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返程必看,記得為愛車做這幾項檢查,有備無患

今年的春節與往年不同,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讓很多人都在家中過了一個“漫長”的假期。而且這個假期還和普通假期不同,因為很多人根本沒有出門,這就造成很多車輛從回家開始一直處於停放的狀態。

異地返程必看,記得為愛車做這幾項檢查,有備無患


不同地方的停車條件千差萬別,很多人的愛車是長時間停放在一些有坡度甚至有落差的位置。本來車輛經過一番“長途跋涉”的路途之後,就有可能出現一些隱患,經過這樣長時間的停車後,更有較高几率出現一些我們不曾遇到過的意外狀況。因此,為了我們的安全著想,在即將開始返程路途之前,我們一定要檢查好車輛的情況。

一車輛能否打著火?

一般春節法定假期只有7天左右,一個星期的停放並不會造成車輛電瓶虧電。但今年情況特殊,很多人的車輛都停放了近半個月乃至更長時間,這時候部分車輛就可能出現打不著火的情況。


異地返程必看,記得為愛車做這幾項檢查,有備無患

首先,我們排除是否由於天氣原因而導致打不著火。如果是氣溫過低導致的打火困難,只要多試幾次通常都能打著啟動。但如果是因為機油粘度、防凍液不足、排氣管凍結等情況而打不著火,可以嘗試踩著離合或剎車踏板進行多次點火;如果還是失敗,那就只能選擇拖車了。

異地返程必看,記得為愛車做這幾項檢查,有備無患

此外,在排除了天氣原因帶來的影響後,仍然難以啟動的話,那麼就很可能是電瓶出現了虧電。一般而言,常規的蓄電池壽命都在3年乃至更長,但是在沒有良好的使用習慣和缺乏維護的情況下,蓄電池的壽命有可能會縮短。尤其是經過長時間的停放後,一些老舊的電瓶更容易出現虧電情況。如果你在打火時發現啟動無力且後續越來越弱,那多半是電瓶虧電了,在儀表盤上通常也會有相應的故障燈提醒。

異地返程必看,記得為愛車做這幾項檢查,有備無患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求助了。首先找一輛能夠正常啟動的車輛,打開兩車引擎蓋並找到裡面的電瓶正負極(一般都有“+”、“-”符號標註)。通過專用的電纜,讓兩車的電池以“正極接正極、負極接負極”的方式相連。先啟動拯救的車輛,讓發動機運轉給電機充電,其後再嘗試給自己的車輛點火,直至成功啟動。除此之外,如果自己有一些點火用的充電寶也能夠自己解決。

異地返程必看,記得為愛車做這幾項檢查,有備無患


二輪胎是否損壞?

正如開頭所說,很多人在家鄉的停車位置並不理想,可能是停在斜坡上,也可能是停在臺階上。如果車輛長時間停放在臺階上,輪胎因為長時間擠壓,很可能會出現變形的情況。而且從回程開始,車輛很可能會遭遇到扎釘子或者損傷情況,在當時可能不注意或者沒引起問題,但在回程的過程中,這些小隱患很可能就會釀成大禍。

異地返程必看,記得為愛車做這幾項檢查,有備無患

檢查的時候我們只要看一下輪胎是否有變形、扎釘、鼓包等非正常磨損的現象。如果發現輪胎有損傷,應視情況不同做出應對。比如損傷較小的,可以進行補胎;但如果產生了變形、鼓包或者嚴重破損,最好還是更換新輪胎並做一次四輪定位。上述所有補胎、換胎操作最好是到專業的維修店進行。如果輪胎已經出現磨損,最好還是更換上備胎再前往修理店。

異地返程必看,記得為愛車做這幾項檢查,有備無患

如果檢查輪胎並沒有明顯損傷,有胎壓監測的朋友不妨查看一下輪胎的氣壓是否充足,正常數值範圍應在2.3-2.5bar之間。而沒有胎壓監測,也沒有胎壓計的朋友們,就只能粗略地通過腳踩或者用眼睛觀察的方式來判斷了,一般胎壓正常的車輛輪胎有4-5個輪胎花紋與地面接觸。

三常規檢查

檢查完上述問題之後,我們不妨進行一次簡單的全車檢查。首先檢查車輛的油液,拉起機油尺,看看機油的粘稠度和液麵高度是否正常;打開水箱的閥門,觀察冷卻液水位和液體質量是否正常;看看玻璃水是否充足等。提醒一下,由於現在情況特殊,因此建議大家一定要檢查清楚空調系統是否正常工作。


異地返程必看,記得為愛車做這幾項檢查,有備無患

然後便是檢查車輛的電控系統和車燈是否正常。先啟動發動機,觀察是否有故障燈亮起,是否有電器無法啟動。其次對車輛的燈光進行測試,包括遠光、近光、剎車燈、霧燈、示寬燈和轉向燈分別依次打開,留意是否有故障。在長途過程中,這些燈光各有其用途,在關鍵時候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千萬不要忽視了它們的重要性。

異地返程必看,記得為愛車做這幾項檢查,有備無患

最後,我們對車輛的隨車工具和備胎進行檢查。要確保備胎狀態正常,橡膠沒有老化現象,避免關鍵時候沒有輪胎可以更換。其次是隨車工具要齊全且質量沒有問題,如千斤頂、安全衣、三角警示牌一定要隨車攜帶,其它如扳手、鉗子等工具個人視自己的實際情況攜帶。

異地返程必看,記得為愛車做這幾項檢查,有備無患

回程過程中,建議大家視情況帶上一些藥品、零錢和食物,最好帶上一些口罩和酒精,可以在半路停車上廁所或休息的過程中,確保自身的清潔。如果路程並不算太遠且自身精力充足,建議不要中途休息,當然最重要的不要疲勞駕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