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张之洞的两个儿子,为何都当了汉奸?

Royal_往事随风


在晚清四大名臣中,曾国藩的最大功绩就是帮清帝国挽救了他们的江山崩塌,对清朝统治者来说,是不世功臣。

左宗棠最大的历史功绩则是从阿古柏手中收复了新疆,这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李鸿章最大的功绩是帮助慈禧巩固住了清帝国的江山、使清帝国不至于在混乱之中崩塌,然后在列强们的群雄环伺中,长袖善舞地帮助慈禧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


张之洞最大的功绩则是在洋务运动中着力兴办教育、实业,为清末时期展开的洋务运动增添了许多助力。

而在这四大名臣中,除了张之洞之外,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都是在清剿太平天国战争中崛起的豪雄人物,凭借着清剿太平天国的战功,他们三人后来都踏入了清帝国的权力中心、搅动起了清末时期的风云变化。

张之洞和他们不一样,张之洞由于家中发生了一些变故,所以虽然他很年轻时就考取了举人功名,但他是一直到了1864年、也就是太平天国刚刚平定那一年,才进京考取了进士功名、初步踏入官场中的。


正因此,铸就了他与另外三大名臣不同的人生发展轨迹。

而当在谈到张之洞的时候,却很少有人知道张之洞的两个儿子竟然曾经当过汉奸。

关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大概了解一下。

张之洞的汉奸五儿子

张之洞的一生总共生下了十三个儿子,他后来当汉奸的两个儿子分别就是他的十一儿子张仁乐和十三儿子张仁蠡。

其中最早做汉奸的人是张之洞的十一儿子张仁乐,张仁乐在长大之后,他被家人送往了日本留学。

张仁乐在日本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受到了日本文化的熏陶,正是由于这段经历的影响,为他后来投靠日本人埋下了伏笔。


(张仁乐也名张燕卿)

张仁乐回国后曾经在北洋军阀手下工作过一段时间,只不过此前的地位不是特别高。

一直到了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在日本人的招揽下,他的人生才进入了一个小巅峰。

接下来,他接受日本人的邀请前往了东北,在东北的伪满洲国先后担任的实业部长和外交部长等职位。

从张仁乐一生的经历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他父亲张之洞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在他的心目中,他的父亲一直以来都是要超越的目标,他的大半生里也在为这个目标努力着。


只不过由于水平有限以及机遇的不足,他终生都没能超越自己的父亲。

而在抗战结束后,张仁乐的末日来临了,在国民党军队的追捕下,张仁乐被以汉奸罪名抓到了监狱里。

要不是后来章士钊动用人情救了他一命,可能他最后的结局就是死在监狱里面。

从监狱里出来后,张仁乐也不敢再继续待在国内了,或许是为了保命,也或许是他太过于热爱日本了,所以他就带着家人移民到了日本,在日本一直生活当老死。

张之洞的汉奸小儿子

至于张之洞最小的儿子之所以会成为汉奸,主要跟受到他哥哥的影响有关。

张之洞最小的儿子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正是由于受到他哥哥的影响,他在1935年殷汝耕建立了汉奸政权之后,就加入了汉奸政权之中,为日本人修起了力来。

在最初的汉奸政权里,张仁蠡长期担任着民政厅厅长的职务。

一直到了全面抗战爆发后,在他哥哥的运作下,他才当上了伪武汉市市长,并在后来,转任了汪伪天津市市长的职务。

张之洞的两个儿子之所以会成为汉奸的原因

从以上的介绍,大家想必已经知道了这兄弟二人为什么会成为汉奸的原因。

首先,张之洞的五儿子之所以会成为汉奸,主要跟他在日本受过的教育有关,在日本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使他对日本人产生了天然的亲善感,这才会导致他最终成为了一个汉奸,然后在他的影响下,他最小的弟弟在随之成为了一名汉奸。

当然,他们之所以会成为汉奸还有另一个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张之洞对他们的教育不够。

事实上,张之洞对自己孩子们的教育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只不过那两个成为汉奸的儿子不同,这两人都是张之洞在60多岁年龄的时候生下来的儿子,他们在被生下来后没过多少年,张之洞就拖着一身老朽的年龄离开了人世。

就算张之洞想教育他们,也是基本不可能的,因此在这种教育松懈的情况下,兄弟二人最终成为汉奸其实并不能怪张之洞。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张之洞是清朝的大臣,而日本在侵略东北的时候,他们是扶持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建立傀儡政权的,正是由于溥仪这个幌子,他们才会那么心安理得、没有丝毫心理压力地成为了汉奸。

