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春,说说各地的习俗?

顾我安稳0206


迎春一天,打春一时。昨天一天,以及今天打春时辰,酉时十七至十九点,已嫁出的女人,不可见到娘家人。


兴旺国学讲师


潍坊立春又叫做“报春”、"咬春"。

现在农村中仍有这个古老的习俗,即由一个人手敲着小锣鼓,唱着迎春的赞词,挨家挨户送上一张春牛图。在这红纸印的春牛图上,印有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和人,牵着牛耕地,人们称其为“春帖子”。这送春牛图,其意在催促提醒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抓紧农时,莫误大好春光。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五辛盘等之俗,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为什么要吃萝卜呢?萝卜古代时称芦菔,苏东坡有诗云:“芦菔根尚含晓露,秋来霜雪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旧时药典认为,萝卜根叶皆可生、熟、当菜当饭而食,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常食萝卜不但可解春困,还可有助于软化血管,降血脂稳血压,可解酒、理气等,具有营养、健身、祛病之功。用小块刀先将”心里美“一刀去顶,再旋开萝卜皮,不切断再将红萝卜芯按方样儿横竖几刀切成方形条状,整个萝卜被切成好像一朵盛开的红牡丹花,非常好看。当拿回家全家掰开嘎巴、嘎巴咬着吃,那可真是极水灵的好春令食品。


金刚9288


你好我是天津人说说天津卫立春的习俗 ,立春、立夏、立秋与立冬合称四立,是传统社会中的重要 节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而把此作为节日隆重庆祝, 则称为“打春”。随着时间推移,以及天津城市化的发展,人们 已经很少知道什么是“打春”,但“打春”留下的传统小吃却一 直流传,这种小吃就是春卷和春饼。

天津人在这一天要“啖春 饼”。冯问田《丙寅天津竹枝词》中就有这方面的记述:“日历 官场必用新,东郊不复祀芒神。一盘春柳晨餐荐,始识今朝正 立春。”所谓“春柳”就是鸡蛋摊片切丝,拌上切成小段的春

韭,是立春日的美食,后来则演变为薄饼卷鸡蛋、韭菜的春饼。

立春这天,还要食青萝卜或紫萝卜、白菜丝,谓之“咬春”。 有 “咬断紫菘春恰到,一年生事卜春风”之意。天津蒋诗著的《沽 河杂咏》中有一首竹枝词写道:“迎得新春又咬春,紫花菘复及 时新。

年年岁岁春先到,春酒安排要请人。”词中所说“咬春” 和立秋“咬秋”一样,只不过“咬秋”是吃西瓜,而“咬春” 是吃萝卜,“紫花菘”就是指紫心萝卜。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 19个节气。

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 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 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 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

完整地 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立冬 这一天,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呢?因为饺 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

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 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在 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 饺子卖得很火。


圣仙儿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流传在民间的很多风土民情都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记忆。

记得小时候,每逢到了节日,父母亲都会大张旗鼓的忙碌一帆,他们不但会顺应节日所具有的一些习俗并且还会喋喋不休的告诉我们在节日里应该操守的禁忌。

立春作为四季之首,又代表万物复苏,所以不管是烟雨江南还是风雪塞北都有它独具特色的习俗。那么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南北都有那些立春的习俗。

在我们西北立春当天首先有鞭春牛的活动。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首先村里会推选一位有德望的老人事先让他用泥土捏造一尊土牛,然后按照时辰把土牛敲碎,这时村里人都会争先去抢土牛碎片,依照村民说这叫抢春,以抢到牛头视为吉利。

这种活动到了南方则称之为送春牛。

在南方,送春牛的活动一般都在下午或是晚饭过后,届时村里会有选好的舞蹈队到各家各户去“送春牛”,其意思就是把丰收和福禄送到每家每户。

其次在立春这天北方还有吃春饼的习俗。

春饼是我们北方妇女的拿手好戏。首先将和好的面粉在平底的铁锅上烙成一张张透亮的薄饼,然后把炒好各种菜品均匀的摊在薄饼上再卷成圆锥状。这时一家人都围坐在炕桌吃春饼,我们当地人还管吃春饼叫“咬春”。

到了南方春饼责美其名曰“春卷”。

春卷是南方在立春时常会享用的美食,其做法是以薄面皮包馅,然后用油炸制而成,南方人多以咸和甜为最佳。

除此之外,应该还有很多关于立春的习俗,比如像北方的“喝春酒”,因为立春之后北方天气还多寒冷,所以年轻人都会聚在一起围着热炕划拳猜令以助酒兴。

而南方到了立春已是春暖花开了,所以男女老幼都会去到郊野去“踏春”。😊


花村WJ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今日立春,意味着春天即将来临,春天的大地即将焕发出勃勃生机,春天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是美丽的,美好的……人们会觉得白天长了,太阳暖和起来了,农作物生长快了……蜇伏了一冬的绿色,即将破土冬眠的生灵,也将迎来温润如酥的春雨☔……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在立春的节气里,人们为了迎接一年的丰调雨顺,庄稼的好收成,各地都有打春牛🐮,咬春,迎春,吃春饼,吃春卷等习俗,祈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春风贺春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春园!

