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羅馬帝國覆滅的深層原因:內部問題積重難返,蠻族並非主因

眾所周知,西羅馬帝國因為蠻族入侵而崩潰。但曾經擁有500萬平方公里陸地疆域,把地中海作為內湖,制度文化均冠絕當時的羅馬帝國,竟被落後的蠻族弄得土崩瓦解,實在讓人感覺難以置信,也不符合真正的歷史事實。只有解構出蠻族入侵的內在邏輯,才能還原羅馬帝國崩塌的真相。

兩次蠻族大遷徙

一般認為匈人進入東歐,引發了摧毀羅馬帝國的民族大遷徙。但實際上三世紀危機時的蠻族遷徙,在程度上並不遜色於4-5世紀。


西羅馬帝國覆滅的深層原因:內部問題積重難返,蠻族並非主因

從公元2-3世紀開始,從黑海到歐洲,諸日耳曼-斯拉夫民族的原始公社制逐漸解體,同時,部落人口急劇增長,繼續向外尋找新的土地養活過剩的人口,迫使蠻族不得不向溫暖富裕的羅馬帝國境內遷移,以擴大生存空間、奪取財富,才是民族大遷徙的根本原因。

同時,自公元3世紀起,世界平均氣溫明顯下降,農作物減產,草場衰退,災害頻發。對於生活在緯度較高地區的蠻族而言,生存就變得異常困難,這迫使他們不得不拼死南下,尋覓溫軟的棲息地,並在這一過程中和羅馬帝國發生致命的衝突。

就此而言,匈人入侵其實只是歐洲民族大遷徙的一個催化劑,即便沒有匈人,盤踞在北歐、中歐甚至黑海北岸等高緯度地區的蠻族,都會向南方遷徙。唯一的區別是,三世紀危機時,羅馬尚有擊退蠻族入侵,並安置歸降蠻族的實力,而到了4-5世紀,病入膏肓的羅馬已經很難應付蠻族遷徙引起的內憂外患了。


西羅馬帝國覆滅的深層原因:內部問題積重難返,蠻族並非主因

同時,蠻族的實力從馬略時代到羅馬帝國前期再到帝國中後期,實力也是不斷增強的。他們學習羅馬的先進軍事技術和組織手段,不斷提高自己的作戰水平,因此對羅馬形成的壓力就越來越大了。

部落的聚合

蠻族摧毀西羅馬帝國之後,建立了一系列王國,這是以部落為基礎的。我們知道,日耳曼人本來在中東歐的生活是極為分散的,他們雖然也依靠畜牧和漁獵生產方式,但廣種薄收的農耕在其生活中佔了很大比重。正是因此,人口龐大的日耳曼人才被擁有大量馬匹的遊牧民族匈人各個擊破而征服。

那麼,當日耳曼人聚合起來時,他們如何打破規模較小的氏族公社,建立起足以威脅到羅馬帝國的部落呢?


西羅馬帝國覆滅的深層原因:內部問題積重難返,蠻族並非主因

一方面,羅馬帝國龐大的財富帶來了巨大的可能性,只有實力強勁的部落才能通過劫掠和勒索從衰退的羅馬帝國中獲取財富,強化自身實力。另一方面,羅馬帝國當時又沒有完全失去實力,還有能力摧毀許多中小型的部落,甚至體量可觀的蠻族王國;譬如,埃提烏斯在435~437年消滅了勃艮第人在沃爾姆斯建立的王國。

在這一過程中,羅馬財富的誘惑和力量的威脅“雙管齊下”,促使蠻族部落權力不斷集中,並完成聚合。各個部落或主動或被動的推翻了長久以來的分離傳統,建立起了全新的中央-部落政治關係,並以此為基礎重新組合。

這個過程中當然也避免不了殘酷的戰爭,甚至親人相殘。法蘭克王國墨洛溫王朝的創立者克洛維除掉了至少7個競爭對手,其中包括他的一些旁系親屬。然而,這種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殘酷競爭,正能遴選出更加優秀的領袖。

軍隊的蠻族化

但是,事實上更多蠻族群體是通過在羅馬帝國的機體內發動進攻,而建立起強權的。西哥特王國奠基者阿拉里克一世曾經為狄奧多西大帝效力並立下赫赫戰功,東哥特王國創始人狄奧多里克一世也曾是東羅馬帝國的僱傭兵將領。


西羅馬帝國覆滅的深層原因:內部問題積重難返,蠻族並非主因

顯然,蠻族摧毀羅馬是一個從內部和外部共同發力的過程,其中的原因並不難發現——羅馬軍隊的蠻族化。

在帝國初期,羅馬軍隊就擁有數量可觀的輔助軍。但這些輔助軍類似共和國中前期的意大利同盟,因此,輔助兵的主要兵源來自征服的行省居民,在卡拉卡拉賦予整個帝國自由人以公民權之前,這些人一般都不是羅馬公民。當然,早期的付駐軍也有邊境之外的蠻族,但數量非常少,並沒有很大的影響力。

輔助軍數量雖然與正規軍相當,但他們大部分並不承擔作戰任務而是作為輔兵使用,這也避免了太阿倒持的禍患。輔助軍雖然待遇較低,但他們有通過服役獲得羅馬公民權的可能,因此也樂於效力。


