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赏给道士两个宫女,道士得知后为什么先挥刀自宫了?

wenzi容谦


据《大岳太和山志》记载,邱玄清本是元末明初人,他自幼痴迷道家文化,年幼便出家做了道士。

洪武四年,已经44岁的邱玄清为了提高道学修养,慕名前往道教圣地武当山,拜张三丰为师。

(邱玄清剧照)

当时张三丰正致力于兴建道观,开创道场,旨在将道教武当派发扬光大。

邱玄清勤劳有才干,在修建道观等事务上出力不少。

张三丰对邱玄清的表现非常赏识,因此待道场建成后,便携他云游四方。

有一次,张三丰带邱玄清在终南山穿山过野,突然指着山崖上的一处破茅屋说:“此吾初学道处。”说完便让邱玄清在此居住,而自己却飘然下山访友而去。

不久,天色昏暗,狼行虎啸,不绝于山崖上下。

邱玄清惊惧不已,偏偏腹中饥饿,又不敢出门觅食,只能困于床角惶恐四顾,突然他看到屋椽墙缝中有几卷残书,便壮起胆子把书从墙缝中取出。

翻开书卷,邱玄清发现皆是道家精妙之理,于是大喜过望,也顾不得门外狼行虎啸和腹中饥饿,一心诵读书中妙语。

这一读就是好几日,待邱玄清读完全卷,顿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张三丰剧照)

正在此时,张三丰推门而入,笑称道学精妙之书,全在此处,还就邱玄清不明之处,为其一一传授。

随后,张三丰命邱玄清重返武当山,担任五龙宫主持道人。

当时,建立大明王朝的朱元璋亦久闻张三丰名气,一心想请张三丰入宫为官,好向他讨教延年益寿等诀窍。

张三丰素来闲云野鹤,不愿受俗事约束。所以,面对朱元璋数次派人来请,他都避而不见。

但毕竟是一国之君,张三丰亦不想惹怒朱元璋。眼见朱元璋态度坚决,无奈之下他向朱元璋推荐了邱玄清。

邱玄清奉召入宫后,得到了朱元璋的重视,不仅被封为正三品的太常寺卿,负责皇家宗庙祭祀等事务,还得命“佐掌天下道教”,除此外,还诰封三代,可谓恩宠至极。

邱玄清亦很合朱元璋心意,每次朱元璋“问以晴雨之事”,邱玄清总“奏对立有应验”,因此,朱元璋愈发对他看重。

有一次,朱元璋见邱玄清身边无人照应,于是专门赐给他两个貌美如花的宫女,希望能为他解劳去乏。

没想到朱元璋的一番好意,却让邱玄清烦恼不已。

(朱元璋剧照)

本来,道人不但不能食酒肉,还不允许接近女色。

面对朱元璋所赐的两个宫女,他如果收下会被天下人耻笑,说他违反教义;不收下,则又违背皇帝之命,属大不敬之罪。

思来想去,邱玄清都找不到折衷的办法,无奈之下他只得挥刀自宫,然后才谢主隆恩,收下了两个宫女。(这事记载在王世贞编写的《皇明异典述》中:“邱玄清尝为监察御史,以二宫人赐之,遂自宫。”不知道王世贞的记载是否属实?如果属实,确实也太难为邱玄清了,也可见朱元璋皇权的可怕。)

洪武二十六年,邱玄清对弟子言:“我当谢天恩弃尘世而去也。”

言毕又上表朝廷,俗事皆毕后,他便沐浴更衣,端坐瞑目,于次日羽化升天。

朱元璋知道后,立刻亲敕谕旨,命礼部右侍郎前往武当山“祭于太常卿邱玄清之灵”。这也算是给邱玄清的一点安慰吧。

(参考史料:《富平县志》《大岳太和山志》)


张生全精彩历史


朱元璋有很多传奇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反映了朱元璋从骨子里就与道教有着密不可分的情缘。

朱元璋的妈妈尊崇道教,因为朱元璋的外公就是一名道士。

小时候,朱元璋经常聆听妈妈讲一个故事:

朱元璋妈妈怀孕9个多月的时候,梦见一个道士向她走来。道士身穿红色道袍,雪白的胡须飘到胸前。

走到跟前,道士右手将拂尘轻轻一挥,左手中出现一粒红色的药丸。按照道士要求,朱元璋妈妈服下红色药丸。

朱元璋妈妈异常清爽,梦醒了。

回味梦中情景的时候,朱元璋妈妈的嘴中似乎有一股奇香,并且跟随血液在全身流淌。

时间不长,朱元璋出世了。当时,朱元璋家的小草棚红光四射,犹如一团熊熊燃烧的大火。周围乡邻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