所以说这就是张之洞的两个儿子之所以会当汉奸的原因,他们的行为是非常可耻的,实在有辱乃父的声名。


孤客生


张之洞有13个儿子,题目中所说的两个汉奸儿子,是说老十一和十三子,这俩人都是他老迈之际得的儿子。人老之时有了小儿子,那当然是非常宝贝的,但是张之洞在七旬之际,依然是朝廷重臣,哪里有什么功夫去管两个小子。于是从小这两个儿子就疏于管教,缺乏正确的人生导向。当然,这些只是他们日后做了汉奸的一个原因。

张之洞是在1905年去世的,老十一当时只有12岁,而老十三更小。父亲死后,作为长兄的张仁权就成了家里的主事之人,他看老十一正是上学的年龄,于是就花了巨资,将他送到日本,去那里学习先进的东西。老十一只是一个12岁的孩子,他此时是缺乏善恶观念的,而当时日本人又对这方面的宣传很积极。于是过了几年以后,老十一就喜欢上了日本,觉得这个国家很强,对他很友好,双方的关系很好。于是几年的日本留洋生活,居然让他有了做汉奸的潜质。



回国后,正好溥仪也在日本人那里,打算恢复满洲国,他效力两年后,觉得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于是就离开了那里。后来他凭借着和日本人的关系,做了满洲国的官员,主管内政和外交,倒是发挥了自己的一些才能。不过几年的汉奸生活,也让国内的官民记住了他,所以在抗战结束后,他就被很多人盯上了,差点被处死。

而他的弟弟,那个老十三,虽然没投靠日本人,但是也做了汪精卫的手下,做过厅长、市长等职位。那为什么他会得到整个职位呢?其实汪精卫就死由日本人在背后支持的,当时按照日本人的意思,是由老十一来做武汉市长的位子,结果他却回绝了。不过虽然自己不错,他却推荐了自己的弟弟来干这个工作。所以老十三入坑日本人,完全是受到了十一哥的害,如果没有他的推荐,自己怎么会走上这条不归路呢?



后来日本人战败退兵,这哥俩就被抓了去,因为他们是有名的汉奸,所以必须要枪毙。但是老十一却很有门路,他娶的一个老婆很有点关系,居然和章士钊能搭上关系,于是借着这层关系,被章士钊保了命。出狱后,他很快就找机会逃到了日本,在那里定居下来,再也没有回到中国,但是他的兄弟却被他丢下。老十三被抓后,先被关押起来,在我国建国后,1951年对其执行了枪决。值得一说的是,虽然老十三是个汉奸,还一度是个喜欢吸食大烟的烟鬼,但是他的孩子却都很有出息,其中儿子长期居住美国,是那里的工程师,而女儿是我国心理学的权威,北大的博导,是个很厉害的女子。



很难想象,作为晚清名臣的张之洞,他的儿子竟然连续两个做了汉奸。这俩人不但害了自己,更坏了他们父亲的名声。但是老十三的几个孩子却神奇地有了出息,不知道这是不是上天和他们开的一个玩笑。


小镇月明


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张之洞,他的一生盖棺定论,可以说是完美无暇。但是,仅仅只过去几十年,张之洞便开始受到批判,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他的两个最疼爱的儿子,竟然先后都做了日本的狗汉奸。

据史书上记载,张之洞先后有三任妻子和两个小妾。他的妻妾先后为张之洞生育了13个儿子。但是,张之洞的儿子资料记载却很少。目前能够查到的只有六个,分别是:长子张权、次子张仁颋、四子张仁实、九子张仁侃、十一子张仁乐和第十三子张仁蠡。

其中,十一子张仁乐和第十三子张仁蠡是张之洞晚年所生的儿子,尤其是十三子张仁蠡,是在1900年张之洞64岁时所生,堪称是老来得子。所以张之洞对他非常宠溺,以至于他从小就骄奢淫逸、无法无天。

后来,在张之洞病逝时,张仁乐才11岁,张仁蠡才9岁,两人都还是个三观没有塑造完成的熊孩子。本来,如果接下来两人有人正确指引,还是能够改过来,毕竟张之洞的家风也是非常严格的。只可惜的,受张之洞遗命,张仁乐很快被送到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



在这种背景下,张仁乐相当于在日本长大,他的三观也深受日本军国主义的影响。后来他学成归来后,先谋得奉天复县知事的职务,不久后他便结交了奉军将领李景林,还成为李景林手下“四大金刚”之一。

不过,后来郭松龄反奉时,冯玉祥趁郭松龄与张作霖打得最激烈时,率领军队夺了李景林的地盘。

随着李景林的失势,张仁乐在天津自然也呆不下去。无奈之下,他又回到奉天谋职。张作霖念他是张之洞的公子,于是给了他一个警察局局长的职务。不过,对于张仁乐来说,区区警察局长这个小职位,他根本就瞧不上,所以他就利用职务之便,开始和日本人眉来眼去。

