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关系不好,母亲立遗嘱把财产给亲戚了,亲戚不来照料,子女还必须尽赡养义务吗?

Echo行者


人没死把财产处理了,用这个钱进比较好的养老院,而不是那种仅仅是活着的养老院。


亢龙有悔44


我们老家有一个生了个女儿,叫她招上门女婿,她女儿不停,老两口以死相逼都无济于事,后来老两口就和女儿断绝关系了,她的母亲去世她父亲也不告诉她,还是她的堂兄给她母亲养老送终的,过了几年她的父亲也去世了,她的父亲去世前把所有财产房产等都交给了侄子。她不服气还要回去争,不过争也没用,法律上已经全部交给 她的堂兄了,她的堂兄和家族长辈们理都不理她,旁人也对她指指点点。


花开花落现曙光


这位母亲可真是个狠人,不一般呀!我说下我姥姥家附近的一件事吧!以前姥姥他们村有个人也是,特别不孝顺他爸爸但是和他妈妈特别好,他妈妈后来去世了,他就更加不对他爸爸好了,到后来他爸爸快不行的时候把他喊到跟前来,然后给他个存折,说这里面有10万块钱,我不管你孝不孝顺我,但你是我儿子,我给你存的,然后都给他了,他拿到手之后玩命的哭呀!哭的那个伤心!旁边的人也都劝他你现在哭有什么用?人也没了!这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殴打iphone优越狗丶


首先,这位母亲有问题。子继父业,是中国的传统,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可以继承父母的财产,也是一种习俗。无论母子关系怎么不好,只要母子关系存在,就应由儿子继承财产。当然,极端情况是母子之间脱离了关系,母亲登报声明或者公证母子关系脱离,这种情况下,母亲可以不由儿子继承财产,可以自主决定继承人。当然,母子关系既然脱离,养老义务也就不存在了。

其次,这位母亲的为人处世存在严重问题。内外交困,对内,母子关系紧张,财产也不给儿子;对外,将自己的财产双手送上,却引不来亲戚照顾,别人不领情啊!说得不客气一点,这位母亲有点“吃里扒外”,里外不是人,弄成如此狼狈境地,可见这位母亲做人已做到头了。

母子关系不好,到底是儿子的问题还是母亲的问题,不得而知。但从已有的材料推测,问题应主要出在母亲身上。母子连心,那不是一般的感情,母亲为什么将事情做得这么绝呢?!完全不顾忌或者断了自己的后路呢?这完全是那位母亲极其要强的个性使然,过于冲动,过于要强,完全不考虑他人的感受,也是极度自私,将棋一步走死!一个合格的母亲,儿子即便不争气,也应宽容大度,晓之以理,教育至上,即便失败,也应家丑不外扬,包容宽容。自己一生短,儿子一生长,要为儿子留好后路。切不可因为自己不良个性将儿子的后路完全阻断:家财已送人了,老娘现在一无所有了,我生了你养了你,你必须养我照顾我,否则,你将会落个不孝子孙的骂名,永远也抬不起头来!!

天下父母,何苦出此下下之策,逼着儿子上墙?!这已不是儿子愿不愿意尽孝行孝的问题,别人将问题摆出来,就已说明儿子并不拒绝养老,只是有些困惑。这应属于怎么做父母的问题了,生孩子,大家都会,但做父母,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就不是人人能行的事了。


跑出人生第二春


“可怜天下父母心”。母子关系到了宁可立下遗嘱,将财产留给亲戚也不给儿子,此事在世俗社会极为罕见。

人世间最善良的母亲如此绝情,必然有其前因后果。无论母亲如何,亲戚管不管,子女都有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

