料適口性差。在開餌時,如果餌水比控制不好,水量不足就會使餌料狀態幹、硬,這種狀態下魚吃餌相對困難,吸入後發現適口性差就會吐出。

4、魚群蹭線。當釣點魚的密度比較大,打窩後魚迅速聚集,這時很容易出現魚蹭線的情況,魚的身體碰到魚線導致浮漂下頓後回彈,這種情況屬於虛假信號。

解決辦法:

1、分析一個完整的漂像。魚吃餌有一個過程,很少有魚會沒有前奏,一口吞下,如果下頓回彈來的沒有預兆十分突然,這種信號可以適當放口。

2、根據浮漂動作排除虛假信號。可以根據魚吃餌的時間持續性,漂信號的幅度大小判斷魚的種類、個體大小,學會分辨真假信號。

結束語

在釣點小魚較多時也會出現下頓,頓口僅僅代表魚在吃餌,並不能說明魚已經將餌吃進去了,回彈則說明魚已經吐餌,所以此時提竿多半是空竿。瞭解各種魚吃餌的漂像和特點,抓住魚吃餌的關鍵信號,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抓口是在實戰中慢慢積累的經驗。


工作之漁


對釣魚有一些瞭解的人都知道,能夠反映出魚咬鉤的信號中,有一種信號叫“頓口”,浮漂所產生的這下頓感是帶有明顯的彈性的,這種彈性從何而來呢?打個比方,就像我們常見的彈簧,我們必須先把彈簧向下壓,然後送開手,彈簧由於自身的恢復力便會產生彈性。也就是說要產生彈性就必須擁有兩個相反的力,一個是把彈簧壓緊的力,一個是彈簧本身的恢復力。

浮漂要產生這種有彈性的頓口也同樣需要兩個相反的力,一個是浮漂的剩餘浮力,一個是魚咬鉤向下拉動浮漂的力。剩餘浮力是一種向上的牽引力,它與魚咬鉤拉動浮漂的力是正好相反的。所以,剩餘浮力越大,浮漂所產生的頓感就越強烈,但是剩餘浮力越大,浮漂所產生的頓口幅度會越小。

因此,我們就可以通過上述原理來得出結論,浮漂產生頓口但很快又回彈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魚鉤過大

如果魚鉤太大就很可能導致魚想吞鉤但吞不進嘴,當魚用盡全力吞鉤時浮漂出現下頓,但是由於魚沒能把鉤吞進嘴,鉤餌在剩餘浮力的作用下又迅速向上回彈。

(2)餌團過硬

魚在進食的時候並不會每一次都直接吞餌,當餌團較硬時,魚會先將餌團吸入口中,然後馬上吐出,如此反覆吞吐,這一點養過金魚的人都能經常觀察到。所以一旦餌團太硬,魚感覺到無法一次性將餌團吃下,便會吞完馬上又吐,所以浮漂也就會出現下鈍之後又馬上回彈的情況。

(3)滑魚涮餌

被多次釣放過的滑口魚對鉤餌會有明顯的警惕心,因此在進食之前會有各種各樣的試探動作,其中就包括反覆吞吐來試探食物的安全性,其原理和餌團過硬導致魚反覆吞吐的原理是一樣的。

(4)剩餘浮力過大

如果調目過高,同時釣目過低,便會導致浮漂的剩餘浮力過大,也就是浮漂向上的牽引力過大,這樣一來便會導致魚吞餌時遇到很大阻礙,說的通俗一些就是魚想吞餌,但是浮漂的剩餘浮力太大,又把鉤餌從魚嘴裡拉了出來,所以浮漂就會產生先下頓然後迅速回彈的漂相。

(5)魚體撞線

魚在窩點裡遊動的時候,身體或尾鰭有可能會撞到釣線,這樣一來浮漂也會產生下頓信號,但是由於撞線的過程很短暫,因此浮漂又會迅速回彈。

總之,浮漂出現下頓之後馬上回彈的信號通常都不是鉤餌入嘴的信號,在發現這種信號的時候應該果斷放棄抬竿繼續等待,直到出現浮漂下頓之後不回彈的信號時,才能夠抬竿刺魚。


眼鏡哥說魚


很高興為您解答。魚漂下頓後立馬回彈,這是魚吃鉤時反應到浮漂的信號,我認為這種漂像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調漂問題:浮漂調靈,浮漂反應靈敏,魚兒吃鉤吐鉤時很容易出現回彈現象。

二、鯽魚吃鉤:和鯽魚的吃餌習慣有關,鯽魚吃餌時一般頭朝下尾巴朝上,吸入餌料後會有一個抬頭的動作,所以就出現了下頓後頂漂的動作。



三、滑口魚:滑口魚就餌時先是試探,吞餌後立即吐出,所以就出現了下頓後立馬回彈的漂像。

四、小雜魚鬧口:小雜魚吃鉤時因為容易擋口,吃餌時餌料吞不進嘴裡,所以也會出現下頓後回彈的漂像。


以上解答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有不同意見的釣友歡迎評論指點!喜歡的釣友請動動您發財的小手給個雙擊或關注!謝謝支持!祝釣友們大鯽大鯉!


分享野釣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各地魚情不同,變量太多肯定無法給出一個總結性的回答,所以小凌這裡簡單給釣友分析一下。

餌料

餌料是否霧化:霧化的餌料很容易引起小白條的興趣,小白條等小魚鬧窩很容易造成下頓後立馬回彈。

餌料是否過硬:餌料過硬,魚兒一口吞不下會立即吐出來。

魚情

鯽魚,鯉魚:如果當地水域作釣鯽魚為主,就可以果斷揚竿中魚了,這也是和鯽魚吃餌時的抬頭動作有關。

魚體撞線:作釣位置魚群密度較大也是一種痛(捂臉,水下魚群不停撞線也會給人一種咬鉤的假象,其實並不是,屬於虛假信號,可以嘗試調鈍後抓頂漂信號。


凌匯智能漁具


這應該是小雜魚鬧窩造成的,就像白條衝上就一口,等浮漂回彈提竿已經晚了,可以餌料打黏點,減少霧化,搓餌釣頓點,調兩目釣三目。


湖庫尋鯽


這是正常入口後抬頭走的動作,正常鯽魚口漂相!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這跟鯽魚吃爾習慣有關,鯽魚是抬頭吃餌,入口後有抬頭走的習慣,所以會頓後頂,往往調漂比較頓時,頓口會出不來,只有頂漂的漂相,如果調的比較靈就會出來你說的漂相!如果是鯉魚口,你基本上不會看到這種現象,如果是下頓後頂漂,打不到魚只能說明你的漂處於高目,建議下拉浮漂,在垂釣,就不會打不到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