等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仁乐立马选择主动投敌,出任伪吉林省实业厅厅长一职,后来溥仪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在伪满洲国登基称帝,张仁乐被封为伪满洲国政府内务官兼实业部总长,后改任伪外交部大臣。



等到张仁乐混得风生水起后,他便想到弟弟张仁蠡。因为两人年龄差不多,所以自小关系比较好,此时张仁蠡刚从北京大学毕业,在一所私立大学任教。对于张仁蠡来说,因为祖上的辉煌成就,他并不甘心教书育人,所以等到哥哥张仁乐找到他后,他立马决定跟着哥哥混。

于是在1935年11月,日军攻占武汉后,汉口日军特务森冈曾派浅见赴北平迎张仁乐南下任刚建立的伪武汉特别市政府的市长,不过此时张仁乐正在北平和土肥原贤二怂恿吴佩孚出任为总统,因而不愿来汉,于是他便推荐弟弟张仁蠡代替自己出任伪武汉市市长。自此,张仁蠡也开始了他的汉奸生涯。

后来,张仁蠡又加入汪精卫伪国民政府,伪天津市市长兼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等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平津时,张仁蠡被以汉奸罪被逮捕判处无期徒刑,在北平监狱服刑,其在北平房产均被没收,至于他的哥哥张仁乐,也被一并关到北平监狱里。

不过,在新中国成立后,张仁乐的妻子找到曾有世交之谊的章士钊帮助救援张仁乐,于是在章士钊的帮助下,张仁乐被无罪释放,随后他东渡日本,并从此定居日本,直到去世。至于张仁蠡,则一直被关在监狱,后来在1951年时,被纠出来批斗,随后枪决。


我是赵帅锅


张之洞是个神童,从小就天赋异禀,才思敏捷,再加上受名师指点,因此他在年少时便能诗会赋,学问极好。后来,又凭着兴趣研习了兵法。入仕为官后,张之洞为救民族,兴办洋务,发展实业,创办军备工厂。还倡导“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仅创办书院学堂,清廷还在他的提议下,首开公费派遣优秀的学生前往日本留学的风气。

张之洞对中国教育的推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他不光是一位伟大的实业家、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位了不起的教育家。

(张之洞)

然而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两个儿子,后来却做了卖国求荣的汉奸,这是怎么回事呢?

张之洞一生育有13子。但除了夭折和过继的,到最后他还剩下长子张仁权、九子张仁侃、十一子张仁乐和十三子张仁蠡。

张之洞虽然工作繁忙,但他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也丝毫不松懈。因此长子张仁权高中进士,先后担任过驻美公使唤参赞、礼部侍郎和侯补四品京堂等官职。

九子张仁侃出生的时候,虽然张之洞已经48岁了。但在他的严格管教下,张仁侃也颇有出息。不仅担任过刑部、邮传部员外郎,在民国时期他还一直担任地方官员。

张仁乐出生于1898年,张仁蠡生于1900年,此时张之洞已过花甲之年,老来得子,让他万分高兴,因此对这两个儿子也要宠爱一些。

张仁乐从小就非常顽皮,根本静不下心来读书。张之洞看到这种情况后,认为应该因材施教。不过张之洞虽然想法不错,但他却来不及教育张仁乐和张仁蠡,便病逝了。

张之洞病逝时,张仁乐才11岁,而张仁蠡才9岁,根本还是年幼无知的孩子。

受张之洞遗命,张仁乐在青岛特别高等学校毕业后,就被送到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

张之洞之所以会这样安排,那是因为他早在张仁乐年幼时,便发现张仁乐顽皮好动,不是块读书的料子。所以他便根据张仁乐的性格特点,让他留学日本学习军事。

张仁乐学成归来后,先谋得奉天复县知事的职务,不久后他便结交了奉军将领李景林。

(张仁乐旧照)

1925年二次直奉战争后,张作霖论功行赏,提拔李景林为直隶督军。

张仁乐由于喝过洋墨水,得到李景林的器重,被委以天津县知事一职。

张仁乐到任后,便怂恿李景林以“清理官产”为由,在所辖省内大肆搜刮民财。张仁乐由于办事得力,还成为李景林手下“四大金刚”之一。

不过,张仁乐的好日子并没过多久。

在郭松龄和冯玉祥的怂恿下,李景林和他们结为盟友,倒戈张作霖。

然而,冯玉祥却趁郭松龄反奉战争打得最激烈时,率领军队夺了李景林的地盘。

李景林失势之后,张仁乐在天津就呆不下去了。无奈之下,他又回到奉天谋职。张作霖念他是张之洞的公子,于是给了他一个警察局局长的职务。

但是,张仁乐哪里看得上局长的职务呢!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入侵东三省,张仁乐主动投敌,出任伪吉林省实业厅厅长一职,并积极参与筹备伪满洲国的先期工作。