这个故事牢牢印记在朱元璋的脑海中。

当上皇帝之后,朱元璋经常回想妈妈讲的这个道士故事,便派遣有司(官名),到全国名山大川,遍访隐藏在深山密林中的高人隐士。

1381年,有司将登记下来的著名道士,层层筛选,最终确定把丘玄清推荐给明太祖朱元璋,因为丘玄清的修道最为高深。

朱元璋直接把丘玄清提拔到朝廷,担任监察御史(官名)。

1385年,明朝仿效汉唐,开展国家祀神活动。朱元璋下圣旨任命丘玄清为"嘉议大夫太常寺卿"。

每当国家举行大型祭祀天地活动的时候,朱元璋就不回后宫,而是住宿在斋宫。

朱元璋亲自询问丘玄清天气是晴朗、还是阴雨,丘玄清的回答总是很快得到验证,总是完全正确,从来没有差错。

经过多次应验,朱元璋对丘玄清十分佩服。为了把丘玄清留在京城为官,朱元璋要赏赐两名宫女给丘玄清。

丘玄清自幼在道教中出家修道,明朝洪武初年来到武当山,拜见了大名鼎鼎的真人张三丰,并在武当山当了一名全真道人。

经过锻炼和考验,张三丰推举丘玄清担任武当山五龙宫的住持道长。

出家的全真道人是不能迎娶女人的。

丘玄清是道行高尚的真人,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从内心深处已经摒弃了迎娶女人的根基。

但是,朱元璋是当朝皇帝,他赏赐的宫女,如果不接受,则是违背圣命,就是抗旨不尊,就是罪该万死。

一面是道教的清规戒律,自己必须修炼;

另一面是皇上圣旨,万万不能违背。处在矛盾之中的丘玄清,难以给皇上直接的应答。

经过反反复复的思想斗争,丘玄清做出一个令常人无法理解的举动:挥刀自宫。

丘玄清残忍地将自己阉割了,以捍卫修炼道教的虔诚。

朱元璋知道丘玄清自宫后,没有加罪于丘玄清,而是对他更加尊重。朱元璋特准丘玄清,没有朝中事务的时候,可以回到武当山五龙宫居住、修行。

农历14的晚上,丘玄清对门徒蒲善渊、马善宁等人说:“我当谢天恩弃尘去也”。

第二天,农历15日,丘玄清给自己洗澡、然后换了衣服,端端正正坐好,仙逝了。

门徒们把丘玄清安葬在五龙黑虎洞上。丘玄清享年67岁。

皇帝专门下一道圣旨,派遣礼部右侍郎张智,向丘玄清致以皇帝的文告祭礼,丘玄清享受了明初武当山道士受到的最高礼遇。

丘玄清,把对道教的信奉看得超过自己的生命,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数学张教员


有一年,明太祖朱元璋赏赐了一个三品官的道士两个宫女,这个道士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居然挥刀自宫了,这是为什么呢?


朱元璋的后宫里面宫女无数,这些宫女在宫中是地位最为低下的人,她们都是经过挑选才能进宫的,因此个个容貌姣好,被选入宫后如果得不到皇帝的宠幸就不能乌鸦变凤凰,就只能做些侍候皇帝和后妃们沐浴更衣,端茶倒水,洗衣,浇花这些粗活,皇帝有时也会开恩放一些年老的宫女出宫,她们可以嫁人生子,如果皇帝不允许,她们则只能老死宫中。

朱元璋有一个爱好,就是将这些宫女赏赐给有功的大将或文臣来笼络人心,当年他看到大将常遇春婚后多年都没有一儿半女,担心常遇春绝后,就赏赐两个宫女给他,这可让常遇春为难了,他家里的那个母老虎太彪悍了,有一天常遇春只是随口夸了一句宫女的手好白,他的老婆就把那个宫女的手给剁了下来,这个母老虎真的不知道天高地厚啊,那可是皇帝御赐的,放在家里应该供起来的,你倒好把她的手给剁了,打狗也得看主人,朱元璋肯定不能容忍这种大不敬,就把他老婆大卸八块而且还煮成了肉粥,还赏给常遇春一碗,后来常遇春也抑郁而死。