寒冷的冬天,我们终将熬过,春天,已经开始……





梓萱花园


立春,各地习俗都大同小异,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就是开始,就是出发,就是一切变好!在这个特殊时期只希望疫情早点结束!等春来,疫情毕,去街边吃热干面、去黄鹤楼登高、去江汉路逛街、去看长江大桥……武汉加油,我们一起,等春来。

一切终将过去,定会春暖花开!




用户14867513279


立春是民间重要传统节气之一,曾被当成一个节日,有许多围绕立春展开的民俗活动流传至今,如打春牛、鞭春、迎春、戴春鸡、咬春等。每个重要的节日都少不了其特有的传统美食,吃春饼是我国一些地区的饮食风俗之一。春饼,又叫薄饼、荷叶饼,早期的春饼是用面粉烙或蒸成薄薄的饼皮,包着炒好的豆芽、韭黄、粉丝一起食用。有些地方的春饼还要配炒菠菜、摊鸡蛋、酱肉、肉丝等卷着吃。立春吃春饼有喜迎春季、祈盼丰收之意。



自成爸业


  “立春”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首个节气意味着一年四季将由此开启。即使2020年开年的这一场“暴风雪”来势凶猛,但寒冬已过,万物即将恢复生机,我们都在期盼着“春天”的到来!

立春三候

古时以五日为候

三候为气

一年24节气共72候

立春有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说的是立春到了,温暖的春风从东方吹来,大地开始解冻,为不久就要到来的“生机勃勃”做铺垫。

“二候蜇虫始振”,立春五日后,冬天蛰伏在洞内的虫类开始慢慢苏醒,但天气尚冷,时机未到,所以还没出洞,但好时节已经不远。

“三候鱼陟负冰”,再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群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融尽的碎冰,如同被鱼背着一样浮在水面。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意味着温暖,鸟语花香的日子即将到来。立春也意味着生长,耕耘播种的季节即将来临。

立春习俗

1.咬春

  “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但是各地的不同风俗又有不同的表现,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立春”这一日,我国民间咬春的另一种食品就是萝卜。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2.迎春

  立春时“迎春”也是一项传统习俗。旧俗立春前一日由两名艺人顶冠饰带沿街高喊:“春来了”,就是传统的“报春”。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3.打春

  “打春”,是以“鞭打春牛”来“催农耕作”。春牛有纸牛和泥牛之分,扮作芒神的人用红丝绸缠扎的鞭子猛抽春牛三下,即为“打春牛”,意为打走春牛的懒惰,督促人们在春回大地之际,赶紧耕种。


肖良忠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北京的,我们这的习俗你可以了解一下。

1、炒合菜

在中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地区,吃“合菜”十分讲究。一是节令性强,立春日必不可少;二是吃“炒合菜”需要春饼卷食,方能品出味道。吃过春饼卷合菜,杨柳吐絮,燕语呢喃,春天来临。

2、萝卜

老北京人还遵循着在立春那天买萝卜吃,谓之为“咬春”的风俗,这是由于老北京人认为立春这天吃萝卜可以解春困。立春时吃萝卜以脆嫩多汁的青萝卜为上,红心萝卜更佳。

3、春饼

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饼,名曰“咬春”。立春时节的北京往往还看不到什么绿色的春意,便发明了春饼,就像是人们寄予春天的希望,薄薄的两张小饼卷着满满的春意盎然,一口咬下去,讨了个好彩头,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





蘑菇小同学


一转眼时间过的挺快,前几天各地刚下过雪,今日就立春了,而立春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过了立春后万物开始复苏,一年四季即将开始。立春的一般时间为每年的2月3或4或5日,三候为“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民俗

1、报春:县里会派报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还会挨家挨户的送去春牛图与迎春帖,其意识再催促提醒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抓紧开始务农,莫误了大好春光。

2、迎句芒神:句芒神为春神,所以在立春这天需要祭祀迎句芒神。

3、赶春牛:形式是一个农夫赶着一头拉着一张犁的牛,和着锣鼓的节奏边走边唱边犁地,一会儿让牛舒缓的前行,一会儿把牛赶得只撒欢。希望一年能够风调雨顺,庄稼能够丰收。

4、游春:民间会组织各种游行,队伍先是报春人打扮成公鸡的样子走在最前面,之后一群人抬着巨大春牛形象,之后的人打扮成牧童牵牛的、打扮成大头娃娃送春桃的、打扮成燕子的。

5、民间互相馈送:民间会相互赠送春牛(小泥牛)、春牛图、春娃(用绢做的小娃娃)等相互拜贺,此为拜春。

6、糊春牛:家家户户在家里用米浆和纸糊成春牛的样子,摆放在家中。

7、贴春字画:家家户户在自家的门上贴上迎春线管的字画。

8、戴春鸡:立春日,母亲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表示祝愿“春吉(鸡)”

9、佩燕子:每年立春日,人们喜欢在胸前佩戴用彩绸剪成的“燕子”,因为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也有许多富家人会在自家的房檐下搭建燕子窝。

10、吊春穗:每年立春日,妇女用各色布绺编成布穗,或用彩色线缠成各种形态的“麦穗”,然后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藉以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