1932年,溥仪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在伪满洲国登基称帝。

张仁乐由于亲日,又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再加上他在拼凑伪满洲国时,很是卖力,所以他被封为伪满洲国政府内务官兼实业部总长。

不久后,张仁乐又被提拔为外交部大臣。

不过,随着外交部的取消,张仁乐便辞去了在伪满洲国的事务,到北京新民会担任副会长。

当时的会长是王克敏。由于日本想要控制新民会,所以在特务喜多部长的指示下,张仁乐承办了新民会的会务。

张仁乐混得有些头脸后,便想到了弟弟张仁蠡。

(张仁蠡旧照)

张仁蠡和张仁乐年纪相差不多,感情也较其他兄弟要亲密些。

当时张仁蠡才从北京大学毕业不久,在一所私立大学任教。

但张仁蠡并不甘心教书育人,所以通过张仁乐的关系,先后在大城、武清等县还做了10年县长。

1935年11月,一心想分裂中国的日本人,指使汉奸殷汝耕将冀东22个县割据起来,做了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由于张仁蠡是张之洞的公子,为了制造影响力,他被殷汝耕请来做了民政厅长。自此,张仁蠡开始了他的汉奸生涯。

张仁蠡通过张仁乐,结交上了新民会会长王克敏。

原来,张仁蠡一心想垄断冀22县的盐业。

只是,王克敏其实并无实权,张仁蠡最终没能拿下冀22县的食盐经销权。

1938年,日本夺取了武汉,随后有消息称在日军的扶持下,吴佩孚将被拥立为总统,

但事实上,吴佩孚并没有答应为日本人做事。

日本人于是派张仁乐前往劝说,并承诺只要能让吴佩孚出来做总统,就让张仁乐做国家总理。

正在此时,在武汉的特务森岗皋为了找个有影响力的人担任市长一职,便想到了张仁乐。他既是张之洞的后人,再加上早年和他交清匪浅,于是邀请他出任伪武汉市长。

张仁乐此时正做着国家总理的美梦,哪里看得上这种职位。所以,他推荐张仁蠡前去就职。

森岗皋当然没有意见,毕竟他只想要“张之洞之子”的影响力。

(汪精卫旧照)

1940年,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了伪南京政府。

一心想独揽大权的汪精卫,在重要的岗位上安插亲信。

这样一来,张仁蠡很受排挤。关键是,日本人对此睁一眼闭一眼,根本不予以纠正。

无奈之下,张仁蠡只得献媚汪精卫。在一番投其所好后,汪精卫渐渐转变了对他的态度。不仅吸纳他为伪国民党中央委员,还任命他为天津特别市长等重要职务。

随着日本战败后,张仁乐和张仁蠡都被定为汉奸,关押在北京的监狱中。

张仁乐的妻子为了营救张仁乐,找到曾有世交之谊的章士钊求情。

在章士钊的帮助下,张仁乐被无罪释放。随后他便东渡日本,并定居在那里。

至于张仁蠡,则在监狱中度过了几载春秋。在1951年镇压反革命分子的运动中,他被纠出来批斗,随后判处死刑,就地枪决。

其实,张仁乐、张仁蠡之所以都沦为汉奸,还是因为在年少时,没能得到父亲的指引和正确树立人生观。所以两人在日本人入侵后,不仅没有国仇家恨的复仇之心,反而为了荣华富贵,甘愿供日本人驱使。

不知道,张之洞地下有知,会不会气得跳起来打这两个不孝子。

(参考史料:《张之洞》《张之洞之子成汉奸》)


张生全精彩历史


都别抢,我来答。

张之洞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洋务派的领军人物之一,对历史的贡献极大,在他的带头下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等等学校;

在工业方面他带头创办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等现代化的工厂,万国宣战以后,他和李鸿章等人签订“东南互保”协议,可以说对历史的影响是决定的。把张之洞的这些荣耀拿出来再说一遍是想凸出张之洞这个人的巨大贡献以及出色的能力。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在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后代中却出了两个汉奸,这对张之洞来说简直是家门不幸,老脸无光。张之洞一共有十三个儿子,相比较于父亲在政治上出色的建树,张之洞的后代们到显得平庸无常。

关于他的后代们记载并不详细,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只有那两位做了汉奸的儿子:十一子张仁乐和十三子张仁蠡。

张仁乐(1898~1971),字燕卿,所以又叫他张燕卿,他和张仁蠡一样都是张之洞老来得子,因此张之洞对这两个孩子的教育都十分重视,很早就将他们送到日本去接受新式文化教育。然而这两位爱子在日本接受新式文化的同事,思想却也开始严重滑坡。

张燕卿1920年从日本留学归来后,靠着父亲张之洞这块招牌,被张作霖安排为奉天省复县知事,1925年李景林出任北洋奉系直隶督军,张燕卿开始依附到李景林手底下,成为后者的得力助手。他和李景林狼狈为奸,四处搜刮民财。