朱元璋十分敬佩张三丰,有一次专门去拜访他,但是张三丰碰巧外出云游,朱元璋只见到了张三丰的得意门生邱云清,邱云清刻苦钻研道家经典,为人豁达大度,诚实忠厚,他是张三丰举荐的人才,朱元璋对此人非常器重,破例将邱云清提拔为正三品的太常寺卿,掌管天下道教。

邱云清自幼就喜欢道家文化,后来来到武当山,拜张三丰为师,当时张三丰正在武当山修建开创道场,邱云清出力不少,张三丰对他的勤劳和才华非常欣赏,并举荐他做了武当山五龙宫的主持道人。


朱元璋不仅对邱云清封了官,他还加封了邱云清的祖宗三代,毕竟当时的朱元璋连神仙都可以封官。

朱元璋对他器重的人一不赏金二不赏银,尤其喜欢赏赐宫中的宫女,反正宫中大把的,他特意挑了两个宫女给邱云清,这要是一般的官员早就高兴坏了,可邱云清修的是全真派,全真派的教规是不能结婚生子,不可饮酒吃肉,让自己带两个宫女实在是不方便,不仅违反教规,还会遭人耻笑,但是皇帝的赏赐又不能推辞,思前想后,邱云清最后挥刀自宫了。


邱云清之所以这样做,既接受了朱元璋的赏赐,又不会派破坏道家的教规,不得不说邱云清还真的下得去手,看来朱元璋赏赐给别人宫女都会给别人带来大的麻烦。




遗产君


说到朱元璋赏赐宫女有一个十分滑稽的故事,当初朱元璋赏赐了一个三品官的道士两个宫女,这个道士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居然挥刀自宫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挥刀自宫的大臣叫做邱玄清,此人出生于元朝时期,和朱元璋的年龄差不多。当然邱玄清选择了和朱元璋截然不同的道路,他当时十分喜欢道教,于是就出家做了道士。他苦心钻研道家文化,成为了一个德高望重的道长。据说当年他曾经拜师张三丰,是张三丰的得意门生。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听说了张三丰的大名,希望能够和他见一面,但张三丰作为武当山的开派祖师,为人清高孤傲,行踪不定,犹如闲云野鹤,不喜欢受到任何的拘束,所以没有答应。不过张三丰向朱元璋举荐了邱玄清,就这样邱玄清来到了南京,见到了朱元璋。因为邱玄清是张三丰举荐的人才,所以朱元璋对邱玄清非常器重,朱元璋破例提拔他作了正三品的太常寺卿,“任太常寺卿,佐掌天下道教”。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加封邱玄清的三代祖宗都做了官,同时朱元璋还特别赐给了邱玄清两个宫女,让宫女服侍邱玄清。朱元璋这种赏赐自然是皇恩浩荡,但是对邱玄清来说,这两个宫女却是个大大的累赘。为何这么说呢?因为邱玄清是道教高人,道教又分为两大派系:龙虎山的正一派、武当山的全真派,这两派教义不同。正一派的道士可以结婚生子,饮酒食肉,而全真派的道士则不可以结婚生子,也不能饮酒食肉。

但是皇帝赏赐给他的宫女他又不能不要。他又不能破坏道教清规,一番思考之后他选择了挥刀自宫,这样自己就算是收下了宫女,也不会破坏教规了。不得不说邱玄清还真是一个洁身自好的道士。





嘣131478562


朱元璋从小受母亲影响,信奉道教,他外公本身也是一个道士。尤其是做皇帝以后,为了标榜自己是天生做皇帝的料,用一个母亲梦中受道士所赠药丸,吃完以后就怀孕了,而后生朱元璋时红光万丈的故事来让天下苍生膜拜自己。为了巩固思想统治,他令人遍访修行高超的道士,最后选了张三丰推荐的弟子丘玄清。

丘玄清自号“云谷”,为人宽厚大度,说话《黄庭经》、《道德经》从不离口,常用道德观念敬心治民,成为备受时人崇敬的武当得道高僧。

洪武14年,丘玄清直接被提拔到朝廷任职,洪武18年,朱元璋直接下圣旨任命丘玄清为“嘉议大夫太常寺卿”,每逢大祀天地,朱元璋都远离后宫,毕恭毕敬的吃住在斋宫。丘玄清对于朱元璋所问的晴雨之事也是每次回答都会应验,让朱元璋十分信赖。