西羅馬帝國覆滅的深層原因:內部問題積重難返,蠻族並非主因


等到卡拉卡拉授予全體羅馬人民公民權之後,以公民權作為誘惑招募輔助軍的模式便無以為繼。羅馬帝國後期邊防壓力的增大導致常備軍數量增長,財政卻越發捉襟見肘,難以負擔日益龐大的軍費支出。

實際上,後期的羅馬帝國人口和經濟發展程度都要勝過帝國初期,哪怕是經過大瘟疫的摧殘之後。但帝國長期的安寧,帶來的是募兵成本的上升。其背後的邏輯是這樣的:帝國擴張到極限之後,貴族和人民無法通過服兵役獲得可觀的戰爭紅利,又因為長期的安逸不願承受傷亡的風險,養兵成本就不可避免地大了很多。原先可以由獲取的戰利品衝抵軍餉,現在卻不行了,每一分錢,都要從帝國的國庫中支出。

面對蠻族紛至沓來的局面,羅馬的統治者們便認為招攬蠻族加入軍隊,既能獲得價格低廉而尚武的兵源,又可以減輕邊境上的不安定因素。而且蠻族往往與帝國內部的利益群體缺乏聯繫,顯得更容易忠誠於皇帝或將領本身。這也埋下了軍隊屢次擁立自己的統帥,殺進羅馬稱帝的隱患。

蠻盟武裝

帝國更多的使用蠻族,這在短期內是有效的,,但隨著羅馬軍隊的不斷蠻族化,蠻族軍人的力量逐漸壓過了本民族的兵力並顯得尾大不掉,軍隊蠻族化就成為了飲鴆止渴的行為。

查爾斯·歐曼將羅馬帝國後期招攬的蠻族兵源稱呼為“蠻盟”,來強調他們的部落性質。的確,為了避免糾纏,衰弱的晚期羅馬一般不會打散蠻族的部落組織,而是對其採取聽之任之的態度。這樣一來,被招攬的蠻族武裝就更容易利用其部落組織在帝國內部發起禍亂。


西羅馬帝國覆滅的深層原因:內部問題積重難返,蠻族並非主因

叛亂並不是蠻盟武裝擾亂帝國的惟一形式。時間長了,他們也學會了插足帝國內部的權力鬥爭,如同當年廢立皇帝的禁衛軍一樣藉助宮闈內的政治鬥爭為自己攫取利益。

不可否認,蠻族中確實有一些人脫離了部落組織,因為傾慕羅馬文化而徹底羅馬化了,其代表就是汪達爾人與羅馬人的混血兒斯提里科,但總體來說,蠻盟武裝對於羅馬帝國的危害是遠大於利益的。

拜占庭帝國之所以能在蠻族大遷徙的浪潮中生存下來,原因在於:首先,利奧一世利用東部伊蘇里亞山民的力量,消滅了能擁立皇帝的阿蘭人權臣阿斯帕爾父子;而後,出身伊蘇里亞人的皇帝弗拉維·芝諾又支使狄奧多里克一世帶著大量哥特人離開東帝國境內去到意大利半島。這樣一來,東帝國才擺脫對蠻族武裝的依賴,依靠本國公民為軍隊主體,才有之後的查士丁尼偉大復興。

糧食風暴

當然,西羅馬帝國覆滅而東帝國得以延續的關鍵並不僅僅在上述的表象,事實上,北非的淪陷對西羅馬帝國的打擊才是最致命的。

平均氣溫的下降導致糧食減產,而蠻族的肆虐使得糧食危機越發嚴重。在炎熱的非洲,受到氣候的影響顯然較小。東帝國的敘利亞行省雖然受到薩珊波斯的威脅,但大糧倉埃及卻始終處於安全的狀態,因此,糧食供給能夠得到保障。因此即便是局勢最艱難的時候,4-5世紀的東羅馬帝國仍然保持內部的基本穩定,直到查士丁尼王朝時期重整局面。


西羅馬帝國覆滅的深層原因:內部問題積重難返,蠻族並非主因

但西邊就沒這麼幸運了,汪達爾人在北非長驅直入,佔領了西羅馬的阿非利加行省(突尼斯附近),徹底斬斷了西羅馬帝國的關鍵糧食來源,更何況他們後來還一度攻佔了西羅馬帝國另一大糧食產地西西里島。

北非的淪陷,不但引起了驚人的糧食危機,導致意大利人口進一步減少,而且稅收的損失導致軍隊減員近4萬野戰軍步兵,如此慘重的損失,西帝國顯然無法承受。也正因為北非如此重要,之後西帝國數次努力,甚至聯合了東帝國,也無法收復北非,反而被汪達爾人領袖蓋薩里克打得連番慘敗,西羅馬帝國的覆滅也就不遠了。

小結

羅馬的崩塌看似因為蠻族,但本質上是源於自身的病入膏肓。蠻族的入侵只是一個催化劑,使得本就搖搖欲墜的羅馬大廈終於轟然瓦解。

而東羅馬帝國又得以延續千年,在於對於蠻族的力量有著充分的警惕,以及在危難時局下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自救,而非坐以待斃。顯然,與其吹捧摧毀羅馬帝國的蠻族多麼強大,不如弄清楚蠻族入侵的一系列內在邏輯,來得出更加符合真實情況的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