第二次直奉大战后,李景林被冯玉祥赶出天津,张燕卿由此失去了立足点,只好跑到奉天担任营口警察局长,后又改为税务局长。九一八事变以后,张燕卿看到张作霖的势力日渐河山,因此见风使舵的投靠了日本人,1932年出任伪满洲国执政府内务官兼实业部总长。

1935年任伪外交部大臣,可以说张燕卿自从加入日本人炮制的伪满洲国以后,一直表现出非常积极的姿态,他参与了伪满洲国的一系列组建活动,并称为这个组织的核心成员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伪满洲国外交部被撤销,这位张燕卿因此失业了。

失业后的张燕卿回到北京出任新民会副会长,所谓的新民会是日本人设立的一个政治社团,这个社团的主要目的就是宣扬日本人的“大东亚思想”,以及收买汉奸和情报,从事反动活动。这个社团同时还控制着沦陷区各个机关、学校和农村之间的各种团体,进行奴化教育,是不折不扣的汉奸组织。

张燕卿非但不觉得可耻,反而觉得自己被降级了,然而在被降级的同时,他还不忘提拔自己的弟弟张仁蠡,后来成立古学院,他还把自己的弟弟提拔为常务理事兼总干事。1938年武汉陷落以后,日本人打算让这个“张之洞之子”担任武汉市长,但自命不凡的张燕卿觉得市长一职屈就了自己,因此让自己的弟弟去担任市长。

1940年汪精卫成立南京伪政府,当时汪精卫对张仁蠡这个人并不讨喜,于是打算将他赶走,但是由于日本人不同意而作罢。而张仁蠡内心也十分苦闷,因为在武汉他既要受制于日本人,又要受制于汪精卫,为了自己的前途,他只好投靠汪精卫。

1941年,汪精卫想要求购一套武昌藏书家徐恕所收藏的文廷式(芸阁)遗著,张仁蠡得知这个消息以后,不惜花费重金求得原稿送给汪精卫,由此讨得后者欢心。因此给他封了一个伪“国民党中央委员”的头衔。

日本战败以后,张仁蠡无处可去,便只好流落到北平当寓公,49年以后被以汉奸罪逮捕并枪决。 而他的哥哥运气比他好,日本投降以后,张燕卿被关押在北京,不出意外的话也会和自己的弟弟一个下场,不过他的夫人龚安惠的祖上和章士钊是世交关系。

因此由龚安惠出面去向章士钊求情,最后在章士钊的活动下,张燕卿得以出狱逃亡日本,由此逃避了国内的惩戒,据说一直活到1971左右死于日本。一代名臣张之洞的后代竟然落得个这样的下场,不可谓让人唏嘘。

亲,如果对这篇文章满意的话,点赞关注以便查阅资料所需喲~


围炉谈史


张之洞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也是晚清洋务派的代表人物。1863年,张之洞以殿试探花(第三名)入仕,历署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等要职。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先后创办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前身)等教育机构以及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等近代著名实业。

张之洞

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抗战爆发后,张之洞的两个儿子竟然当了汉奸,充当日本人的走狗,成为“虎父犬子”的代表。

张之洞一生有三妻两妾,先后为他生下13个儿子。其中十一子张仁乐和十三子张仁蠡先后沦为汉奸,一生忠君爱国的张之洞假如地下有知的话,不知会作何感想。张仁乐

张仁乐,字燕卿,生于1898年,曾留学日本,1925年在奉系军阀李景林手下担任天津县知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燕卿主动投靠日本关东军,出任伪满洲国执政府内务官兼实业部总长。

1935年,出任伪满洲国外交大臣。

1937年,辞去外交大臣,在北京出任新民会副会长,古学院院长。

在张燕卿的带领上,弟弟张仁蠡也走上了汉奸道路。张仁蠡

张仁蠡,字范卿,生于19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35年11月25日,汉奸殷汝耕在日本人扶持下割据冀东二十二县,成立“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张仁蠡出任民政厅长。

1938年10月,日军攻陷武汉,张仁蠡出任伪武汉市长。

1940年,汪伪政权建立后,任国民党中央委员兼伪武汉市长。1943年10月,调任伪天津市长、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

1945年抗战胜利后,张仁乐和张仁蠡以汉奸罪被逮捕入狱。

因章士钊出面说情,张仁东被释放出狱,只身逃往日本,客死异乡。

张仁蠡因罪大恶极,于1951年在北京被处决。

那么张之洞这两个儿子为什么会走上汉奸道路呢?

