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時刻,外貿企業如何佈局?

艾小盼


隨著跨境電商的日益成熟,C端用戶在線上購物的體驗越來越好,更多客戶選擇在線上購物的趨勢正熱,據統計亞馬遜全球用戶數已經超過27億,另外B端客戶也開始在線上下訂單也會成為經後的發展方向,這些因素都在擠壓著外貿企業的生存空間。尤其是這次疫情爆發後,更是雪上加霜了,訂單減少或停止是大概率事件,個人認為必須儘早思考應對措施和解決途徑。

個人認為跨境電商本身也是外貿業務的變體,很多外貿工廠和企業已經開始佈局,但是更多的企業還沒有意識到跨境電商對實體外貿的衝擊,那麼在疫情爆發過後就該好好研究該如何佈局像亞馬遜這樣的平臺了。

當然,也要根據自己經營的產品來選擇到底使用哪種平臺。不同的平臺適合做不同的產品線,比如Shopee就更適合平價低端的產品,主要面對的是東南亞客群,有技術含量的產品或有品牌形象的產品適合在亞馬遜平臺售賣等等。

作為企業來說,在任何時候都要有危機意識,為自己公司的產品建立護城河,越寬越安全。如果您的企業早就開始佈局跨境電商的話相信在這次疫情爆發期間,也不至於會太恐慌。

我是快樂宿主,一個財經專業的創作者,也是跨境電商的商家,歡迎點擊關注,評論轉發,謝謝!


快樂宿主


結合全球對此次疫情的態度來看,各國海關暫未發佈任何對中國貿易進出口採取強制、激烈的措施,目前措施主要集中在人口出入境控制。如2020年1月30日,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及工業部副部長表示,雖然中國正在經歷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馬來西亞與中國的進口和出口活動不會受到影響;截至目前,兩國的貿易活動並沒有因為疫情而暫停。

此外,世衛組織將此次疫情認定為PHEIC,但同時也表示沒有必要採取限制國際人員流動和國際貿易的措施,世衛組織不建議限制貿易和人員流動。需要澄清的一點是,此次並非將中國列為疫區國,WHO定義疫區以“省/市”為單位、而非國家,且不同省市定義和解除“疫區”的時間不同。

此次疫情被認定為PHEIC會對中國外貿有一定影響,但程度和方式上並不如外界所擔憂的嚴重。從短期來看,即便世衛組織不宣佈,每個國家也會根據疫情發展決定是否與中國進行外貿,世衛組織宣佈之後相當於是一個加強的提醒。

疫情對貿易的負面影響:1.影響交通物流,疫情本身對於我國交通、物流方面的影響會間接影響到外貿。2.交易週期變長,其他郭去疾會增加對出口貨物的安全性檢測,國內廠商無法開工或延期開工也會影響出口訂單。 整體影響:從中長期來看,PHEIC的認定對我國外貿的影響有限。

貿企業應當對佈局:1我國19年外貿總額逐季攀升,20年國際需求份額也應會加大,外貿企業在今年234季度加大生產、進出口力度佈局,跟上全球需求。

2.疫情結束後部分商品有可能短缺,進口企業迎來新的機遇期。3.政府有可能在政策上給予此次受疫情影響的企業一定的支持,企業可推進貿易結構優化,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


也者乎知


保證現金流,能活下去才好。很多航班都禁止中國入內,所以疫情期間能把企業生存下去就不容易


熱點MCN


內練功力,外等疫情消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