如果儿子没有做出极为出格的事情,母亲断然不会出此下策。再不争气的儿子,在母亲眼里都是宝贝。我的姑妈就是宁可断绝姐弟关系,也要独吞我爷爷奶奶的遗产留给她的子女。

至于亲戚拿到母亲遗嘱之后没有尽孝,可见其人品不好,母亲看走眼了。看来这一位母亲亦比较任性,做事没有瞻前顾后,导致如今的被动局面。

然而,作为亲生儿子,倒是一次自己“改邪归正”的机会。不如先放下遗产的归属问题,尽心照料母亲大人。如果连这一点亲情都没有,根本就配不上儿子的称号;还将留给自己的儿女一个恶劣的榜样。

儿子在照料母亲的时候,怎么会受到亲戚的挤兑?谁给儿子白眼?是母亲和亲戚住在一起,还是什么情况?“桥归桥,路归路”,照顾母亲是天经地义之事,名正言顺,难道还有人能够干预?希望儿子别为自己的错误找什么借口。

儿子希望得到母亲的遗产亦无可非议,关键在于做好母亲的赡养工作,其它方面都是次要的问题。只有儿子的付出达到母亲的期望,又鉴于亲戚的不良表现,母亲才可能会改变想法,重写遗嘱将财产留给儿子,母子重归于好。

插图选自网络,侵权必删。恭祝天下所有家庭幸福美满!


陆燕青


这种情况我们村里也有一个,他母亲和儿子关系不好,把财产农田都送给小女儿,无论怎么调解,他死不同意跟儿子,他儿子还是拿国家工资的人,没办法,儿子只好通过扣合同,母亲跟妹妹,双方签字,这样法律保护了他的母亲,同时已保护了他的儿子。你的母亲,立遗嘱跟了别人,你必须申请有关部门,表示同意并扣合同签字,你母亲的瞻仰责任就归那个亲戚(遇着这样的母亲,办脱离书,支持)


小雨96658


这位母亲够率性、够有性格,殊不知,这也是一种作死的行为。就算母子关系不好,也没有必要如此绝情,先立遗嘱把财产给了亲戚。

当然,如果亲戚足够的好,能够照顾自己,倒也未尝不可。可是,亲戚又只拿遗嘱(记住:是遗嘱,不是遗产),不尽照顾之能。显然,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谁也无法保证,只要儿子能够尽孝心,总有一天,这位母亲还会修改遗嘱。所以立遗嘱把财产给亲戚,更有可能的是想教训一下儿子。

可是,这样的教训,也未免太绝情了点,太狠了点。搞不好,就会鸡飞蛋打。所以,奉劝这位母亲,收回遗嘱,改善与儿子的关系,别像仇人一样。真的把遗产给了亲戚,儿子就算不将其抛弃,在照顾过程中不尽心,也是会的,何必去恶化母子关系呢?

对儿子来说,不管母亲怎么过分,还是以孝待之,让任性的母亲去后悔吧。


谭浩俊


这位母亲真是太狠,也够历害,自己的亲生孩子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连着筋。

孩子不成器,不孝顺父母啃老,那还不是做父母的从小溺爱娇惯的不成样子,才会形成和父母水火不溶的偏激性格,这位母亲不从自己身上要原因,改善自己和孩子关系,反而和自己亲生孩子置气较量。

把财产转给亲戚,他认为亲戚是好的,可亲戚却不来照顾,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做子女的和自父母抠气,更体现父母教育失败,上梁不正下梁歪,带偏孩子们,孩子们心胸狭隘,竟连自己的父母也容不下。