自幼丧父 缺乏家族教育

张之洞于1909年以72岁高龄病逝,当时两个儿子一个11岁,一个只有9岁,根本没有接受到父亲身体力行的教育。这两个儿子出生时,张之洞已经六十多岁,时间和精力都不足以使他对子女进行言传身教。

张之洞女张仁会(左二)与张仁乐夫人(右一)

另外,张之洞在教育子女方面确有疏忽,根本无法与同为中兴四大名臣的曾国藩相比,曾国藩的家训、家书能够流传至今,这足以说前曾国藩在教育子女方面的高明之处。从这一点上来说,张之洞是负有责任的。

贪图富贵 利欲熏心

张仁乐、张仁蠡这两兄弟,一个留学日本,一个毕业于北京大学,都曾接受过高等教育,却将普通民众都通晓的民族大义抛诸脑后。这充分说明他们功名心太重,以致于利欲熏心,被利益和权力蒙蔽了双眼,走上了汉奸道路,成为日本人的走狗和镇压抗日武装的帮凶。

张仁蠡(前排左三)与伪武汉市政府成员

汪伪政权建立后,汪精卫曾打算换掉湖北省长何佩瑢与武汉市长张仁蠡,以便安插心腹。张仁蠡为了保住禄位,花重金从藏书家手中购得文廷式原稿遗著进呈到南京,获得了汪精卫的赏识。

重振家族 往日荣耀

张氏兄弟二人投靠日本人还有重振家族声威的意图,张仁乐因投靠较早,又是张之洞的儿子,当时日本人对其颇为倚重,让他出任伪满洲国实业部总长,外交大臣。

张仁乐(前排右二)、张仁蠡(前排右一)与张氏后人

日军攻陷武汉后,准备拥戴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总统,由张仁乐出任总理,为此张仁乐还推掉了伪武汉市长的职务,并举荐其弟张仁蠡赴任。谁知吴佩孚坚决不肯出山,后来随着汪精卫加入汉奸行列,张仁乐从此失势。原本打算恢复家族荣耀的意图也瞬间化为泡影。


历史茶坊


张之洞,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育有13个儿子,家大业大,俗话说“知子莫若父”,为了让儿子能够成才,苦口婆心的写下了《诫子家书》,文中内容写得语重心长,对子孙们充满了殷切的期待,下面截取其中一部分:

张仁乐。

今则去国万里矣,汝平日所挟以傲人者,将不复可挟,万一不幸肇祸,反足贻堂上以忧。汝此后当自视为贫民,为贱卒,苦身戮力,以从事于所学,不特得学问上之益,而可借是磨练身心,即后日得余之庇,毕业服官一品,名满天下而后得一官一职,亦可深知在下者之苦,而不致予智自雄。余五旬外之人也,服官一品,名满天下,然犹兢兢也,常自恐惧,不敢放恣。

张仁蠡。

可百年以后的张之洞哪知道,儿子里的11子张仁乐和13子张仁蠡为了荣华富贵,相继当了汉奸,真是情何以堪。张仁乐和张仁蠡生的晚,出生时张之洞都60多岁了,去世时俩人才10岁左右,张仁乐长大后,顺着留学潮,去往日本留学,回国后先是在直隶督办李景林手下当差,李景林兵败后,跑到奉天找出路,918以后就投靠了日本人,在伪满洲任实业大臣、外交大臣,想拉着吴佩孚在北京“组阁”被拒绝。

右一为张仁蠡,右二为张仁乐。

在这期间,张仁乐还弟弟张仁蠡拉入伙,俩人同时为日本人卖命,张仁蠡出任当时伪冀东自治政府的民政厅长,又改任伪武汉市长,后来投靠汪某人,当上了伪天津市长,抗战胜利后,张仁乐与张仁蠡均入狱,张仁乐由章士钊出手救出,潜往日本,1971年客死日本,张仁蠡就被那么好命了,一直被关到解放后,1951年被判处死刑。


图文绘历史


张之洞是晚清名臣,早年张与张佩纶、李鸿藻等人还是京师有名的清流领袖人物。中年后张之洞历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等要职,人称张香帅、张相国。

张之洞与儿子合影

张之洞儿子不少,出于不同妻妾。题目中说他的两个儿子当了汉奸,指的就是张之洞第十一子张燕卿和第十三子张仁蠡。

张燕卿生于1898年,父亲死时他才11岁。后来张燕卿留学日本,回国后到奉系军阀张作霖手下做事,九一八事变后投靠日本人,做过伪满洲国“实业大臣”和“外交大臣”,抗战胜利后被捕,后来逃脱惩罚,去了日本,直到1971年去世。

张燕卿

张仁蠡比张燕卿小两岁,生于1900年,张之洞去世时他才9岁。后来张仁蠡考上了北京大学,后来到河北一带担任县长。1930年代中期,汉奸殷汝耕在通州成立冀东自治政府,张仁蠡担任而来“民政厅长”,正式落水当了汉奸。抗战后,张仁蠡先后担任伪武汉市长、天津市长等伪职,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逮捕,1951年被新政权处决。

张之洞是晚清著名文人和大臣,也是一个著名爱国者和洋务运动的实践者,他的这两个儿子为什么却当了汉奸呢?

