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月23日武漢封城算起,今天(2月5日)已經是很多餐飲企業關店的第14天。
每停工一天,就意味著企業要承擔包括房租、工資、貸款等各種支出。
根據恆大研究院估算,2019年春節7天假期內,全國零售和餐飲業銷售額約10050億元。受疫情影響,估算餐飲零售業2020年同期損失5000億元。
此前,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以西貝為樣本,道出了餐飲業的具體困局:“即使貸上款發工資,我覺得撐不過三個月。”
有媒體對海底撈粗略估算,休市9天,僅“門店營收+員工工資”兩部分的損失就超過7億元。
用“生死一線”來形容當下的餐飲業並不為過。
相對應的,全民居家隔離,對餐飲的需求一下子湧到了“買菜”和外賣,線上用盒馬、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平臺午夜搶單,線下大白菜、青菜都是緊俏貨。
蔬菜供應並未出現問題,此前盒馬對外表示,各大倉備貨相當充足,每天都會上架大量新鮮蔬菜。
壓力,主要體現在人手的短缺。訂單需求激增,卸貨、入庫、上架、打包、配送,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手;而春節期間,很多平臺只保留了70%左右的員工在崗。
甚至,生鮮零售平臺還開始向外賣平臺挖人。有媒體報道,“我們還把招聘海報放在門店,美團、餓了麼的騎手過來就宣傳一下。” 每日優鮮一名前置倉站長透露。
一邊,餐飲企業生死一線,上萬員工待業;另一邊,生鮮零售平臺訂單大增,人手極度短缺。
順著這個思路,盒馬和餐飲企業一起想了個辦法——員工共享,讓閒置的員工暫時到盒馬工作。目前,雲海餚的部分員工已經在盒馬上崗,賈國龍也通過媒體表示,“將有1000多名上海員工支援盒馬工作,站上他們臨時的工作崗位。”
根據「電商在線」的採訪,除了商超、生鮮零售平臺分擔掉一部分人員壓力之外,餐飲企業目前已經在探索社區團購、上線新零售、製作半成品、開啟外賣等自救方法。
危機亦是生機,餐飲業在疫情陰霾下找到新出口,對整個行業而言也是積極信號。
“西貝現象”
西貝,在全國擁有400多家門店,2萬多名員工。正常營收是2000萬元/天,當下營業只能依靠外賣,直接縮水到200萬元/天。接下來,每月1.5億元的工資發放,是賈國龍最頭疼的問題。
海底撈,全國門店550家,員工超過8萬名。虎嗅根據其2019年中報做了粗略估算,每天收入約5789.6萬元,每天員工成本約2029萬元,當下收入為0,僅按這兩個數字的一進一出,相當於每天虧損近8000萬元。
從大年初二休市至今,海底撈已經11天未營業,損失大約8億元。食材等原材料的損失還並未納入計算。
此前,《進擊波財經》以巴奴毛肚火鍋為樣本,報道了餐企在原材料方面的損失。巴奴在全國擁有65家直營門店,除夕夜之前,其在三座中央工廠備足了貨——毛肚120噸、牛肉80噸和野山菌40噸等等,蔬菜瓜果也是成噸的儲備。員工方面,配備了4390人,包括特地為了應對春節餐飲峰值,招聘的540名兼職員工。
餐企的損失,體現在方方面面。
對於直營餐企來說,賈國龍所說的只能撐3個月並不誇張。而主打加盟模式的餐企,也並不樂觀。以成都大龍燚火鍋為例,旗下兩個品牌在全國直營門店11家,加盟店300多家。
大龍燚董事長柳鷙算了一筆賬,以現金流、應收和應付做估算,還可以再堅持半年。
“西貝提出的一些困難,確實是我們整體餐飲行業所面臨的一些挑戰。我們在積極探索開源自救的方式。”雲海餚餐飲品牌價值成長中心總監陳娜對「電商在線」表示。
這家創辦於2009年的雲南菜品牌,以汽鍋雞作為主要爆品,在北上廣深等城市陸續開出了150多家線下餐廳,年營收突破10億元。然而,受到疫情的影響,這些門店也全部關停,4000多名員工待崗。
以至於,北京盒馬總經理李衛平通過北京市商務委和烹飪協會,輾轉找到雲海餚的時候,提出“借調員工”的想法,雲海餚馬上響應,當場達成一致。第二天,經過健康的排查、檢疫,相關培訓之後,雲海餚的員工便在盒馬上崗了。
這份一拍即合的背後,是生鮮零售平臺在疫情之下面臨的巨大人員缺口。
員工共享
受疫情影響,盒馬訂單量激增,但春節期間,盒馬原本只保留了7成的運力來滿足用戶需求。