这种情况是人人不认同的,社会不公认的,孩子们也要尽快感悟自己错误,赡养父母,走向正常生活。

亲戚白眼挤兑,就是害怕亲生子女,去挣财产。

金钱与利益中,显现人自私贪婪本性,可恶的亲戚们,算哪根葱,去搅和别人母子关系,去趟别人家的浑水,肯定平常也没少挑拨。

孩子们一定要强硬起来,自己父母自己赡养,不指望亲戚,让坏亲戚觉得无利可图,让他自觉远离,并且离得越远越好。


大山深处有人家


母子关系不好,母亲立遗嘱把财产给亲戚,图的就是让亲戚来照料自己,现在遗嘱立了,亲戚却不来照料,可想而知,母亲是多么的失望、悔不当初和痛恨不已。

立遗嘱把财产给亲戚,就是指望亲戚来照料,并以此来“惩罚”关系不好的儿子,这种做法本身就极欠考虑,是冲动和糊涂的结果。

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种做法既不能保证亲戚长期来照料自己,而且会使本来就不好的母子关系变得更加紧张,甚至使母子关系形同断绝。事实上,母亲用立遗嘱的方式把财产留给亲戚而不是留给儿子,这几乎就如同从法律上主动宣告自己和儿子脱离母子关系,就如同宣告自己不需要儿子的照料,是逼迫儿子放弃照料和赡养的义务。

当然,我不知道母亲为什么做出如此绝情的决定。但按通常的情况来看,母子关系不好,从母亲的角度来说,应该尽量缓和和儿子的关系,看开一点,放下心里的不满和怨恨,多一些理解和包容,而不要紧紧抱着过去的恩恩怨怨不放。做事不过分,要求不过度。多少给儿子一些关心,如果儿子经济条件不好,而你条件允许的话,那就多少给儿子经济方面一些帮助。只要儿子不是一个不通情达理的人,母亲为人为母说得过去,我想,母子关系也不至于那么紧张,儿子也会照料和赡养你的。怕就怕母亲老来糊涂,做事偏执,只顾自己而不考虑儿子的难处,那样的话,母子关系怎么好得了呢?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母亲把财产给亲戚,让亲戚来照料自己,这也反映了母亲对儿子的失望和怨恨,也反映了儿子平时在照料和赡养母亲方面可能做得不好或不够好。否则,母亲还有什么理由做出这种让常人难以理解的事来?

自古道,清官难断家务事。作为局外人,我们不知道这对母子间究竟有怎样的是是非非和恩恩怨怨,所以对谁都不能妄加批评和指责。

但现在既然题主提出了问题,母亲立下遗嘱把财产给了亲戚,亲戚又不照料母亲,做儿子的怎么办?那么我的建议是:

1、首先,你马上去照料母亲,担负起你做儿子赡养母亲的义务。子女赡养父母,这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也是你义不容辞的责任,责无旁贷。无论从亲情、道德还是法律上讲,你都应该去照料母亲,这没什么可讲的。同时,你也要做自我反省,反省自己在对待母亲的问题上有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反省母亲为什么立遗嘱把财产给亲戚而不是给你。而且你要放下过去那些是是非非和恩恩怨怨,主动修复与母亲的关系,多和她沟通,让她晚年的生活过得愉快幸福。

2、至于遗嘱的问题,你可以和母亲好好沟通和商量,最后看她是什么意见。如果她后悔立那个遗嘱,那她可以撤销或变更原来的遗嘱。要是她愿意,还可以立一份新遗嘱。我想,只要你能主动修复和母亲的关系,承担起照料和赡养她的责任和义务,最后她还是会把财产留给你的。

血浓于水。

人在做,天在看,你的子女也在看着你,看你怎么对待老人……

【各位网友:你认为题主应该照料和赡养他的母亲吗?】


圣山翁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两个家庭的人凑在一起,矛盾多多,孩子处理事务欠妥,老太太性格刚烈,就掰了。以前有位同事,在单位也是一领导,吆五喝六的,可是唯独处理不好家务事,八十年代初,老母亲在家里用剪刀刺穿了自己的咽喉,自杀了。家务和亲情间许多事,当时看不透,当你走过了一生,到老年的时候,才恍然明白,可是已经晚了。劝一句,从小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吧,多些厚道,少些自私,少些挑剔,珍惜父母亲情,别总在老人面前提意见,拿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们,这不公平,他们已经为你们做的很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