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此两人都是张之洞晚年所生,父亲去世是年龄很小,成长阶段无人管理。

二、张燕卿曾留学日本,接受过日本教育,对日本比较有感情,这是他日后落水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张仁蠡落水则是受其兄张燕卿影响。


民国年间那些事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但到了晚清中兴名臣张之洞他们家,这句话可就不适用了。

老张一生兢兢业业,为中国的近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这么一个为国家操碎了心的中兴老臣,却有两个做了可耻汉奸的儿子。

第一个是张之洞的五儿子,叫张燕卿,对洋务运动非常执着的张之洞认为,科举制度已经不适用当今的世界,要想让中国振兴,需要向西方学习,于是他安排张燕卿去日本留学。

心是好的,但架不住这个张燕卿没有明白父亲的一片苦心,他在日本留学,没从日本那里学了先进技术,却对日本人忠心耿耿。

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张燕卿立即投靠了日本人,仗着父亲的名气,他得到日本人的重要,被委任为伪满洲国实业部总长,还做了外交大臣。

1938年,日本人占领了武汉,又想让张燕卿去当武汉市的伪市长。

但是张燕卿不想离开伪满洲这个权力中枢,就让自己的小弟弟张仁蠡去做这个市长。

张仁蠡,张之洞的小儿子,老张60岁的时候才有的这个儿子,七十多岁就去世了,所以基本上在没人管的状态长大的,早年还在北京大学上过学,但是却是个坏家伙,这人抽大烟,贪财好色,哥哥张燕卿当了伪满洲国高官,他立马过来投奔。

张仁蠡当了武汉市市长以后,装模作样的搞着禁止鸦片,然后开始抽取民脂民膏,自己吃喝嫖赌,无恶不作,把贪污来的前到处买房子,成了房哥,不过还没等到住个遍,日本人就完蛋了。

结果张氏兄弟都以汉奸罪被抓了,但是这个张燕卿很不够意思,靠着关系托人把自己解救出来了,但是自己的弟弟作恶多端,很难被解救出来,1951年,张仁蠡被枪毙,张燕卿则跑到了日本逍遥法外去了。

万幸是张之洞在儿子们当汉奸之前就去世了,否则还能让他们气死。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明离子


张之洞身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他一生殚精竭虑支撑晚清大局,做梦亦未想到被儿子打了脸,抗战时期张家竟然出了两个汉奸。

说起张之洞当汉奸的儿子,应是其第十一子张仁乐,以及第十三子张仁蠡。至于二人为何当汉奸?且听有书君为你娓娓道来。

一,张之洞家庭教育缺失,晚年得子宠溺过度疏于人生观教育。

张之洞27岁被慈禧钦点全国高考探花,得以踏进仕途。观其一生历任湖广总督等封疆大吏,最终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仕途顺遂圆满落幕。

张之洞能得清廷如此重用,皆靠自己夙夜勤政。其在洋务运动时兴实业重教育,他广办大学堂以培养人材为国效力为己任。

可以说张之洞于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但他却在家庭教育方面有所缺失,其虽有完整家教理念,却未将大道理融进家常生活细节中,使之真正融入子女骨血形成家风习惯。

张之洞的三妻两妾,共为其养育了十三个子女。他曾因一子顽劣,无奈只得将其送到日本教育,但又担心其子在日本学会吃喝嫖赌误入歧途,故写一封《戒子篇》劝诫其务必认真读书。可是其子却在日本不足四个月就花光了一年生活费。张之洞不得不寄钱补上儿子窟窿,并再次告诫儿子读书期间戒奢靡要经受苦难磨练。

我们试想张之洞如果能将其忠君爱国情怀根植于子女内心,养成子女轻荣华富贵重读书明理的风骨,又怎会出现如此纨绔儿子?又何需写《戒子篇》呢?

张之洞年长儿子尚且如此玩世不恭,更何况仁乐与仁蠡是其六十岁、六十三岁时晚年得子。老来得子是人生暮年至喜,而且当时其长孙都已近成年。可想而知张之洞只会对两幼子宠溺更深,自幼疏于人生观养成教育。

因而当张之洞去世时,当时只有11岁的张仁乐与9岁的张仁蠡,对其临终留下的勿忘国恩、勿坠家风的家训,根本一知半解只知父亲权势带来的威风虚荣,而对关注民生疾苦的家国情怀无任何体验。