此前,盒馬方面曾對媒體表示,很多門店的財務、HR等文職人員都加入了揀貨、配送的隊伍。門店的小二幾乎全部出動,每天上貨次數達到7、8次,遠遠超過了平時的峰值。
所有的盒馬員工,都在滿負荷下撐了半個月。
“我們當時內部就提出,希望將餐飲業的員工歇業和盒馬的用工荒結合,做一個跨行業的互助創新機制——餐飲業的員工來盒馬臨時上班,盒馬支付他們薪資。” 盒馬全國經營管理總經理胡秋根對「電商在線」表示。
用工荒不僅體現在盒馬,商超類、生鮮零售平臺共同面臨著這個難題。
根據AI財經社的報道,湖北當地一家中百倉儲超市,每天的門店客流量達到3000人,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50%以上,其中蔬菜銷量超過去年同期的5倍,每天到貨量達到6噸。
可是,需求量激增,人員忙不過來,這其中一部分是因為春節期間部分員工休假,再加下疫情之下的返工受限。
對於部分生鮮超市來說,50%的員工響應著3倍的訂單需求。每個員工都要當好幾個人用,要響應包括貨物的調配、運輸、卸貨、包裝、上架等等,以及新推出的外送服務。
叮咚買菜創始人梁昌霖告訴媒體,為了補齊缺口,公司發出號召,希望已經離職的前員工能夠回來,也鼓勵員工介紹自己留在上海的朋友加入團隊。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數據,疫情之下,企業員工返工受限,導致超市等零售企業的門店營運、物流配送等各方面員工短缺50%以上。
接下來,盒馬與雲海餚等餐廳的員工合作模式,會不會被更多生鮮零售平臺與餐企所借鑑?
“雲海餚除了對接盒馬之外,也在對接其他線上的零售,去實現人力部分的輸出,來緩解人力的壓力。”陳娜告訴「電商在線」。
盒馬方面透露,目前,57度湘、茶顏悅色、蜀大俠、望湘園等餐企已與盒馬達成合作,將共計支援500多名員工。截至2月4日中午,西貝、奈雪、探魚等30多家餐企正在與盒馬接洽。
「電商在線」瞭解到,目前包括沃爾瑪、永輝、生鮮傳奇、金虎便利等已經紛紛發出號召,歡迎友商和鄰業暫停營業的閒置員工來公司“上班”。
餐飲業的自救
與商超、生鮮零售平臺合作後,餐企的員工支出能得到些許緩解,然而節流之後,如何創造出一些現金流?
1月28日,西貝對外宣佈,“西貝外賣在各城市陸續開放。” 而外賣也成了賈國龍目前為數不多的現金流。
“目前,西貝在全國僅有100多家門店提供外賣業務,營收從幾十萬,逐漸漲到100萬,到2月2日上了200萬。”賈國龍對媒體表示。
這對於西貝來說,雖然跟正常營業相比是杯水車薪,但至少有了進賬。
在北京,有記者走訪發現,同和居、同春園、鴻賓樓等京城老字號餐飲門店,都已經開啟了“社區團購”模式,在門店的門口,把自己囤積的生鮮產品賣給附近的居民。
「電商在線」此前的採訪中,武漢的餐廳老闆袁勇也走上了“賣菜”之路,把為春節營業準備的生鮮菜品掛上了餓了麼平臺,一條魚十幾塊、蔬菜幾塊的價格賣給社區的居民。
疫情之下,餐飲企業還有哪些自救方法,陳娜以雲海餚為例,分享了他們的應對之策:
第一,迅速上線外賣業務,保障安全。疫情發生之後,150多家門店全部閉店,轉而上線外賣,並制定了具體措施保障,以提供安全和放心高品質的外賣。
第二,開展線上零售業務。疫情衝擊之前,我們這部分業務每年有上千萬的交易額。疫情爆發後,我們加大了線上零售部分資源的投入,迅速組織人力建立分銷政策。同時接下來,全國物流恢復之後,會繼續加大這部分投入。
第三,建立社群服務站,為附近居民提供原材料、新鮮食材以及半成品服務。 以門店3公里範圍內的小區為半徑去建立一個社群服務站,這個服務站可以利用雲海餚現有的供應鏈和物流優勢,幫助周圍3公里內的居民進行採購,通過社區團購、送貨上門等方式增加收入,目前全國已經建立起100個社群站。
值得一提的是,17年前的非典時期,餐飲業同樣面臨著與今天相似的情境,當年海底撈在疫情之下嘗試了火鍋外賣業務,甚至成為了海底撈文化的一部分。但是當下,海底撈創始人張勇有了新的考慮。
新的市場環境帶來太多的變量,同時也衍生了很多機會,餐飲業多了自救的方法。但是與此同時,疫情給餐飲業帶來的思考是,如何進一步構築自己的封火牆。
閱讀更多 電商在線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