朱元璋想赏赐丘玄清些什么,除了不能再高的职位,那就是金钱和美女了,因为知道丘玄清视金钱为粪土,没有朝事的时候依然回武当山五龙宫修道。也不知道朱元璋怎么想的,明知道全真教不能结婚,偏偏送两个宫女给丘玄清。

丘玄清为难了,不接受是抗旨大不敬,接受又违反教规,遭天下人耻笑。朱元璋的个性他早就看透了,不想唐太宗一样仁厚,唐太宗曾经赏给魏征宫女,魏征怕老婆不敢收,唐太宗亲自叫来魏征老婆说不接受就和毒酒,魏征老婆毫不犹豫喝下毒酒,谁知那毒酒是假的,原来是醋,由此有了“吃醋”一说。朱元璋可不这样给醋来调解,曾经常遇春老婆嫌常遇春多看一眼朱元璋赏赐的宫女的手一眼,就把宫女的手砍了,被朱元璋视为大不敬直接杀了。

左右为难之间,丘玄清做了一个令朱元璋无话可说又佩服万分的决定,挥刀自宫!既没有拒绝送回宫女,又表达了自己对全真教戒律的忠诚。因为这件事正值正月十九,丘玄清成就了道教的一个节日“阉九”,转为“燕九”节。

这件事为野史所传,本来朱元璋就受后世抹黑,权当饭后谈资,不可当真!


国史通论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穷苦命出身,当了皇帝以后,关于他的传说更是不计其数,其凶残嗜杀的形象也多有展现!!!

话说朱元璋对道教颇为推崇,而传说中的张三丰正生活在元末明初的这个年代,自然朱元璋就想去拜访这位道教仙人!

朱元璋寻访张三丰未果,不过通过他的多方寻求,有一位道士受到了朱元璋的重要!

然而,当朱元璋赏赐给他两位宫女的时候,他为何挥刀自宫呢?

一、道士身份超然,教规严格!

这名道士名字叫做邱元清,师从全真教,后来又投入到了张三丰的门下。

张三丰创建的武当,虽然也是道家的教派,但是教规并不严格,特别是对于个人的自由少有约束,可以结婚生子!

虽然说朱元璋是在拜访张三丰以后,得到了邱元清道士的帮助,而且朱元璋认为邱元清道学上有点造诣,就封他做了一个三品的官员。

但是邱元清出身于全真教,这个教派门下弟子的规定非常严格,要求不能喝酒吃肉,同样的不能娶妻生子,如同和尚一般不能近女色。

所以,邱元清作为一个有点声明的道家人士,面对两个宫女他是不可能无视教规收入房中的!

二、朱元璋手段毒辣,道士不敢以身拒绝!

邱元清个人清心寡欲,谨记本教教规,不能近女色,为什么没有拒绝那两位宫女呢?

因为,这是朱元璋皇帝赏赐的,拒绝了就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当年,开国功臣常遇春就受封了朱元璋赏赐的两位女人,结果因为他老婆妒忌就砍掉了其中一人的手臂,朱元璋一怒之下就处死了常遇春的老婆。

道士邱元清自然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常遇春差的很多,自己如果拒绝朱元璋的封赏,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因为自己心中的信仰,他不能接受那两个宫女,可是又不能拒绝,为了保全性命,彰显自己的品德和修行,就挥刀自宫,解决了这个难题!

我是xiaoZ弹史,翻看滚滚烟尘,知晓横趣点点。欢迎【关注】我,一起寻找历史中的真我!


xiaoZ弹史


这个道士可是大名鼎鼎的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的高徒邱玄清,初任监察御史,后官至太常寺卿,掌管皇家宗庙祭祀兼掌天下道教,官至正三品。

《皇明异典述》记载:“邱玄清尝为监察御史,以二宫人赐之,遂自宫。”《万历野获编》载:“上以二宫人赐之,遂自宫”。

以上两个史料,应该就是“朱元璋赏给道士两个宫女,道士得知后挥刀自宫”的说法的出处。而《皇明异典述》则是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所编写,应该有一定的可信度;《万历野获编》应该是参考《皇明异典述》编撰的。

那么,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敕建大岳太和山志》记载:“丘玄清……见张三丰真仙,举为五龙宫住持”。

据该资料介绍,邱玄清自幼出家,洪武四年(1371年)慕名前往武当山,拜张三丰为师。当时,正值张三丰开拓武当香火道场,邱玄清勤勉用事,道学纯青。因此,待道场草创,即被张三丰举荐为五龙宫住持。