二,两子幼年失祜,长兄无力重塑其人生观。

仁乐与仁蠡幼年失祜,长兄如父,但其长兄并不足以为他们重塑人生观。

就如其长兄张权在赴日考察时,只因让正在日本读书的儿子出校与其团聚,而与日本高层近卫笃麿矛盾激化。近卫认为其子多次违纪出校,皆是张权过度纵容之过,其对儿子教育百无是处。

由张权行事风格,可见其并无完整教育理念。

他可以为弟弟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却无法正确引导其人生路。

从而导致张仁乐日后赴日留学,未能学习日本先进理念以报效祖国,而是贪权势产生媚日心理。随后张仁蠡有样学样步仁乐后尘追逐权势无家国情怀。

曾有人说,如果三代人皆能以相同理念做事,就是形成了真正的家风传承习惯,这亦应是张之洞悔之莫及的家风传承缺失之憾吧。

三,贪权势妄想超过父亲重振家族雄风,张仁乐误入媚敌投日歧途。

张之洞虽位极人臣,却一生清廉未给后人留下过多财产。尤其是清廷灭亡后,张家余势顿失,昔日雄风不在。

张仁乐自家道中落后,幼时家族显赫时的盛况成其暗中追求的执念。

他也明白以后的路要靠自己走,于是他自日本留学归来后,就开始各处钻营谋求仕途显贵,妄想超过父亲以重振家族雄风。

要说张仁乐独立打拼的理念不错,可是其选择的道路却误入歧途。他想超过父亲的只是权势虚名,却未想到父亲能在晚清位极人臣,靠的是以家国为己任的勤政为民。其做人理念原则与父亲截然不同。

张仁乐回国后投在奉系军阀李景林麾下,与其沆瀣一气搜刮民财。后随李景林落败,张仁乐流落到营口靠闲职混饭吃。

随着九.一八事变爆发,他看着日本邀溥仪建伪满洲国,仿佛回到晚清重享幼时家族盛况。他对此兴奋不已,深知自己满清遗臣之子身份是可凭借之力。于是其积极参与组建伪满洲国,并担任伪满国各部大臣,甚至官至外交大臣一职。

张仁乐悖民族大义得高官并不以为耻,反而嘲笑碌碌无为的哥哥们,其全无家国观念以超越父亲权势为目标,却与父亲家训背道而驰。

四,日本妄想利用张之洞在武汉余威,仁乐趁机拉仁蠡投敌。

1937年,随着伪满洲国撤销外交部,张仁乐只得跑到北京任日本人组建的新民维持会会长。后抗日战争爆发,他本梦想与吴佩孚组建维新政府,由吴佩孚任总统,其任国民总理一职,可是吴佩孚宁肯饿死亦不做汉奸,张仁乐总理梦碎。

我们只能慨叹民族大义面前,张仁乐就连军阀吴佩孚都远胜其千里却不自省。不久张仁乐又将弟弟仁蠡拖向汉奸泥潭。

昔日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在武汉兴实业修卢汉铁路,建自强学堂造福百姓在武汉威望甚高。因而日本占领武汉后,就想借张之洞之名望统治武汉,于是他们就邀张仁乐担任武汉伪市长一职。

可张仁乐终极目标是超越父亲成为总理,当然看不上武汉市长职位,却把弟弟仁蠡推到台前。

日本本就只想借张之洞之名,哪个儿子任职都无所谓。张仁蠡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在私立大学任教,后又任过十余年县长之职,现经哥哥举荐欣然前往武汉任伪市长。

哥哥的榜样力量是巨大的,仁蠡内心对追求权势疯狂敛财的渴望,比仁乐有过之而无不及。

日本人故意透露其是张之洞之子身份,世人皆骂其认贼作父行径,并殃及张之洞名声。可一切口诛笔伐都未令仁蠡悔悟,其反而以此为荣,倾尽全力为日本人做事。

甚至在汪精卫建立伪政府后,其为保官位又趋炎附势投向汪精卫,成了铁杆汉奸。

张氏父子在武汉行事口碑迥异,只源于张之洞一心为国为民,张仁蠡一心只有私利权势而无家国民族大局观。

后仁蠡又转回天津任特别伪市长,踏上汉奸路致死不回头。抗战胜利后,仁乐、仁蠡皆以汉奸罪被捕,只因仁乐人脉广,得脱牢笼偷渡到日本度余生,于1971年病逝,享年73岁。仁蠡就没那么幸运了,于1951年因汉奸罪被处决,享年51岁。

仁乐、仁蠡富有学识,本可秉家训勿忘国恩报效祖国,可他们汉奸行迹令人唏嘘。张之洞于泉下有知两子劣性,有知自己忠心为国争得身份地位竟成了儿子投敌谋权的跳板,一定会追悔只有空口大道理,却未令子女领悟其人生格局精髓,致使子女高智商低人品的教育缺失。也许他会慨叹一声,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吧。

斯人已逝,其家庭教育对错还是由后人各自体味评说吧。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