当初,邱玄清刚到五龙宫时,四处荒凉萧瑟,破败不堪。为此,他带领蒲善渊等弟子“拾瓦砾、理故墟、构庐室”,从而使五龙宫旧貌换新颜。同时,他胸襟大度,精研道经,敬心民事,成为张三丰门下的第一高徒,也是武当派全真教仅次于张三丰的高道。

洪武十七年(1384年)至十八年(1385年)间,朱元璋因张三丰名声颇响,遂两度诏请其入京,但是由于他时隐时现,行踪莫测,或故意避之。因此,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朝廷将名声仅次于张三丰的邱玄清召来京中,并官拜监察御史,不久晋升为太常寺卿,掌管皇家的宗庙祭祀,官至正三品,并佐掌天下道教,诰封三代,深得明太祖朱元璋信赖。

据《国朝献徵录》记载,每逢大祀天地,朱元璋必住斋宫,并向邱玄清请教天地之事,邱玄清每次都能从容应答,无不应验。

后来,不知朱元璋是出于笼络邱玄清的想法,还是想要试探一番他的道心,或是真心关心他的私生活,或是想让他“阴阳双修”等目的,打算赐给他两名美貌宫女。

然而,一心向道的邱玄清闻知处事后,面色大变,“力辞弗授”,果断挥刀将自己给“阉”了。对自己也够狠的,其道心可谓坚如磐石。自宫后:

“真俨然一妪也”,其相貌渐渐趋于女性化。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朝中无事,邱玄清返回五龙宫。十四日,他对弟子说:“明日是我归期,我当谢天恩弃尘世而去也。”接着,他沐浴更衣,并上表朝廷。十五日清晨,弟子见他盘腿端坐、神情安详,已瞑目羽化,享年67岁。

朱元璋闻讯后,立即命礼部右侍郎张智带其谕旨,到武当山“祭于太常卿邱玄清之灵”。在大明的历史上,以道士身份享此国礼待遇者,仅有邱玄清一人,也算是种安慰吧。

但是,清乾隆五年的《富平县志》却对邱玄清的身世另又说法,书上说,因朱元璋“赐以宫女,固辞不受”,不久弃官隐入终南山,从此不知所终。

不过,无论是那一种说法,都体现出了邱玄清严守清规戒律的修道之志,坚守信念的问道之心,一代高道可谓名副其实。


祥子谈历史


朱元璋十分敬佩张三丰,当上了皇帝后,有一次专门去拜访张三丰,但是张三丰这个人行无定所,又不大受拘束。

所以朱元璋最后没有见到张三丰,但他有给朱元璋留话,说把丘玄清推荐给朱元璋。张三丰推荐的人,自然不会很差,朱元璋对他也非常的客气。

后来特别器重他,还破例将他提拔为正三品的太常寺卿,掌管天下道教。这还不止哦,朱元璋甚至还将邱玄清的祖宗三代,都给加封了,这还真是爱屋及乌了。

朱元璋更是与他一见如故,后来只要每遇大祀天地,他都会住在邱玄清的斋宫。朱元璋这么看重邱玄清,自然就想要赏赐他了,思来想去后,于是就特意挑了两名宫女赐给他。

这要是一般的官员早就高兴坏了,但却把邱玄清给难坏了,这两个女人对他来说十分的麻烦,因为他所在的全真派是不允许道士结婚生子,不可饮酒吃肉。

这让自己带着两个宫女,实在是很不方便。但这是皇上的恩赐不可能直接拒绝,不然就是违抗圣旨,打皇上脸了,严重的话甚至连小命都不保了。

百般无奈之下的邱玄清,思来想去后只能挥刀自宫,这样自己就算是收下了宫女,也不会跟他们发生什么了。这样即没有辜负朱元璋的好意,又不会破坏全真派的教规。不得不说邱玄清的确是一位潜心修行的好道士。


搞史人


朱元璋阴损呗,自己当不成和尚,也见不得别人念真经。这个道士是得道之人,朱元璋不相信,就送俩宫女诱惑他。这是皇上送的,道士不敢不收,又不能破坏清规戒律,只好挥刀自宫

这个道士叫做邱玄清,出生于元朝末年。邱玄清从小就遁入空门修炼,由于景仰张三丰,只身前往武当山拜张三丰为师张三丰十分喜欢他的才能,让他做了武当山五龙宫的掌管道人

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后,他一直非常景仰道士,便派人去武当山邀请张三丰去南京给皇帝讲道。

张三丰年纪太大,下不了山,就派自己的得意弟子邱玄清前去南京面见朱元璋。

老朱见到邱玄清十分惊奇,他这才明白了什么是仙风道骨,当即把邱玄清留在宫里做官,还提拔他做了太常寺卿,掌管道教。

朱元璋虽然看不惯权贵,但是对于真正有才能的人,还是非常欣赏的,他一股脑给邱玄清的三代祖宗全都封了官,这还真是非常罕见呢!

朱元璋看到邱玄清一个人不方便,便赏赐给了他两个宫女伺候他。不过邱玄清看到这两个宫女却为难了,因为他是全真派道士,不能接近女色,所以他本来不能收下宫女,但是这毕竟是皇帝赏赐的啊,自己不收那可是抗旨!邱玄清为了既不违反教规又给了朱元璋面子,便挥刀自宫,然后才收下了宫女。

朱元璋得知此事之后,对他就更加敬佩了,洪武26年邱玄清在道观的修炼的时候,对身边的弟子说:“我即将感谢天恩,辞别尘世了!”不久之后他就逝世了,时年67岁!

邱玄清弟子把这件事上报给了朝廷朱元璋闻讯后十分悲痛,命令礼部尚书带着圣旨前往武当山祭奠,邱玄清也成为明朝唯一获得此殊荣的道士


老虫


朱元璋赏给道士两个宫女,没错,有这回事儿。

这个道士就是明初武当全真教中的佼佼者邱玄清。

但是,挥刀自宫可存疑!


张三丰之徒邱玄清和朱元璋的渊源

邱玄清幼年习道,自号“云谷”。师父是中国道家宗师级人物一一张三丰。

相传洪武四年,年已四十有四的邱玄清访道来到武当山,拜一老道为师,老道性情乖张怪戾,常常支使刁难邱玄清,而邱性情为人谦和、做事认真,丝毫不放在心上,反而更认真完成老道交代的事情。

老道心明,带邱去游历名山,有天来到终南山,登临山巅,但见有破屋三间,老道指曰:“此吾初学道处。”遂命玄清留在这里,拾薪煮檐下白石自食之。

终南山

晚上,山风狂嚣,林冥风凄,虎啸谷应,蛇游道阻,邱玄清恐惧,不敢外出觅食,躲在屋中惶恐之际,突然发现墙缝里有书,拿出来一看,全是道家精华书籍,邱清精神陡起,倾心诵读,不觉数日过去,这天但觉襟怀清爽,豁然有悟矣。

等到老道回来,玄清尽数汇报几天感悟,不明之处,老道还给他讲解。

至此,玄清方知老道实乃他敬慕已久的道家宗师张三丰也。

张三丰也很欣慰,收他为入室弟子,成为张三丰入室弟子后,玄清奉师命复归武当山,并担当起修复五龙宫的重任。之后又代张三丰为五龙宫主持。

入宫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人至武当寻找得道道人,因张三丰不在山上,身为得意弟子的邱玄清替师父入宫为官。

初任监察御史,后官至太常寺卿(掌管皇家的宗庙祭祀,正三品),且诰封三代,深得明太祖朱元璋信赖。

朱元璋

每临朝廷祭祀活动,朱元璋虔诚沐浴更衣之后,常请来邱玄清,“问以晴雨之事,玄清奏对立有应验。”深得朱元璋信赖和重用。

在朱元璋时代,全真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崇,丘玄清得到了最高的礼遇。

这时的邱玄清身边无人照顾生活起居,朱元璋为了答谢丘玄清,决定奖励他。按照《国初太常寺卿行实》的记载,“上尝赐以媛女。”也就是说皇帝要给丘玄清赏赐宫女。

而丘玄清却“固辞不受”。

这时朱元璋更加重视邱玄清了。“上益重之。”


这里并没有记载邱玄清为了拒绝宫女而自宫。

记载自宫的事是在明代中晚期史学家王世贞的《皇明异典述》中出现:“丘玄清尝为监察御史,以二宫人赐之,遂自宫。”

邱玄清


倘若邱玄清真的自宫,那也是自己德艺双馨的表现,道派大家风范,在忠与道之家权衡,选择了做清白自己,自伤伤己,但不背道不违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